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2014-02-11郭芸静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器械全民工程

张 伟, 郭芸静

1 山西省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1 建设方面

(1)建设布局不完善。全民健身路径大都建在社区、广场、公园等场所。但在人口密集地区,很多健身路径依路而建,噪音污染、空气污染严重影响群众的健康;一些房地产商为提高经济收益,尽可能地利用土地,健身路径设置与居民楼太近,噪音影响到居民的休息;同时还普遍存在路径器械的种类数量相对较少,器械间距较小。近年来不乏有利用全民健身路径器械锻炼时扰民的相关报道,如锻炼人群利用器械晨练时的吵杂声,以及器械使用时发出的尖锐声响,严重影响了居民的休憩, 造成了社区居民之间的矛盾。另外,器械本身有一定的适用空间,因为设置的间距太小,也造成过锻炼者使用器械时无意伤害到其他人员的现象,出现了纠纷,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恶性的冲突事件。

(2)绿化面积不足、保护设施不健全。大多数全民健身路径建设在水泥地或是石质地板砖上,无草坪保护,缺少缓冲,群众在锻炼时如不慎从器械上跌落时,就会造成损伤;很多路径缺少外围护栏,尤其是建设在主干路附近的健身路径,应该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以防止交通事故等对健身人群的伤害。笔者随机走访了临汾市、太原市、晋中市的多个健身路径点,情况大致相同,这类问题普遍存在。

(3)器械数量少,种类设置不合理。全民健身路径在建设的过程中,很多受赠单位都是本着赠与就接收的原则,并未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程度、年龄特征做出科学的规划,不能合理地选择全民健身路径器械数量和种类,造成器械分配不均衡、群众被动地选择器械锻炼、无法按照科学的运动处方进行健身的尴尬局面。通过访谈发现,到目前为止,对于社区健身路径建设的地点、数量及种类,百姓诉求与建设方沟通渠道并未贯通,仍然是少数处于管理地位的人员的个人意愿的反映。

(4)建设发展速度不均衡。在山西省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实施初期,全省各地市的路径建设发展速度较快,投入的资金较多。随着城市健身路径体系的发展完善,逐步开始加大一些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发展。据省体育局相关文件显示,山西省第七批次的全民健身路径器材近两三年才部分投向农村,前六批基本上投向了城市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公园、体育场、风景区、学校和工厂。虽然山西省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但农村的发展速度相对经济发达的城市比较迟缓,城市与农村发展速度不均衡。山西省在2005年6月建成了贯穿山西南北的“大运体育走廊”项目,惠及八市31个县116个乡镇200万农民群众,一度成为全国的焦点;2012年山西省实现了2.8万余个行政村的全民健身工程“全覆盖”目标。但从实际来看,仅仅是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面子问题,下一步应当努力实现“从有到足”的实绩工程,让农村老百姓真正用这些“工程”来提高健康程度,提高生命质量。

(5)器械名称不规范、不统一。在全民健身路径器械的设计和名称制定中,由于国家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导致器械的名称缺乏规范化。不同厂家生产的器械功能相同但名称不一致。如健骑机又称健骑器、室外骑马机;天梯又称云梯、爬梯;漫步机又称太空漫步机;扭腰器又称扭腰盘等等。在大运健身走廊的平遥服务区看到有些厂家把踏步器标成健骑机,给健身人群使用带来了一定的误导,各地应当在规范名称方面给厂家提出一些建议和要求。

1.2 使用方面

(1)无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目前,山西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已达五万多人,但是大部分社区、健身路径区域并未配置专业的指导人员。群众在锻炼时缺乏专业的指导,许多器械的使用方法不得当、锻炼的强度控制不当,致使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损伤事故时有发生。有研究表明,在使用全民健身路径进行锻炼时,临汾市尧都区居民“自己随意实践的占50.94%,仅有5.75%的人表示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指导”;晋中市愉次区“有20%左右的锻炼者自己完全按照‘三牌’(功能牌、标志牌、须知牌)上的说明及要求进行锻炼,30.43%的锻炼者是自己琢磨的,49.57%的锻炼者主要是靠模仿别人进行锻炼。”就此情况而言,这也是全省各个地市普遍存在的现象。

