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崆峒武术的远古源流
2014-02-11梁燕飞
梁燕飞
(陇东学院体育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崆峒武术是中华武术的重要内容与分支,是西部地区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受经济、地域和思想方面的影响,崆峒武术的源流问题并没有引起学者们的更多关注,作为中华传统武术流派中的一员,少林、武当的源流已经清晰,峨眉武术的源流考证经过近几年学者们的努力,也渐渐清晰。唯独对西部武术流派的崆峒武术相关源流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基本没有什么有影响力的文献资料佐证。再者,西部崆峒武术文献资料十分匮乏,给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对崆峒武术研究应有长期的努力目标,并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考证,详细论述,最终促进崆峒武术研究体系的完备。本文通过崆峒武术源流区域的简要论述,“泾渭流域是远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通过考古发现,史前时期泾渭流域曾创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在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悠久的神话传说、丰富的泾渭考古、深厚的道家文化内涵和繁杂的民族融合下,逐渐萌芽、成长,最终在泾渭流域这一独特的区域内形成。”[1]泾渭流域这一神奇的远古文明令更多学者沉迷,并通过对远古时代泾渭流域崆峒武术的溯源让更多学者参与其中,共同促进崆峒武术研究。
1 崆峒武术的相关研究
崆峒武术是中华武术中的一支奇葩,更是西部重要的、特色鲜明的传统体育文化。其源流应该相应的具有地区性、民族性、宗教性和神秘性,但研究者们应准确把握,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性,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挖掘、整理其重要的源流资料。
1.1 崆峒武术概念简介
崆峒武术由来已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是崆峒武术的定义并没有很多的学者关注与研究,而且相关研究文献也较少,定义也较为凌乱,目前所了解到的大多没有明确的措辞,准确的定义,各种措词侧重点不同,即不规范,也不具有时代性、发展性的特点。[2]如:“崆峒武术创始于崆峒山,是道教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并称为我国传统五大武术流派。崆峒派武术吸收了少林、峨嵋、武当武术的精华,在其手法、套路、技击功夫上成为一体,讲究实打、实拿、以技击强身健体和增加功力为目的。崆峒派武术特点是“奇兵”(兵器),它不属于十八般兵器。形式各种各样,小巧玲珑,携带方便,不易被对方发现,交手中往往能出奇至胜。”[3]如原平凉地区武术协会主席,平凉市武术协会名誉主席马明星先生在崆峒武术发展过程中逐渐提出:“崆峒武术应源于崆峒山下,泾河两岸,陇东大地。”[4]另外,还有相关的崆峒山武术,“崆峒武术源于崆峒山原始社会氏族部落战争中,崆峒氏族所掌握的攻防格斗之法和格斗技巧……崆峒山武术是崆峒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5]因此,在总结学者们研究、理解和解说的过程中,从科学定义的角度对崆峒武术的概念进行界定,为后继研究提供重要保障,同时也作为引玉之文,请崆峒武术专家们指正,共同探讨,促进科学研究。
崆峒武术以“陇山文化”为依托,“崆峒山”为标志,以“崆峒武术”活动为中心,“崆峒拳械”为主要表现形式,源于文化深厚、意蕴深远的陇山及周边地区,分布泾渭两岸广大地区,以技击动为主要内容,形成以拳术、器械、套路、养生和对练等多种运动形式,具有久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6]。
1.2 概念中延伸地域的界定
从研究学角度分析,探讨某种事物或某种现象的源流,可以采用顺逆研究方法,即顺行法、逆行法和顺逆结合法。如对崆峒武术的源流探讨,可以从崆峒武术的发源地域、环境等方面从前往后顺序研究,也可以从目前崆峒武术的现状进行倒序从后往前研究,同时我们可以结合两者互补综合地对崆峒武术进行研究。由于崆峒武术相关文献资料较少,有关历史渊源、内容特点、拳缘关系与拳承所及,经历史的变迁和崆峒山几遭劫难,只能从有关的历史资料中捡到片言碎语;另外,由于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崆峒武术后期发展也较其它拳种流派落后,其影响力及发展状况并不十分理想,相关理论与技术方面的成果也较为分散,不成体系。因此,就目前崆峒武术的整体状况已经很难反映出崆峒武术在历史发展或某一个时代的全貌和详细情况。为此,探讨崆峒武术的源流要采用综合研究方法,从源流探讨,同时也从现代崆峒武术的状况分析研究,从而补充和完善崆峒武术的源流、历史、发展等方面的文献缺失。
