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类混合所有制靠近混合所有制路径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推行混合所有制的解决途径

2014-02-12陆岷峰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南京210046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所有制市场化商业银行

陆岷峰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南京210046

类混合所有制靠近混合所有制路径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推行混合所有制的解决途径

陆岷峰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南京210046

商业银行作为特殊企业,仅有混合所有制之名,尚无混合所有制之实,其国有企业的性质及国有企业的管理特征仍然存在,因此,必须根据商业银行目前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商业银行内在金融属性与经营运作特点,进行定向“爆破”改革,从而进一步激发商业银行发展的活力。文章主要观点就是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强市场化机制建设,扫清商业银行传统弊病,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增强商业银行发展的动力和能力。而这一过程需要内部冲动和外部政策改革同时进行。在对改革候选标的行业地位、公司规模和股权结构等指标全面衡量的基础上,遵循“先小后大”、“先易后难”、“先条件接近后条件远隔”的原则,从试点先行到全面推进,各家银行也要将本次改革作为一次机会,不为改革而改革的真正激发活力。

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机制建设

一、引言

在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新兴互联网金融颠覆扩张以及经济深刻转型的背景下,绝大多数商业银行都还没有做好准备之际,混合所有制概念就已高调亮相二级市场,改革浪潮甚至直接将银行股推向舞台中央,银行业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式破题。目前来看,已经基本具备混合所有制基础的银行仅有交通银行公开表示确实有意推进混合所有制,而更多银行包含仍在沉默中期盼估值的回归。在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行名单、整体改革思路、具体改革方案都尚无定论的情况下,银行业需要在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改革,以混合所有制改革适应市场化发展要求,推动银行体制改革目标。通过对我国混合制以及商业银行改革变迁过程进行分析,对符合现实的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描述,从机制建设着手对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的现实改革原则、改革举措和注意要点进行归纳,以期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从而建立高效的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运转机制。

(一)混合所有制是国企改革的下一站

从根本上看,所有制倾向于从促进生产力发展出发选择表现形式,混合所有制正是所有制演进规律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在国内,宏观层面从社会的视角将混合所有制定义为社会所有制结构中的多种所有制并存,即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相互并存、共同发展;党的十五大首次明确我国混合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1○。微观层面从企业的视角将混合所有制定义为不同经济成分联合形成的企业所有制形态,是同一经济组织中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产权主体共同参股、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企业产权组织形式,具体包括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以及其他社会法人等产权形式间的联合2○。在国外,西方市场社会主义则突破传统国家所有制形式,寻求用私有制补充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以一定的混合所有制形式促进效益的提高,法国社会主义者托尼安德烈阿尼确切地将此混合制企业称之为社会化3○。不同于国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混合所有制,西方成熟的混合所有制更多的强调激励与约束机制,用公有制经济和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引导私有制,这一亮点也是我国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所要重点借鉴与密切关注的方面。

中央对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提出并非偶然,是我国体制转轨、制度变迁的必然产物。如若追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演变轨迹首先还是要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显露谈起。改革开放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经历了短暂繁荣之后,其单一的公有制产权、单一的按劳分配、单一的计划调节使得整体经济失去活力,“计划失效”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推离历史舞台,开启从“主导补充”到“主体补充”再到“主体多元”所有制结构的探索模式,直到党的十四大将建立社会主体市场经济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之路才正是开始。

回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沧桑变革,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探索过程中,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应不同的改革方式。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指出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各地将混合所有制启动作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点,并制定了较大规模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从目前已颁布的国企改革文件看,此轮改革目标主要集中在提高国有企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支撑保障作用以及转向资产管理等问题上,其中加强多种所有制经济交叉持股、相互融合,以市场化手段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成为主要改革的主要内容。

(二)混合所有制是商业银行的必修课

1.商业银行的特殊社会经济地位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的重要命脉,是支柱产业的重要支撑,为实体经济发展的注入强大的动力。2014年6月末,国有企业资产总额970126.1亿元,同比增长11.9%,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2211.1亿元,同比增长8.9%,国有经济整体控制力不减,国有企业保值增值能力较强4○。商业银行是现代社会经济运转的重要枢纽,也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传递者,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必备的资金支持。经过高信贷规模扩展、高利润增长的迅猛发展,商业银行持续占据国民经济产业领导地位。2014年二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资产总额为167.2万亿元,同比增长15.89%;其中,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71.0万亿元,占比42.48%,同比增长11.26%;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30.4万亿元,占比18.21%,同比增长17.39%5○。截至2014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8583亿元,同比增长13.96%,整体风险抵补能力较强6○。从资产规模来看,国内大型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占据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的72.16%,如若将股份制商业银行计算在内,则占比将达到103.49%。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虽然已完成股份制改造以法人身份独立于市场,但其市场领导力与驾驭力与国有企业不分上下,甚至已经赶超部分行业内的国有企业。

