APP下载

从投资、消费、储蓄增长规律实证中国经济增长发展趋势

2014-05-08毛承之

铜仁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储蓄国民底线

毛承之

( 江西数理金融研究中心 抚州社会科学院,江西 抚州 344000 )

一、重新认识哈罗德-多马模型,运用决定论提出投资经济增长模型

(一)追根溯源,提出问题

科学的发展,讲究追根溯源[1]。

在物理学上,普朗克方程E=hv开辟了量子力学的新时代。它与爱因斯坦的光电方程 EV=hv-P、能量方程 E=mc2如出一辙地验证光电与辐射的内在关系。 在经济学上,哈罗德-多马模型S/G=Qd是研究经济增长的基石,利用决定论的方法,可验证以下投资经济增长模型。

(1)式S/G=Qd=I/Fp,Fp为央行存款准备金比例,I为国民投资系数,Qd为资本系数,S为国民储蓄率,G为经济增长率。

这里重点解释(1)式。S=I,即国民储蓄率等于国民投资率,西方经济学反复讲解了这个原理。按决定论,S与I存在正比关系,故S决定I成立。

(二) 科学实证,建立模型

经济增长G决定央行存款准备金比例Fp,这是经济规律。对于G=Fp这个原理,笔者在2000年第8期《江西社会科学》发表的《关于1998年央行利率下调与经济增长确保关系的通货计量实证分析》[2]一文作了较为详细分析。G在理论上与Fp是相等的。G与 Fp存在同向正比决定关系。由此可验证(1)式投资经济增长模型成立。显然,这是一个运用决定论提出的投资经济增长模型。

二、 科学论证投资经济增长模型

(一)、正向推导IV2=G成立

假定上式成立,可根据中国新剑桥方程式MV=G,M=FpQ=FQd[2]相关研究成果科学推断投资经济增长模型(2)式 IV2=G成立。即(1)式S=IQV=MQ,G=FpQV,IV=M。M为广义货币增长,V为宏观货币流速,Q为通货量系数。

(二)逆向推导Qd=I/Fp成立。

把上式Qd=I/Fp变为(3)式Qd=Im,m为货币乘数,央行存款准备金比例的倒数即1/Fp=m。(3)式 即 可 变 为 Qd=mΔI/M′Qd, I=ΔI/M′Qd。 这 里M′Qd=GDP(国民生产总值)[3]。

先假定 ΔI=ΔI′Qd 成立,即 I=ΔI′Qd/M′Qd=ΔI′/M′成立,并代入(3)式 Qd=Im=mΔI′/ M′,可得 mΔI′=M′Qd=G′。G′为 GDP(国民生产总值),M′为流通货币量,Qd为流通货币次数,也为资本系数[3]。ΔI为国民投资增量,ΔI′界定为新的国民投资增量。

根据以上推导,只要界定国民生产总值 G′除以货币乘数m为新的国民投资增加量ΔI′,那么mΔI′=M′Qd=G′关系式验证成立。

如果以上两个界定成立,即 ΔI=ΔI′Qd成立、mΔI′= G′成立,那么投资经济增长模型IV2=G也就能够成立。事实上,ΔI=ΔI′Qd是一个投资内涵假定;mΔI′= G′是一个投资外延假定。先通过界定新的国民投资增加量ΔI′为国民生产总值G′除以货币乘数m,那么上述式子就一定能够成立。这充分说明利用决定论的方法建立的决定论投资经济增长模型(1)式S/G=Qd=I/Fp,可以得到反复验证,能够成立。

三、 投资乘数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大小

(一)投资乘数原来就是货币流速

在投资经济增长模型IV2=G中,宏观货币流速会产生加速度,这就是投资乘数效应。在这个模型中可以看出,在通货膨胀时期,投资乘数效应会增大;在通货紧缩时期,投资乘数效应会进一步减少。事实上,宏观货币流速产生的投资乘数效应极不易控制,也难以驾驭。因为V=Q/Qd[3],如果要稳定宏观货币流速,就先要先稳定通货量Q,以及资本产出系数Qd。

