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技术环境下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2014-02-06杜玉霞贺卫国
杜玉霞 贺卫国
(1.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2.广东财经大学信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320)
移动学习是分布式的微型学习,是无论学习者何时何处,都能够随时随地进行的学习,与移动学习的便捷性相对的是,学习者经常处在外界干扰中,为了促进中小学教师在移动技术环境下实现有效的专业发展,本研究围绕怎样实现教师在零碎的时间和非系统性的学习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这一核心问题,以情境认知理论、关联主义理论等理论为指导,以广州市中小学教师为具体研究对象,创建了基于微型资源的自我反思学习模式、基于校本研修的团队成长模式、基于交互学习的同行互助模式、基于名师讲座的专家引领模式、基于微型学习资源创作的交流分享模式等移动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种主要模式。
一、基于微型资源的自我反思学习模式
分析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了解自己教学中的优缺点,是教师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持续提高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周国昌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课堂教学中所发生的事件加以注意,通过记教学日记、写教学反思、进行座谈、课堂教学现场录像、请同行观课、听课和评课等方式,探讨、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加深对教学的认知与理解,提高专业水平。教师正是通过这种对自己教学行为不断进行的批判性反思,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1]
本研究组织广州一些中小学教师自己利用DV机或手机等便携设备拍摄或请同事帮忙拍摄,将自己教学中不满意或需要改进的片断录制下来,制作成微型教学视频,在课后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问题的解决策略,写下反思日志或笔记,发表在微博、博客或相关学习论坛中,请同行参与讨论,提出意见或建议。如果教师本人愿意,还可以进一步将自己的教学视频上传到校园网上邀请同行或专家在校园网上或利用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对微型教学视频进行点评分析,或者邀请相关专家和同行一起观看教学视频,进行现场点评分析,教师对照自己反思日志,对比专家或同行的点评意见,进一步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改进策略,这种基于微型资源的自我反思学习模式,使教师可以应用移动技术的优势,促进自我成长和专业发展。
由于基于微型资源的自我反思学习模式中的课堂教学视频片断主要是供教师自我反思学习用,对视频拍摄和制作的技术要求不高,所拍视频能够全面记录存在问题的环节或片断即可,拍摄下来的视频教师既可以自己单独分析反思,又可以邀请同行或专家点评,操作简便,实施灵活,中小学教师容易接受,实施效果较好。
二、基于校本研修的团队成长模式
校本研修是教师实现在职专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与脱产集中学习相比,校本研修能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需要开展,有利于缓解地域分散、编制紧缺、工学矛盾突出、经费短缺等中小学的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但是,由于校本研修是容易受学校本身环境单一、师资有限、学习内容相对贫乏等方面的局限的影响,导致低水平重复学习等问题。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慧校园、数字校园等信息化建设工程的推进,为校本研修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有利于克服传统校本研修的局限,使新技术环境下校本研修的内容更加丰富,可以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研修活动,研修方式可以多样化、灵活化。经验表明,建立主题明确、组织科学的研修团队是研修成功的重要保障,本研究实践提炼出了基于校本研修的三种团队成长模式:
1.以学科理论与知识、学科教学法学习为研修主题,组建学科研修团队。这种学科研修团队以学科教研小组为基础,研修小组在专家的组织和引领下,建立主持人轮流负责制度。小组成立后,每人提出自己感兴趣的主题,通过小组讨论形成本学期要研修的主题,并确定该主题的主持人,主持人提前查阅相关资源,搜集各类网络学习资源,整理分类后,发布到本小组协商指定的网络上,例如微博、QQ群、微信等传播平台上,组织团队成员学习这些资源后,可以进一步补充丰富学习资源。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QQ群实时讨论+微博(评论)/博客异步讨论”两种方式进行讨论,主持人根据讨论的进程,当讨论逐步深入,出现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时,主持人征集成员的意见,必要时组织面对面的研修活动,总结第一个阶段的讨论结果,解决关键问题,推进下一阶段的深入学习。
该模式的主要优势是在网络研讨阶段,教师可以运用移动通信设备随时接入移动互联网,利用课间、坐车、等车、等人等各种零碎时间,进行学习和讨论,教师既可随时随地与同事交流,又不必统一集中,提高了研讨的灵活性,摆脱了传统校本研修活动的局限性。主持人通过引导和总结,提炼出一些关键的重点或难点问题,进行集中研修,通过面对面讨论学习,解决相关问题,提升专业能力。
以学科理论与知识、学科教学法学习为研修主题,组建本学科研修团队进行研修的模式,包括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研讨准备阶段,包括确定主题,搜集资源,整理资源,提出研修目标;第二个环节是移动研讨阶段,在主持人的引导和激励下,研修团队所有成员自主学习研修资源,利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参与网络研讨;第三个环节是面对面集中研讨阶段,通过面对面交流,解决第二个环节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如果该轮的研讨问题都已经解决,则对该轮研修总结后,开始确定下一轮的研修主题,开展新一轮研修。否则,在总结该阶段研修活动的基础上,确定需要继续研修的小主题,制定研修计划,重复三轮研修活动,直到完全实现该主题的研修目标。
2.结合教育改革和本校发展现状,组建共同学习目标团队。这些学习目标必须是结合国家教育改革或学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或急迫问题而确定研修主题和学习目标,组建各类学习目标团队,开展研修活动的一种专业发展模式。例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学校根据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将教师分成若干个学习团队,建立学习服务中心,为每个学习团队提供由许多小知识点组成的系列学习资源,将这些资源共享到校园网上,供教师们利用移动设备在线或下载学习,并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除了国家的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所有教师要学习的一些新政策、新知识、新技能等内容的学习外,各学校也可以根据本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要求等确定研修主题,例如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等主题的学习。
