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医学八年制机能实验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4-02-05王秋静张大威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机能医学教育实验教学

王秋静,张 明,刘 芬,张大威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世界发达国家医学教育的共同特点。八年制教育要和国际接轨,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优潜质的医学专业人才[1]。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和发展的需要,我校自2007年开始招收临床八年制医学生,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八年一贯、整体优化、强化基础、注重临床、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培养原则[2],我们在借鉴各学校经验基础上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的实验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组成一门新的实验课,即机能实验学,它不隶属于任何学科,自成体系,独立授课和考核,增加了学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通过在医学八年制实验班的机能实验学教学探索实践中,打破以专业课程为主独立设置实验课的格局,以能力素质教育为主线,以综合实验为特色,以设计实验和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建立机能实验学教学新体系。

一、构建机能实验学教学新体系,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实验多以验证理论、演示现象为主导内容,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制约了各学科间知识的交叉融合,不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我们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三理”实验教学课程优化重组为机能实验学,实施基础性、综合性、设计创新性“三段式”不同层次的教学模式[3],并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知识传授为基础、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理念,构建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机能实验学课程新体系[4]。

(一)基础性实验。

基础性实验包括演示性、验证性、学科认知性等经典实验。此类实验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理论和基本实验技术,使学生掌握机能实验动物手术基本操作技术和现代实验仪器使用技能以及专业理论的验证。比如:学生需要掌握实验动物的捉拿、固定、麻醉及插管等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方法。基础性实验约占机能实验学实验项目总量10%。

(二)增加综合性实验项目。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专业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体现了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和渗透[5]。由于机能学实验教学是把动物正常的生理状态、疾病状体和经过药物治疗而达到的疾病转归或重新恢复正常机能状态,全面展现给学生的一项综合性实验,例如,药物对心功能的影响及药物安全性指标的测定实验:首先,观察动物生理状态下血流动力学指标血压、心室内压、舒张期末压、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以及心电图等;药物复制心功不全模型,记录病理状态下各项生命指标变化。其次,观察洋地黄类药物治疗作用和毒性反应,计算药物治疗量、中毒量、死亡量等安全性指标。又如:生理学开设“平滑肌的特性”实验,而药理学开设“药物对离体平滑肌特性的影响”实验,在形成学科教学模式中将两项实验综合,这样可使学生在一次实验中观察到离体平滑肌从健康到疾病以及药物治疗“整体性”的主线,淡化了学科界限,使学生灵活地掌握“三理”理论及实验技能,并将“三理”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解决了一直以来各学科分散重复授课、实验单一简单以及实验教学资源浪费等缺点。综合性实验项目约占机能实验学实验项目总量的65%。

*通讯作者

(三)开设自主设计性创新实验。

第三阶段为自主设计性实验与科研技能训练,在“三理”实验教学的后期引入科研思维,采用自主命题或教师命题的方式,学生经过查阅文献→自主设计选题→开题报告→动物实验→结果统计分析等过程完成实验。2007级八年制实验班学生共有40人,分为9个小组,每组设计1个方案,在实验过程中,给学生足够自由度,进行探究性学习,尽可能让每组学生通过团队协作,独立完成实验,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参与科研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课后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对自主设计实验的满意度达到95.46%,学生表示,希望老师能更多地提供这样机会,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教师科研课题组研究,同时也为学生参与申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提供了平台。通过这样系统性、层次化的课程训练,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了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搭建了探究性学习的桥梁,形成创新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了学生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的水平,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类设计性实验学生选题广泛,学校特别设立了专项经费以供使用。设计创新性实验项目约占机能实验学实验项目总量的25%。

二、考核方式改革

2010年春季学期我校在医学八年制实验班的机能实验学教学中,首次将机能学实验作为一门单独考试课,总成绩为7学分。学生实验成绩评定包括:(1)平时成绩:占10%,主要依据学生实验课考勤、实验态度、操作认真态度、课堂讨论以及课前提问等加以评定;(2)自主设计实验:占30%,其中开题报告占5%,实验操作5%,论文书写占10%,论文答辩占10%;(3)实验报告:占15%,根据实验报告书写的质量评分;(4)考试:占45%,主要考核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包括实验设计原理、常规仪器设备的使用、基本操作方法、实验注意事项等。因此,整个考评方法有很大灵活性,它既重视学生对实验基础理论的掌握,更重视学生对探索性实验的设计的论证。由此可见,我们改变期末考核“一锤定音”的传统方式,以形成性评价取代最终评价。这种多元化的考核使学生更加重视平时的每一次实验,避免了重点考核制度中学生忽略日常学习的弊端,使考试真正达到督促学生、评价学生的目的。

三、提高实验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八年制机能实验学从原来熟悉本学科教学相关内容到三个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涉及知识面广,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是多学科性的,观察指标涉及功能学、电生理学、药理学等多个方面。因此,它是一门综合性医学教育课程,这对承担实验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学生在自主设计性实验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选题范围广、提出问题多,指导教师和实验室技术教师必须查阅大量文献,才能对学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创新性、科学性作出正确判断。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我,全面掌握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才能保障机能实验学教学的顺利进行。

四、结 语

机能实验学是八年制医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众多课程之一,我们结合机能实验学改革,在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和素质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6],如实验室开放问题、网络的有效利用、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改进。

总之,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当前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流。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进步而呈现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寻找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突破、提升创新教育理念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教学是一个不断调整与自我完善的过程,我们将在改革和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不断进取,循序渐进,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继续提高机能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使八年制医学教育取得丰硕的成果,为培养出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而努力。

[1]彭 军,陈小平,胡长平.八年制医学生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10,9(5):678-680.

[2]李亚敏,陈俊国.临床医学八年制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117-118.

[3]陈 霞,李一雷,杨成君,等.培养医学创新人才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2):104-105.

[4]赵 华,李 扬,赵丽娟,等.医学机能实验课“学科群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6):61-62.

[5]刘 洁,安 刚,夏映红,等.临床医学七年制机能综合性实验探索[J].实验室科学,2004(4):27-28.

[6]刘 欣,郑开俊,温 克,等.机能实验学课程的未来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9):73-74.

猜你喜欢

机能医学教育实验教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人体机能增强计划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加压训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研究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