(二)货币流速稳定倒逼投资增长稳定

长期来看,宏观货币流速较为稳定,增加投资比例对于拉动经济增长作用较为明显,货币流速稳定倒逼投资增长稳定。

通过实证研究,投资极易转化为储蓄,储蓄又直接影响消费,即 I V2=G=C/Q,IVQ=MQ=S,SV=C=IVQV=GQ。事实上,投资与消费变动之间存在一个通货量的问题,即银行货币存储量的大小直接决定消费变化的大小。即 C/IVV=Q。可以说,投资乘数效应越大,市场通货量越大,那么投资拉动的消费增长也就越大。

四、 经济增长模型的历史演变

(一)五个重要经济增长模型

这里总结出五个重要经济增长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S/G=Qd,软着陆通货经济增长模型G=FQ[4],(F为通货系数),中国新剑桥方程MV=G,消费经济增长模型C/Q=G[5]和投资经济增长模型IV2=G。这五个重要经济增长模型内在上相等,即 S/ Qd =G=FQ=MV= IV2.。

(二)经济增长模型深刻揭示经济增长规律,为科学调控所必需遵循

从这些重要经济增长模型研究历史来看,中国新剑桥方程MV=G孕含消费经济增长模型C/Q=G,即把 MV=G转变为 MVQ=GQ=SV=C。而哈罗德-多马模型作为科学研究经济增长的基石,起到十分重要的转化作用。投资经济增长模型IV2=G就是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新剑桥方程MV=G提出来的。这充分说明,科学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而发展的根本在于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以及相互制约。在这五个重要经济增长模型中,可以发现一些新的、有价值的东西。这对于深化认识经济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通过费雪交易方程式MV=PT[3]可以发现资本系数Qd,也就是货币流通次数[3],这里要注意费雪方程式MV=PT中的MV= M′Qd=G[3]。又比如,通过M′Qd=G,结合哈罗德-多马模型 S/G=Qd,可以得出 M′S=ΔG(ΔG为国民经济增量)。在此,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增量有限,而货币超发,市场流通货币量增大,结果只能是不断提高国民储蓄率水平。

通过这五个重要经济增长模型的深入研究,可以知道经济增长是有规律性的活动,可以按一定的适度比例进行调控变动。这为世界各国中央政府实施更加科学的宏观调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五、消费、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

(一)经济增长的三驾马乏力,致使中国经济增长趋缓

人们通常把投资、消费与进出口看成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因而,对于许多决策者来说,掌握投资、消费与储蓄的规律显得特别重要。从五个重要经济增长模型中,可以得出它们之间完全成正比关系。从投资经济增长模型IV2=G,可以发现投资经济增长规律特征。首先,它是一个货币运动;其次,该运动存在一个较为均衡的宏观货币流速,这样才能促进消费,增加就业,发生经济增长。用符号表示投资经济增长这个过程为I→M→G→C,SV=C。消费的发生一定是在投资、货币运动作用,储蓄增长,经济增长之后。反过来说,消费递增、递减以及趋稳规律会影响下一阶段的投资,货币运动作用,储蓄增长和经济增长。当前消费增长不正常,消费乏力应该是妨碍正常经济增长的危险信号。经济增长的三驾马乏力,致使中国经济增长趋缓。

(二)实证“钱荒”根源以及消费、投资、储蓄失衡周期规律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年度数据以及调整后数据,通过五个经济增长模型以及中国新剑桥货币供求方程M=FpQ=FQd精确计算出投资、消费、储蓄以及宏观货币流速数值,可以建立表1,其中M为广义货币增长,Fp为央行存款准备金比例,F为通货系数,Q为通货量系数,Qd为资本系数、货币流通次数。另外,为了方便读者验证,表1的第二列列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广义货币增长M2数据作为参考。

表1 2000~2013年广义货币增长M2数据、投资、消费、储蓄以及宏观货币流速数值(经济增长单位为%)