3.基于问题解决的自发学习团队。这类团队的结构较前两者要松散,学习团队完全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组建起来的,没有指定的、预先准备好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随机性较高,研修时间长短不限,以问题解决为终结。例如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的发展,使许多教师在微课设计与开发、微课应用策略与效果评价等方面遇到许多问题,教师可以将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以求助的形式或经验总结的形式发布到校园网上,引发其他教师参与讨论,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或者对已有策略进一步补充完善等。学校相关部门要注意及时引导这类学习团队的研修活动,当问题比较普遍和突出时,可以将这类学习团队升级为学习目标团队,由专人负责组织学习内容,引领教师解决问题。
三、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同行互助模式
针对基于校本研修的团队成长模式和基于微视频的自我反思模式的局限,本研究提出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同行互助模式。基于校本研修的团队成长模式中,学习者拥有相同的学习和工作文化环境,会面临一些相同或相似的问题,但是,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需要不断创新的过程,即使来自同一所学校的教师,也会面临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只在本校同事中进行讨论,短时间内难以获得实质性的进展,有必要对这类问题,通过移动终端发布到微博、微信、QQ群或相关专业论坛上,获得即时帮助。例如某中学教师在创建微课的过程中,发现输出后的微课声音偏小,自己检查测试多次不能解决问题,如果找本校同事,有些正在教学,有些也不懂如何解决,该老师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分别发布在自己的微博和经常登录的移动学习论坛的技术版块,半小时内,就在热心同行以微博评论形式所提供的指导下解决了问题。
基于微视频的自我反思学习模式中,如果教师不主动邀请专家或同行点评,或者由于条件所限不能及时获得专家或高水平同行的及时点评和指导,教师自我反思的深度和效果会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在基于微视频的自我反思学习模式研究过程中,笔者试图引导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视频上传到校园网或互联网这些快捷便利的传播平台上,但无人响应,通过访谈了解到,教师们认为,将自己有问题或者说不良的教学行为视频上传到网络,被别人点评或批评是很难堪的,没有勇气在网络上接受无数网友或同行的批评,这是笔者没有预料到的。访谈发现,教师们更愿意与专家分享自己的教学视频,而不太情愿与同事特别是本校的同事一起分析交流分享,认为将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展示给本单位同事是很没面子的事情。
为此,如果对视频画面在后期处理上,通过添加马赛克隐去教师的相貌等身份信息,并对声音进行一定的处理等方式,既尽可能地保留了教学过程中的真实情境,又保护了教师的隐私。然后再将这些教学视频上传分享到移动互联网上,与来自各个学科、身处不同地域的同行一起分析、讨论和交流,可以及时有效地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促进专业成长。由于要对录制的教学视频进行相关的后期处理和部分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不高,在这种模式中,一般需要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一定的培训才能掌握这些视频编辑与处理技巧,加大了教师的负担和研究的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种学习模式的推广和应用,但从访谈结果来看,教师比较喜欢这种学习模式,相信随着教师信息素养的不断提高,这种方式将会日益普及。
四、基于名师讲座的专家引领模式
名师讲座的专家引领模式,无论在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中,还是在网络环境下的专业发展活动中,都是应用比较多、能够在短时间内带动大量教师共同学习的有效方式。基于互联网直播的名师讲座,使教师不必在空间上集中;通过网络非实时点播收看讲座录像,使教师摆脱了时间上的制约,与集中的面对面讲座相比,教师学习更加灵活和方便。但是,互联网环境下提供的专家讲座视频,往往是一两个小时的大容量视频,工作、生活、学习繁忙的中小学教师,很难挤出这么大块的时间,一次看完全部内容。
移动技术的发展,使人手一台移动终端成为现实,利用各种碎片时间学习成为人们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和趋势。及时改造和加工现有的名师讲座,是在移动技术环境下继续发挥其作用的必然要求,实践发现,下述两种改进名师讲座的方式是移动技术环境下教师学习的有效模式:一是将互联网上、校园网上以及从光盘等渠道收集到的优秀的专家讲座视频,进行二次开发和加工,将视频按知识点分解为若干长度在几十秒至十分钟的短视频,配上适当的解说和字幕,供中小学教师利用移动设备在线或下载后在零碎时间观看学习。二是直接将专家现场讲座的过程录制成视频,并根据知识点分割成系列短视频后,上传到移动互联网,供教师在线或下载观看,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巩固学习。
五、基于微型学习资源创作的交流分享模式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每个人都是新信息、新资讯的创建者和传播者。在教育领域,中小学教师不仅是各类学习资源的应用者,也是学习资源的创建者。教师将自己擅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创建成微课等学习资源,可以与同行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实现共同成长和提高。在这方面,许多青年骨干教师具有强烈的创作欲望,能够及时将自己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提炼制作成微型资源共享到网络上,与世界各地的同行进行交流和分享。
这种模式需要学校和研究人员为中小学教师提供更多的支持服务和帮助,许多中小学教师有开发微课的热情,但限于信息素养水平不高,缺乏相关指导和培训,不知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恰当的开发工具和软件进行开发,有些教师在摸索中开发出微课后,对存在的问题不知如何改进等。针对这些问题,及时为教师提供微型学习资源创作的培训和指导活动,在专家讲座的基础上,建立QQ群和微博,为教师随时提供答疑等支持服务,并引导教师之间互相研讨,互帮互助。通过专家引领、网络答疑、在线研讨,在试验学校培养了一批具有较强的微型资源创作的种子教师,通过他们的影响,带动更多教师积极参与微型学习资源创作交流,在创作交流中实现有效的专业发展。▲
[1]周国昌.让教学反思导航教师自我专业发展[J].考试周刊,2011(9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