2.混合所有制是商业银行必答题

虽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方向已确定,但政策并不明朗,方案也不具体,各家商业银行出于自身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的考虑,对混合所有制改革所持的态度各不同。目前商业银行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态度大体如下:一是,积极研究,筹备改革。以交通银行为代表的条件相对成熟的大型商业银行,国有持股比例相对较低,股权结构相对均衡,对试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愿已很明显,已高度关注国家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的要求,积极研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可行方案,以此推动公司改革的深化。二是,审视内外,保持观望。以股份制银行为代表的条件不甚成熟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历经市场经济与监管约束的洗礼,基本具备混合所有制的基本特征,但因为长期存在的同质化经营、内部管理薄弱等问题,其市场竞争力和风险抵抗力相对较弱,虽不排斥混合所有制改革,但将在一段时间内静待监管层表态,保持观望。思想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认识的高度决定思想的深度及行动的力度,统一对混合所有制认识并结合商业银行特点提出推进方案十分必要。

3.混合所有制是银行改革的深化

从过程论的角度看,我国银行业改革在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大背景下进行,经历了长期的、阶段性的演变过程,其所有制结构上契合着经济、金融转型的演变轨迹与发展规律。改革开放以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逐步过渡到国家专业银行二元银行体制,由于受到体制性因素的限制,在各大银行始终没有摆脱全民所有制的经济属性。1994年三家政策性银行成立实现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分离,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从法律上明确了四大专业银行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地位,由于经济处于重要转轨阶段,国有独资银行难以真正自主经营,仍存在政府行政干预。2002年,第二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按照金融企业属性进行股份制改造,四大国有银行依据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内设组织机构,引进战略投资者,完成公司章程、“三会”议事制度以及董事会所属专业委员会议事规则,实现“三会一层”内部制衡机制的有效运转,启动机构扁平化和业务垂直化改革,推进人事激励制度与薪酬制度改革,并先后在境内外资本市场挂牌上市。至今,由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农村金融机构以及民营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组成的整个行业体系密集度与饱和度已达较高水平,但经营运作机制、内部治理机制与金融市场化的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此轮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银行业改革继续和深化的必经环节,总结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明确当前改革的主要任务,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契机,一手抓内部经营机制的完善,一手抓市场化激励机制的建立,利于顺利实现改革的既定目标。

二、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特点虽已有混合所有制之名,但尚未达到混合所有制之实,长期依赖的生产要素与政策环境的变化使得商业银行现行的国有控股制度的弊端与缺陷逐步凸现,与充分市场化的现代商业银行运行机制还存在差距。银行业未来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市场化运营机制,实行混合所有制释放改革红利,通过改革红利将制度红利转化为智力红利,打造真正的竞争优势显得尤为必要。

(一)行业竞争充分度不足

我国商业银行结构中,大型国有银行与政府控股的商业银行占商业银行资产总规模的95%,民营银行仅占商业银行资产总规模的5%,其中“工农中建交”占商业银行资产总规模的60%以上7○,虽不能说银行业完全垄断但可以说竞争并不充分。一方面,行业内存在政府垄断规制。在市场化为完全放开的情况下,国有资本的绝对控股决定整个银行体系实质上仍由政府主导8○。国内对于银行金融机构退出的规定多分布于不同的法律或监管框架之中,而且线条粗糙并无具体的实施细节,政策性屏障一定程度上维护行业的垄断地位。另一方面,行业内存在垄断竞争因素。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众多、发展模式趋同、股权结构单一,甚至完全由国家信用担保,其行业内竞争机制容易偏离市场规律,尤其是利率市场化尚未完全放开与存款保险制度尚未建立的时期,商业银行以议价主导地位,低利率水平拒绝实体经济主体,最大程度的进行利润争夺。