因此,地域范围成为着手崆峒武术研究的重要部分,概念中明确地界定了“陇山及周边地区”的大概范围,但就目前相关历史文献资料来看,应包括陇山(今六盘山)以东及周边在内的广大地区,即六盘山周边地区,及泾渭河流域广阔区域。有了区域界定,对于崆峒武术的研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一步的深入下去。因此,陇山及泾渭流域广大地区、崆峒山均与崆峒武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即是崆峒武术的源流及发展的重要地域。
2 崆峒武术的源流探讨
2.1 史前记载神话传说中的崆峒武术源流
鲁迅先生称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史记》,是汉代史官司马迁所著,其本纪第一即记载五帝之一的黄帝。目前从所有史料来看,夏为中国有史记载之始,而且中国历史朝代表也以夏代为首,但是相关三代(夏商周)的文字记载并不多,史学界曾因此进行了“断代工程”研究,通过地下文物考古来补充与连结夏商周三代史料不全的现象。那么关于三代夏之前的各种相关历史,仅是些从神话传说、地方民俗和民族遗风中反映出来的星星点点资料,但是对于崆峒武术的起源研究已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1.1 陇城女娲娘娘的神话传说
陇城,今位于天水地区张家川、清水、秦安之交界处,为古成纪(今静宁县)属地,但曾经是州、郡、县治之所。据史料记载,陇城古名为“龙城”,西汉为“街泉城”,东汉更名“略阳城”,北魏为“陇城”,后延用至今。西晋时设置略阳郡、略阳县,隋朝时设陇城县。因此,古陇城最迟在战国时期已经形成。陇城地处古丝绸之路上,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三国古战场街亭就在境内,是古代西安经关中,通过关东南大道进入甘肃境内的第一重镇,历来是商贾云集、交通便利的通衢要道和驿站,是古秦安四大集镇之一。“北接平凉,东邻关陇,南通巴蜀,为关陇巴蜀之咽喉,处丝绸之路之要冲。”[7]清《甘肃敕封修通志》云: “相传女娲氏风姓,生于风台,长于风谷,葬于风茔。”[8]另外,甘肃考古已经发现,天水大地湾考古遗址及丰富的文物,都充分地证明陇城神话传说人物存在的可能性。
而上古神话传说开天地后,最早的人类形成神话传说则是女娲造人,《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风俗通》云:“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絙于泥中,举以为人。”另外,还有神话女娲炼石补天的传说,《淮南子·览冥训》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滥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年龄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螯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背方州,抱圆天。”《帝王世纪》曰:“帝女娲氏,亦风姓也,作笙簧,亦蛇身人首,一曰女希,是为女皇,其末诸侯共工氏,任知刑以强,伯而不王”[9]神话故事大概产生于以女性为中心的母系社会。女娲是母亲的象征。在艰难困境面前,女娲临危不惧,经过炼石、断螯、杀龙、正极、止水的艰辛斗争,终于战胜了一场大浩劫。女娲补天和造人的不朽功绩,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对女性社会地位的认可和尊崇,同时是对女性延续种族作用的肯定。这充分说明,女娲神话对于崆峒武术可以说是一种丰富,母系社会的女子崆峒武术及炼五色石、断螯足和杀黒龙的崆峒武术魅力。
2.1.2 人文初祖伏羲氏的神话传说
伏羲氏,陇东成纪人。甘肃静宁早在西汉初就设立了阿阳、成纪两县。《秦安县志》(清宣宗道光十八年严长宦、张思城修)记载:“成纪县治,初在今静宁州西南八十里之治平川,继在今秦安北30里之显亲川,最后入于今秦州……按:成纪,庖羲氏孕十二岁而生得名,汉即在此建县。”[10]兰州大学地理学冯绳武教授在《甘肃历史地理特征研究》中指出:“据《史记·补史记》:‘三皇本纪’所谓‘三皇’指太昊庖羲氏、女娲氏和炎帝神农氏。伏羲、女娲均生于成纪,即今静宁县南部的成纪水谷地。也可以证明,以陇山为中心的泾渭上游河谷,确实是中国远古文化的起源地。”[10]其次是,“《帝王世纪》载:伏羲孕十二年而生,故伏羲降生地名成纪。古成纪是个地域概念,应该包括葫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另外,陇东有与伏羲相关的卦台山,伏羲庙;还有女娲庙及相关女娲生风沟、长风台、葬风茔等。都足以为成纪伏羲氏神话传说的地域依据。
