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CPR合作学习模式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4-02-12罗文花
张 霞, 罗文花
(台州学院 经贸管理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SWCPR合作学习模式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张 霞, 罗文花
(台州学院 经贸管理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SWCPR教学模式是基于目前国际上主流的合作学习理论而构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学生合作学习为基本特征,以基于工作流程的模块化学习任务为主要载体,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职业能力。基于SWCPR教学模式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结果表明,它能有效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对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有极大的帮助。
SWCPR教学模式;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
当前的国际经济贸易新形势下,国内企业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新的趋向。尤其是在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民营企业众多、创新创业基础比较良好的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对于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富有团队精神、责任意识强的外贸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为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我们尝试将合作学习与任务驱动等教学理念应用于高校经贸实践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探索基于SWCPR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新模式。
一、SWCPR教学模式的内涵分析
SWCPR教学模式全称是“基于合作学习的SWCPR教学模式”,即“以学生(Student)为主体、以工作流程(Working Process)为中心,以小组合作学习(Cooperation)为特征、参与式(Participation)、探究式(Research)”[1]80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在国内最早是由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商学院的刘兴(2011)提出。
(一)合作学习是SWCPR教学模式的基石。合作学习又称协作学习,是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2]。首先,从教学目标上看,传统教学往往偏重于学术性目标的达成,而合作教学的目标体系则包括了学术性目标和合作技能目标两方面,同时关注学生在认知、情感与技能三方面的均衡发展。其次,在教学形式上,它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单一的师生间单向型互动模式的局限,创造性地将教学互动推延至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3],提升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其次,在课堂教学组织中,它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基于合作学习的小组学习一般需具备五个条件,即积极的相互依赖、面对面的促进性交互、个体责任、人际交往技能及小组加工。小组成员间由此呈现出一种“荣辱与共”的交互方式[4]17。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能培养成员间的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的团
队精神,促进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提升。最后,合作学习的评价观也有别于传统教学评价。它“变传统教学中的常模参照评价为标准参照评价,将评价对象由个人转向小组,评价内容由个人排名转向个体进步”[4]16,评价方式由终局性评价方式转为形成性评价方式,不仅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有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提高。
(二)任务驱动是SWCPR教学模式的核心。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基于探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5]。这种教学模式目标明确,即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教师通过将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整合,依照实际工作流程设计出一个个具体的学习任务并布置给学生。不同与传统模式下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任务驱动模式下,教师的角色由“讲授者”转变为“指导者”,指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展开主动思考与探索,并最终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可以说,任务驱动的学习过程是让学习者学会“工作”的过程[1]81,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也能得到极大的锻炼与提高。
由此可知,SWCPR教学模式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teacher-centered)的灌输式线性教学模式,也颠覆了师生之间传统的那种“传”与“受”的单调线性关系,代之以一种师生、生生间相互协作、共同探索的“学习共同体”的新型共生关系[6]。它不仅提升了师生的主体意识,也促进课堂教学理念的更新,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培育学生就业能力等方面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特点与培养目标分析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特点。《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是以进出口业务为研究对象,以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为中心,对各个业务环节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进行介绍。它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其主要特点有:
