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州民间资本现状与发展思考

2014-02-12蒋聚青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4年7期
关键词:民资温州民间

蒋聚青

(国家统计局温州调查队,浙江 温州 325009)

温州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裕,民间金融活跃,但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民间资本多、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融资难”的问题。2011 年以来,温州老板跑路和跳楼事件频发导致民间资金链断裂,银行不良贷款率急速上升,加大了各方对温州民间资本的质疑,对实体经济产生较大影响。为了将民间金融早日纳入监管轨道、降低风险、引导隐藏在“地下”的数千亿民资早日实现“阳光化”发展,2012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共涉及12项任务,其中多项涉及规范和发展民间资本,为温州庞大的民间资金发展指明了出路。本文着重对温州民间资本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当前温州民间资本的现状与特点

(一)总体规模小幅增长

据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测算,2010年底温州市流动性民间资本规模大体在6000亿元左右,剔除同期储蓄存款中用于消费和预防动机持有的非投资性资金,实际民间资本总规模应在4800亿元左右。按前几年14%左右的平均增速推算,截至2013年底温州市民间资本规模应为7100亿元左右。但受局部金融风波和房产价值缩水等因素影响,当前全市民间资本规模约为5300亿元左右,较2010年底仅增加500亿元左右。

(二)投资渠道日益多元化

1.积极参与金融资本投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温州银行增资扩股、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新型金融组织创建。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温州多家金融机构增资扩股及股份制改造、筹建开业25家农村资金互助会、44家小额贷款公司等一批“支农支小”新型地方金融组织,共吸引民间资本入股金融机构430亿元。

2.逐步有序进入民生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通过债权、股权等投资方式有序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截至2014年5月末,“幸福股份”一期市域铁路和二期、三期滨江金融街增资扩股累计吸收民资认购逾30亿元。

3.借助温商回归反哺经济发展。据统计,2008-2013年,温州市全市共引进在外温商回归投资总额2108.2亿元,到位资金576.6亿元。其中,2013年温商资本回归投资规模达624.5亿元,已到位资金220.4亿元,分别占近六年总额的29.6%和38.2%,投资规模和到位资金均创近年来新高。

(三)民间融资逐步规范化阳光化

1.民间融资立法填补地方金融规范空白。2012年11月,历时15个月的《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经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成为中国首部地方性金融法规,并于2014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民间融资活动主体提供明确的操作规范和行为准绳,推进民间融资备案管理。

2.民间借贷备案制度逐步推行。稳步运行民间借贷服务中心,推进民间借贷阳光化运行。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全市共备案民间借贷598笔,总金额10.76亿元,其中,单笔300万元以上应强制备案121笔,总金额7.56亿元。

3.民间融资动态跟踪和风险预警日益常态化。创新编制“温州指数”,按照6大类市场主体设立400个监测点,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综合统计后按日对外发布,有利于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实时监控民间借贷走势。截至2014年一季度,温州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温州指数”382个监测点共发生11789笔融资业务,总发生额121.68亿元,综合利率为20.07%,同比下降0.76个百分点。

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间资本总量缩水严重,房产减值为主因

近几年温州民间资本有相当程度的减值,缩减量大约在1800亿元上下。主要包括:

1.投资房地产缩水的资本。自2011年9月以来,温州房价连续下降。截至2014年4月,温州市区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同比价格已经连续32个月下降。据测算,高峰时期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房地产约3800亿元,而同一区域房价较高峰期大幅下降,缩水幅度约33%,则该部分民资缩水约1250亿元。

2.参与民间借贷萎缩的资本。自2011年温州部分老板跑路、跳楼事件以来,民间资金链断裂,担保、互保问题日益突出。2011-2013年,温州市全市法院系统受理金融纠纷案件标的额合计约900亿元,涉案资金的坏账率约为30%,该部分民资缩水约270亿元。

3.投资矿产、能源等领域亏损的资本。据行业商会统计,近年来温商省外矿产投资损失近200亿元,欧盟“双反”致温州光伏产业损失近100亿元。

(二)投资难依然普遍存在,“玻璃门”挤出效应明显

1.行业参与面比较狭窄。新“36条”出台后,政府进一步放宽民资在较多领域的投资权益,但由于没有操作细则,政策难以有效落地,出现有政策但无法落实的情况。虽然部分行业已对民资开放,但面不够广,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电力和燃气、水利环境、金融等行业,比重也不高,而其他行业目前也很少有民资进入,因此民间资本依旧缺乏有效的投资途径。

2.准入领域参与度不深。当前温州市民资允许进入的行业主要为金融业,但目前主要渠道只能依靠银行机构内部的股权结构调整、商业银行主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还未实现以纯民资直接发起设立一家新民营银行的历史性跨越,对银行业务经营缺乏足够话语权。

(三)产业结构低端,民企外迁现象较为明显

温州9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民营企业,主要从事电气、鞋革、塑料、服装等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在产能过剩、要素稀缺、成本增长且产出效益过低的背景下,很多企业选择外出投资,将生产基地大量迁移到衢州、丽水、江西、福建等地。这些企业在外投资项目的规模、技术都远超过本地,甚至有部分企业直接将厂房、总部全部迁出,对本地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据统计,近十年温州市工业企业和整体外迁企业对外累计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相当于本地限额以上工业性投资的50%。此类企业将温州作为融资平台,在获得信贷资金后外出投资,享受当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没有将信贷资金转换成对温州经济的贡献,这也是近几年温州实体经济后劲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民资运作缺乏法律保障,运行中产生较多问题