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伏羲,是上古时期文化象征,具有特定的历史文化意义。《帝王世纪》曰:太昊帝庖羲氏,风姓也,蛇身人首,有圣德,都陈,作瑟三十六弦。[9]《易·系辞传》曰:“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11]伏羲氏受这种观象、观法、观鸟兽之纹的思想启发,加之创造运用,对后世的生产劳动、宗教祭祀和军事战争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伏羲氏的“八卦”、“观象、观法、观鸟兽”的影响,通过生产劳动,这种观象制器的方式使捕猎动作进一步深化、完善,逐渐总结形成上古神话传说的原始武术,并对随后的制器与武械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观象制器,开物成务,为崆峒武术的开创奠定了基础,充实崆峒武术的思想内涵,对崆峒武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进一步丰富了崆峒武术。
2.1.3 黄帝问道崆峒传说
黄帝是继伏羲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上古神话传说人物,他对崆峒武术的源流影响已经受到众多关注崆峒武术研究学者们的重视。而关于黄帝地望之争更是众说纷纭,与崆峒山周边地区有关的有:“‘黄帝者’,徐广曰:号有熊,为有熊国君子之故也;‘少典之子’谯周曰:有熊国君,少典之子;皇甫谧曰:‘黄帝受国于有熊’”[12]“有熊”为国号,古彭原之属的西峰南佐遗址,今陇东区境内,应是有熊之国都;《大宋宁州承天观碑》曰:“罗川之上游,实彭原之属邑,气象葱蔚……轩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乡”[13]即陇东彭原南佐古址应为黄帝故地。《史记·五帝本纪》曰:“黄帝崩,葬桥山”。皇览曰:“黄帝冢在上郡桥山。”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地理志云上郡阳周县桥山南有黄帝冢。”阳周,隋改为罗川。[12]甘肃陇东有子午山亦称子午岭,或称“桥山”,《万姓统谱》称:“黄帝葬桥山,子孙守冢,因为氏”。五顷原北有乔家塬,乔即桥,后周文帝为相,命桥氏去木。[12]无论上郡桥山,还是罗川子午山及陇东正宁县黄帝冢实证,均为今陇东属地。南佐及桥山都与轩辕黄帝密切关联,更让人们向往的是黄帝问道崆峒的神话传说。《庄子·在宥》记载:“……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山,故往见之。……黄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间居三月,复往邀之。……”[14]无论黄帝是否是山及周边地区的神话人物,其两次登上崆峒山的传说可以证明关键一点,“崆峒”的重要影响及意义。关于黄帝问道崆峒山神话传说,另外周边的实地“十万沟”、“轩辕谷”等传说都是当年黄帝随从军队停留过的地方,因此,也可以说黄帝问道崆峒是轩辕黄帝祭祀于崆峒,更是黄帝祭天于崆峒山的活动过程。黄帝的丰功伟绩及卓越的军事才能,必定影响崆峒武术,丰富着崆峒武术。
2.1.4 泾川王母神话
西北泾川县城西有回中山,即为西王母的圣地,《山海经·西山经》云:“又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见则其国大穰。有鸟焉,其状如翟而赤,名曰胜遇,是食鱼,其音如录,见则其国大水。”[15]山下有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77年-499年)的王母宫石窟。其主要有西王母款待穆天子(穆王八骏)西巡,并有诗著:“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和李商隐“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16]陇东王母与周天子穆王宴饮泾川回中宫,另外还有诗歌作证,“将子无死,尚能复来”表达了对壮士的激励,也可以看成穆王回中宫收编军队,誓师出征的写照,得到王母的支持,最后灭商立周,那么之后武王灵台祭天也就很好理解了。再者,回中道、回中山来历的故事,均与汉武帝西巡,西王母的故事有关。泾川王母宫,西王母神话,无论从军事、政治和社会层面,还是思想意义,都将影响着崆峒武术,丰富崆峒武术。
2.1.5 农耕之祖后稷弃神话传说
