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艺传承的当下责任第二届中、日、韩文化交流论坛综述

2014-02-06撰文邓志鸿编辑易茗图片提供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创意产业中心创意设计源编辑部

创意设计源 2014年3期
关键词:老字号玻璃文化遗产

撰文:邓志鸿 编辑:易茗 图片提供: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创意产业中心、《创意设计源》编辑部

工艺传承的当下责任第二届中、日、韩文化交流论坛综述

Current Responsibility of Crafts Heritage

撰文:邓志鸿 编辑:易茗 图片提供: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创意产业中心、《创意设计源》编辑部

为共同分享中、日、韩有关工艺传承的经验,近日,由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上海市长宁区政府主办,上海礼品博物馆、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承办的“年轻的力量——工艺传承的当下责任”论坛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举行。

论坛邀请了包括中国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专家高春明、日本公益财团法人京都产业21专务理事三田康明、韩国清州国际工艺双年展干事长丁奎浩、韩国忠清北道无形文化财技能保存会会长金榮祚等专家在内的诸多代表,围绕工艺传承的当下责任,围绕中、日、韩三国培养年轻工艺传承人的做法进行了经验交流。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王小明、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志奇、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院长姜鸣致辞。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会长厉无畏作主旨演讲。

一、做好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课题

厉无畏的主旨演讲从宏观角度阐述了举办本次论坛重要意义。他首先指出,优秀技艺需要优秀的传承人。包括传统工艺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珍贵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的手作之美体现了人类的高度智慧和审美情趣。很久以来,中、日、韩在传统技艺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三国政府都高度重视传统技艺的传承。

中国艺术家顾文霞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复制《长寿绣之三》

中、日、韩三国都签署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并为非遗保护实现立法:日本在1950 年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在全世界首次提出了“无形文化财”的概念。1954 年,日本对《文化财保护法》进行了修订,设立了重要的“无形文化财保护工作”,将“无形文化财” 的体现者——该项目艺术或技术代表性人物称为“人间国宝”加以确认。韩国1962 年制定了《韩国文化财保护法》。中国在2011 年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文化领域继《文物保护法》之后又一重要法律。三国都制定了非遗项目的保护名录,并在资金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日本的“重要无形文化财”的选拔工作从1976 年开始,到目前为止一共确立了约270 件。韩国在半个多世纪以来,已陆续公布了100 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批共1219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 批共计1986 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37 项;居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一位。

厉无畏接着提出,信息时代,传统产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一方面,人工成本增高导致了传统工艺的市场萎缩,高科技冲击了传统工艺的手作技能(例如3D 打印的冲击,工业标准化生产的冲击),另一方面,人们的审美兴趣转移,导致了传统工艺生存举步维艰。年轻一代缺乏坚守,使工艺传承后继乏人,传统工艺的部分使用功能的弱化或消失,减化了其传播的有效动力。

日本艺术家安田泰三的玻璃作品《市松模样花瓶》

韩国艺术家金贤珠的铜银蚆作品《画圆》

厉无畏最后强调,三国要加强协作、共享经验,为培养优秀传承人创造有利条件。他认为,信息要共享。中、日、韩要通过论坛、学术交流、展览展示、专项共同研究等渠道分享经验和做法。渠道要拓展。除了师傅带徒弟、资金资助、政府采购等有效方式外,还要加强国际交流,为各国传承人提供平台,增强传承人信心。产学研要结合,要拓宽传播途径。如上海市文管局指导,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和长宁区政府推动,上海艺术礼品博物馆和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具体实施的相关传统工艺项目对接。今后,还可以通过与大型百货商场合作,与全球奢侈品机构合作,与全球专业机构合作,如珠宝协会、银匠协会、漆艺协会、陶艺协会、纸制工艺联盟等各类专业组织的合作,不断提升传统工艺的技能和审美品位。加强创意创新。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技艺的结合,进行生产性保护,以扩大传统工艺的市场,提升其生命力。

二、正确把握大数据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高春明的发言主要围绕大数据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开。

高春明认为,尽管上海,乃至全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不错的成效,但是,不管你是否意识到,我们的生活,因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已经并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刻的革命。

韩国艺术家尹柱哲的白瓷作品《尖装》

高春明说,大数据时代对非遗传承提出了非常具体的挑战,例如,大数据时代,各民族多元文化在互联网环境下渐趋融合,从文字、服饰到生活方式,民族特色、地方风韵,差异逐步缩小。非遗保护困难重重。新生活方式、文化趋同、极简风格对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带来巨大冲击。如拼装家具挑战榫卯结构,牛仔衣裤挑战丝绸刺绣等。在“一切皆可量化”的大数据规范下,传统技艺受到颠覆。如中医的望闻问切,玉雕的悄色工艺,陶瓷的窑变等纯粹凭经验的项目将被质疑。大数据提倡的“海量”、“高速”要求与传统的非遗理念如“慢工出细活”等格格不入。大数据时代知识爆炸,信息交互令人目不暇接,年轻人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关注传统文化,花多年时间去学习掌握一门技艺等等。此外,大数据时代非遗传承还出现了诸如表面化、虚假化、浮夸化、庸俗化、产业化、粗劣化等问题。

