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啼笑皆非》创作与翻译动机研究
2014-02-12王显辉
王显辉
(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外语系,安徽 合肥 230011 )
一、导言
《啼笑皆非》是林语堂的一部重要作品,其原著由英语撰写,名为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1943年7月在美国出版。其中文译本前十一篇由林语堂亲自翻译,后半部分则由徐诚斌完成。不幸的是该书遭到了郭沫若、田汉、秦牧等人的批评,因此国人对其有误解,其价值没能得到充分的认可。但该书是林语堂第一次翻译自己的英文作品,并且1943年秋他携带这本书的中文译本从美国回到中国,在重庆、桂林等多个城市进行演讲访问,广泛宣传该书思想,可见他对自己见解的自信与坚持。笔者认为,对林语堂创作和翻译该书动机的研究将为正确认识书的价值提供重要线索。
二、需求层次理论与林语堂《啼笑皆非》写作翻译动机
动机和行为密不可分,动机是行为的源泉,反映了行为的目的性和能动性。动机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众多的心理动机研究理论中,笔者认为,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有着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各种需求,这些需求解释了个人行为的目的和动力源泉,因此比较认同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按照这一理论需求按从低到高的层次顺序,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每个层次又包含若干具体内容。
写作与翻译属于行为范畴,可以采用需求层次理论解释其动机。林语堂集《啼笑皆非》作者与译者于一身,其创作动机与翻译动机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并且翻译本身也是对作品进行再创作的过程,在翻译的过程中他的写作动机得到了进一步体现和强化,因此该书写作和翻译的动机应一并研究。下面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层次对林语堂创作和翻译《啼笑皆非》的动机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层次
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人类较低层次的需求。在撰写《啼笑皆非》之前,林语堂事业上已取得巨大的成功,毋庸置疑他的基本需求都是能够得到满足的,因此它们不可能成为他创作和翻译该书的激励因素,不是他的动机。从安全需求中财产所有性角度来说,该书的出版的确能为林语堂带来不菲的稿费收入。林语堂1935年至1939年在美国连续发表三部畅销作品,为其带来了巨额的财富,仅 1937年就达到13000美元[1]220。但林语堂深受道家思想影响,追求恬淡自然的生活。
(二)社交需求层次
这一层次包括了友情、爱情和性亲密。由于该书涉及的是严肃的政治和治世哲学问题,完全可以排除私情的影响,但是从林语堂种种爱国表现,以及该书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祖国和同胞的深情,由此断定爱国热情是他创作和翻译该书的重要动机。
首先,林语堂曾亲身参与了许多爱国行动。他曾与鲁迅、郁达夫、钱玄同等人交往甚密,并积极在进步刊物《语丝》上发表言辞犀利的杂文,宣传新思想。他还积极投身学潮运动,在五卅运动中与北大学子一起游行示威,甚至在与反动警察冲突中头部受伤。在“三·一八”惨案后,他发表《悼念刘和珍杨德群女士》一文,激烈抨击反动的北洋军阀政府,沉痛哀悼牺牲的爱国学生。
其次,虽然身在美国,林语堂在抗日战争中还是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精神。七七事变之后,林语堂于同年 11月在《中国人与日本人》一文中,从民族精神角度论证了日本必败。1938年7月他又在《宇宙风》上发表《日本必败论》,给喧嚣尘上的“亡国论”一记响亮的耳光。在 1939年《吾国与吾民》第十三版中,林语堂将《中日战争之我见》附在后面,除了预言日本必败外,他还说:“中国正以一个新的民族成长起来,这与其说是喜剧,到不如说是悲剧,它因列强入侵才走上求生进步之路。”[1]237他积极投入华侨组织的抗日救亡活动,发表演讲、慷慨捐款,并且支持其妻担当中国女救亡会副会长的繁忙工作。
《啼笑皆非》创作的背景是: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承认对中国抗日援助时间太晚,力度也不足,美国对华政策内幕逐步被披露。林语堂认为美国的绥靖政策是日本肆无忌惮侵华的重要原因,并且对日宣战后美国对华援助仍是有限。林语堂满怀愤怒写作该书,目的就是要揭露英美政府的自私和虚伪,警醒国人依靠自己的力量打败日本,实现富强。他直言不讳地写道:“一个月来,惝恍迷离,如在梦寐间。回想起来,一片漆黑,只半夜躺在床上憋闷,辗转思维,怎样攻破这铁一般的华府对援华的封锁线。”[2]3他进而揭露了美国对中国的偏见:“美国运汽油烂铁供给日本轰炸中国妇孺,这美国人知道,我也知道。”[2]4在该书《愚民篇第十二》中他进一步写到:“此处更须说明,那种对中国接济敷衍拖延的方法,如果应用于日本,必可同样成功,那么日本今日用以对美国作战的汽油,会减少几千万加仑,头等废铁会减少七百万吨。”
[2]98当时正值抗日战争艰难时期,国际国内局势极为复杂,他能发出这种声音无疑具有进步意义。
众所周知,林语堂是一位翻译大家,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忠实、通顺和美”的翻译观,提出“翻译是一门艺术”。林语堂亲自参与了《啼笑皆非》的翻译工作。这也是与其澎湃的爱国激情有直接联系的,一方面是为了确保翻译的质量,希望向祖国读者准确地传递其见解和主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时间紧迫,急于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国人明白事实真相,放弃依赖英美援助的幻想,坚定依靠自己力量实现强国的愿望。
(三)尊重需求层次
尊重需要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包括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等方面。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和成就得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林语堂也不例外。客观地说,尽管林语堂在文学、翻译方面都取得了杰出成就,但他在国内并没有赢得应有的尊重。《啼笑皆非》这部作品也可以看作是他为赢得国人尊重而做的一次努力。
