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感觉性神经肌肉易化技术训练原则与方法
2014-02-11何建伟李信阳张赐东吴立清
何建伟,李信阳,林 伟,张赐东,吴立清
(1.莆田学院体育学院,福建 莆田351100;2.莆田第七中学,福建 莆田 351119;3.莆田市秀屿区实验中学,福建 莆田351146;4.龙岩学院体育系,福建 龙岩 364012)
本体感觉性神经肌肉易化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简称PNF疗法或技术,PNF技术是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正常发育学、人体生理学、人体解剖学、运动学等学科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一门接触治疗体系[1]。1946—1951年神经生理学家Kabat医生和Knott(PT师)经过5年时间,根据人类正常状态下日常生活中功能活动的常见动作模式创立的,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Kabat-Kaiser研究所研究开发出了PNF疗法。他广泛应用于骨科疾患、外周神经损伤及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等的治疗。PNF技术不是单一肌肉的活动,而是重点强调多肌群、多关节参与的整个身体的运动以及控制能力。通过PNF可以大大增强关节的稳定性、运动性,并顺利完成复杂、复合动作的难度技巧,以各种各样身体姿势和变化多端的运动模式作为表达载体,结合治疗师的基本手法(触觉)、熟练的口令(听觉)以及对患者足够的感官等视觉冲击刺激,同时充分利用了患者的运动觉、姿势感觉等刺激,促进相应肌肉收缩和加大有关的神经肌肉反应的锻炼方法。螺旋、对角线型的运动模式是PNF技术的基本特征[2]。
1 PNF技术的理论基础及特点
PNF技术应用之初是对具有神经功能障碍肌肉进行医疗康复治疗,通过PNF技术的练习可以提高关节的柔韧和改善特定肌肉的功能性,这些年已经被国外竞技体育界引用、重视和采纳[3]。实践训练中,单从练习形式上看,静力性伸展和PNF方法有所相似,然而在机制机理上有着质的差别。PNF的运动生理学理论基础依据是:肌肉在做等长收缩时对肌肉产生极其强烈的刺激,肌肉两端的腱梭感受器将信号经过传入神经到达中枢,又经过传出神经导致反牵张反射的产生,反射性地使肌肉放松,这样就达到利用肌肉反牵张反射而达到肌肉放松的最终目的。换句话说,肌肉被牵拉时所产生的牵张反射被主动收缩所抵消,促使收缩后加大了肌肉放松,况且拮抗肌的同时收缩也大大加大了主动肌的放松。在实际操作中, PNF技术可以作为针对专门性的柔韧性练习手段,也可以作为一种一般性柔韧性练习方法,在放松恢复、热身阶段也均可采用[4]。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技术(PNF)是指通过刺激本体感受器来改善和促进肌肉功能的一种方法。PNF手法包含基本手法和特殊手法,其核心技术手法是螺旋对角交叉的运动模式;同时又借助治疗师与患者之间的听觉、前庭感觉、视觉、平衡感觉等多种本体感受器。PNF技术操作特点如下:利用治疗师身体姿势、运动模式作为直接载体,加大神经肌肉反应,增强肌肉的相应收缩;运用关节压缩、牵引、施加阻力和牵张等本体感觉,促进、刺激相应肌肉的功能恢复[5];另外,人体平衡的维持更多依赖于前庭系统、视觉系统等本体感受器经过传入神经的传入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整合配合、协调,人体平衡机能是维持正常人体体位、完成各种复杂、精细、转移动作及安全步行的基础。有研究指出人体平衡能力与年龄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20—50岁之间相对稳定,稳定极限所涉及到人体前庭、本体、视觉等平衡感觉器官功能,随后随着年纪的增加逐渐减退,最后导致平衡能力明显下降[6]。
2 PNF训练的基本原则
PNF训练拉伸肌肉包括三个过程:肌肉静力性伸展、被拉伸肌肉做最大的等长收缩、肌肉再次被拉伸同时其拮抗肌收缩。
1)每个人都有巨大潜能尚未开发,患者的潜能和能力成为减轻痛苦的有效手段,此乃PNF技术运用的基本原则。
2)常运动方式按照从头到脚,又从近到远的顺序发展。理想顺序是:头—颈—躯干—四肢,肢体功能恢复理论上是遵循近端——远端的程序,改善了头—颈—躯干功能之后,才可能改善四肢的功能;改善了肩胛带的功能,方具有提升上肢的精细动作技巧的能力[7]。
3)PNF技术发展中动作方向和协同运动是按照一定顺序发展的,因而整个练习过程运动和姿势的总体模式应遵循逐步发展的理念。
4)动作发展虽然具有一定的规则、顺序,但过程可有跳跃、重叠,并非一成不变。训练治疗师根据情况可帮助患者找到治疗的初始姿势和位置,所以开始时病人稳定并能够轻松移动的姿势即为治疗师开始治疗的准备姿势。
5)不断发展患者耐力和肌力,利用反复的刺激和周而复始的动作可有效地促进和巩固动作的复习:像任何人学习一种新技能一样,病人需要训练与刺激的多个机会,不断巩固学习、练习过的动作。
6)通过PNF技术扩大患者有目的性的动作、运动:例如借助PNF技术加强、加快基本活动、基本动作、基本技能的学习,尽快发展与功能活动相关的动作、模式的常态化训练。
3 PNF基本操作方法及技术
