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刺激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对锁骨骨折手术的影响
2014-02-08杨建生韩启民
杨建生,韩启民
(河南省中医院麻醉科,郑州 450002)
目前锁骨骨折手术多采用全身麻醉或神经丛阻滞麻醉,但全身麻醉费用较高,病人术后苏醒需一定时间,且术后并发症较多。而神经丛阻滞麻醉效果有时不完善,术中由于疼痛病人会出现躁动,而静脉辅助应用较多的镇痛药则可能发生呼吸抑制,增加病人的风险性。针灸学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尤其是电针刺激穴位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对病人生理干扰小、恢复快、安全易行。我们将电针刺激与颈丛神经阻滞相结合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80例择期行锁骨骨折手术的病人,ASA分级为Ⅰ~Ⅱ级,无严重高血压及心肺功能失调,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及脑血管疾病,能耐受针灸者,所有病人均不用术前药。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17~55岁,体质量46~72 kg,术前无局麻药过敏史。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颈丛神经阻滞组(A组40例)和电针刺激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组(B组4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各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2组患者均未用术前药,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道,用飞利浦MP50监护仪常规监测心电图(ECG)、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A组行颈丛神经阻滞:持20 ml注射器接七号针头,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进针,顶到骨质后稍后退,回抽无血液和液体后注入1%盐酸利多卡因+0.4%甲磺酸罗哌卡因混合液10 ml后,针退至皮下筋膜,行颈浅丛神经阻滞,阻滞面呈扇形,共注入相同麻药8ml,待麻醉成功后术者消毒铺巾开始手术。B组先行电针刺激,选取病人患侧合谷、内关、扶突穴,用0.3 mm×0.25 mm和0.30 mm×40 mm毫针(华佗牌无菌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进针,针刺入穴位后捻转,患者有酸麻沉胀感后,接G6805-2型针麻仪,电针参数为2/15 Hz疏密波,从小到大调节电流刺激强度,至患者清醒状态下能忍受的最大强度,一般为5~10 mA持续刺激,待刺激30 min后,行患侧颈丛神经阻滞,方法同A组。但麻醉药总剂量控制在13 ml之内(其中颈深从6~8 ml,颈浅从5~7 ml),然后消毒铺巾开始手术,术中电针持续刺激至术毕。2组病人若有术中镇痛不全,则分次静脉注射芬太尼,每次0.8 μg/kg。
1.3 观察指标
记录2组患者在术前(T0)、切皮时(T1)、剥离骨膜时(T2)、复位上内固定时(T3)、缝皮时(T4)、术毕(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和心电图(ECG),以及各时段患者的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并记录2组芬太尼的用量。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在T1、T2、T3、T4各时段,B组的MAP、HR均低于A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B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在SPO2对比上,B组在术中各时段均略高于A组,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2组都未发生明显的呼吸抑制。在VAS对比上,B组在T1、T3、T4时段均低于A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B组的术中镇痛效果更好。2组静脉注射芬太尼的量是:A组为0.09±0.03 mg,B组为0.06±0.02 mg,B组低于A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B组术中芬太尼的用量减少,从而降低了呼吸抑制发生的可能性。
表2 2组生命体征情况比较
注:与A组比较:△P<0.05,*P<0.05
表3 2组各时段VAS评分比较
注:与A组比较:▲P<0.05
3 讨论
