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效与不足
——以全国十四城市现场评课为例
2014-02-11宋超美
宋超美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04)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间的交流,探索体育课教学,由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十城市》体研会主办,成都市教育局承办,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协办的《十城市》第25届学校体育观摩研讨大会,于2013年10月30日上午在成都市武侯区西南民族大学体育馆隆重举行。这次到会的有14个会员城市的代表、台湾地区代表,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际友好城市的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2000多名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参加了此次的盛会。开幕式上,协办单位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组织了12所学校向与会代表展示了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包含鼓、武术、空竹、太极、篮排足、啦啦操等精彩项目,体现了武侯区中小学生阳光向上、健康和谐的精神风貌。
这次大会以“探索有效体育课堂,提升增强学生体质”为研讨主题,组织了中小学16节体育课进行现场评比。十四个城市除了东道主成都市选派三节体育课参赛外,其他各地均选派一节课参赛。这些现场课基本上能够反映《十城市》过去12年中小学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最新成果。
1 现场课主要特点
参评课选择的教学内容基本上与课程标准对接,体现了新课程中运动技能的六类运动项目。参赛选手能够依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结合借班学生和上课场地的实际进行教学设计。选择的教学内容涵盖课程标准中的五大类(田径、球类、体操、武术、新兴项目),这也是一次对新课程教材的实验性研究。
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这次现场课16节中有不少课例能依据体育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分析教材,研究教法,体现了两个亮点:其一创新教学模式。如天津市的“小木马”课,是学校针对农村儿童的游戏自主开发的校本教材,让学生自主扮演骑手的角色,并自制教具,引发学生兴趣。从中既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又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其二利用科学手段监测课堂学习效果。如石家庄的“健美操”课,通过学生自测脉搏来监测和调整自己的运动负荷,从而达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的目的。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从观摩的16节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体育课不仅体现了教师调控课堂进程顺畅,师生关系融洽。更重要的是教师十分关注个体差异,通过启发诱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基本运动能力来发展其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术,而且学生是依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不同难度的练习内容,因此彰显学生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如长春的“技巧组织教学”和郑州的“花球啦啦操”两个课例尤其突出。
注重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由于小学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生理心理特征,为吸引学生,满足学习需求,更好的组织教学,从这次现场课中观察到,小学段几乎都选择了情景教学。如合肥崔岩老师上的“校园集体舞”、厦门王晓江老师上的“篮球行进间运球”均选择情景教学,且这两节课均受到观摩教师的好评,其教法手段新颖有趣,学生学练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坚持特色引领。如初中段长春的尹航老师上的“技巧”课很有特色。本课教学内容为“肩肘倒立经单肩后滚翻成单膝跪撑平衡”,教学重点为“举腿、翻臀、头侧屈、迅速推手”,教学难点为“头手转调配合,经单肩向后滚翻,后举腿控制能力”,教学对象为初二女生。从尹老师的教学中可以看出:教学目标的定位比较符合实际,教学重难点的把握较准确,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和运用比较合理,能够与本课的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学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上课场地器材的布置是由学生自带器材,整齐跑步进场,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布置,体现了师生的配合默契。教学中,该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技能全面,教材研究深入,更难能可贵是她用心上课,体现在“重视细节、深挖教材、注重方法、追求高效”,使一堂难度较高的垫上技巧课上的教学步骤清晰流畅,技能学习与体能练习有机结合,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专家评课到位,评委公平公正,观摩教师受益非浅。