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我国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有效激励机制的对策分析
2014-02-12,
,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131)
校企合作是工业化社会职业教育的必经之路。如何激励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已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为了对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激励机制的构建进行深入研究,在课题组专门实施了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结果进行了汇总和分析,最后分别从政府、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与企业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对于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方式,有62.5%的选择订单式,有12.5%的选择委托培养,有62.5%的选择就业实习基地形式,有62.5%的选择协议,有12.5%的选择合同.从结果来看,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方式主要采取订单式培养和提供就业实习基地的形式;
对于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时间,选择2-3年的占51.5%,当前校企合作的时间长度最普遍的是2-3年,这充分反映出我国当前校企合作激励机制的不稳定性,这需要校企合作的各方采取相应的措施,努力构建长效、稳定的激励机制;
对于校企合作参与企业的性质,有63.6%的选择国有大中型企业,有36.4%的选择合资企业,有12.1%的选择外资企业,有42.4%的选择私营企业.这个问题的结果显示,我国当前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类型偏少,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
学校获得合作企业信息的渠道,有78.8%的选择自已主动搜寻,有63.6%的选择企业主动上门联系,有12.1%的选择政府指定,有42.4%的选择行业协会牵桥,有39.4%的选择熟人介绍.这个问题的结果显出,当前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还是占主导地位,学校显示出更大的热情和积极性,而企业仍然积极性不高,这就要求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主体要发挥相应的作用,增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也是本课题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主要合作形式,有93.9%的选择学生实习实训,有84.8%的选择教师到企业学习实践,有63.6%的选择企业选派技术人员到学校讲座,有45.5%的选择企业选派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有51.5%的选择企业参与专业建设,有45.5%的选择企业参与课程开发,有45.5%的选择企业参与学校教材编写,有39.4%的选择共建实训基地,有39.4%的选择设立各种奖励基金,有36.4%的选择技术研发与课题研究方面的合作.结果显示,当前校企合作最主要的形式为学生到企业实习、教师到企业学习实践、企业选派技术人员到学校讲座等,说明校企合作还处在较浅的层次,校企合作的形式还有待丰富;
学校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时间,有18.2%的选择一学年及以上,有48.5%的选择一学期,有27.3%的选择半学期,有3.0%的选择一个月,有6.1%的选择两周以内.结果显示,学生到企业实习一学期的最为普遍,这个时间偏短;
学校每年安排到企业实习的学生人数占毕业班学生总数的比例,有6.1%的选择5%以下,有15.2%的选择11-20%,有27.3%的选择21-40%,有3.0%的选择41-60%,有12.1%的选择61-80%。结果反映出,安排到企业实习的学生人数太少,学生的覆盖面太小;
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的目的,有51.5%的选择节约劳动力成本,有75.8%的选择获得高质量的员工,有15.2%的选择提高企业的公共形象,有75.8%的选择为行业培养高素质劳动力,有27.3%的选择为职业教育作出贡献.结果显示,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的目的选择概率最大的为选择获得高质量的员工和为行业培养高素质劳动力,说明当前企业已经意识到了校企合作对于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校企合作能给企业带来利益,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如何为校企合作创建相应的平台和提供相应的政策与制度;
职业院校学生和教师到企业实习的主要障碍,有72.7%的选择管理困难,有60.6%的选择安全问题,有15.2%的选择知识产权.结果显示,当前学生和教师到企业实习的主要障碍有实习管理困难以及实习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安全问题,说明学校和企业需要共同协商,制定灵活的管理制度和方式,为校企合作提供方便;
学校所在省市对校企合作的鼓励措施,有21.2%的选择设立奖励基金,有18.2%的选择给予税收优惠,有24.2%的选择提供公共实训平台,有18.2%的选择负责牵线搭桥,有33.3%的选择都没.结果显示,有一部分地区的政府对校企合作没有任何的鼓励措施和政策支持,而有鼓励措施的地区其主要措施是提供公共实训平台和设立奖励基金,说明政府在校企合作中还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同时鼓励措施也还太少,政府在未来的校企合作中要发挥其主导作用,为促成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搭建良好的平台,并创造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企业关于校企合作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的看法,有75%的选择非常重要,有25%的选择比较重要.结果反映校企合作的重要作用目前已经得到企业的普遍认可;
企业认为影响校企合作的主要因素,有62.5%的选择缺乏政府相应的政策引导,有25%的选择企业利益得不到保证,有62.5%的选择缺乏合作机制,有50%的选择缺乏校企双方交流的平台.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当前影响校企合作的主要障碍表现在:缺乏政府相应的政策引导,缺乏合作机制,缺乏校企双方交流的平台等。这些都反映出当前校企合作平台和机制的缺失,需要政府、行业协会、社会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为校企合作搭建一个有效的、灵活的、稳定的平台;
对于校企合作,企业希望从哪些方面获得支持,有75%的选择基地,有12.5%的选择资金,有75%的选择政策,有12.5%的选择中介机构.结果显示,企业最希望获得的支持表现在两个方面:实习(实训)基地;政策。这个结果为校企合作工作指明了方向,即校企合作工作要从解决这两个问题开始;
企业与学校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有100%的选择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实习基地,有37.5%的选择企业为教师提供实践机会,有50%的选择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有50%的选择企业委托学校进行员工培训,有87.5%的选择与企业联合实施订单培养,有37.5%的选择企业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有12.5%的选择企业向学校提供教育培训经费,有12.5%的选择联合科技攻关解决技术难题、技术咨询.从结果来看,当前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有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与实习基地,与学校联合实施订单培养,企业委托学校进行员工培训,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等。为了能与更多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学校还应该采取更多的合作形式,为企业提供更多方面的服务与利益;
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上岗培训的方式和费用来源,有100%的选择企业自己培训、费用来自企业培训基金.结果显示,企业如果要培养适合自己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必然要花费相应的培训成本和资源,所以为了节约培训成本和资源,企业最好的选择就是采取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形式,按照自己的要求与标准联合企业共同培养,毕业前再安排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种培养方式的成本肯定比招聘毕业生进企业后再进行培训要低。
以上是我们梳理出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的十五个方面。
二、构建有效的国内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激励机制的对策
根据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汇总和分析,我们分别从政府、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与企业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1.构建有利于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良好的法律环境和制度环境。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对促进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职业教育法》从1996年颁布实施以来,应该说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起了很大的保障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变化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开始不适应现在的职业教育发展形势。所以,政府必须要对《职业教育法》进行修订,特别是要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体地位及法定义务,使企业意识到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不单单是成本投入,而且是履行社会责任。
