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出驱动假设”对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启示

2014-02-12苗琦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教程驱动大学

苗琦

(新乡学院,河南新乡,453000)

“输出驱动假设”对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启示

苗琦

(新乡学院,河南新乡,453000)

输出理论在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中是重要内容,一定量的输入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同时语言输出也很关键。“输出驱动假设”就为目前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输出驱动假设;大学英语听说教程;全新版;输入;输出

20世纪80年代Krashen提出“输入假说”之后,该理论就对外语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后Swain等人又依据他们对加拿大沉浸式法语课堂教学的研究,指出仅有“可理解性的输入”是不够的,要使学习者灵活地使用语言,还必须有相应的语言输出。教师可尝试将“输出驱动假设”应用于大学英语听说课的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听说并举,以期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一、《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重视语言的输入和输出

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是英语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这一目标正是满足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以下简称《全新版听说教程》)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教育理念的变化。新版本依旧充分利用和渗透输入和输出理论的教学理念,尝试将语言输入与输出有机结合、听说并举,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听说能力。如书中前言所述,学生的外语学习,特别是说、写方面的实践活动,必须以听、读一定量的语言素材输入为前提。同时,还适当增加了语言输入的内容,便于教与学。

现实的大学英语听说课堂多以听力训练为主导,以口语练习为辅。因此,如何由原本听力为主导的听说课堂转向听说并举,甚至以说驱动听的听说课堂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面临的问题之一。结合《全新版听说》(第二版)在大学英语听说课堂中的应用,探讨新要求下如何将“输出驱动假设”应用于课堂实践。

二、何为“输出驱动假设”

“输出驱动假设”以语言输出来带动语言输入,使大学生为了语言输出而去主动地进行语言输入,变被动为主动,这样输出和输入双管齐下促进英语学习,以说和写带动听或者读。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输出驱动假设”时全面采用“综合技能教学法”,即通过输入与输出的巧妙结合组织课堂教学。需要指出的是,这与Swain的可理解性输出假设有所不同。“输出驱动假设”把学习者界定在了中、高学习者的范围内,且只限于正式的课堂外语教学环境下。此理论中涉及的输出不仅包括说和写的能力,还包括口译和笔译的能力。

到底何为输出呢?Swain在提出可理解性输出假设时认为语言输入虽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除了必要的可理解性输入外,学习者还需要尽可能地使用语言,通过产生被强制性输出,比如说和写的方式来提高语言能力,以达到流利、类似本族语者的水平。可理解性输出对于第二语言能力的提升和促进是非常必要的。之后,Swain在接受采访时曾指出,上世纪80年代的“输出”是指语言习得方式的结果和成果,即“学习者所学到的知识”;然而现在,“输出”已由名词含义转向动词含义,即不再是静态的产品,而是动态的过程和行动。

三、输出驱动下《全新版听说教程》课堂教学设计

系列教程中,第一、二册主要围绕书中的主题展开,熟练掌握日常会话能力和技巧,重点培养学生口头交际能力,掌握教材中所列的各种交际功能。第三、四册主要培养学生对所学教材的内容以及相关主题做有深度的讨论、陈述并问答相关问题的能力。因此选取需要学生进行较多有深度的语言输出练习的第四册,凭此说明如何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中实施输出驱动这一理论。

1.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

《全新版听说教程》第四册的教学对象是非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完成了一年半的听说课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能力。笔者选取的是Unit4 Dealing With Cultural Differences。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包括帮助学生了解以及如何应对文化差异;培养学生对听力材料在语篇水平上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主要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对文化差异的理解。

2.设定语言输出形式

教师首先根据应对文化差异这一主题设计出适合学生英语水平的,并且可以通过努力完成的语言输出目标。本单元中笔者采用的是任务型目标。即将学生分成4~5人的活动小组,每组为一个旅行社的代表团,每个代表团最后需用英语向全班学生展示目的地国家的文化,以帮助游客在旅行前对目的地国家的文化与我国文化的差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具体要求是每组可以从教师列举出的国家中选取一个国家作为旅游的目的地国,且只能选取目的地国家与我国的文化差异的某一个具体方面(如饮食,餐桌礼仪,婚俗,服装,价值观等方面)详细阐述。

3.输出带动输入,强化输入的作用

为了完成最后的任务,每组学生需要在课外自己收集相关信息,通过参考课本上的听力材料和表达,查询图书馆资料或者网络资源来获取信息。这些资源可以是他们听到的或者是读到的。这期间教师会给予必要的指导,包括侧重讲解目的地国家文化与我国文化差异的哪一个方面,以及如何帮助游客更好地应对这些差异等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全新版听说教程》第四册中提供的本单元的语言输入材料是非常丰富的,包括Part A中Pre-listening task部分的Language Focus和Part B中Speaking task的图片和Sample。而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会积极地消化理解这些资料,把此时的语言输入当成一种需求,并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可见,这个搜集资料,包括听和读一些相关的英语资料的过程,就是一个语言输入的过程,任务的提出不仅使得语言输入变得更加迫切,而且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触英语语言。

4.输入促进输出

在之后进行的课堂展示中,教师和学生会对每组的表现认真点评。此时学生的语言输出已经有了充分的语言输入做准备了,且这些输入都是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去汲取的,因而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展示时,学生通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会使他们明白自己在语言表达上的问题所在,这种强制性的输出对语言能力的提高非常有用。正如Swain所说,输出有三个功能:引发注意、检验假设和反省的功能。可见,这种输出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是必要的。当各小组完成自己的展示后,教师再播放Part B中的Listening tasks中的听力材料时,学生会觉得对话中体现的由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尴尬情景很容易理解,有些内容可能是他们自己在课外已经掌握的,还有些内容可能是他们了解但是不会用英语表达的,这时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英语语言的工具性。听后教师还会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一些话题,如如何应对文化冲突,如何看待不同的文化等,这就给学生再次提供了语言输出的机会。输入和输出有机地结合,听力教学和口语教学有机地结合,会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四、结语

目前,大部分听说教材都体现输入和输出的理论,如《全新版听说教程》系列教程中就提供了很多可供学生参考的语言输入的例子,然而教师如何利用教材中语言输入的材料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口语表达中却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输出驱动”假设则提供了一条可以尝试的途径,即用语言输出来驱动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语言输入,而后再由输入来带动输出。但是,在设计语言输出练习形式时,有两点需要注意:首先是在设计输出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个体差异;其次是设计的输出任务要注意其趣味性和可行性。当然,无论是设计输出任务,还是点评学生最终的输出成果,对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Swain,M.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A]//In S Gass,and C madden(eds.).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Rowley,MA:Newbury House Publishers,1985.

[3]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2).

[4]虞美苏,李慧琴.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第二版)(第一册至第四册).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6]巩向飞.用输入与输出理论指导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的课堂教学设计[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增刊).

[7]杨鲁新.输出假设理论:历史与未来——Merrill Swain教授专访[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1).

[8]张向阳,张洁.输入输出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2):215-216.

编辑 朱荣华

G642

A

2095-8528(2014)01-012-03

2014-04-26

苗琦(1982-),女,新乡学院公共外语部助教。

猜你喜欢

教程驱动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大学》
融合计算思维的国外项目式创客教程分析——以微软micro:bit CS教程为例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大学求学的遗憾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挽碧制作教程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