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与低危患者中医体质比较
2014-02-08张云云
张云云 燕 飞 龙 燮 陈 曦 马 洁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0437)
缺血性脑卒中致残率、死亡率、复发率高,复发患者预后更差[1-2]。因此,对脑卒中复发危险度分层,探讨复发高危患者特点,对脑卒中的预防有积极意义。体质是个体在形态、功能、结构和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3]。 近年来,中医体质与脑卒中的研究受到关注[4-5],但对脑卒中不同复发危险度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鲜有报道。ESRS(Essen卒中风险评分表)是评估非房颤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分层的良好工具[6]。本研究依据ESRS评估患者复发风险,选用王琦“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患者中医体质类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 (ESRS≥3)与复发低危患者(ESRS<3)的中医体质特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和卒中单元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标准:发病7 d(≤7 d)以内;符合西医缺血性脑卒中和中医中风病诊断标准,且经头颅MRI和CT证实;年龄≥40岁,且≤90岁;籍贯为上海市者,或在上海市居住3年以上的非上海籍人士。排除标准:既往有房颤病史;语言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且不能从其家属处得到可靠病史资料者;合并心、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的原发性疾病、晚期肿瘤、精神异常和痴呆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先天残障患者。根据Essen卒中风险评分(ESRS),ESRS≥3分者为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ESRS<3分者为脑卒中复发低危患者[6-7]。入选总病例为124例,其中男性 74 例,女性 50 例;年龄(67.03±10.12)岁;脑卒中复发高危组75例,男性45例,女性30例;脑卒中复发低危组49例,男性29例,女性20例。
1.2 中医体质类型判断标准 参照王琦教授的体质分型,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共9种体质[8]。平和质为阴阳协调的体质类型,其他体质均为偏颇体质。体质类型判定依据“中医体质量表”,该量表包含诊断9种中医体质的9个亚量表,计算各亚量表的原始分数及转化分,按照标准判定体质类型[9]。
1.3 研究方法 (1)调查工具。背景资料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心肌梗死(MI)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外周动脉疾病(PAD)、吸烟史、既往TIA/缺血性脑梗死病史、高胆固醇血症、卒中家族史、饮酒史等。中医体质量表:根据患者近1年来的实际情况或感觉,调查患者的体质情况,采用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量表”[8],从量表的没有、偶尔、有时、经常、总是共5段(1~5)的Likert尺度中选择适合的答案。量表经心理测量学评价,信度、效度良好[9]。Essen卒中风险评分表:分别计算各项卒中危险因子得分,然后累计得出 ESRS 总分[6,10]。 (2) 调查方法。 入院时以临床调查问卷形式调查患者的背景资料及ESRS各要素,“中医体质量表”由患者在研究者指导下自行填写,研究者逐条检查,确认调查资料合格。对于不能配合的患者(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或对问卷理解能力差,或肢体瘫痪不能书写者),以研究者询问的方式填写问卷。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 χ2检验、t检验及秩和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脑卒中复发高危与低危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比较 见表1。12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最常见的体质类型为气虚质,其次为阴虚质、痰湿质。脑卒中复发高危组的常见体质为气虚质、阴虚质和痰湿质,无特禀质;复发低危组的常见体质为气虚质、平和质、阳虚质,无瘀血质。两组患者体质构成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脑卒中复发高危组平和质比例显著低于低危组,而阴虚质比例显著高于低危组(均P<0.05)。
表1 两组中医体质类型构成(n)
2.2 脑卒中复发高危与低危患者ESRS相关危险因素的比较 见表2。两组患者ESRS相关危险因素比较发现,高危组平均年龄较低危组大(P<0.05);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心肌梗死史、既往TIA/脑梗死史的伴发率均显著高于低危组患者(P<0.05);然而,吸烟、外周动脉疾病、其他心血管病的伴发率经统计学检验均无显著差异(P>0.05)。
表2 复发高危组与低危组患者ESRS相关危险因素比较(n)
2.3 ESRS相关危险因素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 脑卒中复发高危组年龄、高血压、心肌梗死、TIA/脑梗死史的伴发率显著高于低危组,分别将上述危险因素与体质的关系逐一研究,结果如下。124例患者中,年龄<65岁与年龄≥65岁患者的中医体质构成,经非参数检验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高血压与非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构成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4。有心肌梗死史与无心肌梗死史患者的中医体质构成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 5。 有 TIA/脑梗死史与无 TIA/脑梗死史患者中医体质构成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6。然而,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构成,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糖尿病患者平和质显著低于非糖尿病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体质比较无明显差异,见表7。
3 讨 论
