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和应对

2014-02-11张家骏

时代金融 2014年2期
关键词:村镇商业银行贷款

张家骏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200000)

改革开放30多年,以商业银行业为代表的中国金融业在在自身蓬勃发展的同时,作为实体经济最重要的催化剂之一,对于实体经济贡献毋庸置疑。但时至今日,当“改革”再次成为整个国家各行各业的共识时,商业银行又一次站在了转型的风口浪尖。进入2013年,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粗放的增长方式走到了它的尽头,外资银行的本土化策略气势汹汹,同业之间的竞争硝烟弥漫,加之行业外的快速渗透,这一切的一切都使得中国的商业银行必须快马加鞭,又必须要停下脚步,深深思考,是在隆冬枯萎,还是在暮春重生,中国的商业银行正在寻求一条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目前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经济增长放缓,信贷需求回落

2012年,我国GDP全年增速向下破8,首次降到7.8%。而同期,国内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占比降到40%以下,远低于近些年百分之七八十的增长水平。从以上数据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实体经济对短期的救急资金需求非常大,短贷成为了一种趋势;第二,实体经济对长期信贷需求明显不足,长贷没有相应的增长预期保驾护航,逐渐失去了它的市场。对商业银行而言,利润持续增长的根基已经动摇。

(二)利率市场化带来严峻考验

2012年,央行重拳出击,首次允许存款利率上浮(最高至基准1.1倍),同时放宽贷款利率下浮空间(最低至基准0.8倍)。存贷利率的非对称调整明显收窄了银行利差。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客户蠢蠢欲动,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集团客户展开的议价攻势来势之迅速,来势之猛烈让商业银行措手不及。在这场攻坚战中,商业银行的反应明显滞后。在防御工事未及时,有效搭建起来的情况下只能被动挨打。

(三)监管政策收紧,存款、中间业务收入双重受伤

2012年,银监会下发了《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其中的“七项禁止”给商业银行带上了紧箍咒。近年来,房地产行业贷款一直是商业银行的魔术棒。一笔1亿的房地产贷款其派生的存款至少在2千万以上。同时,收取贷款监管费,项目咨询费也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从商业银行的报表上看,这种将利息收入直接转变为中间业务收入的粗放转型方式带来的变化是积极的,利息收入持续下降,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但其实并没有产生真正的效益,银行的总体收入没有增长,企业的负担没有减轻。监管机构的“七项禁止”可谓一剂猛药。从2012年的数据看,前三季度,大型银行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仅增2.2%,同比大幅下降39.8个百分点;中型银行增长34.9%,下降30.6个百分点。考虑到这种中间业务收入的突变还是在2012年各大商业银行从爆发性增长的个人理财业务取得巨大中收的情况下发生的。可见形势之紧迫。

(四)影子银行如影随形

截至2012年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080家,同比2011年增长42%。同时,小额公司贷款余额5921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51%。这还只是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潜伏在水面下的地下钱庄虽然没有官方数据权威佐证,但其惊人的规模早在业内已有共识,那才是真正的冰山。进入2013年,我们又看到了来势汹汹的活期宝和余额宝。短短一年不到,1000亿元的类存款规模,3000万的类储户户数已让我们见识了它超常的分流银行存款能力。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在业内的激烈竞争环境下本已捉襟见肘,现在遭受一存,一贷,两面夹击,更是雪上加霜。

二、挑战是巨大的,但商业银行只要恰当应对,必能否极泰来,重获新生

(一)坚决放弃粗放的业务增长方式,探索精细化运营

1.运用管理会计理论。引入EVR价值考核体系,利用本量利分析,平衡计分卡等有效工作,加强各类业务的成本效益核算。精细化运营发展是必然选择。国内商业银行之前大肆铺开网点,抢占物理区域,依靠单一的物质激励来推动扩张和增长,资产拉动负债的增长模式在市场化定价的洪潮中已现颓势。

2.无纸化办公。全面推进小柜台,大后台,业务办理渠道电子化,实现24小时不间断,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在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之后,我们要有不断创新的意识。针对两类目标客户群,搭建切入他们生活,符合他们需求的电子柜台:其一,针对中老年客户,大力开拓电视银行。既然电视购物可以发展如此迅猛,为什么电视银行不可以。大视屏,便捷操作,争取更多的向上空间。其二,针对年轻客户,大力开拓微博银行,微信银行。切入他们的娱乐生活,切入他们的交流圈,向下争取更多的空间。

3.发展表外业务。在信用证,承兑之后,我们应该加大将保理,福费廷等更多跨境表外业务引入到国内市场的步伐。在传统的信贷业务市场萎缩之际,这些占用银行经济成本小,同时又能同样为客户带来融资目的的产品可以以作为银行传统业务的突破口。

