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2014-02-12张红柳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300221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质量思政

张红柳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 300221

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张红柳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 300221

如何处理好高职院校教学中的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课之间的关系,进而加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辛的任务。思想政治课应该从明确教学目的、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评价三条路径入手,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从教学目标看,高职院校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从教学模式看,应该以平等交流为原则,改变传统思政课的单线教学模式;从教学评价看,应该注重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殊性,改进传统的学生评教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增加其吸引力。

思想政治课;质量;教学目的;教学模式;教学评价

思想政治课(简称思政课)重点是如何处理通识教育和为专业服务的关系问题。如果说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健全的社会人而服务,那么,专业教学则是为将学生转型为合格的现代职业人服务。二者如何实现有机的融合,乃是思政课教师所面临的难题。正由于这个难题的存在,在目前国内的高职思政课的教学中,始终存在着定位不准确、设置随意性较强、教学改革资金投入少与教学班容量过大,并因而影响教师积极性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或者间接地导致了思政课教学质量偏低。有鉴于此,本文认为,可以从明确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创新教学模式与改进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出发,处理好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以进一步提升高职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一、明确教学目的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该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因此,应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强化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践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这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基于这个要求,高职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按照“必需”、“够用”和“实用”的原则,为专业课程服务,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思政课不仅仅具有为专业服务的工具性功能,更具有“润物细无声”与“潜移默化”的通识教育和人文教化功能,为学生的人格塑造与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功能。因此,在培养专门化人才的同时,更要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与社会公德;在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高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

思政课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任务。它是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高职开设的思政课主要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以及《形势与政策》等。通过素质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培养大学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辨别多元化社会思潮并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思想、政治上可靠的接班人。这种目的定位为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奠定了方向性基础。

二、创新教学模式

思政课的教学不同于专业课的教学,因为专业课主要是教师通过课堂或者实习传授一种知识与技能,相对于学生,专业课的教师在知识上要明显高于学生,因而这里的知识流动主要是单向的。而思政课则是通过互相沟通获得某种共识的看法,这些获取是平等地交流和潜移默化的。正是基于这个差异,思政课的教学必须改变原来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进而创新教学模式,以提升教学质量。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转变。

1.变单向教学为互动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却处于被灌输的地位。在某些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或者在初级阶段的学习中,这种方式是具有某种合理性的。但是,如果套用到思政课的教学中,就不符合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规律了,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也无法保证达成。因此,应基于思政课教学的特点,意识到在思政课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共同探讨的都是人之为人的基本问题与实现路径,两者是平等的,并无优劣之分。只有这样,才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已达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开展师生的平等互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可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地体现,而且对于教师提升教学水平也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2.变理论灌输为案例分析。传统思政课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灌输,与真实案例结合的程度远远不够,教学过程显得枯燥、无聊。而创新思政课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应尽可能变简单的理论灌输为案例分析,即要运用典型的案例分析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参与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相关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思政课中开展案例教学,必须要求师生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即设计好高质量案例,收集相关的资料。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案例分析为课堂理论教学找到了联系实际的契合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更好地提高课堂理论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能够掌控好讨论的边界,即不要选择过于极端的、偏激的案例,而是要掌控好案例本身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既能够使学生展开话题,又能够通过讨论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同时,还要处理好案例与教材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并通过案例拓展视角,增加情境的生动性,另一方面,也不可脱离教材太偏远,以免难以“回收”。

3.变静态教学为实践教学。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媒体主要是以单一的黑板加粉笔为工具,这种单媒体教学就是一种典型的静态教学,极不利于开展生动与鲜活的教学形式。因此,应将单媒体静态教学改为实践教学。简单地说,所谓实践教学,一方面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使思想政治教育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使课堂教学从静态走向动态。另一方面,则是要引入实践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投身到实践的情境模拟中展开思考。例如在思政课课堂中开展情境模拟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扮演相应的角色,通过切身体会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层次。如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时,可以针对“小悦悦事件”展开多角度的讨论,其中涉及的法律与伦理问题,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加以展开。另外,还可以组织模拟法庭,其中的原告、被告、法官等角色都由学生自己扮演。通过这样的情境模拟,既可以使学生深入地掌握理论知识,也可以增加趣味性与生动性。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促成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解决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问题,而最终目标乃是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及道德行为的真正养成。由于在以往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中,忽视了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因而也忽视了这种平等促进、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实际上,这种教学模式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又符合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成长规律,值得高度重视。