Essen卒中风险评分(ESRS)产生于CAPRIE研究中比较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用于缺血事件高危患者试验的脑卒中患者数据,是评估患者卒中风险的理想工具[6-7,10]。
表3 不同年龄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构成(n)
表4 高血压与非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构成(n)
表5 既往MI与非MI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构成(n)
表6 既往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构成(n)
表7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构成(n)
中医学认为,中风发生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在外邪侵袭、劳逸失度、情志不遂、饮酒饱食等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于脑。近年来,体质与脑卒中的关系受到关注[4-5,11-16],为进一步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的体质特点,笔者采用更规范的中医体质量表调查脑卒中患者的体质特点,同样发现气虚质、阴虚质和痰湿质最多见,并发现脑卒中复发高危组的常见体质类型亦为气虚质、阴虚质和痰湿质,而低危组常见的体质类型为气虚质及平和质;两组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构成具有显著的差异,脑卒中复发高危组阴虚质较低危组多见,而平和质较低危组少见。
体质的形成禀受于先天,得养于后天,先天禀赋决定着体质的相对稳定性,而后天的各种因素如年龄、疾病等又使体质具有可变性。本研究进一步比较了两组患者ESRS相关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脑卒中复发高危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史、既往TIA或脑梗死病史的伴发率显著高于低危组。为了解构成ESRS的各个危险因素是否影响脑卒中的体质类型,分别以上述各个危险因素分组,比较这些危险因素对脑卒中中医体质类型的影响,发现只有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组患者的体质类型构成存在显著差异:糖尿病患者的平和质较非糖尿病患者显著少。脑卒中高危组糖尿病患者较低危组显著多,这可能与高危组平和质较低危组少有关。虽然其他疾病对体质的类型无显著关系,但笔者从数据中发现患有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较没有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阴虚质比率高,平和质比率少,由于高危组年龄大,兼有多种疾病,且疾病伴发率显著高于低危组,因而笔者认为高危组的阴虚质较低危组显著多而平和质较低危组显著少,很可能与高危组的诸多伴发疾病有关。
本研究首次观察了脑卒中高危组和低危组的体质特点,并得到初步结果。虽然本研究样本不够大,尤其按体质分组后样本数更少,使得此次研究证据不够权威。然而本研究具有临床意义,为以后进一步的大样本研究和临床干预提供了一些思路。
[1] 董强.卒中预防的现状及展望[J].国外医学:脑血管病分册,2005,3(13):3.
[2] Klijn CJ,Hankey GJ.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and european stroke initiative.Manage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new guidelinesfromthe 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and European Stroke limitation[J].Lancet Neurol,2003,2(11):698-701.
[3] 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 袁兆荣,袁杰.老年中风发病与体质因素的关系[J].山东中医杂志,1997,16(6):245-246.
[5] 周兰坤.131例中风临床辨证分析[J].河北中医,1999,21(3):140-141.
[6] Weimar C,Diene HC,Alberts MJ,et al.The essen stroke risk score predicts recurrent card iovas cularevents[J].Stroke,2009,40:350-354.
[7] Weimar C,Goertler M,Rther J,et al.Predictive value of the essen stroke risk score and ankle brachial index in acute ischaemic stroke patients from 85 German stroke units[J].J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08,79(12):1339-1343.
[8] 王琦,朱燕波,薛禾生,等.中医体质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2-14.
[9] 朱燕波,王琦,薛禾生,等.中医体质量表性能的初步评价[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5-17.
[10]Caprie Steering Committee.A randomised, blinded, trial of clopidogrel versus aspirin in patients at risk of ischaemic events(CAPRIE) [J].Lancet,1996,348:1329-1339.
[11]刘艳骄.肥胖人痰湿体质与脑中风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中医学院学报,1996,11(3):13-17
[12]梁润英.阴虚体质的发病倾向以及早期干预[J].新中医,2004, 36(11):71.
[13]周昭晖.浅谈瘀血体质与中风病的防治[J].光明中医,2009,24(5):792-795.
[14]张云云,张海梅,郭德莹,等.1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体质特点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2):31-34.
[15]沈乃莹,闰征,金宇安,等.HLA-DQA1等位基因与急性脑梗塞多种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研究[J].中医杂志,2001,42(4):237-238.
[16]蒋宏杰,骆斌.不同体质类型脑血栓患者血液流变性、微循环观察分析[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11(6):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