本次现场课每赛完一节课,专家即做点评。针对教学情况提出了值得大会研讨的问题,引起14城市代表的积极共鸣并热烈交流,初步形成共识,体现了各城市在“探索有效课堂、提升学生体质”方面的思考和努力。会议最后一天,体研会组织参赛者自评、评委点评的交流场面,参加研讨的教师针对各学段不同的课、不同的教材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由起先的争议到探讨,最后形成较为一致的意见。如高中的教学应重点关注“学生的合作探索,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初中的教学应重点关注“运动技术处理是否合理,不能将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和竞技体育目标混为一谈,同时还要加强技能学习与体能锻炼的有机结合”;小学的教学应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基本素质的培养”等等。
通过本次观摩活动,许多教师已经意识到:如何利用竞技技术的原理,改造、拓展和创新学校体育教学的基础性,进而为学生素质培养、提升学生体能服务,是今后教学努力和发展的方向。
2 现场课主要不足
教案方面:有些教师的教案设计不够规范。如教学内容不具体,有的只写完整的动作名称,没有写本课的具体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定的偏大,没有考虑一节体育课只有40 min(小学)或45(中学)min的时间,如果要在30 min左右的时间内学习、练习、到最后掌握某动作技术并达成目标是有一定困难的;还有一些教师基本部分围绕主教材的教学方法、手段设置偏多,这样要在实际的教学时间内一一落实,那么就会出现“蜻蜓点水式”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学好知识,掌握技能。
场地布局方面:从现场16节的体育课来看,有三分之一课的场地布置不够合理。如有些课的场地布置太拥挤,活动展不开,造成跑步时跑跑停停;做操时左右前后手脚相碰撞;还有的课在布置场地之前,没有依据活动范围、场地大小以及学生情况来设计场地,出现了体操垫前后左右排的太紧,这样就不便于各组的学练;还有耐久跑的弯道跑练习其标志设置不太合理,导致跑时的连贯性受影响等等。
准备活动方面:准备活动的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学习或复习教材的学习质量。从这次现场课中不难看到,有些课的准备活动其针对性、趣味性欠缺。如田径类的跑、跳项目,没有充分跑跑、拉拉韧带、压压腿把全身各关节韧带活动开,再结合相关项目的附助练习进行活动,就很容易造成学生受伤并影响到学习效果。
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基本部分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关键部分。从现场课中了解到:有些课制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手段其对接有困难。如认识目标和情感目标在体育课中很难看出有通过哪些途径来达成;还有一些课的教学方法、手段偏多,其每一个教学方法安排的时间不足。任课教师没有考虑到每一个教学方法,除了要进行讲解、示范、调动队伍、组织分解和完整动作的教学外,还要组织纠错等。如果时间安排不够充足,那么,就会出现“蜻蜓点水式”的教学,且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
整理放松方面:结束部分主要的任务要完成放松、调节疲劳以及有针对性的小结等。从这次的现场课中看到:有些课进行放松时其针对性、实效性不足,任课教师没有针对本课的学练中所产生的疲劳部位来设置放松内容和手段,只是流于形式,力求整齐划一,没有从放松的角度出发,这样就很难达到调节放松的目的。
3 结束语
真正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优质的体育课?一节优质的体育课就必须是真实的体育课;一节优质的体育课也应该是他人可以效仿和借鉴的;一节优质体育课也应该是学生都乐于参与的体育课;一节优质的体育课还应该是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内涵的体育课。那么,要评价一节体育课我们不能忽略学生的“学”,只有当学生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愿学、肯学、会学”才是一节成功的体育课。如果只是一节麻木的、机械的、甚至是痛苦的配合,那么这节体育课就不是一节好的体育课。
《十城市》现场课虽然已经结束了,但留给一线体育教师一个启示:体育课教学要实现“有效课堂,提升学生体质”的目标,在课前就应做好备课,依据课标、教材及学生的情况,钻研教材重点、难点,研究教法和学法,为上好体育课做好准备。教学中,要处理好教材重点、难点与健康知识、动作技术理论的关系;处理好教学方法、手段与达成目标的关系,使教师在一堂体育课中能够比较高质、高效地教学,促进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发展体能。这也是接下来市区教研员和广大一线体育教师所要面对和研究的课题。
[1]李晋裕.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1(1):87-91.
[2]李小龙.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EB/OL].(2010-10-20)[2013-06-12].http://wenku.baidu.com/.
[3]陈广威.关于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EB/OL].(2010-01-06)[2013-06-20].http://www.studa.net.xueke/100106/1350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