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涉农专业英语翻译课程体系开发问题探究

2014-02-05张梦娜

职教通讯 2014年12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课程体系高职

张梦娜

高职院校涉农专业英语翻译课程体系开发问题探究

张梦娜

以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高职教育发展需求为导向,结合涉农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实际,从课程目标定位、框架构建和反馈机制等方面,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英语翻译课程体系进行开发探索,以适应农业经济发展新形势。

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翻译课程 ;课程体系开发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现代农业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社会亟需农业或涉农英语技能人才。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16号文件精神,对高职教育的课程开发设置必须以突出职业岗位技能为主。[1]因此,如何结合高职学院特色,探索服务于“三农”的英语应用技能和涉农专业结合的创新课程体系开发思路,是当前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理论指导原则

本文围绕以农业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以培养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的应用型英语翻译技能为目标,以开发不同知识结构交叉的课程体系而展开,结合笔者所在学院自2012年以来涉农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实际,对涉农专业的英语翻译课程体系开发进行探索性研究。主要以课程建设的建构主义教学观、支架式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指导原则,开展对涉农专业英语翻译课程体系开发的研究。

(一)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教学观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目标应围绕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展,教与学之间是互为促进的循环环节。因此,教师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为学生提供有关知识的“主题、图式和框架”,围绕目标而展开一系列有关知识的建构过程,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学习具体的内容,从而使学生从中不断获得意义,进一步完善其认知结构以及发展创新能力。[2]应用于涉农专业的英语翻译课程体系开发的实践,其教学目的应是如何培养学生的交叉学科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创造性思维。

(二)支架式(Scaffolding)理论

支架式理论中的“支架”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帮助,即教师通过“支架”,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步转移给学生自己,辅助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最后撤去“支架”,从而使学生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该理论是针对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学习实践过程中各自所起的作用而言的。[3]在涉农专业的英语翻译课程体系开发的过程中,如何保证学生从i阶段(基础能力水平)移向i+l阶段(能力提升水平),对课程可理解的尺度是非常关键的,“支架”作用的发挥不可或缺。

(三)“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理论

维果茨基(Vygotsky)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学生课程学习发展体现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课程建设的“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学习的发展。因此,涉农专业的英语翻译课程体系建设应保证学习者总是在其“最近发展区”中学习,需要教师们精心组织,在教学中及时对所学课程内容进行咨询与诊断,从而使课程学习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

二、研究内容

高职涉农专业英语翻译课程体系(以下简称“本课程”)的建设是以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高职教育发展的需求为目标,以实现学生和未来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以期为高职涉农类专业的英语翻译课程建设探究一个可供参考和借鉴的范式。

(一)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研究

根据学院所开设的农产品经纪代理、市场营销(农产品经营方向)等涉农类专业方向课程及从相关企业、行业得来的调研资料,探讨如何对高职涉农类专业英语翻译的课程建设趋势进行分析。将工作任务、职业行动能力要求相近或交叉的农产品营销(出口方向)、涉农翻译、农产品外贸等作为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针对上述岗位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首先,本课程体系对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和知识等学习性任务进行设计;然后,针对上述岗位群将其职业行动领域转化为相应的学习领域,再根据学习领域的特点,设计具体的学习情境。

(二)课程建设的框架构建研究

课程建设的构建以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从业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为主导途径,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评价体系框架构建研究。

1.课程内容的选取与就业岗位对接。在选取课程内容时,应首先遵循以下“三个一致”原则:课程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课程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一致,课程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其次,根据各类行业和企业专家对课程所涵盖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分析,并遵循高职涉农类专业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充分考虑课程学习情境的实用性、扩展性、典型性和可操作性等相关因素。[4]

本课程将课程内容设置为6个基本的学习情境,每一情境下可设多个相应子情境,子情境应遵循学生学习能力的成长性规律,体现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教师根据涉农类专业的英语翻译课程主题导入关联的案例或者布置任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真实或仿真的实践活动将课程任务完成。

2.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立足于典型工作过程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围绕着分析市场需求、明确课程内容、设计实践活动、评价测试效果等方面进行课程的开发设计,使专业学习与语言技能学习结合,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充分融合。

本课程教学模式设计的侧重点是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涉农岗位类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学院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引进行业、企业专家授课制,采用项目教学和实践体验结合的“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知识结构上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的宗旨,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上强调项目教学中的学生实践能力和多元智能。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信息提供——项目分配——项目实施——效果检查——综合评价”的思路,首先根据专业授课教师布置的项目进行团队合作分工,然后各团队成员将项目任务细化;其次按照制定的项目计划进行来实施任务,接着由团队内部检查和专业教师抽检相结合;最后对项目的效果进行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点评。

3.双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主要是以书面考试为主的课程考核方式,脱离对实践效果的考核,违背了高职教育的目的。课程考核的方式应以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技能为目标,评价方式应不仅仅局限于授课教师。

因此,本课程的评价方式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和“教师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双元评价体系,以考查涉农类专业学生的课程学习能力与职业能力相结合的效果。其中“过程评价”包括学生学习的课前准备、课中学习、课外延伸学习这3个基本过程,结果评价由项目完成评价、语言应用技能评价、课外拓展应用能力评价、职业素质评价这4个方面组成。

(三)课程建设的反馈机制研究

反馈机制是课程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促进课程建设的改良与发展。建立反馈机制可通过学生、教师、行业企业专家三方共同来实现,机制的渠道也可以是多方面的。

根据本课程体系属于公共课的特点,结合学院的信息化环境,可设置一个专门的“高职涉农专业英语翻译课程体系交流平台”,通过交流与反馈来实现课程建设的良性发展。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建议或意见信息可通过该平台反馈给授课教师,行业企业专家通过平台给予课程专业性的实践指导意见;同时,教师之间也可通过平台来相互探讨与交流。授课教师可根据以上建议或意见及时对课程教学进行修正与调整。本课程体系交流平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1)教师建立的“高职涉农专业英语翻译课程体系交流”QQ群;(2)通过学院局域网实现的“高职涉农专业英语翻译课程体系”交流站;(3)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建立的“高职涉农专业英语翻译课程体系交流”博客。

以服务于“三农”的岗位需求为主要目标的高职涉农专业英语翻译课程体系开发构建应关注学生的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并不断经过实践验证来完善,最终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涉农类专业翻译课程体系。

[1]李圣爱.农业院校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0(36):55-56.

[2]李磊.高等农业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9(8):38-41.

[3]袁友芹,石广东.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教育改革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6(3):63-66.

[4]张瑞娥,陈德用.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中的偏差分析与出路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6):74-78.

[责任编辑 陈国平]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2013年职业教育研究专项课题“高职院校涉农专业英语翻译课程体系开发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X1319)

张梦娜,女,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高职翻译教学。

G712

A

1674-7747(2014)12-0009-02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课程体系高职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探讨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