PNF法是将力量和肌肉柔韧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PNF技术练习过程中包含肌肉的主动收缩和静力伸展两个过程,所以PNF技术需要在同伴之间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当然可以根据特定的时间、地点、特定的部位选择不同的练习模式、方法、形式,并且尽可能地通过眼神、肢体语言等来交流,克服出自长期单调无味带来的心理疲劳和由于柔韧性练习产生的疼痛与畏惧,整个过程应该互相鼓励支持。同时练习者应当主动收缩拮抗肌,尽量在同伴的协同下把动作完成,动作时间持续10~15 s左右,整个过程的时间大约30 s左右,组间间歇30 s左右,每次练习重复2~4组[8-9]。
3.1 基本技术
3.1.1 时序
正常的运动发生过程是先出现近端的控制,然后向远端发展,而正常的运动顺序是从远端到近端发生的,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先易化远端肌肉收缩,再易化近端的肌肉收缩。
3.1.2 口令交流
治疗师在适当的时候发出口令,可刺激患者的主动运动,提高动作完成质量。当要求最大运动反应时,可以给于高声命令;鼓励进行平衡运动时,应采用柔声细语,口令应简短明了;常采用的两个词组是:“出力”和“放松”。预备口令,清楚明白;动作中口令,必须短而准确,时间应掌握好。
3.1.3 视觉刺激
在完成头、颈、躯干上部动作模式时,视觉可以引导正确运动方向。令患者的眼睛注视肢体运动方向,可以使动作更容易完成,有助于动作的发展与协调。因此,做易化模式时应尽量让患者注视运动方向。
3.1.4 强化
刺激身体各个部位均可引出有目的性的协调运动,称为强化。对一肢体或颈、躯干用抗阻法进行一定形式的活动时,常可强化其它肢体或颈、躯干肌的收缩,这一作用是建立在反射水平和处于应激的功能上。同样,也可做颈或躯干肌的抗阻活动来强化肢体的活动能力。
3.1.5 治疗师体位
治疗师采用的基本体位是箭步,即前脚与运动方向平行放置,膝关节微屈以增加操作的灵活性,后脚与前脚垂直成90度放置,给予稳定的支撑。在这种体位下,保持身体与对角线运动方平行一致,不会干扰到病人追踪运动的视线。另外,治疗师应尽可能接近病人,让自己的背部尽可能直立,不致产生过度疲劳或扭伤腰背部。治疗师应该在平时就熟练掌握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体姿势来促进方便运动模式的执行,如充分利用自身的体重当做阻力来对患者进行牵伸、扭转、挤压等。
3.2 PNF特殊技巧
3.2.1 节律性发动
方法:被动活动肢体数次,接着反复完成数次辅助主动运动,最后主动有节律地完成相同的动作数次。
作用:改善运动开始时的能力低下。
适用:意识低下的患者,位置感觉迟钝的老人,因僵硬等原因导致动作受限的患者,在以下几种肌力状态下应用此方法特别有效:
肌力仅1级:此时随意发起运动有困难,可用快速牵张刺激肌肉收缩,一旦能收缩,立即施加阻力反复进行。
肌力为1、2级:在肌力为1、2级时,对牵张不敏感,因此牵张要多重复几次,同时要加上较强的口令刺激,运动范围内肌力强度不均匀时,可在肌力减弱点处增加一次等长收缩。
3.2.2 保持—放松
方法:将患者的肢体被动置于关节受限的角度,如做拮抗肌的等长抗阻收缩,保持6~10 s,然后放松3~5 s,再进行主动肌的收缩。
作用:在疼痛范围内肌肉获得放松可增加。
适用:关节疼痛受限的患者。
3.2.3 收缩—放松
方法:先做拮抗肌的等长收缩、松弛,然后由治疗师进行主动肌的被动运动,进行反复多次之后,接着做主动肌的等长收缩。
作用:获得肌肉放松,在无痛范围内可增加关节的活动度牵伸僵硬的肌肉、肌腱。
适用:关节周围肌肉痉挛的患者。
3.2.4 慢反向—维持—放松
方法:将活动受限关节摆放到受限处,做拮抗肌的等长收缩,接着在其缩短范围内做等长收缩,再松弛,然后做主动肌的等长收缩。
作用:使影响关节活动的肌肉群放松,促进肢体控制和协调性。
3.3 PNF技术操作注意事项
相对于传统的静力拉伸方法,PNF技术具有更明显的练习效果,可以使肢体拉伸移动到尽可能大的幅度,使得练习者、患者发现对这一训练过程更有成就感,故此大大提高对柔韧性练习的无比兴趣[10],这是以前传统的静力性柔韧性拉伸练习所不可比拟的。在做PNF练习发展柔韧性素质时还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练习者、患者练习之前一定要进行热身,达到微微出汗为宜,下一步再PNF练习。
2)在有肌肉受伤的情况下,不宜进行PNF练习。因为在PNF练习时关节活动范围加大,受伤肌肉痛觉感受器的灵敏度会下降,会使主观疼痛感降低,因而会感觉到疼痛减轻,这样容易造成拉伸幅度过大而再次受伤[11]。
3)在PNF练习过程中要动作姿势规范、身心结合、思想高度集中,意念重点放在被拉伸的肌肉上,控制好拉伸的幅度。
4)PNF练习同一肌群一周训练次数不宜过多,一般2次即可,训练能力差者和未成年可以少做,同时可以加大静力拉伸的时间比例。
5)假如没有同伴协同,依靠固定的器械,个人也可以设置恰当的动作姿势,利用该方法的练习程序进行练习。
4 PNF改善肌肉柔韧性上的作用以及适应症和禁忌症
