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开发的几点反思

2014-06-01孙晓峰

职教通讯 2014年12期
关键词:岗位技能过程

孙晓峰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断重视,中职吸引力逐渐增强,招生形成利好,但由于诸多原因,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自控能力较差,学习欲望不强等问题,给培养目标的实现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与此同时,社会对职校生的期望值较高,希望通过职业学校的学习,使他们能找到工作,一定程度上,过分注重“职业”而忽视了如何“教育”;而学校教育仍囿于传统的学科体系,方法手段滞后,结果培养的学生职业能力较差,不能适应岗位发展的需求。因此,站在职业的角度谈职业教育,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实用的技能型人才。

一、中职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的主要问题

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将推行项目化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项目间关联性不紧密

一些中职的项目课程前后缺乏联系,项目之间缺乏能力过渡和关联,知识有遗漏和压缩,使学生只能完成工作过程中的独立任务,无法独立完成整个工作,缺乏变通性和适应性。

(二)项目来源随意简单

职业学校一般采取的是模拟项目,要与企业的实际相匹配较困难。课程教学仍以学科体系为主,在后面增加几个项目,或者将一些技能性课程改头换面直接拿来用于项目化教学。这种项目化教学对学生的训练达不到理想效果。

(三)教学情境与工作实际不吻合

大部分职业学校的实训中心都是依据学科课程教学的需要设计和建设,是一种学科内容导向的设计模式,存在零散性,缺乏整体设计思路。加上没有持续的投入,与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境相距太远,不便于有效开展项目化教学。

二、中职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问题的反思与对策

(一)注重市场调研

要结合工作过程实际选择合理项目,必须进行市场调研。教师通过下企业看岗位,进行岗位分析,可以清楚知道企业有哪些岗位,每个人的工作实际,可具体细化到很小的工种,如焊接、校正、检验等。以电视机组装厂为例,普通员工的岗位主要有插件、焊接、检验、维修等,结合岗位要求,可以分析岗位需要哪些技能,技能需要哪些知识,从而形成岗位群、技能群、知识群,如图1所示。教师从中挖掘知识、技能、岗位的需求,以便实施教学。

再将技能和知识点进行整合,才能真正意义上结合工作岗位过程的实际,形成一个合理的项目。这样进行项目课程开发,教学实践中学生易接受,教师也易开展教学。

图1 企业→岗位群→技能群→知识群

(二)建立项目标准

在一些技能课程中,教师要对照技能要求,构思项目教学有效开展的细节,使得学生在进行项目分析、实施过程中,有依据、有方法,做到步骤规范,处理方法得当。也就是要做成标准的项目开发实例,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学,学生才能逐步进行操作。

如汽修专业中,轮胎动平衡的检测步骤可分为:步骤1有无异物检查;步骤2去除旧平衡块;步骤3检查轮胎气压;步骤4……步骤5……在每一个步骤的分析中,可采用标准化的作业书,如:1.技术要求的分析(结合图片分析);2.错误点列出(学生易出错的内容);3.安全注意事项(强调);4.知识链接(如不去除异物的影响)。这样,实际上是形成一种项目指导书,便于学生掌握,汇总起来,可以变成项目化教程。

(三)优化开发项目群

项目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需要一定的设备设施条件,整个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校实际,平行化进行不同项目的实施,以解决部分项目工位不足的问题,使自身的项目教学能落到实处,以避免又走到学科化、课堂化教学的老路上。

同时,教师要认真研究分析项目,将综合性强的项目细化、优化,做成项目群,串接项目,简化知识、技能,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学生动起来,学生有思考、拓展的空间和能力,教学效果自然就会好。

如:音乐门铃电路这个大项目,可细化为LED发光二极管、瓷介质电容、三极管、扬声器的识别与检测以及焊接装配等。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化分析,形成一个大的项目群,每个项目有具体的项目标准,再根据技能项目的操作指南,让学生分别去做每个小项目。这样,既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也可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创新教材建设

课程项目化的教材具有完全不同于传统教材的特点和要求。在内容上,项目化的课程教材不再是相关学科体系中概念、理论知识等的系统归纳,而应当是完成工作任务(项目)的背景资料、操作规范说明和进程指导方案。在形式上,这类教材不再仅仅是纸质的书本,而应该是包括纸质教材、电子课件、课程教学软件、多媒体声像资料等多种形式的“立体化”教材。同时,教材必须是动态的,能够针对地区或行业经济及技术的发展水平,及时进行增删、修改与重新组合。

基于中等职业学校目前的课程研究现状,可采取引进专家的研究成果与培训本校科研人员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题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课程开发与专业教学指导手册,以提高效率,少走弯路。只有对课程进行创新结合,才能使教师教学中有据可依,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重视教学情境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情境设计,强调的是如何使教学中的要素能真正模拟实际工作中的要素,包括内容和过程要一致。设计上不仅要从实际工作问题或情境出发,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要让学生按照实际工作的操作过程或规范来解决问题,遵循以下两个方面:(1)空间结构与工作现场相吻合;(2)具有生产功能和教学功能。

具体来说,就是在空间设计上要尽量模拟企业的空间布局,同时,将生产区与教学区合理组合。尽可能按企业的工作过程来组织实训中心的教学过程,建设“校内职场”,让学生发展其无法在教室中获得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教学环节与工作环境之间的差异,使学生获得技能和知识,并将其直接应用于实际环境中,缩短学与用之间的差距,从而较快适应岗位要求。另外,要根据教学项目要求,设计合理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与企业需求相一致的场合中理解和接受知识、技能,实现“无缝”衔接。

(六)构建多元化项目教学评价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中,学习的成果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化的,评估总结是其重要环节。因此,在评价方式上,除了用传统的笔试、口试来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外,更强调运用完成项目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评价标准上,灵活运用绝对评价,考核学生是否达到项目教学的目标要求,关注学生在项目教学中的进步程度,以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

在评价主体上,鼓励学生主动、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以促进其对自身学习成果的反思。

(七)加快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

由于学生、教师和设施等方面的原因,中职学校实施项目化课程教学相对较为困难,效果也不好。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求,对师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课程项目化开发最根本的要素是教师,教师必须自己懂技术、懂技能,才能理解工作过程,理解如何将课程进行项目化,才能教会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自我钻研,学习技术,否则,项目化教学的推行必然是纸上谈兵。

同时,职业学校要加大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安排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校本培训等途径,将教师下企业实践落到实处。从而使教师能从企业一线获得最真实有用的职业技能,不断更新理念和方法,加强课例开发,提高项目化教学的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在课程和教学改革过程中,创建以工作过程任务为中心的新模式,进行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学科课程模式,教学效果明显提升。然而,要真正抓好、抓实项目化教学,还必须进一步改革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管理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双向式学习思维方式,加大设备设施投入和改善布置方式,注重教师角色转换和专业提升,不断开发符合工作过程实际的项目课程。通过项目课程改革,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岗位技能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画唇技能轻松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