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缄默知识显性化
——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2014-02-11孙晓东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个体性武术体育教师

孙晓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发展教育,教师先行。要促进体育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首先必须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体育知识是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体现,它包括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其中,默会知识是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性智慧。将体育教师的缄默知识显性化,对于促进体育教师知识量的增加、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 缄默知识的内涵

“缄默知识”最早是由迈克尔·波兰尼于1958年提出。他认为人类的知识包括两种,一种是能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叫做明言知识,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类知识;还有一种是难以言说的,但又确实存在的知识,叫做缄默知识。[1]波兰尼认为缄默知识多于明言知识,即我们所知道的知识多于我们所能言说的知识。

当前大家普遍关注动态的默会识知过程,即不用语言的表达形式,而采用活动或行动来表达的知识。波兰尼曾说过他自己会骑自行车也会游泳,但是他却不能够说清楚他是如何做到的。缄默知识普遍存在于各类知识当中,特别是在体育学科中也大量存在。缄默知识虽然也是体育教师的一种知识,但它并不同于我们平时所关注的明言性知识,因为体育教师的缄默知识有自己的特点。

2 体育教师缄默知识的特点

2.1 默会性与经验性

体育教师的缄默知识难以表述、难以传达,这就是缄默知识的默会性特点。缄默知识不能言说,不能通过语言进行合乎逻辑的说明。[2]就像在游泳教学中对于“水感”的教学一样,体育教师可以教会你如何去蹬腿,如何去摆臂,但对于“水感”他却无法用准确的语言向你讲解清楚。这就是体育教师的缄默知识。它具有默会性,无法用逻辑性的语言表达清楚。因为体育教师或者是会游泳的人的“水感”是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本体感觉学会的,并不是靠体育教师当年完全的讲解学会的。所有的游泳者几乎都是经过自己不断的练习后不断地体会最终掌握“水感”,学会了游泳。因此,我们说体育教师的缄默知识具有默会性和经验性。

2.2 个体性与情境性

波兰尼认为缄默知识具有个体性。他认为默会知识是个人性与客观性的“合金”。也就是说知识的获得除了需要个人的积极学习以外,还与个人自身的知识储备、能力水平有很大关系。比如体育教师在进行羽毛球高远球教学中,有的教师要求学生上臂与前臂的夹角成90度,有的教师要求夹角为100度,由于不同教师的认识不同,因此他们在进行默会知识教学时情形各异,体现了体育教师缄默知识的个体性;其实,体育教师的缄默知识除了具有个体性外,还具有情境性。比如在武术课教学中,武术老师如果是公共体育班的武术课,他就会根据学生的身体水平以及学习目的采取降低教学难度的方式,这样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让学生体验到武术的乐趣,一举两得;如果是专项班的课,武术老师就会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也就是说,体育教师的缄默知识既具有个体性的特点,也具有情景化的特点。

2.3 层次性与优先性

“缄默知识”具有两种不同层次: 第一层是诸多细节、部分和线索; 第二层次是它们的整合。[3]比如体育教师在进行讲解示范时,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动作示范是不是正确优美,讲解是不是言简意赅,同学们是不是容易理解;其次,体育教师还要注意自己的动作示范是否与讲解相一致,使同学们从整体上对教师的示范讲解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除此之外,体育教师的“缄默知识”还具有优先性特点。其实,默会知识是一切知识的主宰,拒斥默会知识,将自动牵连到拒斥一切知识。[1]就像波兰尼所说的,明言的知识是显露在海面之上的部分,而“缄默知识”则是海面下的部分。也就是说明言性知识只是冰山一角,而我们的“缄默知识”才是根基。因此说,“缄默知识”具有优先性。

3 缄默知识对体育教师运动技能传授的影响

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师独有的技术专长,是体育教师的“身份证”,因此,抓住了体育教师的运动技能传授,就等于扼住了体育教师的命脉。

3.1 理论基础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师是按照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健康标准来设计体育教案进行体育教学的,具有层次性、明确性、逻辑性;而缄默知识理论认为,运动技能获得的情境性、文化性和非层次性知识是一种个性化和实践化的知识体系,跟体育教师个体的认识和经验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并且缄默知识对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发挥着主导作用,为研究运动技能的传授和习得提供了一个新的领域。

3.2 研究范式

传统运动技能的传授都是遵循一定的规律,是一个客观的过程,人们一般认为运动技能是可以重复教授的;而缄默知识理论认为,体育动作技能的获得与身体的直觉、顿悟、想象等非理性因素密切相关,就像传统武术传承中,大都是通过教师的亲身示范来传承的,没有一个特定的模式和规律。另外,缄默知识理论非常强调个人的感知、理解和在运动技能习得中发挥的作用,并且其评价标准是主观的、多元的。

3.3 实践应用

传统的运动技能传授主要是靠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单纯模仿学习来达到。这种教学方式影响了运动技能的创新和发展;而缄默知识理论则注重个体认知水平在运动技能习得中发挥的作用,而且认为它对运动技能的操作具有定向与调控作用。[4]缄默知识理论比较强调“内隐”学习。因此,在运动技能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4 加强体育教师缄默知识的显性化

体育教师是教师群体的一员,但体育教师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本文试图根据体育教师专业自身的特点,运用缄默知识理论,为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建议。

4.1 强化“学徒制”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师傅所具有的缄默知识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力。波兰尼非常重视“师徒制”在运动技能传授中的意义。比如武术要表现出精、气、神;健美操要表现出力量与美感等。这些项目都不能用准确精密的语言讲解清楚,必须靠学生对老师准确的模仿,才能找到这种“感觉”。因此,在对年轻体育教师的培训过程中,运用“学徒制”模式,能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缄默知识,为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动力。

4.2 强化教学反思

缄默知识显性化有赖于体育教师的实践反思,反思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要求。当今学校中体育专业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体育教学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体育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进行反思,不断总结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才能最终提升个人能力和教学水平。缄默知识理论强调知识的个体性与实践性,因此,体育教师通过不断地反思、整理总结,就能使自己具有的很好的缄默知识最终显性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4.3 构建学习共同体

俗话说“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相互交换,彼此就都有两个思想”,这句话充分说明团体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体育教师应该结成团队,相互合作,借助团队的力量促进自身及团队的专业发展。比如在团队中某位老师教学效果特别好,我们就可以向该老师请教他的“秘诀”,也就是该体育老师的缄默知识;我们还可以将该老师的体育教学拍摄记录下来,共同研究,相互学习,最终建立自身的缄默知识体系,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1] Michael Polanyi.人之研究[A].彭淮栋译.博兰尼演讲集[C].台北: 联经出版社,1985.

[2] 石中英.缄默知识与教学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1(3):101~108.

[3] 郁振华.身体的认识论地位——论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身体性维度[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72~80.

[4] 许崇高,王文斌,徐政.关于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认知水平的“白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3,10(1):47~53.

[5] 季晓艳.体育院校通识教育的现状审视与出路探寻[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27(6):46~48.

[6] 熊建设.回归哲学之思: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最大化的原点剖析[J].体育成人学刊,2012(6):57~59.

猜你喜欢

个体性武术体育教师
论邓·司各脱个体性概念的形成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辩证的“个体性”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
个体化时代与我国社会工作的新定位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论个体化社会中社区教育服务居民个体性学习的策略和途径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