高春明表示,面对上述问题,中国非遗保护工作已经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比如:1.立法性保护。2003 年10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 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 年8 月,我国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先后两次当选政府间委员会委员国。截止到2011 年,我国已有29 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7 项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 年2月 25 日全国人大十一届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 年2月25 日召开的全国人大十一届常务委员会通过,并于2011 年6 月1 日正式实施。

2.抢救性保护。国家已着手建立庞大的非遗数据库,对濒临失传的非遗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2010 年,文化部正式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并将此工程纳入《“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心,承担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建设。目前,上海也在进行数字化采录工程。

3.整体性保护。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特殊价值和鲜明特色的特定文化形态(如游牧、农耕等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生产性保护。在不违背传统手工生产规律和运作方式、保证其本真性、整体性、手工核心技艺和传统工艺流程的前提下,使传统技艺、传统医药药物炮制技艺、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活动中得到积极有效的保护。

日本艺术家小路口力惠玻璃作品

在高春明看来,大数据时代不仅给非遗保护带来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与大数据结伴而来的科技革命,有能力对传统行业重新洗牌;大数据改变了过去人们纯粹依赖于物质资源、专业技术和人脉关系获取成功的思维定律;通过数据分析所获得的知识,为非遗传承开辟了新的前景;且网络世界的构建必定会淡化国界,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往沟通越来越便捷。

高春明对大数据时代的非遗保护未来充满信心,他总结说:中、日、韩三国共同拥有一片星空、一轮明月。中、日、韩三国同处儒家文化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我们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都面临着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但我们会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使我们头上的天空变得更蓝,月变得更亮。

三、研究借鉴“老字号”的生存之道

日本国京都府商工劳动部理事、公益财团法人京都产业21 专务理事三田康明向论坛贡献了自己对日本“老字号”生存之道的探究。

三田康明首先为“老字号”正名,认为其指保留着古来的传统、风格,有正统而有信用的意思。江户时代,“老字号”发展为“不断传承、守护祖业”的意思。不单纯是“继承”,“如今也在继续成长”也是作为“老字号”的条件。

韩国艺术家柳弼茂自然材料作品

日本拥有众多“老字号”。从祖业中诞生出日本独特的“家制度”,形成了家人与家仆精神上的纽带及对集体的团结之心。持续了100 年以上的企业多达2 万4 千家以上。创业于1912 年前的企业多达24,570 家,其中早于江户时代的企业有145 家。按行业排名,最多的是日本酒制造业784 家,其次分别为旅馆・酒店630 家・酒类零售594 家・布匹・服装零售592 家、租房中介538 家等。老店中,多半是“资本金不足5 千万日元”,“员工不足50 人”,“年销售额不足10 亿日元”的中小规模企业。据调查,日本经济低迷期的1999 年,全国企业80%以上赤字这一时期,老字号企业的业绩却能保持29%上涨、45%赤字的惊人态势。这证明了:“老字号企业”经得起低迷经济的考验。

韩国艺术家金恩惠韩纸作品

三田康明举例并剖析了“老字号”的“经营哲学”,认为“老字号”不变的“经营哲学”就是“家训”成就的信用度:大丸的家训是“先义后利”,其意包括“义为先,利在后”的企业会繁荣;“优先道义,再考虑利益的‘顾客至上’”。富山药业的家训是“先用后利”,意指先让客人使用,再收取费用来盈利。近江商人的家训是“三方都好”,说的是卖方、买方、社会有利~CS(顾客满意)、ES(员工满意)、CRS(企业的社会责任)。

不仅看到了“老字号”传统,更关注老字号的不断进步。三田康明认为,老字号经常回首原点,不断改善以顺应当代的形势,不断继承从创业期以来的“经营理念”,“经营哲学”,渡过几次危机后,更以苦难为契机,珍惜社会上得到的信用,从而发展壮大。

“老字号”继承着眼未来的事业,每天下功夫累积创意。从早期阶段就着眼未来事业传承的准备并创造环境;比起血缘和利益,更加注重事业的永久持续性; 老字号中的祖业(企业/店铺)很多,他们都是从幼小时期就有意识地培养继承人。没有继承人的情况或者长子不适合做继承人的时候,就将入赘女婿或者领班立为店主,把他们培养成将老字号的“经营精神”、“经营哲学”、“经营理念”传承下去的后继者。