(2)保护措施不健全。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就缺少了一定的保护措施,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多数人都是单独使用,在一些相对危险的器械使用过程中缺少他人的保护,例如单杠、双杠、天梯等,尤其是一些儿童使用时无陪护,在健身路径区域打闹、攀爬,不但影响他人锻炼,而且对于自身的安全也造成威胁。据北京电视台科技频道报道,北京市儿童医院每个月都要接诊三四十例这样的患者。

(3)使用知识普及率低。大多数人对健身路径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功能并不明确。管理单位几乎没有路径使用方法的宣传和培训工作,许多健身路径器械上的使用说明寥寥几语,有的模糊不清甚至没有。还有很多人在提及全民健身路径时不能将其与社区、广场、公园中的健身器械联系到一起。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健身路径使用知识主要缺乏量和强度的指导,大多说明和介绍仅仅是器械的操作方法,尚还不能上升到使用方法的指导层面。

(4)使用人群老龄化。实地考察发现,在各个全民健身路径处我们可以看到,在健身人群中老年人占大多数。中青年人比例较小,有些器械的文字介绍也不适合大众群体,尤其不适合老龄人口,有的文字介绍过于官方,不够通俗易懂,字迹过小,严重影响群众使用。

(5)安全意识较差。由于全民健身路径器械有“寿命”,许多健身器械因超过了使用期限而出现了“病态”,也有一些健身路径器械由于过度使用或者维护不到位,或者质量不过关,而出现了损坏的现象。这些存在着巨大安全隐患的器械仍在被人们使用,这一情况表明了健身人群安全意识较差,如果不能及时修复器械或者制止锻炼,极其容易发生器械伤害事故。

1.3 管理方面

(1)责任不明确。《中国体育彩票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受赠单位负责健身器材的建设、使用,维护和管理。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受赠单位大都是只接收不管理,负责不到位。生产厂家只负责安装、售后,对全民健身路径器械的日常管理并不负责,双方责任不明确,使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无人问津。现实结果是,不少地方“重建轻管”;一些户外健身设施建成后“一年新、两年旧、三年残”。不仅公共服务效益打了折扣,也影响了全民健身工作的整体形象。据笔者调查发现,许多器械坏了没人维修的主要原因是责任问题,也有部分是因为经费问题。笔者前期研究表明,为了解决器械维修费用的问题,同意有偿使用健身路径的使用者占到了60.29%。

(2)生产厂家和受赠单位之间缺乏沟通。生产厂家在建设安装后很少进行回访,售后服务不健全,很少给予受赠单位专业管理维护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受赠单位在器械损坏后不能够跟生产厂家进行及时的沟通,导致器械维修滞后。

(3)具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严重缺乏。受赠单位对于健身路径大多没有专业管理人员,多数都是兼职管理,专业化程度及时间保证都难以到位,有些甚至是不管理。各受赠单位对于健身器械的管理人员专业程度不重视,导致管理维护混乱无序。

(4)器械功能改作他用。建设在社区内的全民健身路径经常被居民侵占,用来晾晒衣服、被子,放置物品,管理人员并未及时地发现并制止。不但影响到锻炼群众的使用,还形成了一种不当使用健身路径器械的坏风气,也有部分器械被转迁和破坏。

1.4 维护方面

(1)器械老化。山西省从1997年第一条全民健身路径建成以来,较早的一批全民健身路径器械已经完全老化,很多器械已经不能使用,还有一些健身路径器械存在严重的“超龄”使用现象,受赠单位不能及时地向上级体育部门反映,器械得不到及时更新。据笔者对临汾市40个小区健身路径器械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这些小区的健身路径器械“完好度”仅为56.2%。器械的老化使群众处于较危险的健身环境中,一旦发生事故,不但不能锻炼身体,还会影响健康,也为政府的全民健身路径工程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2)维修不及时。由于在使用的过程中,一些器械比较受群众的欢迎,使用频率较高,容易受损,还有一些使用方法不当也造成了器械的损坏,一些器械油漆脱落、有锈迹等现象得不到及时处理。

