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法在医学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2014-02-05张一帆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学法病历导学

张一帆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教研室,河南 漯河 462002

问题导学法在医学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张一帆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教研室,河南 漯河 462002

计算机基础是医学院校一门公共基础课,问题导学法的建立能帮助提高医学专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上机和应用打下基础,提高学生捕捉新知识、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计算机基础;理论;实践;问题导学

计算机基础是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以适应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以及医疗工作,通过了解医院信息系统、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医生工作站等基础知识,在实践中理解和分析解决问题。该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师对操作步骤详细的讲解,然后学生按部就班地学习操作能力,中间出现问题,学生一般都很难主动去解决,学生反映难度大,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本研究把问题导学法引入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为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漯河医专2012级三年制临床专科1、2、3、4班80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均为参加高考录取的应届毕业生,按照随机原则,1、4班为实验班(401名),2、3班为对照班(407名),两班学生在年龄、性别、入学成绩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观察组。采用问题导学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1)明确问题,布置问题。例如Office模块设置问题:“电子病历模板”的建立。(2)课后自主教学,查询相关资料,并可在线答疑,或将问题带入实践尝试。例如通过“电子病历模板”模拟或者查阅其他资料,初步了解建立及操作的基本思路。(3)小组讨论,实践操作,解决问题。(4)总结和反思,设置新问题。例如教师提供已经建立的“电子病历模板”,通过演示和讲解,给学生及时反馈信息。

1.2.2 对照组。传统教学方法,注重教材,课堂详细讲解计算机操作的各项操作步骤,学生按部就班。

1.3 评价方法

1.3.1 成绩评价。每次课堂教学结束进行指定任务练习,完成后上交作业,并进行成绩评价。

1.3.2 调查。学期结束对学生发放无记名调查问卷表,内容包括教学效果、能力培养、内容掌握、实施过程等。当场发放和回收,共发放问卷808份,回收80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学生成绩数据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成绩

实验组的练习平均成绩(87.25±3.12)分,对照组为(73.45±3.62)分,实验组练习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t=14.234,P<0.05)。

2.2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班72.6%的学生教学效果良好,74.6%认为达到了能力培养,71.3认为内容掌握较好,73.8%的学生认为实施过程合理,可操作性强。而对照班分别为56.7%、56.0%、53.8%和57.7%。

3 讨论

3.1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医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优势

问题导学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主,老师仅仅起到辅助作用,通过提供部分资料,例如计算机在医学数据分析和医疗设备中的部分知识,包括统计学SAS或SPSS、医学信号、医学信息检索、医疗仪器基本工作原理及计算机医学应用等,或者有目的性地让学生看一些医院网站实例,让学生大体了解医院网站的特性,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问题进行学习。或者通过电子病历等,学生主动去构建想要掌握的知识以及操作步骤,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性质、规律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会分析,聆听,参考别人的经验。业余时间带着问题去查询资料,并带着问题进行实践,满足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学计算机基础学习需求[1]。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到老师的教学准备、过程和反思等环节之中,使学生能直接从问题过渡到上机实践阶段。转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2]。本研究显示,采用问题导学法教学后,实验组的练习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班大部分学生对问题导学法的总体评价更为积极,大部分学生认为该教学方法更为合理,难易度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了自学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文献查阅、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通过问题引导,部分学生不仅掌握了操作医疗设备、医生工作站、电子病历等,还了解了医疗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就可能与专业人员一起开发新的医疗仪器,甚至对医疗器械的革新产生推动作用,并初步掌握电子病历的制作方法,明确医学统计软件的初步操作方法。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实验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更大的兴趣,更积极、更自信,表现为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明显[3]。

3.2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导学法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学机制。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反应出一些问题:(1)教师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部分教师缺乏对教改参与的积极性,不能主动融合到教学之中,不能主动参与并启发主体积极学习。例如在Office模块中,“统计体检数据的有关描述性统计量”,这是一个非常枯燥繁琐的内容,如果一个教师缺乏个人的业务素质和个人的道德素养。教师的袖手旁观,很难让学生主动融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势在必行。(2)教师的新知识的掌握情况。目前,医学计算机知识更新较快,例如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包括门诊管理系统、住院管理系统、药品管理系统、检查管理系统、病案管理系统等,这些都是教师应该具储存的知识,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能随时满足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不同的提问,这要求教师一定要多看书,时刻补充自己的知识,吸收新的知识,提高个人业务能力。(3)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由于现有招生制度以及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结果导致部分对学习漠不关心,缺乏积极的学习精神,不能及时融合到学习的气氛中,过多的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作用,结果导致学生不能接受信息,不利于创新性、分析性学生的培养,缺乏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医学院校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应该主动加强这些方面的提升,一方面学好医学基础知识,一方面多与同学交流沟通,同时学习一些方法论的内容也很有必要。同时要求每次问题展示后,要求新课开始前,提交一份问题解决报告,报告的完成情况直接纳入期末考核制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压力和动力。

总之,通过采用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的导向性地位也得到了提高,教学进一步优化。

[1]吴承堂,黄祥成,孙大成. 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调查与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3(7):35-36.

[2]李永红,沈玲,侯金松,等. 有机化学实施"问题导学式教学模式"的探索[J].巢湖学院学报,2010,12(3): 145-147.

[3]王婉真. 问题导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3(1): 61-64.

G642.0

B

】1674-9308(2014)03-0107-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3.068

猜你喜欢

学法病历导学
强迫症病历簿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为何要公开全部病历?
村医未写病历,谁之过?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