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择业需要层次实证分析

2014-02-11程玮

高教探索 2014年1期
关键词:需求层次理论

收稿日期:2013-04-01

作者简介:程玮,广东培正学院助理校长,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广州/510830)

*本文系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般资助课题“基于自我认知能力提升的大学生生涯教育研究”(课题批准号2012ZY062)、2012-2013年度广东省高校共青团工作研究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研究——基于心理能力发展的多维课程开发与教学策略”(课题批准号2012C053)的成果之一。

摘 要:马斯洛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本研究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自编大学生择业需要层次问卷,通过对10所不同类型大学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取样,经过SPSS统计分析大学生择业需要差异,在此基础上针对大学生择业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建议。

关键词:择业心理 ;需求层次理论;心理健康教育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强调人类所有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而不是由性本能引起的。他从个人生活的角度出发,提出动机理论,也称作需要层次理论。[1]需要层次理论即为人格动力理论,其将人类的需要依次从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七种层次”[2]。他认为这些需要是有层次的,并相互联系,组成了一个优势层次,以动力系统的方式开发潜能,组建行动,促进人格健康优化发展。一般而言,人追求需要的满足“是一种由低到高的逐渐上升的过程,在满足高层次需要之前,必须先部分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只有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才能产生高层次需要,以此类推”[3]。但在不同社会发展时期,人们关注的需要满足的重点显著不同。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十分注重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满足或获得。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两个方面。自尊包括自己有力量、有成就、有信心以及要求独立自由的渴望。他尊需要是指被人承认我们是有能力和有价值的,包括希望自己有名誉、威望、地位、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赏识。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层的需要,“指促进个人发挥自身最大的潜能的需要,是促使潜能得以实现的趋势,这种趋势促使个体成为他所能成为的人”[4]。从某种意义而言,自我实现需要是实现生命价值的需要,其追求经验的不断扩展、生命意义的丰富、生命价值的提升,进而构建健康和谐的人格。

二、大学生择业心理需求调查与统计分析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分群抽样的方法,分别在广州、上海、武汉、咸宁、新乡等大中城市的10所不同类型大学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取样。样本包含不同学校类型(包括重点与非重点院校,重点院校包括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5所,非重点院校包括上海海洋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咸宁学院、广东培正学院、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5所)、不同的学历层次(本科与专科)、不同专业性质(文科包括文法类、经济类和艺术类;理科包括理工类和医学类)、不同生源地类型(城镇(包括城市和县镇)和农村),性别(男与女)、年级(高年级为毕业班年级,为专科的大三和本科的大四;中年级为专科的大二和本科的大二和大三;低年级为本科和专科的大一)。本次调查共计派发问卷1200份,其中有效问卷974份。在有效问卷中,男生452人,女生515人,缺失值为6;其中本科生共计 800人,专科生共计170 人,缺失值为4;大一学生275人,大二学生306人,大三学生219人,大四学生174人;文法类学生214 人, 经济类学生195人, 理工类学生442 人, 艺术类学生41人,医学类学生8人,其它70人,缺失值为4;来自城市的学生291人,县镇学生196 人,农村学生444 人,缺失值为43。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的理论依据是马斯洛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七层需要层次理论。自编大学生择业需要层次问卷过程中,首先对100名大学生预调查,让他们对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需求进行自由联想,填写有关的短语或句子。其次,收回问卷,对短语或句子进行归类和整理。最后由2名心理学教师和10名心理学专业学生共同讨论筛选测量条目,确定了24条短语或句子作为测验项目。正式测验时让被试对这些短语或句子进行5级评定。对正式测验题目的数据进行信度分析,Cronbach α系数为0.968,问卷信度较高。

(三)数据统计分析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自编的择业需要层次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利用SPSS进行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的结果见表1。

表1 择业需要差异分析

(续表1) 注:**为.01水平上差异显著,*为.05水平上差异显著。

根据表1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在审美需要上的得分差异显著(F=4.207,p=0.041),非重点院校的得分(9.27)要高于重点院校的学生(8.86)。(2)在安全需要水平上,女生的得分(12.74)与男生得分(11.76)差异极其显著(F=5.314,p=0.005)。(3)在认知需要上,女生得分(12.63)与男生得分(11.81)差异显著(F=4.089,p=0.017)。(4)文科生(5.68)与理科生(6.03)在生理需要上的得分差异极其显著(F=7.741,p=0.006)。(5)城镇(11.93)与农村(12.68)的学生在安全需要上的得分差异显著(F=4.648,p=0.031),农村学生在择业安全需要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城镇学生。(6)不同年级的学生,低年级、中年级、毕业班择业的七种需要没有差异。(7)本专科学生在七种需要水平上不存在差异。(8)重点非重点、专科与本科、城镇与农村学生、文科生与理科生、男生与女生在择业中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没有差异。(9)重点与非重点、专科与本科、城镇与农村学生、文科生与理科生、男生与女生在择业中尊重需要没有差异。