锁骨骨折手术麻醉多采用神经阻滞麻醉或气管插管全麻,但插管全麻费用较高,且存在术后咽喉痛及呼吸系统并发症,对病人生理干扰大。而单纯采用神经阻滞麻醉如传统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操作较复杂,需要丰富的经验,穿刺时需要寻找异感,但肥胖病人不易定位,且反复穿刺也可造成出血、血肿和神经损伤。若定位不准确,则麻醉效果差。而颈丛阻滞麻醉作为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锁骨骨折术中[1],一针法颈深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更加方便,易掌握。但我们知道,锁骨附近神经支配比较复杂,既有颈丛神经支配,又有臂丛神经支配,所以无论是单一的颈丛神经阻滞还是单一的臂丛神经阻滞,都不一定能达到最佳的麻醉效果,而两者合用操作复杂,麻醉药用量又大,麻醉并发症多,增加病人的风险。针刺麻醉作为中医学的继承和发扬,现在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针刺作为一种物理刺激,具有安全性高、起效迅速、整体调治的特点[2]。另外,针刺疗法具有调节阴阳和扶正驱邪作用,使机体能抗御外界刺激对生理功能的干扰,并能改变中枢神经系统对机体的调节和控制作用[3]。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针灸可使大脑释放阿片肽等物质,与特异的阿片受体结合产生镇痛作用[4]。在国外,也有电针刺激在外科手术中的运用[5]。石丸圭荘[6]研究认为,电针刺激合谷穴可使该经络的痛阈值上升,并激活β-内啡肽作用于全身而产生镇痛效果。杨博[7]等研究发现,经皮穴位电刺激合谷和内关两穴可加强麻醉镇痛作用,明显减少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亦有学者研究证明,将针刺与异丙酚麻醉二者结合,不仅充分保障患者在镇静、无痛苦、不知觉状态下进行胃镜检查,而且还能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减轻药物不良反应,降低麻醉风险[8]。还有学者研究表明,在对肾绞痛的
治疗中,电针刺激郄募穴临床疗效好于肌注强痛定,且肾绞痛的复发率亦明显降低[9]。
本次研究我们对于锁骨骨折病人手术前采用电针刺激合谷、内关、扶突穴。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阳明经多气多血与肺经相表里,具有镇惊止痛作用,可使元气通达,抗御病邪;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穴,具有宁心安神理气之功。有研究表明,针刺内关穴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相对特异性,有抑制或兴奋的双向调整作用[10];扶突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腧穴,位于颈外侧部,是颈神经分布的区域,针刺该穴可以强化颈丛阻滞的麻醉效果。马武华[11]等研究证明,电针刺激辅助颈丛神经阻滞能有效抑制围术期应激反应,且以2Hz/15Hz的中低频刺激频率的抑制作用更为突出。 亦有学者证明,HANS治疗仪复合颈丛阻滞可以减轻手术时的心血管应激反应,同时具有强化麻醉的作用[12]。我们通过观察对比发现,电针刺激合谷、内关、扶突穴联合颈丛神经阻滞应用于锁骨骨折手术,其麻醉效果优于单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且局麻药用量和静脉镇痛药芬太尼的用量均少于单纯颈丛神经阻滞,对患者生理干扰小,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减少了局麻药中毒和呼吸抑制的可能性,安全性更高,是一种很好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Zhu YL,Jing GX, Zhu D,et al.Awaits that throat thinicket is checked inner place the down carotid membrane to strip off the skillattachs that 32 instance analyse contemporary [J].Chin J Mod Med,2004,8(8):80.
[2] 郑美,林燕红,张建斌,等.针刺联合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44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2,53(11):929.
[3] 时金华,孙有谦,高寅秋,等.电针干预全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1):1.
[4] 李耀春,王承云.针刺麻醉下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53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0,6(4):233.
[5] Reina Taguchi, Acupuncture Anesthesia and Analgesia for Chinical Acute Pain in Japan [J]. Evid BasedComplement Altemat Med ,2008,5(2):153-158.
[6] 石丸圭莊.电针刺激合谷的镇痛效果与经络的关系[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3,25(1):56.
[7] 杨博,招伟贤,廖敏,等.静脉全麻中经皮穴位电刺激的镇痛效应测定[J].广东医学,2008,29(8):1261-1262.
[8] 陈永斌,岳进,谢建国,等.针刺联合异丙酚防治胃镜检查术中应激反应的研究[J].中医杂志,2010,51(11):1005.
[9] 陈敏,李赛美.电针郄募穴缓解肾绞痛及其伴随症状26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2,53(15):1308-1311.
[10] 张红星,黄国付,周利,等.内关心脏相关性临床与试验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7):1413-1416.
[11] 马武华,黎玉辉,高晓秋,等.不同频率电针辅助麻醉对甲状腺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0,30(10):852.
[12] 谢文霞,王均炉.经皮穴位电刺激配合全麻行异氟醚控制性降压的可行性研究[J].针刺研究,2005,3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