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环境下的微电影美学
2014-02-05赵海峰
赵海峰
(枣庄学院 传媒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引言
每一次新媒介的问世与科学技术的革新,都会赋予电影新的生命。在网络媒体迅速发展,“微”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电影以一种微小制作、微小剧情、微小纪录、微小投入的制作方式,精致和简约的规模体量,适合短时间观看的影像形式大量的出现在网络媒体,给观众以独特而新颖的审美感受。于是网民创作出了一个新词来界定这种新兴的艺术形态——“微电影”。它的出现,“在改变社会的同时,也深刻而又根本地改变了我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1](P96)作为一新兴艺术形态,它像是传统电影的“精华版”,适应网络媒体的传播特征,使大众的日常审美变得随意、快捷却又不失幽默与感动。它与碎片化时代相互契合,符合大众的快餐消费需求,弥补了观众在观看时间上的限制,突破了观看场所的局限;其“微、反、深、思”[2](P102)的艺术特征不仅使观众在等待时间时,如“三上”(厕上、车上、枕上)时快餐式的消遣娱乐,还能满足一些观众的精神需求。它在网络媒介上很好的开阔出电影的又一美学前景。
一、微电影的美学特征
1.“微”叙事策略
(1)压缩式的叙事结构。“叙事是一种将时空性的材料组织进事件因果链条之中的方式,这一因果链条具有开端、高潮和结尾,表现出对事件本质的判断,也证明它如何知道并因此来讲述这些事情。”[3](P416)众所周知,传统电影的正常叙事规律一般都要在90~12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完成。其播放时长是经过观众审美经验与时间的考验,能够适应观众正常观影需求。而微电影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微时长,时长从1分钟到40分钟不等。因此,对于微电影而言,如何在限定的微时长里展开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成为微电影叙事上的一个难题。为了满足微时长的叙事要求,微电影采用“压缩”的方法改变传统电影的时空结构,将‘首尾’连续式的因果关系模式加以改造,在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链条之中嵌入关键事件,构成一个新的“镶嵌式结构”。这种叙事结构促使微电影不再强调整体结构,对事件平铺直叙,而是影片的主要篇幅用来展现事件的高潮部分,来彰显“微”叙事张力。
(2)“个体化”的叙事。微电影的创作是新媒体时代个人的自我影像创作。创作者以一种“开麦拉(camera)是一支笔”的心态来自由书写自己的影像作品,传达情感与思想。其叙事比较关注社会中的个体人物。德国学者西美尔指出:“现代生活最深层次的问题来源于个人在社会压力、传统习俗、外来文化、生活方式面前保持个人的独立和个性的要求”[4](P186)。在他看来,个人所面临传统社会文化所带来的压力与困境成为了个人性格独立与保持的最大障碍。因此,个体性格与传统文化的矛盾成为了当下现代社会的主要问题。而微电影作为一种个人化影像书写所表现的正是个体的情感世界及个性的抒发,其美学精神就是去关注个体的实验性,注重个体化的人文精神表达。麦荣浩、崔莹导演的影片《写在某些日子》就是个人化的情感诉说,通篇基本上是导演个人的感伤与体悟。她把把自己内心的感情世界放大,对当下的生存环境轻描淡写。影片中人物个体的意义被放大,个体的生活状态、情感世界、性格命运成为事件进行的关键因素。
(3)碎片式的拼贴。在美学理论界,最早提出“碎片”的是美国当代注明的文艺批评家、理论家詹姆逊。他认为后现代社会文化思潮中,碎片或碎片化、零散化是一个公认的后现代特征。碎片化的微电影叙事常是松散的、不充分的,常缺乏连贯性,习惯于渲染作品的情境氛围来引导观众的情感共鸣、视觉认同,弥补叙事上的不足,多给人一种拼贴的感觉。这种碎片式的拼贴叙事方式,弱化了故事情节,画面呈现出的是生活中的细节碎片,倾向于一种“反情节”、“意识银幕化”的美学主张。影片《爱有多久》中在表现男主人公与女朋友分手时的伤心、想挽回的心情,采用了MTV的叙事方式,用舒缓动情的音乐做背景,拼贴两人在海边追逐、遛狗、老相片等画面碎片。使观众陶醉在此情境中体会两人感情的真挚,扣住观众心弦,对两人的爱情结果充满期待。
2.时尚化影像语言
时尚一词可定义为“在某一时段内一部分人所崇尚的生活方式和风格”[5](P165)。延伸到影视领域来,被赋予了两层含义。一个层面主要是指影视作品中所表现的流行的生活模式以及与之伴随的流行符号。具体主要体现在思维模式、行为习惯、理念、服饰、习俗、语言、音乐、戏剧、绘画等与生活中与流行相关方面。另一层面主要是指影视本体发展所形成一种在影片类型、叙事、结构以及在影像上的时尚风格。