1、实践性。《国际贸易实务》涉及到国际贸易业务中的商品条件(商品品名、质量等)、价格条件、装运条件等各项贸易条件,同时还涉及到贸易合同的签订及履行等内容。每一个知识点都与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具体操作环节对应,因此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特别强调对于进出口业务流程的整体把握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2、涉外性。国际贸易在许多方面都有别于国内贸易。尤其是在合同磋商与履约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相关的国际惯例与国际公约,如《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这些惯例与公约大多专业性强,措辞精炼,理解并掌握它们需要深入的研究与反复的探讨,因此需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与合作讨论的良好习惯。
3、综合性。国际贸易中间环节多,覆盖面广。从纵向角度看,它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从横向角度看,它又涉及商检、运输、保险、金融、海关等不同的行业和地域,与以上相关部门发生多方面的联系,环环相扣、互为影响。而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些都要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与教师及其他参与者之间形成积极的信息交流与反馈机制。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目标分析。《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内容包括了进出口业务全过程中各实施环节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它是将国际货物贸易中所涉及到的大量专业知识进行了高度浓缩、有机结合,它的课程内容既包括《国际结算》、《国际货运保险》等主干课程中没有系统讲授而实际工作中必然牵涉到的知识,也包括《国际商务谈判》等经贸专业课的边缘知识[7]。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现有的国际贸易教材也正尝试将贸易电子化的内容纳入其中。因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从总体上把握进出口业务操作的全过程,还能熟练掌握各环节具体操作的细节,为成为具备比较丰富的国际商务知识、风险防范意识和实际外贸业务操作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外贸专业人才打好基础。
三、SWCPR教学模式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自2011年开始,笔者开始在本校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学生中展开基于SWCPR教学模式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实践。多轮教学实践结果证明,将该教学模式应用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
教学,能很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极大改善。不仅如此,该教学模式的成功实践也为其他后续课程的课程改革实践提供良好的借鉴,培养出的国贸专业人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一)基本思路和做法。SWCPR教学模式是一个系统的、粗线条的教学理念,在其实施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还需要有较为具体的思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探索出一条“以模拟公司为基础、外贸合同为载体、外贸流程为主线,实施项目化教学、强调工学结合”的教改新思路。
模拟公司是合作学习小组的具体形式。模拟教学因其能很好地结合专业背景与行业特色,让学生能在仿真的业务环境中,全面系统地掌握工作流程及技能,因此在国内高校经管类专业得到广泛使用。[8]POCIB(Practice for Operational Competence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国际贸易从业技能综合实训平台是目前各高校开展国贸实务实训教学时普遍采用的超仿真外贸实习平台。[9]我们以POCIB平台上的模拟公司为蓝本,要求学生自行组织4-5人的学习小组,在POCIB实训平台的模拟外贸场景中自主选择国家、经营范围,并以此为基础在小组间开展一系列的合作探索与教学实践活动。其团体成绩将成为学生课程考核成绩的主要依据之一。
外贸合同是学习任务的主要载体。我们以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为原则,按照进出口业务流程将课程进行全面整合,单独分解为具体的学习任务(包括合同的磋商、各合同条款的拟定、合同签署等),并设计出具体项目教学方案。在课堂教学中,以具体条款的英译中练习作为导学项目,通过对于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介绍,完成知识准备。随后教师开始引导学生以模拟公司为主体、以具体业务为背景,展开组间交易磋商及具体合同条款的拟定等一系列操作和训练。项目实训的成果最终以外贸合同的形式体现,而这也将成为学生课程考核成绩评判的另一主要依据。
强调工学结合的项目化教学的实施需要展开三个课堂间的相互联动。所谓的“三个课堂”分别是指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各类技能比赛和社团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课外教学及各类以学生自我实践为主的专业实习活动。[10]由于课堂中的情景模拟容易受到场所、课时等条件的限制,因此我们采用南京世格公司的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实现交易磋商、合同草拟、货款结算等各教学项目的在线实训,依托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拓展实践平台。以参加POCIB全国外贸从业技能竞赛为契机,结合第一课堂所学相关专业知识,通过竞赛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实践要求,从而能进一步提高专业核心能力或分项能力。同时还通过组织专业讲座及安排校外实地调研学习的方式展开基于第三课堂的实践教学。
(二)评价体系的调整。评价反馈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是不同的教育教学价值观的体现,而不同的评价方式也会引领被评价者向不同的预设方向前进,从而建构他们各有特色和侧重点的专业素养”[11]。基于合作学习的SWCPR教学模式下,我们改革了传统的终结性教学评价方式,建立起由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所组成的形成性评价机制。以小组为评价考核的基础单位,以学生在实践环节中所取得的实践成果为主要评价依据,让评价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评价的重点也转移到学生是否能够独立探索、独立尝试,以及是否通过学习从而具备了独立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的创新。教材建设是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环节。项目化教学对于我们的实务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教材无论是内容的组织思路,还是内容的表现形式不仅要紧贴现实,更主要的要创新性地体现出符合项目化教学的特征。当前使用的各种实务教材虽然也有比较注重操作性的,但是并不能很好地满足项目化教学的需要。因此,我们拟采用自编教材来代替现有教材。自编教材从内容的组织上说,应当能将一笔进口或出口业务贯穿到尾。各项目独立成章,以整笔业务贯穿,将各个知识点分解为一个个独立的任务。从内容的表现形式上,以一笔进出口业务的全流程操作为线索,提供外贸公司或工厂外贸部门的实习场景为横切面,将各知识点或各环节纳入其中,使其更形象,也便于培养学生对于国际贸易实务的感性认识。
