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城乡13-18岁中学女生耐力素质比较分析
——基于2000-2010年学生体质调研

2014-02-10卢敏英杨少雄

韶关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耐力福建省体质

卢敏英,杨少雄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福建城乡13-18岁中学女生耐力素质比较分析
——基于2000-2010年学生体质调研

卢敏英,杨少雄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根据福建省学生体质健康测量调查数据,针对福建省城市和乡村中学生的耐力素质连续10年呈现不规律变化这一现象,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2000-2010年福建省城市和乡村中学女生耐力素质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福建省城市中学女生耐力素质和乡村中学女生相比较,耐力素质平均差距不大;2005年福建省城市中学女生耐力素质下降,乡村中学女生耐力素质反而提高,拉大了城市和乡村平均耐力素质的差距;2010年福建省城市和乡村女生耐力素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城市中学女生和乡村中学女生耐力素质平均差距有所减小。各个年龄组之间城市和乡村的耐力素质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耐力素质;城乡中学女生;福建省

在近几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测量中发现,中学生体质状况不容乐观,有些身体素质水平在下降,耐力素质水平普遍下降[1],尤其是女生的耐力素质下降的幅度更大。福建省中学生身体素质也出现和全国学生身体素质相似的状况。主要表现为:耐力素质下降,城乡中学女生耐力素质呈现出不规律的变化,城市和乡村条件存在一定的差距,令学校和家长担忧。本研究以2000-2010年福建省城乡学生体质健康测量结果为依据,以福建省13-18岁中学女生为研究对象,对影响福建省中学生体质发展中的耐力素质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以期能为增强福建省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预防中学生体质下降,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00-2010年福建省城乡中学13-18岁的女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数据均来源于福建省《学生体质健康》测量结果[2]。2000-2010年一共抽取福建省城市和乡村中学13-18岁的女学生共4 974名为调查对象,抽样人数分布见表1。

表1 2000—2010年福建省城乡中学13-18岁女学生体质调研抽样人数分布(人)①数据来源于2000-2010年福建省学生体质健康测量(以下同)。

(二)研究方法

为了全面了解福建省中学女生耐力素质的变化,采用文献资料法查阅、收集和整理有关城市和乡村中学女生耐力素质的相关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法,对2000-2010年福建省《学生体质健康》[3]测量中的耐力素质进行数据采集、整理、归纳和分类,用excel制作表格,有利于城乡中学女生800m测试数据之间更直接的比较。采用逻辑分析法,运用对比、归纳和推理等方法对福建省城市和乡村中学女生耐力素质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进一步了解中学女生具体情况。

二、结果与分析

(一)2000-2010年福建省城乡中学女生耐力素质的比较

福建省学生体质健康测量数据(表2)表明:2000年城市和乡村13-18岁中学女学生耐力素质有一定的差距,差距范围在-11.98 s至12.26 s之间,其中13岁、14岁、15岁、16岁城市女生的耐力素质比乡村女生好,17岁、18岁乡村女生耐力素质优于城市女生。2005年乡村女生平均耐力素质优于城市中学女生。除了14岁、15岁城市女生的耐力素质优于乡村女生的耐力质素外,其余各个年龄组乡村女生的耐力素质均优于城市女生,在城市女生耐力素质下降的情况下,乡村女生呈提升趋势,城市和乡村女生耐力素质平均差距增大到3.68 s。2010年乡村女生平均耐力素质优于城市中学女生耐力素质,除了13岁、14岁城市女生的耐力素质优于乡村女生的耐力素质外,其余各个年龄组的乡村女生的耐力素质均优于城市女生的耐力素质,城市和乡村差距范围在-18.20 s至15 s,各年龄组差距参差不齐,城乡平均差距缩小到2.10 s。在乡村女生耐力素质继续提升的情况下,城市女生耐力素质也有所提升,因此城乡差距缩小。

(二)中学生体质下降因素分析

从生理学角度分析,由于女生身体素质发育特点的影响,女生在9岁时,耐力素质出现首次大幅度的提高,12岁时耐力素质指标再次提高,14岁后,即进入性成熟期,耐力水平逐年降低,15-16岁,耐力水平下降最大,16岁后下降速度减慢[3]。因此,福建城乡中学女生13-18岁正是耐力素质下降的关键期,但个别学生耐力素质出现波动上升的现象,这是由于生理发展特点决定的。

引起学生耐力素质下降的主要因素:关键因素是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监督,最直接的因素是学生体力劳动消耗减少,体育锻炼的强度、时间和频率不够,学校有关的耐力素质的课程缺失,耐力趣味项目活动缺少。学校场地数量有限、体育设施不齐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体育教师人数不够、体育课时间安排不合理、学生的意志力缺乏、城市中学女生怕苦怕累的现象比较普遍。现代家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随着经济条件改善和家庭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家长对孩子过度“爱护”,营养搭配不合理导致肥胖现象出现,学校、家庭缺乏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现代社会对学校教育的重视比较偏向于升学率,无形中给学校带来压力,以及学校之间的竞争,家长观念有待转变,以至于片面追求升学,过分强调文化课的学习,忽略体育课的锻炼,影响学生体质下降[4]。