《史记》曰:“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姜嫄为帝喾元妃。姜嫄出野,见巨人迹,心欣然悦之,遂践之而孕。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牛羊过者皆避不践;徙置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嫄以为神,遂收养之。因名为弃。弃为儿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溢美。及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亲稼穑。尧闻之,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封之於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17]周后稷弃的神话传说,及弃的农耕之作,以其神奇的个人经历,以远古神话的方式,再现了当时的生产劳动的重要影响,并且后稷弃“好耕农,相地之宜,亲稼穑”。尧不用他人,而让弃为农师,不能不说后稷的重要性,并且因弃的作为,“天下得其利”,而被封地、封姓,名扬天下。其子不窋、鞠、公刘后“饹戎狄之间”,今崆峒山以东地区“北地郡郁郅是也”,不但没有灭亡,反而繁衍生息不断壮大。这都充分说明,生产劳动的重要作用与影响,对崆峒周边地区影响广泛,正好补充了伏羲氏“观象制器,开物成务”的生产劳动创造,对崆峒武术起源于生产劳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从上古到有史记载以来,崆峒周边曾有过众多的神话传说人物,炼石补天的女娲、造八卦教人渔猎的伏羲、问道崆峒的轩辕黄帝、道家女神的玉山西王母及周人始祖后稷弃,还有崆峒山广成大仙都与崆峒有着一定的联系,并与传说紧密联系,成为陇东崆峒武术上古源流的重要影响人物。我们可以从各个神话传说中找到崆峒武术的源流之始,崆峒武术起源之说。
2.2 崆峒武术源流之说
2.2.1 崆峒武术源流之生产劳动
生产劳动创造人与社会,自然也创造了人的一切活动。西北地区的崆峒武术的产生自然也离不开生产劳动,人们在不断的生产劳动过程中,积累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了现代崆峒武术。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起源的上古时期,原始西北崆峒人生活在原始森林荒山野岭中,“火滥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年龄攫老弱。”生存条件极为恶劣。那些野兽的暴虐,凶猛飞禽的攻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为了生存要与自然进行斗争,为了生存要与飞禽野兽进行残酷的斗争,为了生存他们要获取食物,而女娲采五色石补天、伏羲氏教人渔猎便是对人类生存最好的证明。于是在神话传说中就形成了“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螯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淮南子·览冥训》)的激烈场面。随后即出现了“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周易·系辞下传》)的生产劳动创造,直到真正的生产劳动出现,农耕周祖:“好耕农,相地之宜,亲稼穑。尧闻之,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崆峒武术也在此过程中开始萌芽发展,采集食物,需登攀、上树、跳涧、挖掘等;狩猎由需要奔跑、跳跃、投掷及其相当重要的射、御、格斗等武术技击;保卫自己,提高生存能力,通过生产、劳动获得技巧,还要进行器械、刀弓箭等生产生活工具的创造, 这些都与崆峒武术的产生密切相关,形成崆峒武术的之源。
2.2.2 崆峒武术源流之军事战争
在上古社会人类生存过程就是斗争的过程,首先,人类要与威胁自己的自然条件进行斗争。其次,人类要与威胁自己的凶禽猛兽斗争,洪荒时代,“人民少而禽兽众” (《韩非子·五蠹》)。再次,人类要与掠夺自己生存环境的其它部落进行斗争,《史记·五帝本纪第一》载:“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部落与宗族之争成为军事战争重要内容。而自然条件、凶禽猛兽的斗争过程已经促进了崆峒武术形成,但是军事战争成为促进崆峒武术最终形成的催化剂,成为崆峒武术重要之源。