(二)决策市场化程度不高

在国内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的宏观环境下,随着利率市场化加快、互联网金融扩张发展,商业银行也积极在经营理念、组织架构、管理流程、运营模式等各个层面进行了全面调整和深度整合,虽然兼具国有、私有和外资股东,但产权主体虚位缺陷依然明显。第一,国有资产多重委托代理主体模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作为国有资产的代理者名义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实际上对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并无约束机制,非职业经理人制度下所配备的银行董事、监事、经理作为实际执行者因为并非所有者所以只对上级负责,对盈利责任并无激励与约束机制,而普通员工并不参股对资产关切度低,更是毫无话语权与积极性。第二,股份制内部决策行政化。完成股份制改造的商业银行内部有占比明确的国有股、法人股、公众股等,改变了国有产权的实现形式,原本物权的直接干预升级为股东会或董事会的间接干预,在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控股的情况下,政企不分与监督机制弱化的内在弊端未得到根除,内部营运决策的市场化水平低,行业内市场竞争失衡。

(三)政府政策保护相对多

银行类金融机构本质上是一种信用的使用和传递。目前国有资本占据主导地位的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决定国家隐形担保为金融信用的前提,国家拥有对银行经营运作的最高话语权。在银行业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的情况下,政府对银行业市场的管理中握有较重权柄,使得商业银行经营运行机制偏离市场化轨道甚至违背基本的价值规律,带有严重的政府行政色彩。在权力无边界、权力无约束的隐性思想影响下,政府出于对重要经济命脉掌控的目的给予商业银行过多的政策保护,最为明显的就是指令性利差保护以及行政性破产保护。总结现实案例,由政府机构脱离市场运行机制牵头对银行业进行指导定价、财务核算、资产清算、债务托管等措施均未不可能收到良好效果,商业银行银行自身运营机制缺乏自主性。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必要途径具有必要性,同时也具备可行性,各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目前处于经营业绩很好,股价却低位的徘徊期,是引进社会资本、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较好的窗口期。

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基本模式构建

(一)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目标

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商业银行本身就是对自身现代银行制度的完善与提升。从混合所有制的特点出发,分析混合所有制的政策属性,明确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目标,并将其战略发展规划、组织结构、业务流程、激励约束、风险管理等经营机制改革相互协调与配合,才能真正增强市场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1.混合所在制的主要特点

从混合所有制的特点分析,在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中,混合所有制是在保证国有资产在体制中基本地位的基础上联合个体、私营、外资参与持股,以优化存量资本、扩充增量资本,促进资本的分散与流动;分析可见,混合所有制的特点集中表现在股权结构多元化、股权份额均衡制约,特别是企业内经管人员、业务骨干、技术能手等是个人股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而言,多数银行都是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和海外资本共同参与的股权结构,股权结构均衡化和多元化特点凸显,基本具备混合所有制的雏形,但战略投资者、外资银行以及社保基金、大型国企等多是担当财务投资者角色,银行内部高管、业务骨干不是主要个人持股者,国有股“一家独大”的现象普遍。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与混合所有制的匹配程度不足,即便是最接近混合所有制的交通银行目前也只能称之“类混合所有制”,所有制中的多种经济成分联合体内部效能并未真正被释放。

2.混合所有制的改革目标

在混合所有制纲领性文件尚未完全出台的情况下,针对股权结构已然混合的商业银行再推混合所有制改革,目的就是从银行业经营发展和管理角度,通过股权结构改革推进银行内部经营机制的完善和市场化激励机制的建立,各子目标可细分如下:一是,股权结构多元化。实现国有资金的杠杆优势与社会资金的经营机制的有机结合,消除产权主体的虚置问题,以少量国有资金撬动大量社会资金,形成内部治理结构的经济基础。二是,管理的“去行政化”。消灭政府干预残余和转换经营机制,增强持有银行非国有持股主体在公司治理问题上的发言权,修正行政指令运作模式,交由市场运作决定,形成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关系。三是,经管人员的职业化。符合市场经济要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形成市场化的管理层选拔机制与薪酬决定机制,提升管理层的职业经理人水平。四是,经营机制的市场化。在现代商业银行基本制度内,形成科学性的决策机制、激励式的用人机制、适应性的创新机制、市场化的资本运作机制在内的全方位市场经营机制。

(二)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重在机制

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并不是拉进非国有资本装点门面的“貌合”,更不是让非国有资本分食国有资本的价值创造的“神离”。从实现路径看,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在于通过“引资”和“增制”触及到银行的股权结构与治理结构改革的问题。

1.“引资”调整产权结构

在现有股权结构中,以调整企业股权结构为核心,引进个人、地方集体、民营企业、外资主体资金的注入,在保证非绝对的控制权地位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国有持股比例,维持股权结构均衡,是商业银行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目标的主要措施,通过股权再融资的方式引入新股东是上市商业银行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的主要方法。