三、择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基于择业需要差异分析可见,大学生在择业中对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没有差异。这印证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出的现代人普遍注重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根据调查结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应注重择业心理整合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大学生择业与就业心理发展一般要经历适应、个性化和整合三个阶段。择业心理整合就是把个人表现出来的独特择业心理结构中为社会现实或群体所认可和支持的部分整合在现实或群体中。因此,面对择业心理需要满足与就业现实中出现的满足缺失或低水平满足问题引发的各种心理矛盾、冲突或失衡等择业心理问题,大学生关键是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择业心态和职业认知,疏导不良的择业情绪,提高择业心理承受力,提升职业胜任力,优化择业心理结构,促进职业人格完善。

(一)构建发展的职业价值个人构念系统

职业认知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择业心理结构的基本力量,对职业期望有较强的决定效应。因此在认知层面帮助学生建立发展的职业价值个人构念系统是关键。个人构念是心理学家凯利人格理论的核心概念。他认为:“构念是指觉知、分析或解释事件的方式。”[5]认知因素的核心是职业价值观,而这一层面的构念系统,决定个人解释和评价职业的独特方式,使个人形成一种理性的预期,产生择业心理定势,引导未来职业生涯的选择性与预见性,并对择业决策和职业行为产生决定效应。

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成分,它与大学生的世界观、道德意识及心理认知水平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职业的生涯发展意义,强调将自我、社会与职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职业生涯发展观来代替过去的职业观。因此,职业选择也就不是简单地选择一个职业的问题,而是应该将其放到职业发展这个大的背景下作长远考虑与规划的问题。[6]职业价值观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认知系统,对职业的选择和衡量有多种要素的参与,但各要素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所以,要引导学生在择业时不能只考虑职业外显性物质价值因素,更要考虑职业对自我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明确职业生涯发展是贯穿一生的过程,生涯发展能力的培养与增进也是永不间断的,职业的发展路线更不是单一或一成不变的,个体要根据主客观的现实情况动态的整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使职业期望变为现实。职业价值观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发展因素,包括符合兴趣爱好、机会均等、公平竞争、工作有挑战性、能发挥自身才能、工作自主性大、能提供培训机会、晋升机会多、专业对口、发展空间大、出国机会多等等,这些职业要素都与个人发展有关。第二,保健因素,包括工资高、福利好、保险全、职业稳定、工作环境舒适、交通便捷、生活方便等等,这些职业要素与福利待遇和生活有关。第三,声望因素,包括单位知名度、单位规模和权力大、行政级别和社会地位高等,这些职业要素都与职业声望地位有关。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重点与非重点、专科与本科、城镇与农村、文科生与理科生、男生与女生在择业中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没有差异;农村学生在择业安全需要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城镇学生;在安全需要水平上,女生的得分与男生得分差异极其显著;在生理需要上,文科生与理科生的得分差异极其显著。可见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越来越重视发展性因素,而对保健因素和声望因素的重视程度则因人而异,差别较大。大学生应根据主客观的现实情况动态的整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总之,职业的选择和需要满足不是当前利益的选择或满足,而是个体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二元结构的职业能力的不断增值过程,即以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为代表性的态度型资产是职业能力基础,以问题解决能力为代表的知识技能型资产是专业能力的基石。因此在多元、多变的现代社会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下,大学生要使职业期望变为现实,必须认清形势,正确把握就业期望值,将职业与自我生涯的发展梯度结合起,以发展的战略眼界不断整合自己的职业价值观,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胜任力,这才能获得有价值的生活和职业尊严感,以达到自我实现。

