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埋线结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2014-02-08陈学忠王霄箫李明秀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西药穴位

马 界, 陈学忠,王霄箫,杨 霞,李明秀,王 毅,封 敏

(1.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老年病科,成都 610031;2.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成都 610075)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笔者用穴位埋线法结合西药治疗1、2级高血压病8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来自我院老年病科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病房及门诊符合诊断标准的1、2级高血压病患者,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年龄(59.3±9.4)岁;病程0.5~21年,平均病程(12.7±7.9)年。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西药+穴位埋线组(西药+太冲组、西药+肝俞组、西药+血压点组)各20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2]拟定的1、2级高血压的西医诊断标准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病西医诊断标准,1、2级高血压低、中、危并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压病情稳定者;年龄在18~75岁之间,症状体征积分≥27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合并心、脑、肝、肾、造血系统及糖尿病等严重原发疾病和精神病、过敏体质者。

1.4 治疗方法

1.4.1 西药+穴位埋线组 ①西药治疗:均在早上8∶00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片(5 mg,北京赛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1001015),每日1次;②穴位埋线治疗:埋线针内置入1.0 cm羊肠线,常规皮肤消毒,左手固定相应腧穴,右手持针快速刺入皮下,得气后将羊肠线推入腧穴内。第1次埋线后间隔20 d进行第2次埋线,2次为1个疗程。观察时间点分别为第2次埋线结束20 d及1个疗程结束后1个月随访。

1.4.2 西药组 仅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片(5 mg),每日1次。观察时间同西药+穴位埋线组。

1.5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MGY-ABP1型)进行血压监测,制定疗效评分表对症状、体征进行评分。

1.6 疗效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并达到正常范围或虽未下降到正常但已下降≥20 mmHg;有效(满足以下3项中其中1项):舒张压下降≤10 mmHg,已达到正常范围或下降10~19 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或收缩压下降≥30 mmHg;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制定中医症状疗效标准,显效:症状消失或症状改善2级;有效:症状改善1级而未消失;无效: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动态血压(ABPM)变化比较

表1显示,比较各组治疗前后24 h收缩压(HSBP)、舒张压(HDBP)平均值。治疗前4组血压平均值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治疗前后动态血压平均值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

2.2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表2显示,治疗前4组证候积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西药结合穴位埋线组较西药组证候积分减少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1疗程后随访西 药 组2096.4±5.1468.9±3.15﹡﹡79.5±4.27﹡西药+太冲组2099.2±6.3524.9±4.34﹡﹡△△19.8±4.77﹡﹡西药+肝俞组2097.1±5.2623.8±5.79﹡﹡△△22.4±4.09﹡﹡西药+血压点组2097.9±3.5826.5±4.67﹡﹡△△23.8±4.63﹡﹡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P<0.01

3 讨论

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眩晕”范畴,系机体阴阳失调所致,主要责之于肝、肾、心、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现代医学认为,造成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是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5]。进一步研究认为,交感神经的功能状态与以“肝主疏泄”为主的中医脏腑功能联系密切[6],这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穴位埋线法系我科多年来在临床中总结利用经络辨证理论指导的外治内调法,结合西药早期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尤其是肝阳上亢型疗效显著[7]。本研究选用“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腧穴、原穴,为经气渐盛输注之处所、肝气留止的部位,具有平肝潜阳、行气解郁之功;“肝俞穴”为肝气结聚并输注于背部之处,能疏肝解郁、调理冲任;“血压点”是特定的临床经验效穴,位于第6、7 颈椎棘突之间旁开2寸,能平调阴阳、疏通气血。将羊肠线埋于以上腧穴能够起到通经络、和阴阳、理气血、调脏腑的作用,使高血压病患者的气血阴阳失调状态恢复平衡。

本研究从动态血压监测可以看出,单纯用西药降压的血压水平与穴位埋线结合西药共同降压的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中医证候积分可以看出,穴位埋线结合西药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较快改善,且随访积分继续降低,表明穴位埋线结合西药治疗不仅能平稳降压,还能很好地改善患者临床不适症状。研究还表明,选用“太冲穴”、“肝俞穴”、“血压点”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通过辨证、辨经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用相应腧穴。

[1] He J,Gu D,Chen J,et al.Premature deaths attributable to blood pressure in China: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J].Lancet,2009,374(9703):1765-1772.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S].高血压杂志,2006:11-1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6.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

[5]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3.

[6] 胡随瑜.中医肝病常见证型的植物神经功能状态与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1996,12(1):11.

[7] 马界,李明秀.穴位埋线结合降压药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281-4284.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西药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我国高血压病的空间分布研究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60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