(1)员工持股计划。给予银行内部员工优先购买权,员工通过认购所在银行的股份,按股份享受银行利润分配,却也是一项政策性强、操作复杂的工作。在明晰的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中,制定相应的员工持股规定,明确员工持股职责与义务,无论是采取以职务、工龄为依据的存量资产折股、以历年工资、奖金、福利为基准折股还是以身份置换补偿金入股都可以将资产明晰量化到员工个人,实现产权多元化,强化员工产权激励,提高员工银行经营绩效的关注度9○。

(2)经管人员收购。不同于一般员工,因为经管人员的能力水平与产权激励高度相关,通过股权收购加大对经管人员的产权激励强度,可以形成超强的银行发展动力。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将经管人员的人力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使得经管人员获得人力资本产权股份;设计虚拟资本收益滞后期,激发经管人员制定并实施长远的经营管理战略;实行经管人员收购直接持股与期股期权、管理者干股相结合,在避免股权过度集中的同时,拉开经管人员与一般员工的持股差距,培养和发展大股东。

(3)产权交易转让。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重要改革内容就是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引进外部投资者,建立相互制衡的产权结构。首先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进行资产评估,做出产权交易的前提准备工作,杜绝国有资产被低估而流失;其次,国有资本适当退出对商业银行的绝对控股地位,在多层次、多形式的产权交易市场与民营资本、外资资本主体进行产权交易,允许民营资本和外资资本参股,提供商业银行发展所需要的投资资金,提高国有资本对更多资本的撬动力、资源利用率以及制度与机制创新的驱动力。

2.“增制”转换经营管理

股权结构的调整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具体形式,而混合所有制改革真正要解决的还是深层次的经营机制问题,为实现市场化经营机制扫除体制障碍。具体而言,“增制”就是增强市场化的用人机制,市场化的治理机制以及市场化的退出机制,从而建立与现代银行制度相适应的公司治理结构,引导各类资本主体共同参与内部重大事项的讨论和决策,提高银行业的管理水平。

(1)用人机制的市场化。一般而言,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作为高智力社会金融服务的提供者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体现现代银行制度、适应市场变化的用人机制与化薪酬协商机制。在经管层面,打破受行政指令安排的任命制度,推行高管人员的市场化选聘,依据高管的能力与贡献以市场化水平分配合理的薪酬;鼓励能力突出,经得起市场检验、具有业内认可业绩的员工通过内部竞聘提上管理岗位,享受市场化薪酬。在员工层面,坚持全面考核、动态管理、优胜劣汰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改制定人、定岗、定职、定责,根据经管人员与员工的价值贡献度以及实际工作能力核定职位与薪酬,不断提到员工的整体素质及自身市场竞争力。

(2)治理机制的市场化。市场环境的变化倒逼商业银行适应混合所有制改革新形势,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参照国际通用做法,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就是以董事会制的完善为核心,围绕治理和管控两大维度,根据市场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建立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淡化或董事会、经理层的行政级别,强化经理层向董事会负责,董事会向出资人或股东负责的意识,最终契合股权结构的实现决策权与经营权的有效分离、专业管控权与自主经营权的有效统筹,契合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方向,实现集中的权力分散化、隐蔽的权力公开化。

(3)退出机制的市场化。国有资产绝对控股的商业银行,以国家信用为支撑,是否可以退出市场,采用何种方式解决后续问题完全由政府绝对控制。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应通过股权结构的多元化调整,将退出权力转回数量众多的股东手中,通过召开股东大会形成退出决议以及退出方案。一旦因为经营不善出现经营失败和破产情况,商业银行能够独立采用 “股份支付式”定价破产重组模式或“股东协商式”定价破产重整模式,提升重组定价机制市场化水平,降低破产重组成本。最终以少量的国有资产盘活、重组大量的社会资本,实现风险的释放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注意事项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市场化体制机制完备的标志就是实现真正的“股权多元化、管理专业化”,所以商业银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围绕产权关系,从机制建设着手,实现市场化运作机制与激励机制,而其间仍有一系列改革注意事项值得关注。

(一)把握一个核心要点

商业银行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只是一种手段并而非目的,真正的用意在于通过体制的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着力打造包含治理机制、激励机制、退出机制等在内的经营机制,明确商业银行内部党委、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四驾马车”的职责与权益关系,通过“去行政化”以及职业经理人管理使得所有权主体同等的享有混合所有制改革成果。