(四)课程群的建设。《国际贸易实务》是国贸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它与其他后续实务类课程如《国际结算》、《进出口单证实务》、《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等内容紧密相连,共同构成整个国际贸易的知识体系。因此,我们依照课程间的内在逻辑
性来重新建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中心,按照课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重新界定各门课程的内容体系,将结算、运输、保险各章节中与其他课程重合的内容从实务课中剥离出去,避免过去《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过程中面面俱到、浅尝辄止的通病。并着力开发课程群教学资源,坚持项目驱动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课程间的延续性,注意知识的相互参照、相互融通、灵活运用,通过各实训环节对相应模块的知识点的回顾与复习,激活整个国际贸易的知识体系。
四、总 结
当前的教学改革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创造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基于SWCPR合作教学模式而开展的课堂教学,强调合作学习、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强调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信息交流、反馈,实现教学双方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帮助教师在动态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师则通过基于合作学习模式的案例分析法、情景式教学、比较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的综合运用,强化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互动。同时在合作学习与探索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师生或学生共同研究的良好习惯。我们通过引导学生对于国际贸易实际问题的学习和研究,推动学生关注国际贸易理论和实际问题,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通过研究探讨,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师生良好互动机制的形成。这也是我们这一课程教学改革的根本特色所在。
[1]刘兴.基于SWCPR合作学习模式的国际贸易专业单证实践教学探究[J].职教论坛,2011(27):80-82.
[2]Vermette,P.Four Fatal Flaws:Avoiding the Common Mistakes of Novice User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J].The High School Journal,1994(2):53-56.
[3]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68-72.
[4]马红亮.合作学习的内涵、要素和意义[J].外国教育研究,2003 (5):16-19.
[5]崔玮,赵亚平.基于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开发国际贸易综合课程[J].教育与职业,2009(5):134-136.
[6]王慧,张新明.自媒体对教育变革的促进研究[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4(4):34-37.
[7]朱瑞海.基于经济学分析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相关内容教学创新[M].//王健,冷柏军.国际贸易实务研究:实践与决策.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83.
[8]陈丽.模拟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9(18):158-159.
[9]张汝根.基于POCIB的国贸专业实训教学改[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0):158-160.
[10]胡兴龙.国际贸易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8 (2):27-28.
[11]于萍.评价为信息技术课堂锦上添花——以评价促信息技术课堂多维度目标达成的研究[J].新课程(教研版),2013(2):128-129.
A Research on Teaching Reform of“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based on SWCPR Teaching Mode
Zhang Xia,Luo Wenhua
(School of Economy and Trade Management,Taizhou University,Taizhou,Zhejiang 318000)
SWCPR Teaching Mode is a new teaching mode based on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which is internationally popular.Featured with cooperative learning of students,SWCPR Teaching Mode focuses on workflow-based modular learning tasks to cultivate students’manipulative ability,team cooperation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through students’pro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explor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Results of reforming teaching practice of“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based on SWCPR Teaching Mode show that SWCPR Teaching Mode can effectively overcome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s and greatly increase students’manipulative ability and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who major in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SWCPR teaching model;“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teaching reform
10.13853/j.cnki.issn.1672-3708.2014.05.020
2014-08-31
台州学院2012校立课题“地方性本科高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改革——以台州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2QN01)及2013年台州学院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SWCPR合作学习模式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主要成果之一。
张 霞(1982- ),女,浙江临海人,讲师,硕士。罗文花(1953- ),女,浙江温岭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