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传统文化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作用

2014-02-12陈伟华高雪春

铜仁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思政传统思想

陈伟华,高雪春

( 1.铜仁学院 社会科学部,贵州 铜仁 554300;2.铜仁学院 教务处,贵州 铜仁 554300 )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关注并改善人的生存状态以及培养并实现人的社会性活动,它促使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我主观世界和外在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它推动着文化的传承、延续与发展并以此完善人的精神成长”[1]。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的培养,中国传统文化也非常注重人的价值实现。它蕴含着许多优秀的教学资源,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宣扬,对于推进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对加强思政课教师素质建设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振兴教育的关键是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教师担当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因此,培养什么样的教师关系到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素质问题。目前,在思政课教学中,有的教师职业素质和业务技能欠缺,为了出成果,“快餐式”地发粗制滥造的论文;有的教师政治立场不坚定,在课堂上散布一些不当言论来误导学生;还有的教师人为地割裂“教书育人”,仅仅局限于教学任务量的完成,对学生态度冷漠,缺乏关爱,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置之不理。教师应该对学生要有爱心和耐心,对国家的教育事业有责任心。因此,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迫在眉捷。

一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求知,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课堂教学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目标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荀子·劝学》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荀子强调通过广泛地学习,多次对自己检查反省,就会聪明机智而不会有过错。作为塑造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角色之一的思政课教师一定要谦虚、严谨、博学、笃行,其优良的道德修养、学术态度、学术品质才能积极地影响着学生的素质。思政课教师如果求真务实地做学问,间接地也会帮助学生认真严谨地学习。如果敷衍地教学,那么学生也会敷衍了事地模仿。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3]。作为一名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在“传道”方面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态度和价值观上指导学生履行做人的道德准则,帮助树立做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在“授业”方面,既要通过严谨治学的态度去感染他们,也要改革当前思政课单一的教学模式,以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这样的教学;在“解惑”方面,不仅要指导大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而且要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有信心挑战困难,在择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其言行举止时刻在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4]教师的思想觉悟、人格魅力、音容笑貌直接影响和感化着周围学生,他们通过“立言、立行、立德”,以润无私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念。

二、传统文化对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通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通过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的教育等,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人、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5]。中国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传统文化的精髓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也加强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目前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些学生的价值观模糊,对国家、对社会缺乏理性的认识,观点盲目,态度蛮横;一些学生的人生观暗淡,对生命缺乏激情、对生活缺乏信心,自私自利。传统文化既蕴含着爱国主义的情怀,又张扬着对生命和社会的关爱,体现着“天人合一”的关爱。因此借助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深化思政课的教学改革。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不缺乏对人和社会的关怀,这与现代思政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注重社会责任教育,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导着天下大事的兴衰和每一位国民休戚相关,要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教诲着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分忧解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教育着为了国家利益要全心全意地贡献自己的力量、直到付出自己的生命,就像民族英雄林则徐一样“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通过这些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传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他们对国家的亲切感和亲和力,让当代大学生通过学习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弘扬时代主题,宣扬社会主旋律,与历史同呼吸共命运。针对一些学生做人自私自利,做事冷酷无情,可以挖掘、践行传统诚信道德元素,对当代大学生加强诚信教育。因为诚信是人与社会关系的精神纽带,“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孟子也曾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要做一个言而有信的大学生,必须诚信做人,诚信做事,必须按照社会要求完善自己的道德行为、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行。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的道德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它们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在传统文化中,孔子也非常重视良好的道德对人的示范作用,他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4]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人员,无论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内容上都要“德高为范”,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感染学生。当代大学生理应宽厚、包容、谦逊,只不过在市场经济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中,一些人迷失了方向,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借助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来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道路,培养他们明礼诚信的品格,培养他们高尚圣洁的品质,发挥青年人的激情,舒展青年人的情怀,用传统文化提高他们的境界,增加他们的修养,激励他们在生活中积极地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三、传统文化对改进思政课教学方法的作用

在现实的思政课堂上经常看到这种现象,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听得不知所措;教师讲课时照本宣科,语言乏味,学生听课时置若罔闻,漠然置之。如何打破传统的“独角戏式”、“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如何破除“一支粉笔、一张嘴、一个课件、一本教材的单一教学方式”呢?在传统文化资源中也存在着丰富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弥补当下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从而使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入耳,入脑,入心,入行。

传统文化不仅重视对人的道德观念的树立,而且也重视以道德感化为主导的教育方式的探讨,这种方法注重对比鉴别和以情感人。孟子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6]这种情感熏陶的教学方式对现在的思政教学效果的提高很有借鉴意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教师不能在课堂上天天“高谈阔论”,而要“言传身教”。因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4],教育者自身的品质和人格魅力对受教育者的导向作用远远甚于教条的理论。传统文化也非常重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知行合一”,要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7],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只有这样,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才能结合,道德素质才能够真正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创造性和积极性,使教材和生活得以呼应,避免僵化呆板的理论,避免从概念到理论上无休止地诉说,让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充满张力、教学实践充满活力。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宝贵教学资源,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吸收,对加强目前的教师队伍建设,对丰富当前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对改进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牢牢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这块深厚的土壤中,通过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高大家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1] 王学俭.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再探讨[J].教学与研究,2012,(12).

[2] 李佐丰,选注.荀子(精选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 纪红波.浅议高校“思政课”的应用属性[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2,(7).

[6] 杨伯峻.孟子译注[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7] 李慧玲,吕友仁,注译.礼记[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0.

猜你喜欢

思政传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