2.加强社会宣传,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政府一方面要宣传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从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储备的需要、时代要求、社会责任、企业战略发展等高度,向企业宣传与职业院校合作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自觉性和责任感;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参与职业教育企业的成功经验、做法和受益情况,引导更多的企业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
3.设立校企合作基金,对校企合作给予经费上的支持。政府要设立校企合作基金,由政府财政直接拨给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并由职业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管理。各职业学校可以根据与企业合作的具体情况进行经费的申请,如可以根据到企业顶岗实习的人数、实施校企合作模式培养的人数进行经费的申请,职业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拨款、监督与审核。当然,还有一些其它的费用也可以由校企合作基金来负担,比如说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费用,像企业指导教师的讲课费、论文指导费等,都可以从校企合作基金中支付。在当前企业不愿参与职业教育的形势下,建立校企合作基金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可以减轻企业和职业院校的负担。
4.建立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并进行有效的监督。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为了协调学生与学校、学生与企业、企业与学校、企业与政府、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需要建立相关的制度体系。明确制度的执行主体、执行客体,明确主体和客体的权利与责任等。
5.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专门负责对校企合作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建立由省(市、区)政府办公厅牵头、有关厅局参加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各级教育职能部门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实施方案和细则,牵头做好区域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统一组织、领导、协调和监控各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进展情况;做好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和认定工作,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定期进行检查、评比,把开展校企合作的成绩作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评价的重要指标,对校企合作工作做得好的学校和企业要进行表彰和奖励;建立校企合作定期巡视检查制度,重点督察各职业院校落实国家和省政府的有关政策、企业接收学生实习以及相关优惠政策等的落实情况。
6.积极牵头建立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平台网络服务系统和相关中介组织。一方面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促成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姻”;另一方面让中介组织参与校企合作的有关评估工作,使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工作的评估更加客观、更加公正。
7.建立劳动力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要鼓励用人单位充分尊重技能型人才,优先招聘受过职业技能培训、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型人才,同时在待遇上也要向技能型人才倾斜,要让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和没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在待遇上形成一定的差距。这样,企业才会重视技能培训,才会积极地参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活动。另外,在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期,企业为了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也会主动地将劳动者送到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让劳动者获得相应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主动性
1.要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校企合作需要采取诸如工学交替、现场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教学形式,这些以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使得教学资源特别是实训场地和实习岗位具有很大的随机性、灵活性和易变性,而且使得正常教学周内学生的社会实践课时大量增加。因此,职业院校应设置校企合作的专门管理机构来负责协调与校企合作相关的各项工作。
2.要采取主动出击的发展战略。职业院校要采取主动的发展战略,积极地与相关行业企业联系,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在合作的基础上最大化地深化和完善这种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
3.要让企业获利。职业院校要主动采取有效的措施,尽量让合作的企业获得相应的利益,通过利益补偿来吸引企业的参与。在必要的情况下,为了促成这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关系的建立,职业院校可采取一种过渡性措施,如从学校的经费中拿出一部分经费支付给合作企业,作为学生到企业参加技能培训、顶岗实习的“租赁”费用,或作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工作的一种补偿。
4.要加强内涵建设,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职业院校要积极发展面向高新技术企业和先进制造企业的专业,增强专业的适应性;要积极进行课程改革,特别是将先进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等内容及时添加到课程标准内;要强化实践教学,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要加强双师结构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培养企业能够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增强职业院校对企业的吸引力。
5.要将校企合作的内容落到实处。职业院校在合作的过程中要掌握主动权,将校企合作的内容落到实处,使合作关系的效果达到最大化;要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增强学校的办学特色,为企业提供好服务,吸引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三)行业协会和企业要发挥积极作用
1.行业协会。行业协会要代表相关企业与职业院校就校企合作进行磋商,负责对校企合作的各项具体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提供方便;参与行业职业资格标准的制定、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考试等工作,参与制定培训机构资质标准和从业人员资格标准,使企业用人标准和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合理和有效的“无缝”对接。
2.企业。企业要转变观念,严格遵守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积极落实政府支持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和制度,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作为企业的一项长期发展战略来实施。在与职业院校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同时,企业要充分利用职业院校的教学资源进行培训,使之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举措;充分利用职业院校的教师资源、技术资源为企业服务,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和劳动力的生产效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校企合作,使受训职工学习和感受不同的培训模式、规章制度、文化氛围,增强企业内外文化、管理、策略等方面的交流;以主人翁精神来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制订教育培训规划,组织和指导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汪燕.校企合作稳定的长效机制研究[J].交通职业教育,2009,(06).
[2]解鹏,邬雨刚.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3]石柏胜,李育洪,姚胜利,丁玉琴.论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激励机制的构建[J].荷泽学院学报,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