“老字号”以“家训”和“永续性”为核心构建商业模式。老字号企业在危机时期更团结一致,以渡过难关。工作上总是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地不断努力并积累创意,可以说这就是老字号企业的商业模式。他们并不是突然就有“大突破”,而是累积着凝聚心血的“微小变化”,这种厚积薄发的努力,正是他们反转逆境的原动力。

三田康明最后的总结耐人寻味。他提出:“不能改变的东西、应该变化的东西汇合在一起,就构成发展的哲学,所谓“不变与流行”。追本溯源,“老字号企业”也是风投企业,老字号的经营哲学是从长远的视角,贯彻成本意识,以适宜的经营,平衡传统与革新为宗旨。不能变的东西是:顾客第一,重视本业的坚实经营,重视品质,传承企业理念,彻底的危机管理、积德行善的社会贡献……应该改变的东西是:“反映商品、服务的顾客需求,改变流通、销售渠道以符合时代形势,以本业为前提,创造出新的事业,将家训、社训、企业方针等转化为适合当下的语言……”

“越是经得起重大危机考验的,越能持续成长、发展”。三田康明将“老字号”的商业模式总结为几个大类,它们是:蕴藏在老字号的家训、社训中的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重视本业的“适宜经营”的商业模式,保护该保护的、改变该改变的商业模式和贯彻顾客第一、致力于社会贡献的、最适合整体的商业模式。

韩国艺术家金义讃作品《#9》(桦木 铜线)

韩国艺术家金义讃作品《#9》(桦木 铜线)

四、探讨年轻力量培育的路径与方法

“工艺传承的年轻力量”是论坛主办、承办各方都非常关注的讨论内容。“工艺传承的年轻力量”一方面指新经济时期来自社会、文化、科技、商业、模式等方面聚拢的对工艺传承的新生支持力,更指一代一代成长起来的传统工艺的承续接班人。

1.翁纪军演讲。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时尚与工艺学院院长、教授翁纪军以漆艺教学为例,从专业人才培育的角度,阐述了“专业院校是培养工艺美术生力军的摇篮”的主题。

翁纪军介绍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特色专业——工艺美术专业,介绍学院近五十年办学历史以及卓然出彩的陶艺、漆艺、特种工艺(雕刻类)、玻璃、雕塑、装饰绘画等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学院数十年来坚持保留传统文化,在人才培养目标确立、课程设置结构和训练方式上的积极探索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国家漆艺精品课程的带头人,翁纪军还与在座专家学者分享了漆艺工作室开展双师教学以及校内教师梯队建设方面的经验。翁纪军将自己实践的工艺美术教学方法归结为“知识讲授现代化、示范辅导师徒化、循序渐进合理化、因材施教个性化、实训情景多样化、工学结合职业化,”最后自信地将人才培养成果的衡量标尺归结为“作品说话”。

2.野田雄一演讲。日本首家公立玻璃博物馆——日本国富山县玻璃博物馆馆长、教授野田雄一作了《打造青年艺术星空——富山玻璃博物馆培养年轻艺术家的经验和做法》的演讲。

富山玻璃造型研究所1991 年开校,,致力于培养未来玻璃文化的人才。富山对年轻玻璃艺术家的培养首先从理念打造开始,以玻璃造型为人才培养目标,瞄准世界水准玻璃艺术,追求器皿用具之类的功能和纯粹艺术玻璃的多种可能性。

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步骤,富山市旨在玻璃艺术的地方产业化。富山市开设玻璃工作室,为有志于制作玻璃的年轻人提供租赁设备、创意工作室、商店、画廊、咖啡馆等一系列玻璃文化基地设施。通过借出设备和工作室为年轻艺术家减轻负担,吸引他们在此定居。工作室面向来馆者提供体验教室或参观活动,有作品展示和贩卖;工作室人员通过工作把握用户需求,学习将来独立的诀窍。富山市的另一种独立工作室有优厚的政府支持条件,成为吸引以“成为专家为目标”的玻璃艺术家的原动力。

富山市开始打造玻璃城市品牌,开发了新的玻璃表现素材和独特的商品,其中“越翡翠”“越碧”“越琥珀”就具有原创特色。“越翡翠”把富山县朝日市开采的翡翠加入玻璃原料中调和后制作出来,神秘的色彩以首都圈为中心广受欢迎。玻璃可以跨界发展,富山玻璃与高冈铜器或漆器的不同行业进行项目交流,开发了玻璃和异素材混合后产生的高设计性的商品。此外,富山市玻璃品牌正不遗余力地为追求21 世纪型新都市“玻璃的城市发展”努力。

野田雄一最后指出,在成熟的现代社会,人们开始看出不是到处都有的东西而是除了那个人以外谁也做不了的、除了某处以外其它地方都见不到的东西的价值——这无疑是富山玻璃产业及人才培养对新经济时期人类需求趋向的准确捕捉。