(二)生成有效合理的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调控系统的核心要件,反映了个体对外部环境的反应及适应的速度和能力,并调整个体对择业方向的定位。应激又称为紧张,是由紧张源引起的,是指个体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中,某种刺激和事件被感知并被评价后,引起较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和变化。[7]应对策略是个体努力对抗压力的一种手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着重问题的应对,即当事人估计压力情境以改变现存的人与环境的关系;另一种是着重于情绪的应对,即当事人尝试减轻焦虑而不是直接处理产生焦虑的情境。[8]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学派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个体在遇到矛盾、冲突、困境时,自觉不自觉地采用的心理调节方法和恢复情绪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9]。“个体面对挫折情境,一般会利用心理防御机制,但若极端应用和发展则会形成精神症或精神病状。”[10]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学生在择业安全需要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城镇学生;在安全需要水平上,女生的得分与男生得分差异极其显著。这一结论可解释为:就普遍意义而言,就业市场本身压力增大,导致大学生择业的压力加大或紧张程度提高,这属于影响心理应激状态的外部因素。具体而言,在现实社会的就业市场中,女大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社会性性别歧视或职业性性别歧视的可能性较大,就业处于相对不利地位,就业压力较大。有研究表明:“择业中的性别歧视使女性正在成为中国就业压力最大的人群,其中女大学生和城市下岗女工这两个群体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11]此外,女性还面临就业中的性别隔离问题。国际劳工局曾指出:“全世界劳动者中约有一半都是在某一个性别主导的职业中工作,男性主导型职业在全国是女性主导型职业的七倍以上。另外,‘女性职业与‘男性职业相比往往是缺乏价值的,所提供的收入低、地位低和提升机会少。”[12]农村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相比,其家庭的社会资本和经济基础、可利用的支持性社会资源比较匮乏,诱导其综合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他们为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往往选择到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或地区工作,而这些城市或地区生活成本和生活水平较高,潜在的生存压力也较大,因而在安定、有序的生活及工作环境方面需要会更加强烈。因而大学生学会合理运用自我心理防御机制,可减缓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状态和消极反应水平,缓解消极反应诱导安全需要的低水平满足。

(三)形塑健康的职业人格

人格是大学生择业心理结构的决定性因素,其对职业决策和择业行为方式有决定性的作用,使行为方式具有个性化。“性格是人格的核心,是指个人的品行道德和风格,是个体有关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各种习性的总称,是价值评价的心理品质。”[13]健康性格是保障大学生择业心理健康的基础,也是决定大学生择业行为方式个性化的核心因素。拥有健康性格的大学生可以顺利解决在就业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保持积极和理性的择业心态。在大学生职业心理咨询的实践中发现,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往往是产生严重择业心理矛盾及导致择业挫折的根本原因。而择业挫折的主要诱导原因往往是由于择业心理需要未得到满足或满足水平低等内在因素引发的,而个体心理矛盾和主观需要满足感问题暴露了个体深层次的人格问题。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级的学生择业的七种需要没有差异,本专科学生在七种需要水平上不存在差异。这可解释为在大学整个过程中,个体职业需要的发展贯穿大学生生活始终,并成为人格发展的动力。在认知需要上,女生得分与男生得分差异显著。这可解释为女大学生更注重或期望学习职业相关知识,并在知识的学习积累中提高自身的职业发展的综合能力。

职业发展的综合能力的核心基础是职业人格。健康职业人格的形塑是大学阶段提高个体职业发展深层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深层质量是指个体人格发展中那些不外显,难以衡量而又对其长远职业发展起关键作用的素质,是个体发展的动力性因素,如人生观、耐挫力、思维方法、自我概念、成长中形成的潜意识等。这些是职业人格结构的核心元素,也是保障大学生择业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因为“人格健全和健康是相对的,是毕生发展的过程,完善人格的关键是个体形成合理的自我概念。这就需要在正确的自我觉知的基础上,重新自我评估,全方位深刻分析自己的兴趣、性格、气质、能力等与职业定位的匹配性问题。在对自己有了充分认识后,理智、冷静地把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找到自我的恰当定位,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处于主动的位置。”[14]在此基础上,个体就会对社会或职业怀有深厚的情感,并构成职业场中的主导性心境,对职业生涯的发展进行反思性系统思考,并会为职业目标的实现不断强化学习、调控行为、整合人格结构。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不仅会获得种种知识技能,扩展能力,丰富思想,使“自我”效能感增强,而且历练了意志力,使职业人格更加成熟,这将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发展性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3][4]许燕.人格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310,311,315.

[2]杨鑫辉.新编心理学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374-375.

[5]叶奕乾.现代人格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254.

[6]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63.

[7][13]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616,14.

[8]张小远.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276.

[9][10]张明明.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46.

[11][12]程玮.女性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297.

[14]冉超凤,黄天贵.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06.

(责任编辑 于小艳)

猜你喜欢

需求层次理论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新生代员工满意度问题研究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谈中职生实现真正学习的路径
基于激励理论的组织薪酬方案设计的思考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解读海子的诗作
运用需求层次理论服务于科技期刊作者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图书馆科研人才发展策略
解惑大学生就业难:基于需求导向的思考
有效的组织管理须重视员工需求
关于独立学院戏剧教学困境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