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产科学临床技能考核规程在“两段式”教学中的应用

2014-02-07谢知慧赵粉琴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两段式考核内容妇产科

谢知慧,赵粉琴

(1.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医疗系,2.甘肃中医学院中西结合系,甘肃 兰州 730000)

为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和临床操作能力,许多高校对临床专业课程的教学,特别是针对临床技能培养部分,进行了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探索。可如何评价两者结合后的教学效果,评定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是教学研究改革的重点问题,也是专业认证背景下,培养医学生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的要求。我院的“两段式”教学方法已成功实施6年,使得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教学内容更加突出基础、临床思维能力和技能培养,但尚未建立规范的临床技能考核标准,来检验教学过程中突出培养学生临床操作技能的核心要素,对该课程的临床技能考试方法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总结如下:

一、考核对象及特点

考核我院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2006级110人的妇产科临床技能,2005级学生101人作为对照组。均在“两段式”教学模式下学习《中西医妇产科学》(尤昭玲主编),选择该专业学生的原因为:该教学模式中,学生上午在临床科室跟随带教老师学习病人的诊治,下午集中进行理论授课。其优点在于随着教学实习医院的不断扩充,门诊病人及开放病床增多,学生有充分接触临床的时间和机会,刚刚在课堂中学习过的疾病,在临床中就能见到典型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学生也愿意检验自己的学习掌握程度,参加技能考核的意愿高,考核时间充裕、考核内容具备重复性。

二、考核时间

专业课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结束后,2005级学生直接进行期末理论考试,2006级学生按照临床技能考核内容与评价标准,参加技能考核后再行理论期末考试。两级学生考试试题相同。

三、考核内容和方法

(一)“四诊”和辨病辨证技能考核。

学生自由选择门诊病人或住院病人,跟随带教老师进行中医“四诊”和辨病辨证技能考核。主要强调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给出成绩。

(二)病史采集和病历书写考核。

1.将学生分为每4-5人一小组,各组分开。选一名学生从题库中抽题,由各组带教老师假扮患者,按照题库的提示,让学生自由向带教老师采集病史,时间10分钟,之后40分钟内完成病历书写。批阅病例后给出成绩,并且对于采集病史过程中思维敏捷、思路清晰的学生加分。主要强调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给出成绩。

(三)操作能力的考核。

1.实训模型考核:根据本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和临床操作实际需要,目前只考核妇科检查和产科检查两项内容,根据考核标准,主要强调学生操作的手法规范化、熟练化程度给出成绩。

2.床旁考核:根据目前临床实际情况,只进行产科检查的考核(妇科检查操作有困难、特别是男学生),主要考核学生的临床应变能力和与病人的沟通能力或操作的连贯性。

各考核内容均建立详细评分标准,装订成评分册,学生每站考核结束时即可评分,尽量做到公平、便捷、师生间可通过该册反馈教学效果信息。

四、问卷调查及考核结果

自拟调查问卷,发放调查表110张,回收110张,其中有效的调查表109张,问卷调查表有效率99.1%。调查问题包括:(1)“两段式”教学法对妇产科学习积极性的提高程度;(2)是否希望技能考核;(3)考核规程的难易程度;(4)考核规程的客观公正性;(5)对考核规程中还需要做哪些改进等等。分析结果显示:96%的学生认为考核内容难度适中,考核方法简便。98.5%的学生认为临床技能考核加强了理论知识,促使学生重视技能的学习,非常有助于今后的实习。86.5%的学生认为技能考核能够客观、公正地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技能考核成绩,基本符合标准正态分布曲线,说明考核内容的难易度是合适的,考生的整体水平基本符合教学目标要求。将临床技能考核标准应用于实践,检验了中西医妇产科学在“两段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学生非常乐于通过真正动起手来检验自己的临床技能,学生对实训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可看到这种趋向(见表1)。SPSS 17.0数据统计学处理。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对实训教学效果满意度的比较

注:经卡方检验=11.14,P=0.004<0.05,两组在教学满意度上存在差异。

比较两届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但经临床技能考核学生理解和综合应用题得分显著高于未考核组学生(P<0.05)(见表2)。可以认为在排除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考核组的学生在同病人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较对照班略胜一筹,这反映出临床技能考核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方面的优越性,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后期的临床实习中,2006级经过考核的学生,在妇产科实习期工作积极性和技能操作水平明显提高。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期末成绩比较分)

注:记忆题型比较无差异,理解和综合应用题型比较有差异

五.体会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临床技能是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1]。就中西医妇产科学而言,特别强调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更缺乏整体设计的实践技能考核方法。我院妇产科实训课程开设多年,但一直是在实训中心模型上完成教学过程,技能成绩以学生上交实训报告的质量为标准。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缺课、抄袭实训报告现象,对模型教学存在抵触心理,不利于调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操作能力不能得到评价。对学生成绩的检验方法就是闭卷考试,不考操作,更无从谈及床旁的临床技能考核。所以经常看到“说得好、做不到”的现象,例如妇科检查的注意事项,写出来条理清楚,而模型操作时拿起器械就做,没有对话,等真正临床上面对病人,连平时说的最顺口的“膀胱截石位”也不会教给病人。应提高学生动手积极性,建立规范的考核标准,在成绩评定时纳入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充分反映教学过程中突出技能培养的特点。

“两段式”教学方法保证充足的临床考核病员,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带教老师均从事教学和临床一线工作,经验丰富,学生提高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机会多,而且不存在课时限制的问题。结合规范的考核,切实做到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培养了临床医学生“从床旁出发,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既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熟练、规范的基本操作技能。

形成规范、可行的临床操作考核标准,是建立妇产科学成绩考核评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院开展的“两段式”教学方法,改革中西医妇产科学的临床技能考核方法和内容,建立规范的考核规程,提高了学生的本课程临床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经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以后教学中广泛应用。但各院校教学条件和水平各不相同,这种探索可能不够深入全面,仅提供一些经验与大家讨论,使学生中西妇产科技能得到提高。希望今后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临床能力考核规程,使之更为客观公正,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

[1]刘成玉,吴春梅.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实践[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2(4):374-375.

猜你喜欢

两段式考核内容妇产科
氧气纯度对两段式煤粉气化炉气化特性的影响
“两段式”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事业单位竞聘上岗制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初探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水旱两段式育苗技术对烤烟成苗素质的影响
我国高校课程考核改革趋势分析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及其处理
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