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内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制度建设研究
2014-09-15,
,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134)
高等职业院校是由教师、学生、专业课程等特定要素,按照高等职业教育内在规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相对独立的系统。各要素之间以其特有的功能保证这一系统的运行,也直接影响着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指,高职院校组织全体师生和相关利益方参加,在确定教学质量目标的基础上,建立起科学的质量标准、管理制度、运行程序,采取监督和评价等方式,综合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技术手段,控制教学系统各要素的运行状态,协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断纠正与质量目标之间的偏差,形成在质量上能够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能符合社会(区域经济)和个体(学生)的需要。
一、目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存在的若干问题
1.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
近年来我市高职院校都在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符合现代高职教育规律的较为完整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还远没有形成,各高职院校中普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内部保障体系不够健全、保障目标不够明晰、反馈信息渠道不够畅通、主动调控不够及时等问题,从而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2.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有待完善
教学质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有将被考察对象和质量标准进行比较,才能根据比较后的差别判断教学质量的高低。高职教学质量标准系统包括外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学质量标准系统和内部(校本)教学质量标准系统。外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学质量标准系统以教育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的指标体系为基础。内部(校本)教学质量标准系统以学院各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责任的指标体系为基础。宏观目标比较明确,然而微观的具体教学质量标准仍有待补充、完善。见下表。
二、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成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基于教学活动全过程的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子系统。
项目存在问题教学质量标准①职业技能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未能纳入教学标准②反映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质量标准不成体系,且较为零散③某些教学质量标准不能反映生产、教学的实际,偏差值较大教学质量评价①评价过程中建筑行业和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度低②形成性考核、过程考核等质量考核方式不完善③同类(如建筑类)高职院校间可进行比较的质量评价体系还没建立起来教学质量监控①对实习、实训和顶岗等教学环节(相对于课堂教学环节)缺乏有效监控②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监控措施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加强
1.教学质量管理系统
该系统中主要包含组织机构子系统、岗位职责子系统和规章制度三个子系统。教学质量管理子系统含有的要素见下表。
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组织机构系统岗位职责系统规章制度系统教学常规机构教学督导室专业建设委员会校企合作委员会处室岗位职责管理人员岗位职责教师岗位职责教学处室系部制度教学工作规范教学事故管理办法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学生管理规定手册班级管理规定
2.教学质量监控系统
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主要由教学督导、检查和听课等制度组成,加强教学调控职能,保证有关教学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为此我院建立了《关于建立“一、三、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施方案》等制度,所谓“一、三、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一”就是组建教学院长、督导室、教务处、学工部、系部督导员为一体的监控组织;“三”就是体现学院、系部、教研室三级管理;“四”就是四维评价,即教师评学、学生评教、用人单位评技能和学生家长评素质。[1]
管理的目标是:在学院主管院长的领导下,坚持从严治教、严谨治学的方针,通过日常抽查和专项检查,对各教育教学单位的教师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学的管理过程进行督促、检查和评价,推动和促进学院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实现教师敬业育人,学生爱学真学;教育教学管理规范严、细、实。
3.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是根据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质量进行检查、评价的系统。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我们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对实践教学的评价指标做出了修改。新、旧评价表对比如下。
旧指标新指标教学内容备课充分叙述准确注重逻辑联系实际举例恰当实训内容准备充分:设备预热、润滑;原料、配件到位指导教师(教练)示范动作规范、准确注重实训安全(有监护、漏电保护、消防等措施)项目设计符合工作实际或达到高仿真动作要领、设备、工量具操作方法讲解细致教学方法板书规范情况教学互动手段多样课件制作水平及使用实训方法学生充分动手,达到熟能生巧工量具、设备使用正确、操作熟练满足企业岗位和高职大赛需求学生分组合理,实训效率高,无窝工现象其他符合教学进度计划严格要求辅导认真教态自然其他工完、料净、场清检验手段科学,产品检验合格,合格率95%以上数据记录准确,项目进程有记载,实训报告规范严格劳动(实训)纪律,无工伤事故