PNF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所有人具有尚未被开发的巨大潜能,PNF法主要可以用于改善身体的平衡能力、柔韧性等,然而国内外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只有当运动员和正常人得到具体运用后才被运动医学界所关注,根本目的是帮助练习者尽可能达到身体功能的最高阶段。PNF技术常常是要求在同伴的帮助、协调下,通过对全身肌群来增强肌力、抑制、促进、被动地收缩和放松肌肉来达到提高身体功能活动的根本目的。体内抑制现象指的是肌肉在一个持续拉长阶段所能达到的最大等长收缩,此时肌肉紧张度增加,而肌肉还未达到最大拉长位置之前便会刺激肌肉腱梭去影响拮抗肌作反射松弛,这种在收缩过程中的拮抗肌的松弛现象;相反在反射阶段,拮抗肌反射并同时被拉伸,收缩肌做最大限度的等张收缩,并使收缩肌趋向收缩极限,这种收缩肌的收缩致使拮抗肌反射性松弛现象称为神经肌肉的交互抑制现象。PNF技术能有效改善肌肉柔韧性的机理机制不但是由于拮抗肌的反射性放松和肌肉的牵张反射等神经生理现象外,而且还因为体内的抑制现象和交互抑制现象[12]。
PNF的适应症:PNF技术适用于多种神经疾患,如中风后偏瘫、脑瘫、脑外伤、脊髓髓伤、帕金森、脊髓灰质炎后的运动功能障碍,如骨折、手外伤后均可使用此技术。
PNF的禁忌症:PNF技术的广泛应用也有所顾忌,如有开放性损伤部位的患者,骨折位愈合或合并骨折部位,不能运用PNF牵伸手法[5];脑血管病急症期不能用PNF中持续抗阻的重复收缩手法。有以下情况的患者也不适宜使用PNF技术:伤口和手术刚缝合部位,皮肤感觉缺乏部位,听力障碍的患者,对口令不能准确反映的婴幼儿患者,无意识的患者,骨质疏松患者,血压非常不稳定的患者,关节不稳定,本体感觉障碍的部位。
5 结束语
PNF技术对平衡能力到底影响如何,目前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而在PNF中节律性稳定技术方法其要点是让拮抗肌与主动肌交替的等长收缩对抗阻力运动,此法更适用于各关节不稳定、活动度受限、疼痛、平衡能力降低及拮抗肌无力者。而身体躯干的节律性稳定技术可以提高核心稳定性,提升躯干双侧肌群的肌力,便于维持身体平衡,我们充分利用PNF下肢模式来提高身体下肢肌肉力量的能力,更有助于平衡功能的改善,而PNF的训练原则与方法的完善与提高将是以后康复手段的重要一环。
[1]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34-586.
[2]SHEARD,P.W.Optimal contraction intensity during 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for maximal increase of range of motion[J].J Strength Cond Res,2010,24(2):416-421.
[3]HSIEH CL, HSUEH IP.trunk control as an early predictor of comprehensive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function in stroke patients[J].stroke,2002,33(11):26-30.
[4]VERHEYDEN G,VEREECK S.Trunk performance after stroke an relationship with balance,gait an functional ability[J].Clin Rehabil,2006,20(5):451-459.
[5]王宪民,赵拥军,孙天成,黄勇.失重条件下人体动力学方程及开门动作分析[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7,10(3):187-191.
[6]郑洁皎,俞卓伟,胡佑红.联合反应:评估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可靠、便捷检查[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9,15(4):34-36.
[7]李高,米亮.短跑途中跑的技术动作分析[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21(3):87-89.
[8]孟殿怀,王彤,李涛.改良式踝足矫形器对膝关节运动角度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4):55-57.
[9]刘鹏,陈少贞,江沁,黄东锋,丁建新,张保锋.基于动作分析的强化性分离运动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6):45-47.
[10]张旭,杨基海,李强,陈香.二阶统计量盲分离技术在表面肌电信号分解过程中的应用[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7,26(3):67-69.
[11]黄红拾,周谋望.膝关节本体感觉康复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9):13-17.
[12]SHEARD,P.W.Optimal contraction intensity during 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for maximal increase of range of motion[J].J Strength Cond Res,2010,24(2):416-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