通过实证研究,从表 1可知国民消费系数下降之大前所未有。2013年的经济增长特征是消费与储蓄呈双双下降趋势。虽然幅度不大,但足以说明现阶段要靠消费与储蓄拉动经济增长作用不大。就目前而言,增加宏观投资,对于稳定经济下滑具有更为积极的意义。

从表 1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宏观上,投资增加消费不一定增加,如2000~2001年、2007~2008年;投资减少不一定意味消费减少,如2001~2002年。2013年现阶段的情况是投资增加而消费下降。这充分说明当前许多投资结构不合理,与现阶段消费需求存在脱节现象,结果造成产能过剩加剧,使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更加困难。

从表 1还可以得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大发展特征:从2000~2006年属于储蓄增长大于投资增长时代;从2006~2013年至今基本上属于投资增长大于储蓄增长时代。上表还表明,由于时代不同,如今大幅度增加投资只能小幅度拉动消费增长。因而经济增长趋缓靠大力增加投资刺激经济增长政策显然是不太科学的做法。

从表 1还可以看出一个让人感到奇怪的现象。2009年以来消费增长已经进入了下降周期,这个下降周期正在加长,从2年已经发展到5年。另外一方面,投资增长周期却正在由长变短,从三年变为一年。这些现象表明,目前中央以及各界政府要加快制定正确的科学投资政策,努力遏制大量的不规范、不合理、不科学的投资,并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消除一些行业过热、过量、过快的投资泡沫。如风险资本行业、房地产行业以及光伏行业等。

从表1亦可以读出2013年两次“钱荒”现象是由于国民储蓄率直接下降造成的。“钱荒”也导致消费增长乏力,直接下降。这也导致国民投资增长缓慢,要盘活货币存量必须要实现质的转变[5]。盘活货币存量的关键是要实现经济转型,这种转型其实就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6],加快投资引导经济转型,消费引导经济转型步伐,实现储蓄与收入就业之间产生良性互动。

目前的困难是消费增长明显下降乏力引导不了经济转型,同时投资增长与储蓄增长的差距越拉越大,难以发挥中央政府金融调控的主导作用。从根本上来说,许多银行机构难以驾驭投资市场化泡沫化增长,更加难以确保国民储蓄水平的稳步回升。目前国民储蓄率过低,处在 5%左右。银行事实上难以驾驭市场,充分发挥其调控功能。可以说,仅仅依靠,或完全依靠中央金融调控来实现经济转型是不现实的。

六、 中国经济增长底线是不是7%[7]

7%的增速是不是中国经济最低的增长底线,要看怎么说,有什么条件。首先实现GDP翻番这个目标,需要保持7%的经济增长速度。其次,从中国经济和就业情况的实证研究看,可以知道7%的增速是中国经济最低的增长底线。只有达到7%的增速,才能创造出一千万的新增就业岗位。5月13日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在里昂证券举行的“中国投资论坛”上也有此陈述。再次,要实现收入翻番,中国经济增长不可低于7%这个底线。因此,7%的增速是中国经济最低的增长底线。这是求稳求好的需要,也是客观公正,较为科学的实证结论,经得起历史检验。

7%是不是中国经济增长底线,主要看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根本一条是由中国经济增长所需的实际产能的多少决定这个底线。未来几年,产能过剩问题也相当突出,亟需加快解决。如果这个问题不及时解决,中国经济增长就可能会发生波动,7%的中国经济增长底线也会被打破。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所需的实际产能从6下降到5左右。如果下降到 4.5,7%这个经济增长底线也将被打破。由此来看,要实现中国经济求稳增长,就高产能,加快淘汰过剩产能,实现产业升级与转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构建起现代服务产业体系。

中国经济在整体上放缓,这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中央实行与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政策所致。在这个大背景下,不少人对中央的房地产政策调控提出了尖锐批评。这种批评看似有几份道理,事实上不符合客观实际。多年来中国经济放缓已成共识,房地产业却一再发热,如脱缰的野马,无人驾驭。如今对房市下猛药,虽然危险,也是不得已为之。中国房地产行业产能过剩是显而易见的,它的增速与所占用的资源过大密切相关。这需要根据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走势来重新规划新的、适度可行的发展速度,才可能守住中国经济增长底线,实现资源优化组合,利益共享,大大降低改革与发展带来的不可预见性风险。