1990年教育部调查中学在校生人均教育经费,城市中学在校生人均教育经费高于农村中学在校生人均教育经费[5]。农村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与城市相比,捉襟见肘。城乡教育起点不公平,师资力量的差距,办学条件的差距客观存在。城市的教学条件与乡村的教学条件比较,乡村教学条件明显比较恶劣,这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有一定的影响[6]。从硬件条件来看,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乡村学生体质[7]。

表2 2000—2010年福建省城乡中学女生800米跑成绩的比较①χ¯1代表城市中学女生800米跑成绩的平均值;χ¯2代表乡村中学女生800米跑成绩的平均值;χ¯1-χ¯2代表城市女生与乡村女生800米跑成绩的均值差。(单位:s)

三、预防中学生耐力素质下降的策略

(1)对于社会应该营造一个锻炼的氛围或者集结成团体组织,有利于推动人们参与锻炼。针对中学生耐力素质下降的问题,当地相关部门可结合本地气候、环境、人文甚至是体育明星的影响,定期开展与耐力素质发展的活动或比赛,多开设与耐力项目有关的俱乐部,增添一些新颖、趣味、好玩结合一体的耐力项目,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

(2)对于学校应该积极开展趣味活动,做好校园宣传,鼓励学生参与校内活动,并对参与学生颁发奖品。把耐力素质测试纳入每年升学考试中,作为评定学生整体素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务必引起学生对身体素质的重视,促进学生积极锻炼,进而提高自身耐力素质。

(3)对于体育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锻炼手段,也可以将健身手段引入到体育课外活动当中使其充分调动学生锻炼和健身的积极性,以达到耐力素质和健身活动相结合的目的,充分发掘各种锻炼方法结合为一体的锻炼模式。同时,作为体育教师也应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和知识结构,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引进西方的教学手段和锻炼方法。此外,采用合理的训练方式,选取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参与,挖掘学生的锻炼兴趣以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和内驱力,采用多种球类相结合,球类与田径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

(4)对于城市中学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苦、不怕累的意识,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的习惯,培养学生兴趣。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的摄入,摄入充分的蛋白质和适量的碳水化合物。此外,充分利用城市丰富的体育资源和体育设施促进学生习得相关的使用方法和锻炼技巧。减少上网时间,多出门运动。

(5)对于乡村学校应该加大教师、体育器材的投入,开展形式各样的活动,提高乡村中学生的耐力水平。加大乡村教学条件经费的投入,把教育改革中心移向较为落后的乡村,均衡发展城市和乡村教育事业,形成完善整体的教育体系,推动城市和乡村义务教育共同发展。树立城市和乡村教育公平理念,对乡村学校进行弱势补偿。重视营养的摄入,多摄入蛋白质、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

(6)对于家长应该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孩子们树立积极的榜样,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积极引导孩子。

[1]周国兵.上海市光明初级中学首次体育中考学生耐力素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李萍.体质健康测量中耐力素质测试指标的有效性述评[J].体育学刊,2005,2(9):36-38.

[3]陈海春.2010年福建省汉族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研究成果汇编[C].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4]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5]张玉林.分级办学制度下的教育资源分配与城乡教育差距[J].中国农村观察,2003(1):68-70.

[6]牛振喜,薛晶,卢宝生.影响大学生全民健身活动的因素与对策[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65-67.

[7]尹铁军,仝茂华.影响女大学生学习体育积极性因素的分析与对策[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44-46.

The Analysis of Endurance Quality in 13-18 Year-old Urban and Rural Areas High School Girls in Fujian——Based on 2000-2010 Students’Physical Fitness Research

LU Min-ying,YANG Shao-xio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Scienc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108,Fujian China)

according to survey data of the student’s health in Fujian province,using the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literature,logical analysis and so on,analysis endurance quality in 2000-2010 urban and rural areas’high school girls of Fujian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2000,the city high school girls endurance quality compared with the villages,the average gap of stamina is smaller;In 2005,when girls in the city endurance decreased,the village girls’improved.Their stamina average gap become expands.In 2010, urban and rural girls’endurance has improved and stamina the average gap has narrowed.Endurance level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are quite different.

endurance;high school girl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Fujian

G804.49

A

1007-5348(2014)09-0192-03

(责任编辑:明远)

2014-07-23

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文化产业视域下武术创意产业研究”(1659SS11067)

卢敏英(1989-),女,福建莆田人,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

猜你喜欢

耐力福建省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