当前,温州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农村资金互助会等一批活跃的新型金融机构快速发展,给温州民间资本带来多种投资机遇。但目前仍未获得国家层面的政策许可,不能享受金融机构税收待遇,也没有建立有效的法规及监管体系和财税扶持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金融产品和服务成本偏高,制约新型金融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农村资金互助会在运行中就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也是此类新型金融机构当前遇到的共性的政策方面问题。一是运行成本高。据调查,温州农村资金互助会的年运营成本平均约在 5万到10 万之间,主要支出有办公场所的租金与装修、员工工资、办公设备的购置与维护等。二是赢利模式单一。按规定只能依靠小额资金占用费来获取收益,禁止从事其他投资性业务。

(五)温商回归制约因素多,客观条件先天不足

尽管近两年温商回归发展成效明显,但总体投资总量占比仍然很小,回乡发展动力尚有待激发,潜力十分巨大。影响在外温商回归的主要原因有:

1.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大产业平台建设尚在起步。温州公共设施环境相对滞后,产业集聚区布局较零散,不少工业园区处于边开发、边招商、边建设的状态,与外地“七通一平”反差较大。尤其是如瓯飞工程、瓯江口新区、滨江商务区等重要的大产业平台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工业园区空间拓展有限,难以支撑大项目落地。

2.生产要素稀缺,企业运行成本高。一直以来温州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紧张,很多企业因为发展缺乏土地空间而外出投资;高端人才缺乏,没有吸引高校和科研机构等高级科研人员的大平台,呈现“学生出去回不来,人才进来留不住”的局面,造成温州人才总量偏少、结构不合理,难以支撑高端产业的发展。

3.商业投资集中放量,潜在风险较大。当前商业地产成为温商回归投资的重要途径。据统计,目前温州已获批在建、可建的城市综合体项目超过20个,投资达数百亿,其中温商回归投资项目占较大比重。但近几年,温州经济增速放缓,居民购买力有所下降,发展过热的商业综合体可能会面临招商困难、人流稀少的困境,短时间内增加商业地产泡沫的风险。

三、促进民间资本更好更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扬长补短扶弱”,全力振兴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是温州民间资本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振兴民营经济留住民营企业、发展民资,实现经济赶超发展。一是要发挥现有优势。要进一步发挥温州的产业集群优势、温商群体优势、发展空间优势、体制改革先行先试优势,着力破解产业结构、生产要素、体制机制、发展软环境的制约,争取企业发展优惠政策,进一步拓展实体经济发展的空间。二是要抓好平台建设。要加大力度抓好产业集聚区和小微工业园平台建设,尤其是要专注小微工业园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中小微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主体作用,并加大对小微企业创业园的金融支持和政策倾斜,促进小微园创新发展。

(二)坚定信念,着力推进转型升级

必须统筹抓好“四换三名”、“五水共治”、“三转一市”等各项工作,要通过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型升级增强民营企业生命力,发挥民间资本在“主战场”的作用。一是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和鼓励企业持续加强创新投入,以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升级;加大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以环境整治倒逼转型升级;突出产业布局和谋划,以结构调整推动转型升级。二是要加快企业制度创新。充分利用“三转一市”(个转企、小升规、有限转股份、企业上市)的优惠政策为契机,激发企业做大做强的积极性,通过政策的引导和市场的推动,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公司经营机制。

(三)破解制度束缚,争取合法地位

抓住金融改革的有利契机,“向上要政策,向下传政策”,破解民间资本投资政策和制度困境。一方面要向上积极争取政策。要积极向上争取制度层面的保障,给予温州金融改革下放更多的审批权限,赋予民间资本合法的投资地位,确定“禁区”、缩小“盲区”、开放“特区”,给民间资本广阔的制度空间。另一方面要向下勇于先行先试。开拓思路,敢于创新,积极开展民间投资先行先试,切实破除对民间资本的“偏见”,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和配套机制,让资本实现“国退民进”,促进民间资本多渠道投资和发展。

(四)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将闲散的民间资金聚集起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多元化投资,发挥民间资本在服务温州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一是推进民资进入金融等行业。要把民间资金转化为具有一定投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可靠的金融发展力量,引导民间资金有序进入金融业,建议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允许部分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和村镇银行由民营企业作为主发起人。二是引导民间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继续完善“幸福股份”等参与市域铁路建设的民资募集形式;推动企业发行定向债和定向集合资金计划;探索以市政债等模式吸引民间资金参与市政基础建设。

(五)千方百计促进温商回归,想方设法反哺温州发展

在外温商是温州民间资本的重要力量,是推动温州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把在外温商这一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温州转型发展的强劲动力。一方面要强化要素支撑。加快推进瓯飞工程、浅滩二期、乐海围垦等工程,为项目落地提供空间支撑。完善人才政策,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完善相应的教育、医疗、生活配套服务等设施,让高端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另一方面要改善企业发展环境。一是优化服务环境。强化责任追究,重点解决“中梗阻”和“小鬼难缠”等问题,做好爱商、尊商、护商、安商工作。二是严控企业投资风险。把控逐步兴起的商业综合体建设数量和进度,实行差异化经营,避免同质竞争加剧。

[1]杜佐松.温州民间资本风险的根源和可控性评析.《财经界·学术版》.2012年第2期.

[2]纪岚.温州民间资本:流向与引导.《中国金融》.2011年第2期.

猜你喜欢

民资温州民间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民资参与国有项目:足欲行而趑趄
发挥优势,服务民资——全国十六城市工程咨询协作网第二十三次会议在大连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