(二)处理两个重要关系

商业银行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并不是可以完全解决长期存在的顽疾,真正解决问题的还是内在机制,这就需要与之相应的、来自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体制与制度的互相呼应、相互补充。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所确定的所有制结构、高层组织结构、用人制度以及薪酬制度为内部运行机制的转换与完善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因为合理的体制、完善的制度最终都是通过执行才能保证机制作用的到位。

(三)理清三个重要概念

贯穿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始终的三个最重要概念无非是混合所有制、股份制、产权制度。现代银行制度的主要特征为产权的股份制,在内部组织形式上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因为股份制也只是一种微观财产组织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即便是上市银行,也有将不同所有制性质的投资主体相联合,实现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融为一体,实现优势互补的必要。

(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商业银行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其必要性与可能性,目的是探索适应市场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坚持“试点先行、一行一策、梯次展开、逐步推广”的原则,选择经营业绩良好、股权结构均衡、改革意愿强烈的商业银行制定改革方案,进行暂不设定时间限制和批次的试点改革,随着试点经验的积累和改革的推进,以市场与导向,因行制宜,逐步转化为商业银行改革的日常推进工作。

(五)防止改革过程偏向

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民间资本和外资全面参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提供有效途径,多种经济成分的联合投资和联合经营在扩大资金活力,激活市场配置力的同时,并不排除多方投资主体行为受到盈利最大化目标引导下偏离国民经济宏观经济轨道的现象。为防止改革过程的偏向,需要综合运用市场价格杠杆与政府财政杠杆引导金融工具的创新,传递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商业银行将市场诉求转化为盈利目标。

(六)守住最后监管防线

混合所有制改革所引发的商业银行股权结构、投资渠道、利益关系、资产监管、治理结构、用人制度等多方面的变化都需要报送监管部门进行多流程审批,监管部门的审慎行权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最后一道监管防线。切实加强金融监管创新,选择商业银行基本业绩、资本管理、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四大类指标,建立评价指标监管体系,实时、客观、系统地对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客观综合评价,是改革所要坚守的最后一道防线。

结束语

身处规模庞大、机构众多、同质经营、炽热竞争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中,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商业银行不断深化改革发展的理性选择,而在这一动态、持续、内在、有机融合的改革过程中,商业银行是否能够冲破原有的体制性障碍,提升国有资产的运行效益,实现高质量、高层次的所有制均衡,需要坚持市场逻辑,接受市场检验。

[1]两课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xibu.tjfsu.edu.cn/elearning/lk/15c.htm.1997-9-12.

[2]朱光华.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新定位、新亮点[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3-5.

[3]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当代国外社会主体:理论与模式[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373.

[4]上半年国有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9%[EB/OL].和讯网,2014-7-18.

[5]银监会:我国银行业资产负债规模稳步增长[EB/OL].中国经济网,2014-8-16.

[6]银行业不良小幅双升?商业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增速近14%[EB/OL].人民网,2014-8-16.

[7]2013年国内民营银行发展现状调查分析[EB/OL].凤凰网,2014-8-7.

[8]郭田勇.中国银行业属于相对垄断消费者被绑架[EB/OL].http://www.cnstock.com/index/gdbb/201008/785589.htm.2010-8-19.

[9]郭玉梅,吴泗宗.我国实施职工持股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同济大学学报,2002,(6):67-73.

责任编辑:王春艳 尹明远

Study on the Path from Semi-mixed Ownership to Mixed Ownership——Solution to the Mixed Ownership Implemented by Commercial Banks of China

LU Min-fe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Jiangsu,Nanjing 210046)

As special enterprises,commercial banks bear the name of mixed ownership but their names fall short of the reality,i.e.,the nature and the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till exist.Therefore,it is imperative to implement mixed ownership reform.The reform should be conducted powerfully as"directional blasting"based on the curr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and the internal financial attribut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peration so as to further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ercial banks.The article makes the point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market mechanism,clear up the traditional disadvantages and set up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to enhance the power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over the reform.The process requires internal impulse and external policy reform simultaneously.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measures of the candidate target position,firm size and equity structure,the banks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from small to big","from easy to difficult","close to precondition and away from post-condition",from experimental to comprehensive.Each bank is supposed to take the reform as an opportunity and inspire its vitality.

Commercial Banks;the mixed ownership;mechanism construction

F830.33

A

2095-5537(2014)04-00013-06

2014-08-06

陆岷峰(1962—),男,汉族,江苏省淮安巿人,南京财经大学教授、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南京大学博士后、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商业银行,中小企业。

猜你喜欢

所有制市场化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解读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
高句丽土地所有制演变浅探
发改委:鼓励非公资本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