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生素联用敏感性分析

2014-02-06梁佩芳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磷霉素喹诺酮金黄色

梁佩芳, 李 娜

(开封大学 医学部,河南 开封 475000)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隶属于葡萄球菌属,可引起多种严重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葡萄球菌属中毒力最强的一种,是引发疾病和死亡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常引起社区和医院感染。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迅速增多,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由于其具有传播途径广、致病性强、多重耐药性等特点,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单一的抗生素使用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而且易引起细菌的耐药性。合理的联用抗生素能在降低每种药物使用量的条件下增加抑菌效果,从而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抗生素的联合运用,已成为治疗此类顽固性疾病的有效手段。

目前已经有明确协同作用的联合用药方式不多,为进一步明确联合用药的效力,本实验用青霉素钠,磷霉素钠,左氧氟沙星两两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旨在为临床抗生素合理联用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抗菌药物 市售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磷霉素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1.1.2 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由洛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微生物实验室提供。

1.1.3 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1.2 方法

1.2.1 制备药敏片 用吸水强的优质滤纸,用打孔器打成直径为5 mm的圆形滤纸片,灭菌备用[1]。

1.2.2 供试药液的配置与分组 将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磷霉素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分别配置成0.01 mg/mL,0.01 mg/mL,0.005 mg/mL(均为常用临床浓度)。然后各取1 mL,两两混合,以3种抗生素单独使用作为对照。

1.2.3 抑菌测试方法(琼脂扩散纸片法) 吸取0.2 mL菌悬液,均匀涂布于灭菌好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皿上,用无菌镊子分别夹取药敏片,充分沾取各种药液,将贴在含菌平皿上。每平皿等距离放置药敏片5片,每组重复三次。药敏片与培养基贴合紧密,放置药敏片时切勿拖动,将放好药敏片的平面培养基放入培养箱37 ℃下恒温培养24 h。

1.2.4 测量抑菌圈直径 用直尺测量抑菌圈直径,取平均值,记录试验结果。

2 结果

抗菌药物联合在体外或动物体内可表现为“无关”、“相加”、“协同” 和“拮抗”4种作用,无关作用指联合应用后总的作用不超过联合用药中较强者,等于两者相加的总和称为相加作用,联合后的效果超过各药作用之和为协同作用,拮抗作用为联合用药的作用因相互抵消发生抵消而减弱[2]。

左氧氟沙星在单体使用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在三种抗生素中是较强的,而磷霉素钠和左氧氟沙星联用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比左氧氟沙星单体使用时的抑菌效果提升明显,见表1、表2。

表1 抗生素单用的抑菌效果

表2 抗生素联用的抑菌效果

3 讨论

目前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各种常用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近年来,虽然通过化学结构的改造,出现了一些抑菌能力很强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如左氧氟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显示了较高的抗菌活性。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常被作为首选抗菌药广泛应用于临床[3]。但有研究显示,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出现了高耐药族,占耐药族的70.18%,并有上升趋势[4]。抗菌药物的单一用药对严重的耐药菌感染作用有限,易诱导病原菌的耐药性,联合用药是很好的选择。

青霉素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作用较强,青霉素的结构与细胞壁的成分粘肽结构中的D-丙氨酰-D-丙氨酸近似,可与后者竞争转肽酶,阻碍粘肽的形成,造成细胞壁的缺损,使细菌失去细胞壁的渗透屏障,对细菌起到杀灭作用[5]。磷霉素钠属于糖肽类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性不高;左氧氟沙星是第二代喹诺酮类抗生素,为氧氟沙星的L-型异构体,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止细菌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6-7]。

磷霉素钠其分子结构与磷酸烯醇丙酮酸相似,故可竞争同一转移酶,使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受到阻抑,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而左氧氟沙星是进入细菌内部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发挥杀菌作用,因而将二者联用。实验证明两者合用后显示出很强的协同抗菌效果。

综上所述,将功能上具有一定互补作用的两种抗生素联用能取得更好的杀菌效果,本文为临床治疗顽固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提供了联合用药的参考。

[1] 崔晓霞,王秀敏. 13种抗生素类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试验[J]. 吉林畜牧兽医,2008,7(29):9-10.

[2] 汪乐丹. 抗生素联合用药依据及其应用初探[J]. 中外医疗杂志,2008,28(35):148.

[3] 吴永乐.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J]. 国外医学抗生素分册,2007,17(3):216-219.

[4] 宋晓红,方志平,刘小康,等. 6种喹诺酮类药物对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比较[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5):274.

[5] 赵文华,陈 丽,张建平. 磷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 河北医药,2006,28(2):102.

[6] 王 睿,方 毅,裴文菲,等. 头孢硫脒等6种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球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 药物与临床,2007,16(6):1.

[7] 于海江,龙 惠,刘晓蓉. β-内酰胺类与喹诺酮类联用的合理性[J]. 实用医技杂志,2007,7(14):2 542-2 544.

猜你喜欢

磷霉素喹诺酮金黄色
磷霉素细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磷霉素在多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那一抹金黄色
那一抹金黄色
金黄色
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无氟喹诺酮:奈诺沙星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