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理论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的价值研究
2014-02-05龙翔
龙 翔
一、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关乎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其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职业学校各学科都顺应时代要求,结合学生需要,进行了课程教学改革,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同样也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但是,仍有一些教师囿于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如教学过于模式化,对于课文的讲解,不分题材,一律围绕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五个方面展开教学;写作教学也是十分死板,在写作内容设计上,不能很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没有把握住学生的潜在能力,不能使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得到很好的发挥;职业学校重专业课教学轻基础课的现状,导致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不断减少,学习语文的目标只是为了应试。这样,就使语文教学无法激发学生探索性学习潜能,与教学目标严重不符。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联系实际的能力大大削弱,也不具备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这些现象在农村孩子的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很多来自农村的学生,探索学习的能力很差,他们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常常无所适从,不主动回答问题,也不参与小组讨论。
二、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
多年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其核心内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用最朴实的语言揭示了教育中最珍贵的事实。
(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认为,自从人类出现至今,人类的生活就是一种教育,不同的人过着不一样的生活,也就接受着不同的教育,过着好的生活就能接受好的教育,过着坏的生活就接受坏的教育。他说:“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死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1]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发挥它的最大能量。陶先生认为教育源于人们的生活,只要有生活,就会产生教育,而且教育会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变而改变。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接受教育,生活和教育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教育是伴随人类一生的,人们的人生就是终身学习的过程。
所以,对于语文教学,课堂上讲的都是一些固定的句式和范例,语言文字的真正源头在生活中,好的语言文学作品也是来源于生活的。
(二)社会即学校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如果从大众的立场来看,社会是大众接受教育的唯一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能够接受的教育。对于学生而言,社会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生活就是学生练习所学内容的地方。在传统的观念中,学生只有在学校中才能学到有用的知识,然而,陶行知先生却认为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将社会当成学校,这样教学的资源就得到了极大的增加,把学生从原来的“鸟笼”中解放出来,学生可以收集到更多自己喜欢的学习资源,开阔眼界,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能动性。陶行知先生认为:“在社会的伟大学校里,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先生,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同学,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他指出,当前的教育应该面向社会,社会生活的内容才是教育的核心内容。只有将学生放到社会这个大学校里,他们才能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才能不断提升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陶行知认为,一个人的认知水平代表着他的价值观念,只有认知水平提高了,他的语文素养才会得到有效的提高。[2]
所以说,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事,语文课堂教学只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只有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走进生活,才会达到更好的效果。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应该在社会,而不是课堂,要大胆地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学校里尽情遨游,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先生指出了教育的好方法,就是要将教、学、做三者合一。“教、学、做”作为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三个方面,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生活中,当做一件事的时候,对于这件事本身来说是做,而对于自身的成长就是学,对于人的影响就是教。所以,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做是一件事情,不是三件事情。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么做就要怎么学,怎么学就要怎么教。教但是不做,不能算是教,学但是不做,不能算是学,教和学的中心都是做。教学做的一个共同中心就是实际的生活,教育与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要以生活为中心,强调教、学与生活实际的有效结合,重视实践。
生活教育理论强调做的重要性,反对为读书而读书,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和素养。
三、生活教育理论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由于当前语文教学中,教师、学生、教育资源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因此,生活教育理论在现代语文教育中的应用,将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很好的思路。
(一)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社会上,良好的学习氛围都是十分重要的,语文教育应该是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激励每个学生大胆发言,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轻松、愉悦。
(二)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通过生活得到发展
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向生活,让学生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创造鲜活的教学场景。从而拉近生活与语文教学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要加强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周记日记,规范学生的书写,让学生针对某一事件谈谈自己的感想;还可以组织一些语言类活动,例如辩论赛、演讲比赛等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实用。
(四)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潜能
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点,开展个性化教学。增加一些讨论学习的环节,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根据学生的差异,按照兴趣爱好,提供不同的课题,培养其能力。
(五)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
要使学生从思想上适应探究式教学模式,让他们认真分析学习实际,确立奋斗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探索学习进程和方法;通过主动尝试和探索,及时进行自我评价,了解并且反思学习现状,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改进和调整自己的学习,始终保持学习的兴奋状态。
(六)要运用生活化的教学资源来充实语文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对于阅读和写作教学,要有效运用多媒体课件。在制作课件时,要注意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以及教材,将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引入教学,通过画面,更为直观、生动地反映课本内容,使得抽象变成形象,静态变成动态,从而有效实现课堂生活化,体现语文学习和生活之间的情景交融。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1.
[2]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九五”教育规划课题组.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