林语堂未能赢得国人尊重,首先是因为1934年以后他与鲁迅的决裂。鲁迅曾在《论语一年》一文中写到:“老实说罢,他所提倡的东西,我是常常反对的。先前是对于‘费厄泼赖’,现在呢,就是‘幽默’。”[1]142直接导致他们决裂的那场争执也是因林语堂的幽默而起。
事实上倡导幽默并不代表林语堂对国事的冷漠,他擅长以幽默的方式针砭时弊,语言不愠不火但却引人深思。1933年10月林语堂在自己创办的幽默刊物《论语》上发表《论政治病》一文,他诙谐地讽刺官僚:“我相信凡官僚都贪食无厌;他们应该用来处理国事的精血,都挪去消化燕窝鱼翅肥鸭焖鸡了。”[1]140
嬉笑之间把官僚的丑态揭露无遗。《啼笑皆非》中也能发现林式幽默,他说:“历次外务部对于日本损害美国在华产业权利的层层抗议;或者芜湖一座洋栈和三条板凳受损害,或是镇江一座礼堂和四只猫被摧残,而对于轰炸中国妇女却一字不提。”[2]4
《啼笑皆非》一书体现出林语堂值得尊重的一面。全书自始至终都是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全然不顾美国当局和罗斯福总统的颜面而直斥其非,充分体现了他过人的胆识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另外该书的出版也让林语堂承受了巨大的现实压力。他的美国朋友,1938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对他的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甚至无中生有地说他发表这本书是因为受了国民党政府的贿赂,这让他极为懊恼。
(四)自我实现需求层次
这是需求的最高层次,包括道德、创造力、自觉性、问题解决能力、公正度、接受现实能力等方面。一个人对自我实现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林语堂的一生也在不断挑战自我,实现自我,而《啼笑皆非》的创作和翻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1895年林语堂出生于福建漳州的一个小山村,虽然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父母却很重视对他的教育,东西方文化都有学习。十七岁时林语堂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毕业后就任清华大学英文教员。在清华大学的三年任教期间,他专注于学习国学,思维和行为模式都打上了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烙印。离开清华大学,他开始了在欧美的留学生涯,并先后取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和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从一个普通的山村儿童成长为一位学跨中西的学者,从他的学习经历可以看到他为自我实现而付出了不懈努力。
林语堂有三部作品在美国引起巨大轰动,好评如潮。1935年9月《吾国与吾民》一发表即荣登美国畅销书排行榜之首,并很快被译成多国文字;1937年发表的《生活的艺术》曾连续五十二周高居美国畅销书榜首;1939年底发表的《京华烟云》成为美国“每月读书会”十二月的特别推荐书,后来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这一时期可以看作林语堂自我实现的顶峰时期。
林语堂一向倡导闲适的生活、心灵的感悟和道家顺其自然的洒脱心态,这些在他的三部成名作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啼笑皆非》却跟他的一贯风格有很大不同,该书文笔犀利,直抒胸怀,为明确表达思想甚至不惜牺牲文学艺术性。林语堂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地投入政治、哲学等问题的探讨,为实现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智慧。该书首先分析了当时的战事,证明了强权政治的存在,进而推及物资主义的病源,然后追溯欧美百年自然主义、科学定数论和悲观思想的来源,主张改造哲学基础,使人道主义超越自然主义,最终达到东西哲理互通,人道得以确立。这种文风的改变是一种自我超越,体现了林语堂敏锐的才思和卓越的创造力,他试图以道德的力量治愈世界战乱不息的顽疾。这种转变表明了他勇于挑战自我,力争最大程度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
以上是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林语堂创作和翻译《啼笑皆非》动机的分析研究。从中不难看出较高层次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对其创作和翻译行为起到了主导作用。林语堂的爱国热情、对于提高自身在国内声誉的渴求和进一步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是其创作和翻译《啼笑皆非》的主要动机。尽管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林语堂颇受非议,但是通过分析,不难发现他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也为中国的抗战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啼笑皆非》这部作品倾注了林语堂的爱国热情,揭开了英美帝国主义虚伪的面纱,给对列强抱有幻想的国人以当头棒一喝,它的进步性不容否认。
[1] 王兆胜.林语堂大传[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2] 林语堂.啼笑皆非[M].林语堂,徐诚斌,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09.
[3] 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 李恩庆,韩红梅,刘艳增.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译者动机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3,(3).
[5] 冯欣欣.林语堂《啼笑皆非》自译研究[J].安徽文学,2013,(1).
[6] 洪秀芸.《嘉莉妹妹》中的女权意识分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角下[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