三、改进教学评价

思政课的教学评价,作为师生互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考核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引起充分的重视。而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评教,教师考核学生,以及教师之间的互评,各个环节需要认真落实,但是很多细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改进。

学生评教,主要是学生通过打分的方式对教师的情况给出分数。这对于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显然是有利的措施。但是,这里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主观随意性较强,这就需要教师互评,提倡领导听课和教师之间相互多听课。同时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管,包括教师的备课上课、对本课程教学体系的理解执行情况、在课上课下教书育人情况,对课堂的组织管理情况、对实践教学的组织参与情况,对学生自学的辅导情况等等。

教师评学生有两方面:一是每学期教师对所教的班级学生从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等方面进行分析评议。这相当于自己对各个班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通过平时和期末的考核给学生打成绩。卷面考试应该包括专题讲座的内容和要求学生自学的内容。这样考核的结果,有助于学生注重平时表现,利于他们积极参加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活动。考试方式可采用闭卷的形式,也可采用开卷的形式。闭卷考试应注重考试的内容,重点考核学生的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卷考试应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并考核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情况。无论采用哪种考试方式都应该有助于学生在思考、总结的过程中将思政课中所学的知识内化并提升为自身的基本素质内涵和行为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教学评价也存在着特殊性,需要认真对待。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作为传授知识、传播思想的角色,理应受到尊重。但是如上所述,思政课又是一门平等交流、互相促进的学科,需要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两者如何兼顾就是一个难题。而现在的教学评价体系却将思政课的教师作为考核与评价的对象单独列举出来,这就给老师极大的压力。因为作为学生考核、评价的对象,思政课教师需要表现出充分的亲和力与吸引力,如果是因为学生不注重思政课的学习而导致考试成绩低甚至不及格,学生便极易归因于教师的责任,这就可能导致有些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时不是很客观。而高职院校在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中,学生的评价是很重要的参考依据,而评价的结果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职称、晋升和待遇等切身利益问题,进而产生不对等的后果。

由此可见,现存的教学评价体系需要改进。正如有论者所指出的,如果仅仅热衷于学生评教,是不利于思政课的教学任务的。而如果让教师迁就甚至迎合学生,同样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正是由于现在的教学评价制度有待较大的改进空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学内容的讲授,从而影响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的达成。

综上所述,从明确教学目的、创新教学模式与改进教学评价体系三条路径对于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行探讨有着积极的意义。由于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高校,高职院校具有特殊的社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思政课的教学也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即必须与专业课教学一道,互相补充,相互促进。但是,这种特殊性是基于一般性与普遍性的特殊性,因为无论是什么意义的规划定位,如何培养德才兼备、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现代公民,始终是教育的指向目标。从这个意义来说,如何较好地处理好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一个具有深远理论与现实意义的问题,亟待深入的探讨。

[1]王雪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

[2]张胜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浅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7).

责任编辑:刘文华 陈 岩

Path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ANG Hong-liu
(Tianjin College of Commerce,Tianjin 300221)

It’s crucial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may follow the three aspects:a clear objective,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ode,and improv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Generally speaking,for the teaching objectives,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re complementary each other,and promote each other with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For the teaching mode,these course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equal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but not the traditional one.For the evaluation,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se courses and the students’evaluation mode should be improved.Only through these efforts,could the goals of the courses be possibly achiev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quality;teaching objective;teaching mode;teaching evaluation

G641.6

A

2095-5537(2014)04-00037-03

2014-06-09

本文系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3年度立项课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质量管理与多元评价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ⅩⅢ475)。

张红柳(1979—),女,汉族,湖南省长沙人,天津商务职业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学质量思政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