由新媒体和商业广告催生的微电影,自流行之初就被披上了时尚的外衣。具体表现在:其一,微电影在叙事中融入各种时尚符号。比如《老男孩》中融入的流行歌曲《Billiejean》、《青苹果乐园》等,很好的调动了青年群体尤其是80后的情感共鸣,洋溢着浓郁的青春怀旧色彩。影片《完胜青春》中,则将年轻人比较喜欢的街舞、跑酷等时尚元素融入其中,让观众体味故事情节的同时,享受着流行文化带来的轻松愉悦。其二,影片中呈现的现实生活中的时尚形态。影片中呈现的各种浪漫求婚、新颖的社交方式、高档的社交场所等等,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恋爱类型的爱情放在现代时尚生活中呈现,镜像出一个都市的时尚新面貌。影片《什么叫做爱》所讲述的是一对青年男女通过“比邻”这一时尚媒介方式相识的电话情缘。其三,时尚化的叙事。首先,微电影在叙事时会借鉴其他艺术形态比较新颖的叙事技巧,来增添电影的时尚趣味。影片《红领巾》在开头是以漫画的形式讲述小明爷爷在朝鲜战争的英勇事迹。在解说词的应用上借用了“暴走漫画”的形式,将语言之间的时间缩短,产生跳跃感,以此来奠定影片充满调侃、幽默、讽刺意味的基调。其次,微电影在叙事时会借用西方电影中比较新颖的组合段叙事结构。这种叙事方式将故事整体划分为几个段落,淡化故事情节,但其手法却令人玩味。比如《小马》,将影片分为“我是小马”、“她是江婷”、“我是怪物”、“我爱江婷”“我还是爱江婷”五个段落。呈现摇滚乐手小马在工作、生活、爱情的一段离奇、可笑甚至有些荒诞的经历。
3.独特的主题呈现
“后现代主义不但同传统文化相对立,而且也从根本上与传统语言及其正常表达方式相对立,凸显出后现代主义同传统语言和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知识的断裂性和对立性。”[6](P46)由于“微而小”的时空结构,微电影的主题聚焦更倾向于社会的亲情、友情、爱情等各种情感问题。呈现内容大多是年轻人的一些小体悟、小情绪、小感伤,在面对现实社会所产生的幻想、焦虑与不安。2011年网易微电影节最佳影片《小心我爱你》表现的是爱情主题,但与传统影片的主题表现不同,他的爱情主题没有可歌可泣式的崇高,也没什么遗憾的错过、执着的坚守。故事内容上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故事,没有一波三折的分散离合,所表现的仅仅是小恋人之间的小别扭、小幽默。因为女主角的任性刁蛮,误使男朋友被游客追赶、殴打。看到男朋友被打得鼻青脸肿,但女主角却没有伤心,反而说喜欢他被打的可怜兮兮的样子。这种颠覆传统主题呈现的方式,满足了观众在现代社会中快餐文化消费的需求,更容易满足观众心理上和情感上的认同。
二、微电影引发的审美转变
1.“权威审美”到“大众审美”的转变
长期以来,中国人的审美被限定在“一言堂”的权威语境之下。举国体制,使艺术作品被限定在权威统一的模式规范下。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文化的繁荣,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影视艺术的美学意蕴多元化呈现,观众的审美趣味也随着社会文化的改变而改变。尤其是电影市场化以后,大众成为电影消费的主力军,票房成为电影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为了迎合观众口味,影片内容风格需根据大众的审美趣味不断的调整,以换取高额票房。微电影的诞生的土壤是网络媒介,依靠“关注数”、“转发数”、“点击率”来体现网民对它的喜恶。由于网民的复杂构成,会对微电影进行多方面的解读,精英的权威意见在平面传播的网络环境下被弱化,大众逐渐成为审美主流。
2.“深度审美”到“平面审美”的转变
“后现代主义的美学特征正经历几个明显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从重经验到重体验,从重内容到重形式,从静观到震惊。”[7](P64)其中内容到形式的变化,在现代影视作品一个非常突出的转变。现代社会工业的复制文化大行其道,艺术作品中的意蕴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其“形式”,艺术作品的意蕴趋于“平面化”。观众接受和体验更多的是奇观画面、震惊音效所带来形式上的感官刺激。由于微电影的商业属性,网络上微电影创作的目大多是娱乐消遣。表达幽默、搞怪的“有意思”的平面化作品要比引发思考的深度作品更能让大众体验消费快感。因此,“网络媒介下的微电影呈现出一种比较浅显的“平面审美”。
结语
伴随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社会文化的进步,微电影已然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在视觉文化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微电影美学意蕴也将不断被扩充。它的迅速发展,将会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审美,同时也对美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有着重要意义。
[1]张颐武.“事件”的冲击——“微时代”的文化想象力[J].电影艺术,2012,(1).
[2]王一川.从大师微电影看微电影美学[J].当代电影.2012,(6).
[3][澳]理查德·麦特白著,吴菁,何建平,刘辉译.好莱坞电影: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4][德]齐奥尔特·西美尔著,费勇等译.时尚的哲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5]苏宏元.电视媒体与时尚文化[J].现代传播,2011,(6).
[6]高宣扬.后现代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1).
[7]宋丽丽.艺术终结之后:对微电影美学特征的再思考[J].新闻界,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