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冷静思考
2014-02-12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天津 300250)
2014年6月23日,国家召开全国职业教育会议,会议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目标任务。《决定》还特别指出,(到2020年)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
《决定》里提出的“世界水平”、“世界一流”、“国际竞争力”等目标与方向,是我国各高等职业院校当前应正确理解、深刻审视目前各种国际化办学现状的一把尺度。在这样一个战略发展期,未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道路怎么走,如何做到“世界一流”,需要上下共同谋略。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可值得认真思考与对待。
一、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理念上应超前
人才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第一推动力,人才优先发展是实现现代化追赶战略的必由之路。随着国际化竞争的不断加剧和国际化战略的不断施行,人们逐渐认识到,国际化竞争最稀缺的资源是能够帮助企业在跨国家、跨地区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并创造附加价值的国际化人才。
中国的职业教育随着改革与发展,最终必将走上国际化发展的道路。这是因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大连视察的时候就指出,“技术人员和工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指出,“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工人队伍的优秀代表和核心骨干,是创造社会财富和创新技术技能的重要力量”。职业教育发展得如何,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得如何,最终能不能打造出一支高水平人才大军,某种程度上,将决定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成败。
高等职业教育从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历史的重任,因此,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们都要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意识。“世界是平的”已成共识,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成长与走国际化道路密不可分,而职业教育与经济、行业的紧密对接同样密不可分,我们办职业教育必须要有国际化意识。
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注重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与模式,其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在迈入国际化过程中,我们更应该从长远考虑,从高处着眼,瞄准国际化这个大目标,积极参与。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观念,教育理念、管理策略、培养方式等都应与国际接轨。从理念上认识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策略上,要培养具有国际化运作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领导与骨干教师;对学生,应注重培养强烈的国际化意识,掌握专业领域的国际惯例和通则。
二、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形式有多种,实施中应把握“输出”与“输入”的关系
高职教育国际化不是口号,也不只是停留在头脑中、口头上,实践证明,可以有多种形式使教育融入国际化发展。一种形式是可以吸引发达国家或教育机构的资金支持。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过程就是首先获得世界银行支持,先后两次与世界银行签订《中国职业教育基础项目贷款协定》,共利用世界银行贷款8000万美元(天津职业大学受益于此,发展壮大,现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有力地支持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并助其走向国际化。另一种方式是开展合作办学。在合作办学中,有的是双方根据所设专业和课程,相互承认学分,承认对方的学历;有的是分阶段在有合作关系的学校进行学习。这种合作让教育管理者和师生接触到最新的教育理念,从根本上推进了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在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下,高职教育国际化合作的专题培训已普遍开展,如:职业院校校长培训、项目负责人培训、学生培训、技术培训等。我院近年来先后选派了百余人次教师前往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学校、教育机构,进行培训、学访、洽谈等交流活动。扩大了教师的国际视野,更新了教学理念,加强了相关专业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建设。教师们无论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理念与方法上,还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与方法上,都更加贴近职业教育的要求,工作有了明显的提升,也取得了显著效果,为其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以及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开展国际化办学过程中,更要把握好“输出”与“输入”的关系 。高职教育国际化意味着世界所有国家都可以参与合作与交流,这种合作交流是双向的。当他人比我先进时,要借鉴他人、学习他人,引进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同时我们也应该主动输出。我们不能只是进口教育。国家花费了大量的财力支持院校发展,意在创造良好条件培养人才,我们要发挥优势吸引其他国家到中国来,立足于本土化的优势,教育要出口,挣外汇,做贡献。我们所缺乏的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以及政策制度战略上的统筹。不久前发布的澳大利亚的大学在校生生源结构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几个“自信”,我认为我们也要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好国际化教育的自信心。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标准趋同,师生互派既是知识上的不断丰富提高,也是技术上的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提高。
三、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要瞄准世界水平借势发展,但发展节奏要稳妥有序
很多学校近年来在国际化发展中确实下了不少功夫,比如举行了热热闹闹的国际化会议、论坛,送出去一拨拨教师培训,和这个院校那个院校签约等等。然而喧嚣过后看成效,是不是该问一问:我们的国际化发展准备好了吗?
最近读了一篇文章《鲜草莓心态毒害中国企业》,说爱尝鲜的人都有这样经验,春节前吃抢先上市的草莓,基本上都没有草莓的味道,因为是催熟的,喻示有的企业发展急功近利。苹果开发ipone用了7年,三星产品平均是5年,产品经过若干年的苦思冥想的构思、打造,所以成精品,而中国企业同类产品不足1.5年,当不少人对苹果与三星拿走全球99%利润愤愤不平时,忘记了天道酬勤、精益求精的道理。快速催生的同类产品怎么能去跟人家抗衡?鲜有企业耐得住几年、几十年的寂寞,为什么中国企业鲜有颠覆性创新?是“鲜草莓心态”在作祟。这个例子值得我们做职业教育的借鉴。
我国大力提倡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全国1200余所高职院校的办学实践也就只有十几年。在短短的十几年教育教学实践中,对职业教育到底是类型教育还是层次教育,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理念与做法,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一直处在不断的讨论与实践中。确定了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资源共享课、微课、慕课、教学信息化等若干个质量工程项目评审与竞技标准后,一些院校教师疲于完成项目,难于顾及课堂教学实效,学校的基本教学质量仍有待提高。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不深入研究,人云亦云,大搞形式上的“国际化发展”都是因为草莓心态的趋动。因此,我们认为,一些院校在国际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更应该培养好自己的师资,注重练好内功,才能筑巢引凤。
前不久,英国威廉王子一家三口访问新西兰及澳大利亚。在众多随行人员当中,最受瞩目的是首度正式露面的王室保姆玛丽娅·波拉洛。这位保姆毕业于享誉世界的保姆学校诺兰学院。在国外,类似诺兰学院的,还有有一流的烹饪学院,一流的木工、汽车维修学院,这些学院的名气一点不输于综合性名校。我们职业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应该“打磨”出什么成果作为一流“产品”走上国际舞台去交流和学习,真的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经济的发展、产业的升级,需要世界级一流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就需要推进高职教育加快国际化步伐,只有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中培养的人才,才能够适应和服务于国际化的生产和管理。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应深刻领会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以国际化视野谋略职业教育发展,为职业教育对接国际化做好顶层设计,为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不断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熊丙奇.从“世界一流保姆”看国外职业教育[N].羊城晚报,2014-05-10.
[2]邱开金.高职教育,怎样迈出国际化脚步[N].中国教育报,2014-01-07.
[3]贺继明.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