中国经济增长未来发展的趋势是朝底线走,还是朝8%走?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李稻葵认为,从中国自然增长率看,8%是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7%增速已经低于该增速,未来经济增速不能再低。低于 7%,会滋生很多很多问题。未来10年,中国经济仍能达到8%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其实8%还是可以做到的。林毅夫也认为,未来中国至少二十年可以保持 8%的经济增长水平。根据实证研究,在通货紧缩时,中国经济增长未来发展的趋势是朝底线走;在通货膨胀时,一定还是朝8%走。

七、结论

(一)储蓄时代结束,投资时代延续

从投资、消费、储蓄增长规律实证中国经济增长发展趋势,可以发现中国经济增长存在一个重大的发展特征:从2000~2006年属于储蓄增长大于投资增长时代;从2006~2013年至今基本上属于投资增长大于储蓄增长时代。这为中央政府科学制定经济宏观调控政策,以及怎样检验相关调控成效提供了十分重要科学的实证依据。

(二)消费、投资与储蓄之间的周期失衡规律严重困扰中国经济增长转型升级

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展趋势主要取决于消费、投资与储蓄之间的均衡发展,以及其同比正向变化。当投资拉动不了消费增长,反而导致消费下降,投资效率以及最终投入效果就不得不重新考虑。投资要进一步拉动消费经济增长,就先要理顺投资与消费发生同向变化增长这个周期规律,并充分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进行经济结构调整,采取果断措施彻底解决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

(三)中国投资增长保持长期稳定,有助于进一步稳定中国经济增长发展趋势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有多大[8],从整个中国投资增长发展规律来看,除个别年份外,近十年来中国投资增长比例基本上位于 20%~30%之间,相对来讲比较稳定,这就决定了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发展趋势尽管处于趋缓阶段,还是可以保持在6%~7.5%之间。换就话说,一旦消费增长明显,国民储蓄率稳定增加,那么中国经济增长发展趋势也就会高于6%~7.5%,至少可以达至8%以上。要稳定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发展趋势,就一定先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遏制储蓄下降,遏制消费下降,以及投资下降趋势,特别是努力避免消费、储蓄、投资这三个方面同时下降趋势的发生,确保消费、储蓄与投资稳定,坚决避免大起大落现象发生。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中央以及各地方政府所进行的中长期投资规划、消费规划,以及储蓄规划相当重要。可以说,没有这个规划,不足以解决投资、消费,以及储蓄增长周期失衡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周期失衡问题,那么中国经济增长底线可能被打破,甚至会导致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发展趋势产生加剧波动现象,使中央政府不断增加宏观调控成本,使人民根本利益遭受严重损失。中央决策部门应该采取各种方法,努力避免这种局面的发生。

[1] 周世勋.量子力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1:3.

[2] 毛承之.关于1998年央行利率下调与经济增长确保关系的通货计量实证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0,(8):80.

[3] 毛承之.新剑桥方程式的提出及其相关论证[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4,(4):13.

[4] 毛承之.三级变位与国际通货学说[M].武汉:华中理工(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236.

[5] 毛承之.我国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规律性的实证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2011,(2):38.

[6] 毛承之.盘活货币存量要实现质的转变[N].市场星报,2013-6-25.

[7] 毛承之.盘活货币存量支持大陆经济转型[N].台湾旺报,2013-6-29.

[8] 毛承之.7%是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底线,主要看什么?[J].赣州房地产,2013,(6):8.

[9] 毛承之.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有多大[N].经济晚报,2012-11-20.

猜你喜欢

储蓄国民底线
坚决守住廉洁底线
一直难忘
高地
爱心储蓄
储蓄方法面面观
真相与底线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国民健康 国家强盛
试论民国时期外国在华有奖储蓄会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