上古时期,西北地理环境并非现代状况,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与生存,因此,各个氏族、部落就为争夺生存环境进行各种规模的战争。首先,人类在生存的过程中,受伏羲氏、女娲的影响,学会使用各种生产工具,结网罟,兴渔猎,采五色石。《尸子·君治》:“伏羲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因此,石器木棒、树枝、藤条成为最早的生产劳动工具,最终成为战争中的重要兵器而被广泛运用,毫无疑问成为战争和私自打斗之器。其次随着渔猎活动,促使生产工具开始具有很强的杀伤力,大大提高生产力。最终,战争使这些生产工具转变为专门的格斗兵器。黄帝与蚩尤之战,可以真实地反映武术的战争之源,《史记》载:“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修德振兵,治五气,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18]崆峒自古为历代军事要冲,战争无数,因此军事战争亦是崆峒武术重要源流之一。
2.2.3 崆峒武术源流之宗教祭祀
《左传·成公十三年》载:“国之大事,在祀和戎。”祀,礼也;戎,兵也。戎已经成为军事战争的传统代名词,是中华武术重要起源之一,而“祭祀”则成为中华武术起源的又一重要源流,众多武术学者一直认为“武”、“舞”同源,武与舞是古代祭祀活动中重要的内容。同时,武与舞也是先民们在捕猎成功、喜庆丰收、娱乐、生产生活劳动中的重要内容;还有在要求神保佑,在祭祀活动中有歌舞娱神。奏响音乐,跳起舞,鼓舞士气,振奋精神。这些武与舞会有许多模仿生活生产中的动作姿态,如狩猎动作、撒网捕鱼、生产劳动及格斗中各种击、刺、伐、搏的动作,甚至会总结模仿军事战争过程中,协同作战的各种队形与布阵,这些歌 舞之“舞”、巫舞之“舞”、武舞之“舞”都与武术密切相关。于是黄帝问道崆峒山,可以看作是一次规模空前、场面浩大的祭祀、祭天、祭神活动,《庄子·在宥》记载:“……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山,故往见之。……黄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间居三月,复往邀之。……”在各种神话传说中,黄帝登崆峒时,将随行的所有军队人员留到山下,到现在当代实地名还有“十万沟”、“轩辕谷”等,因屯住了黄帝军队而得地名。关于黄帝问道崆峒,前后三月之久,二上崆峒山,终得道成仙,惠及身边众臣,此种场面更能说明,黄帝崆峒祭祀之举,以及影响到后来的周武王灵台祭天,一举夺得商汤天下,面灵台亦在崆峒山东南,武王选择灵台之地,不能说与崆峒山无关联。因此,在上古时期,崆峒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必定成为各氏族、部落祭祀之地,而在祭祀活动中,“舞”、“武”亦成为崆峒武术形成的重要源流之一。
2.2.4 崆峒武术源流之民族融合
远古时期,“甘肃东部的仰韶文化是早期炎黄之族的组成部分,而西部辛店文化则可能是古羌族分支遗留,西南部早期寺洼文化则可能是氐族文化先驱”。[13]宁夏固原、六盘山西北则发现了诸多戎狄考古之遗存,并且从目前泾渭流域考古发掘来看,其考古文化是与中原、南方考古文化有着一定差异的“细石器文化”[13],说明与北方草原地区细石器文化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证明了泾渭流域远古人类交流融合的现象。在泾渭流域这一独特的地域中,受鄂尔多斯盆地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六盘山为中心,泾渭流域西南地区的氐、羌之族,泾渭以东是炎黄部落,以西为戎、以北为狄的民族格局。自古依水而居的民族习性,泾渭流域是戎狄、氐羌和炎黄重要交流地,更是西部各民族的重要融合区,造就了泾渭流域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民族文化的融合交流,使各民族具有个性特色的武术原始成分,相互碰撞,吸纳众长,为形成中的原始崆峒武术无疑注入了新鲜血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3 崆峒武术源流特征
中华武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远、影响广泛,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按传统的分类方法中,有以是否“主搏于人”而分为内家拳与外家拳;有按山川、地域分为少林、武当、峨嵋等门派;还有东枪西棍之说;南拳、北腿、山东查之说;关中、关外拳之说等。现代则有竞技武术、学校武术、民间传统武术和军事武术等,而且各种分类名目下,又包含着不同风格、不同内容、不同样式、不同技术的个体特征,完善与丰富着中华武术宝库。总之,如此丰富的武术,如此多样的内容,本质特征相同,但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