4.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收入。随着大规模、大范围的整治不规范经营活动的尘埃落定。商业银行更应该坚定中间业务的发展,关键是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2012年,快速发展的个人理财业务和业务带来的红利已经用实践为商业银行点明了方向,即金融资产服务。商业银行应该牢牢把握金融市场深化改革和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这两个有利并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可持续的两个有利条件,做实,做好金融资产服务业务。

(二)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架构的重新搭建

1.基层网点实行整体考核,全员联动,主攻零售业务。

2.业务创新,业绩考核,人员配置IT化。

如果学校规模不大,班级人数较少,还可以采用“马蹄形(U型座)”“圆桌会议式”等排座方式。这些新型的排座方式都能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体需求,发挥互补合作的作用,促进新的学习模式的建立,也适合当前的教育主题——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在编排座位时还应该坚持以下几点:

3.重点关注市场分析,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定位。

(三)积极探索混业经营之路

1.形势所迫。商业银行传统的存款客户正从投资基金,证券,特别是2013来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私募基金处寻求或者已经获得更高的资产回报。同时,创业型公司借款人通过VC,PE等方式更加及时,更加灵活地获得所需资金,成熟型公司借款人通过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获得低成本的资金,企业集团通过成立财务公司实现资金内部统一调配,这些种种均削弱了银行的金融中介作用。

2.竞争优势。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3.效益优势。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如果再加上投行,在这样一个金融联合体平台上,不同产品的组合交叉销售;不同产品销售市场的信息共享,不同产品目标客户的资源共享,必定产生客观的规模效益。

(四)坚持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

好的产品能吸引源源不断的客户资源。比如在公司协议存款的断,比如有的村镇银行对贷款风险大小的判定仅仅依据其业务员对农户的了解程度,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严重不到位,从而造成村镇银行的信贷风险。

四、我国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策略

(一)加快农业保险业务的推广

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户的保险意识,积极推广农业保险业务,以便在发生自然灾害或农业风险时减少农民的损失,从而从源头上控制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的发生。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实行商业性保险和政策性保险相结合,政策性保险偏重于商业性保险不愿涉足的范围,比如高风险、高成本、农民个人无力全部承担的保险产品,同时政府在这类保险上加大财政补助的力度,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发适应市场需要和农民个人能够支付、有一定盈利空间的保险产品,通过两者的互为补充,不断拓宽农业保险的险种,提高对农户生产经营的风险保障。

(二)完善农村金融政策法规

第二,从机制上对农业投资的连续性提供保证,从而降低村镇银行对农户放贷的风险,健全支农贷款项目的财政配套机制,对农业贷款提供一定的保障,建立合理的支农贷款补偿机制。

第三,从存款准备制度上给予村镇银行优待,根据其规模大小和所处地域不同实行差别准备金率,降低村镇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和支农再贷款利率,给予村镇银行适度的免息专项贷款,增加村镇银行的可用资金。

第四,从利率管理上对村镇银行放贷利率给予适度的放权,对涉农贷款的利差给予适度的补偿,在降低农户贷款成本的同时,也增强了村镇银行抵御信用风险的能力。

(三)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第一,村镇银行可通过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等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加强与农村各部门的沟通和联系,掌握农户、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基本情况,比如收入状况、经营能力、借贷信息、还款记录、违约信息等,建立相应的信用档案,作为贷款发放的依据。

第二,加强与县乡政府及农村各部门的沟通与联系,组织对农户、工商户和小微企业金融基础知识和征信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强化其诚实守信的意识,并逐步完善农户、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电子信用档案。

第三,完善信用评级体系,通过综合考量农户、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各类信息,对其进行信用评级,根据级别的不同分别给予不同的授信额度与利率。

(四)提高村镇银行经营管理水平

村镇银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健全法人治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与职权,规范授权,加强村镇银行内控建设。

第二,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建立标准化的信贷管理流程,对贷前调查、贷款审查与审批、贷后跟踪进行标准化流程管理,保持与农户、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经常联系,建立信用风险预警机制,动态管理贷款客户的资信状况和信用额度。

第三,通过创新贷款抵押担保方式,如小组联保、订单担保、仓单质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农村房屋抵押、大棚、养殖圈舍等农业生产设施抵押、活体动物、果园、苗木等生物资产抵押等降低村镇银行对借款者的不熟知而导致的风险。

第四,组织员工定期培训,不定期进行各项技能的考核,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1]张启文,吕琳,蓝佳林.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分析—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润生村镇银行为例.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第5期.

[2]李蓉,许可.当前村镇银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金融教育研究,2013年4月.

[3]王绪慧,潘莹.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的原因及防范.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4]吴雪峰,戴斌.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经济研究,2011年第11期.

[5]张丽屏,付剑平.村镇银行信贷风险与应对对策.商品与质量,2011年11月.

猜你喜欢

村镇商业银行贷款
山西8个村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达2409个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还贷款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创建文明村镇 打造幸福家园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村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