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究
2014-02-05王式民
王式民
在当前职业教育在国家大力支持的背景下,各职业院校积极把握机遇,不断改革创新,摸索建设适合地区的人才培养模式,服务社会,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得以迅速地发展。同时,当下各职业院校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未来几年既是各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又会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之忧,发展之患。在此大环境下,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尽快建设一支真正符合职业教育模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已迫在眉睫。
一、解读“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由于各职业院校对职业教育各有各自的理解,学者之间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还没有一个绝对的权威的“双师型”教师的定义。整体来看,主要有三种主流的观点。(1)“双师”是具有除教师系列职称外,还具有一种或多种其他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通常专业技术职称要求中级以上。常见的有“教师系列+工程师系列”[1]、“教师系列+会计师系列”、“教师系列+医师系列”等等;(2)“双师”是具有除教师资格外,还具有一种或者多种中级或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2],比如车工、钳工、汽车修理工、营销师、制图员等等。这种观点同第一种观点基本类似,主要看是否具有证书;(3)“双师”是不仅具有理论教学能力还具有实践指导能力的教师。课堂上可以给学生授业解惑,实习实训可以指导学生实际操作训练。这种观点较前两种,还是注重实践能力的,大部分职业院校都对教师有这样的要求。
以上三种观点,虽然各自定义“双师”的标准不一样,但不管哪种观点,笔者认为,都有些望文生义,不完全符合“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并且,由于标准的一刀切,容易产生很多的问题,甚至出现很多虚假的东西,流于形式。“双师型”教师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不能简简单单一句话就能给与确切的定义,它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除具有以上论述的证书、理论实践教学能力外,还要熟悉掌握专业对口行业的现状,能够分析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向,并且具有行业基层生产、社会服务、一线管理的基本素质。
二、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新成立的职业院校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校成立不久,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前提下,新成立的职业院校对师资力量的要求更为急切。虽然有些职业院校表面自身拥有强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可有些教师根本达不到“双师”的要求,甚至有好多水分在里面。只要有职业资格证的教师都被列为了“双师型”教师,为了达到“双师”比例,学校对没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要求办理证书,有些教师专业根本不对口,也考取了证书,基本上是从理论到理论的纯考试过程,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薄弱。教师虽然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课堂上理论教学没有一点问题,但是基本上是学校到学校的模式,根本没有什么社会实践经历,没有到企业进修学习的过程,“双师”队伍含金量可想而知。
(二)“双师型”教师的评定标准存在的问题
有些职业学校对“双师型”教师素质和能力不分层次,高中初各级评价的标准没有依据工作岗位的不同而有所分层,对“双师”教师评价标准进行一刀切,要求职称必须为中级及以上,有些教师对实践教学知之甚少,甚至自己都没有操作水平和经验,也被学校聘为“双师”教师,实践指导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有些青年教师,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历,或者在企业中做过一线的设计、生产、管理等工作,能够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由于职称还未成为讲师,得不到发挥的机会,学校不给于重视,没有往“双师”教师队伍上进行培养。
(三)职业院校在教师培训中存在的不足
1.组织专业课教师参加技能培训存在不足。为了提高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教学改革、课程开发和专业技能的水准,依据上级《关于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学校基本上都会定期安排合适的专业课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等骨干教师培训。[3]目前,培训机构和学校也在积极完成培训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落实上存在一定的不足。有些培训有意地压缩了培训时间,需要开设的课程课时不够,已经开设的课程有些没有很好的进行教学,效果不好。由于监督各方面的不到位,有些培训机构把利益放在首位,追求利益最大化,培训的效果值得探讨。
2.聘任兼职教师授课体制存在不足。对于职业教育来讲,兼职教师都具有一定的行业基层经历和企业一线经验,对行业更新的技术技能相对比较熟悉,具有社会服务和技术开发的能力,在相关技术服务和研发工作上,能够指导辅助专业课教师开展工作。[4]因此,不少院校都建立兼职教师授课机制,然而在实际的落实上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院校只是停留在纸面上,文件制订下发了一大堆,可真正的兼职教师建设力度十分地薄弱,有些为了达到上级兼职教师比例要求,左拼右凑达到数量,很多情况成了摆设。
3.组织教师进企业顶岗学习存在不足。顶岗学习不但能够让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增加企业经历,而且能够让教师了解企业的发展,掌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体验企业的文化,提升与企业在科研课题方面的合作,丰富教学案例等。[5]教师的企业一线锻炼对于师资队伍的增强有百利而无一害,并且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大多安排在暑期时间进行。不过现实的落实存在很大的问题,一些企业学习锻炼完全流于形式,上级需要的文件资料都齐全,照片、盖章该有的都有,但实际的效果并不理想,大多只是走形式走过场,最终挂个名盖个章而已。
在职业教育发展阶段,一些职业院校在师资建设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的实践能力不强,虽然有些能够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但相对比较肤浅,和现实的行业一线还有很大的距离。这不仅仅是哪个人、哪个部门、哪个学校的问题。如何能够完善“双师”教师队伍建设,各职业学校也都在进行探索创新。
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
职业学校要制订不同层次的“双师型”教师评定标准,对于达到标准的专业教师,积极聘任,给与合适的工作岗位。对于素质能力还未达到标准的“双师型”教师,虽然实际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通过制订并落实教师培养计划,提升师资水平,从而建设一支实力雄厚的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加强教师短期技能学习
上级领导部门要对培训机构加强监督管理力度,把上级文件精神落实。培训机构自身更应该严格执行培训计划,不能刻意地压缩培训时间,安排过多的娱乐游玩,并对授课教师要认真选择,不能敷衍了事,保证教学的内容和效果。在教师培训管理方面,培训机构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依据考核制度落实到位,不能让教师的培训学习流于形式。另外,在选派培训学习人员方面,职业院校要正确地对待,合理地选择,对参加学习的教师要严格要求,不能当作上级任务来完成,对于培训表现优异的教师给与表彰,表现很差的教师要进行通报,做到奖罚分明,提高教师积极性。在培训过程中,参训教师要为人师表,严于律己,时刻不忘自己的身份和学习的目的,做到既来之则安之,沉下心思,多学多练,不留遗憾回校。
(二)完善职业院校兼职教师授课体制,邀请社会能工巧匠进校园
根据学校专业教学计划和编制岗位数,设立适量兼职教师岗位,对相应专业对口的行业企业专业人士进行选聘上岗,并创建兼职教师信息库。职业院校要端正态度,积极对待,加大投资,对行业领域真正有本领的专业人士给与聘任,安排合理的授课计划、实践指导计划,让兼职教师真正地在学校进行教学任务。
(三)落实教师进企业顶岗锻炼学习
按照要求制订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定期实践锻炼制度。学校要同企业合作,完善顶岗学习过程中的监督和跟踪,建立切实可行的考核机制。同时,学校可在学习期间,随机到企业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要及时通报,并作为平时的评价依据计入教师学期考核。
(四)有针对性的组织参加境外培训
通过参加境外培训,专业教师能够学习到海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掌握国际职业教育动态,开拓教师视野。[3]这对培养理念新、教改能力强的专业团队带头人能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要考虑到东西方文化和体制等方面的差异,不能完全套用其模式,应取其精华,自主创新,建立能够适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特色模式。
参考文献:
[1]陶书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80-81.
[2]刘婷婷.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5):99.
[3]孙维富.潍坊职院五项计划助力教师素质提升[J].中国教育报,2013(12):5.
[4]唐冬生,罗敏杰.对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11):59-60.
[5]杨禾.中德职业教育教师准入机制比较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2(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