(3)丢失状况时有发生。由于全民健身路径器械大部分是金属材质,一些人为了谋求经济利益,窃取社区、广场的健身器械。这种违法的行为应得到及时的制止,并应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但由于受赠单位管理力度不强,缺少有效的阻止措施,使一些不法之徒钻了空子,让国家财产受到了损失。

2 山西省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发展对策

2.1 建设方面,规范名称,合理布局

国家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指导和规范全民健身路径器械的生产和名称的制定,使路径器械名称统一化;在建设过程中,设计应更加人性化,科学规划器材布局建设及种类和数量;器械应及时的更新维修,保证群众安全使用;如果需要可修建围栏,同时还要注意建设地面的材质,尽力做到排除安全隐患;在小区健身路径周边修建隔音降噪装置等,尽量做到不扰民,努力在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上做到“三好”:选址好、器材好、受赠单位好。

2.2 使用方面,加大宣传,专人指导

加强全民健身路径的宣传工作,通过开展游戏、竞赛等活动,不断地普及全民健身路径使用的知识,使更多人群能够充分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减少盲目使用可能造成伤害的风险,充分享受科学健身带来的乐趣。同时应进一步推广全国全民健身路径大赛,学习先进的群众体育赛事运作模式,提高比赛的知名度、参与度;逐步在每个全民建设路径站点配备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群众科学健身,提高群众的锻炼效果。

2.3 管理方面,制度约束,责任明确

加强生产厂家与受赠方的沟通,制订相关管理条例,加强实施力度,责任明确到人;捐赠方和受赠方要安排专门人员进行定期巡查检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安排处理;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在保修范围内或者属于厂家责任的,即刻通知厂家进行维修处理;超过保修期的,相关管理人员及时上报管理部门,依规定按期保质处理,保证解决问题渠道的畅通。

2.4 维护方面,网络管理,及时修复

对严重“超龄”、维修成本较高、且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器械,要及时地更新或拆除;建议对每个健身器械编码入网,建立全民健身路径的网络系统库,将器械的使用状况、损坏程度及时上传,维修部门根据上传的数据及时维修更新器械,实现公共设施有人建,有人练、有人教、有人管,有人修,避免建完就走、甩手了事的局面,努力做到群众健身路径器材“小病”当天好,“大病”一周愈,“伤残”一月新。

3 结语

全民健身路径器械是开展群众体育活动重要的硬件设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建设与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效果。只有找到路径工程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在新的路径工程建设与实施中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才能真正提高路径工程的实施效果,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持。捐(援)建方、建设方、使用方三个部门要针对当前健身路径工程在建设、管理、使用、维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排查与梳理,认真分析问题所在,真正把“全民健身路径工程”这个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健身大业搞好,为我国实现体育强国的伟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1] 全民健身路径工程[EB/OL].http://baike.baidu.com.

[2] 张伟.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与维护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5):22~24.

[3] 张伟,张力.山西省临汾市城区全民健身路径使用现状调查[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4):38~39.

[4] 牛鹏程.山西省榆次区社区全民健身路径使用现状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21(3)::80~81.

[5] 全民建身路径诞生十周年——各方共议建设新思路[N].中国体育报,2007-06-04.

[6] 丁庆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9):7~11.

[7] 谢恩杰,王小娟.我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现状与发展探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8(5):9~11.

[8] 李志方,张建业,李相如.我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9(4):17~19.

[9] 刘永强,屠其雷.我国公共体育资源建设路径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3):34~38.

猜你喜欢

器械全民工程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全民·爱·阅读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可持续全民医保
子午工程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健身器械
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