同时学院考核办公室在年终对各部门目标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打分量化考核,与部门和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
4.教学质量反馈系统
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是教学质量可以得到不断修正的前提,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以督导室、教务处、各系部、学生信息员、用人单位、家长为主体,对收集反馈结果进行分类、跟踪,保证运行中的问题得到解决和落实。我院目前建立了四种反馈机制,见下表。
反馈方式使用表格反馈办法学生信息员反馈《学生信息员情况调查表》和《学生评教表》从各班级选聘3~4名热心班级工作、品行优良的学生作为学生信息员,站在学生的立场反馈对课堂教学和实训的看法及对学院其他工作的意见,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教师座谈会反馈《教师对学生学习质量评价表》每学期期末召开教师座谈会,听取教师对学院管理、课程改革、专业建设等方面的建议。教师座谈会有利于端正教风和学风,沟通信息,对某些问题作出答复,理顺师生的情绪企业调查表反馈《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情况评价表》和《实习单位对实习情况评价表》每年深入企业对毕业生追踪调查,获取顶岗实习企业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反馈用人单位需求信息,以促进工学结合工作的改进家长问卷反馈《家长对学生素质问卷》由各系书记牵头落实,每学年进行一次。这种反馈可以通过信函方式进行,抽查比例为5%~10%。了解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变化情况,改进学生工作,办家长满意的学校
三、完善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途径
1.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系统
该系统要取得高效,必须进一步建立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一方面,通过建立和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如制定《教师行为规范》《教学事故管理办法》等制度,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形成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机制,自觉做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具有导向性作用的激励政策,如举行“精彩一课大赛”,制定《教学名师评选、奖励办法》等措施,调动广大一线教职工的积极性,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2.进一步完善教学监控系统
教学督导系统的建立旨在通过教学督导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与管理,维护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我院于2007年成立督导室,在分管院长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对教学运行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对教学管理环节进行检查。完善教学督导子系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完善教学督导工作制度。我院在原有教学督导制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关于完善教学督导职能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加强实践环节督导工作的若干规定》等二项制度,使得督导工作更加规范。二是,进一步完善听课制度。我们在原有系部听课制度的基础上,又以党员示范课为引领,实现了各位院长每月听课一次的目标。三是,定期总结反馈。通常每月召开督导例会,及时发布督导信息,强化督导作用,提高督导实效。使教学督导的评价结果在教师的业绩考核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3.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标准
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可以从质量标准体系的制定与改进上入手,即设立适当的符合职教特点的质量要素、质量监控点,以完善教学质量标准,同时完善配套的程序性制度。教学质量标准体系见下表。
4.自觉形成维护教学质量的氛围
一是,要将教学质量标准系统化并编印成制度手册并在校园网上公示,通过宣传使全院师生人人了解质量标准,自觉维护质量标准;二是,要形成“以提高教学质量为荣,以损害教学质量为耻”的氛围;三是,在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及奖励办法时,都要以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为判定标准,实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
教学质量标准体系专业课程教师团队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效果专业设置与社会(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符合度按职业技能标准制定的专业教学目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途径和效果示范(品牌)专业的建设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与岗位要求的符合度课程改革成果校企合作开发的订单课程国际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专任教师的双师型人数(比例)实践课兼职教师人数(比例)专业带头人数(比例)国家级、市级名师人数(比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和效果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推广和应用实践教学目标校内仿真模拟实训室建设成果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成果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取证率教学特色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
总之,教学质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根基,是高职教育生存的命脉。构建科学、高效的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完善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如引入第三方评价制度等),将职业技能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纳入教学评价指标,不断地对反馈有效的信息进行修正,从而保障高职教学质量的持续稳定提高。
参考文献:
[1]田申.高职院校开展教学督导的实践与思考[J].商情,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