3.丁奎浩、金榮祚、姚诞演讲。论坛期间,韩国清州国际工艺双年展干事长丁奎浩、韩国忠清北道无形文化财技能保存会会长、重要无形文化财传承人金榮祚、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工艺美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姚诞分别作了《节庆方式是传承传统工艺的有效途径——以韩国清州国际工艺双年展为例》《做精做专是传统工艺传承的前提——以韩国烙画技艺传承为例》《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启动中的工艺美术高端人才培养计划》的演讲。

以节庆为契机,融入工艺传承的内涵;以做精做专为态度的基准,潜心传统工艺的传承;以工艺美术高端人才培育模式的创新,开拓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的新路——中日韩三国专业人士,分别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与论坛嘉宾分享培育手工艺传承年轻力量的经验和心得。

与第二届中、日、韩文化交流论坛相辉映的第四届中、日、韩艺术邀请展同期于上海长宁图书馆举行,展览遴选近80位艺术家的110余件作品参展,以“艺用之美”为主题,集中展出了中、日、韩一批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和一批极富创新特色的年轻新锐艺术家的作品。

其中,中国参展艺术家逾30位,地域覆盖了上海、苏州、常州、贵州、广东等多个省市,并特邀了部分高校师生代表参展。包括顾文霞、王金山、黎铿、刘忠荣、陈海龙、萧剑波等工艺美术界的各方代表均悉数亮相。

日本则由享誉海内外的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会长、文化功劳者浅叶克己,艺术院会员、文化功劳者今井政之领衔,集中展出了平面设计、陶瓷、玻璃、金工、人偶等诸方面的艺术。其中,由馆长野田雄一率领的日本首家公立玻璃艺术馆——富山玻璃艺术馆逾10位艺术家集中参展,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韩国艺术家崔荣根作品《诞生-大爆炸》

韩国则由经验丰富的清州国际工艺双年展组委会推选了最具代表的24位韩国工艺美术家参展。其中,忠清北道无形文化财技能保存会会长、著名烙画家金荣祚以烙画技艺创作的韩流明星像,让人耳目一新,充分展示了韩国文化创意、创新的独特魅力。

五、构建更开放的“3+X 文化交流平台”

十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执行会长、第四届中、日、韩艺术邀请展组委会执行主任王荣华在专题发言《依托中、日、韩艺术展交流平台,积极推进中、日、韩年轻工艺传承人队伍建设》中高度赞誉中、日、韩艺术邀请展暨相关论坛为三国文化艺术交流的良好平台。他指出,第四届中、日、韩艺术邀请展的亮点是除继续邀请三国顶尖的艺术家参展外,还首次向众多青年艺术家开放,吸引青年艺术家和工艺传承人参与;以“艺用之美”为主题,积极推进艺术与生活的融合;同期举办“年轻的力量——工艺传承的当下责任”中、日、韩文化交流主题论坛,更是很好地推动了三国艺术界的全面交流与合作。

韩国艺术家崔荣根作品《创世纪》

王荣华在演讲中表达了组委会构建“3+X文化交流平台”的愿景。他说,组委会期望在总结四届活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立足中、日、韩的交流基础上,每年适当增加个别嘉宾国,从而促进亚洲文化艺术与世界各国文化艺术的进一步交流。

在设计之都上海,择址本地最负盛名的工艺美术人才培养专业院校,以““年轻的力量——工艺传承的当下责任””为论题,举办中、日、韩文化交流论坛,意义深远。

首先,论坛的号召力实际推进了中日韩三国对工艺传承当下责任的践行经验交流和进一步思考。正如论坛联合承办单位——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院长姜鸣所言,上海工艺美院作为一所拥有五十余年办学历史的学校,中国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唯一一所艺术设计类院校,一直致力于秉承传统、创新发展,以国际化的视野、全新的教育模式培养艺术设计人才。学院在全国首创“3+1”工艺传承大师班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遴选部分优秀毕业生留校,由工艺大师带教1-2年,学习传统技艺、工艺文化知识、工艺美术的设计方法和创意表现等课程,提高工艺技艺水平。论坛的举办,让学院有机会在既有实践的基础上向中日韩各国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学习,进一步思考研究适合本土的人才培养未来路径。国际艺术交流的陶冶,定将有助于学院脱胎换骨,更新成长。

其次,连续举办两届的中日韩文化交流论坛在新增了青年艺术家和工艺传承人参与后,实际形成一种路径多元但目标一致的“亚洲力量”,这种力量将在未来不断接力,为世界工艺传承的美好未来作出贡献。

邓志鸿

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理事、战略投资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创意产业中心主任、专项管理办公室主任

上海戏剧学院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猜你喜欢

老字号玻璃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让老字号绽放“光明”
鑫炳记太谷饼:老字号焕发新生机
TEST OF TIME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TEST OF TIME
玻璃中的自然之美
玻璃是怎样炼成的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