崆峒武术作为中华武术的一部分,因其自身的本质特征,成为西北黄土高原地区重要的地域拳种,集全体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结晶,形成了少林、武当、峨嵋武术不具备的独特功能与价值。首先,崆峒武术是全体劳动人民共同智慧结晶而创造的,因上古时期人们崇尚英雄、需要英雄,因此,崆峒武术与之相关的神话人物女娲、伏羲、黄帝等人物较多,内容也极为丰富,是上古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其次,崆峒武术融天下之学于一体,儒、释、道在崆峒武术中均有所体现。崆峒山的三教洞、三教林是崆峒集三者于一体的实物证明,另外,“天下奇兵在崆峒”则是对崆峒儒释道综合的又一有力解释,如此丰富多样的奇门兵器,非一家之学所能及,而是三者的综合成效;再次,陇山文化内涵、广成歧伯的养生之道、黄帝的军事技击之功、周祖农耕都对崆峒武术产生过重要影响,同时崆峒武术亦对以上产生一定的影响,促进崆峒武术的形成与发展。而在今天西北地区较为流行的棍、鞭杆及奇兵钉钯等都来源于生产劳动,成为崆峒武术重要内容,并且融合了养生之道及军事战争、祭祀活动中西部独特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含有儒、释、道家为一体的崆峒武术,屹立于中华武术之林。
4 结语
崆峒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被称为西部奇葩。但是关于崆峒武术的研究目前并没有形成系统与规模,尤其对于崆峒武术的源流更是提及甚少,要对崆峒武术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必须寻根溯源,寻找崭新的突破。
崆峒武术作为中华武术的重要内容,有其独特的地域性、民族性、宗教性和神秘性,通过崆峒武术源流的探讨,确立崆峒武术的概念,分析与之相关的上古神话传说及相关的神话传说人物,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区别对待相关神话传说,总结概括,另辟奚径。形成崆峒武术源流之生产劳动、军事战争、宗教祭祀三大源流,崆峒武术是全体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融天下之学(儒、释、道)一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在生产劳动、军事战争、养生、祭祀活动中逐渐丰富与形成的。
[1]梁燕飞,杨占明.崆峒武术探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2,8(4):18-20.
[2]邱丕相,杨建营.武术概念研究的新视野[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专题论坛,2009,11(6):1-2,29.
[3]中国崆峒武术网.崆峒武术的主要源流[EB/OL].(2009-11-05)[2013-10-12].http://www.ktgfw.com.
[4]马明星.浅谈崆峒武术[N].平凉日报,2005-06-09(4).
[5]蔡生虎,李恒达.崆峒山与武术[N].平凉日报,2004-04-18(5).
[6]梁燕飞.崆峒武术概念探析[M].浙江体育科学,2013,35(5):85-88,92.
[7]汪聚应,霍志军.陇城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民间女娲崇拜[J].天水师范学院,2007,6(4):11.
[8]安维峻.甘肃新通志[Μ].兰州:甘肃省图书馆藏本,1999.
[9]国学原典·艺文类聚·中国历代基本典籍库·卷十一·帝王部一·帝女娲氏[EB/OL].(2003-07-17)[2013-10-11].http://www.guoxue.com.
[10]张占社.静宁史话[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11-12.
[11]朱熹注.周易·系辞下传·右第一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64.
[12]司马迁.国学原典[EB/OL].(2003-07-17)[2013-10-11].http://www.guoxue.com.
[13]于俊德.中国·庆阳历史大观[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43-48,16.
[14]战国·庄周著.庄子[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120-121.
[15]郭璞.山海经[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12.
[16]甘成福.平凉史话[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17-18.
[17]国学原典太平御览 [EB/OL].(2003-07-17)[2013-10-11].http://www.guoxue.com.
[18]司马迁.国学原典[EB/OL].(2003-07-17)[2013-10-11].http://www.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