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加全国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的体会

2014-02-05李树清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教案基本功教学内容

陈 静,李树清

(昆明医科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金秋十月,2012年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第二届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在辽宁锦州隆重举行。笔者有幸代表昆明医科大学参加了此次比赛,在学校各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同事、师长的支持帮助下最终获得了二等奖。从参赛到获奖,收获的不仅是那个结果,更重要的是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研讨和思考。为了更好地把比赛资源转变为学习资源、发挥教学比赛对日常教学的辐射作用,特将此次参赛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写出来,以飨读者。

一、比赛概况

1.参赛对象。在全国各高等医学院校范围内,每个学校选报1名选手参加比赛。参赛选手年龄须在40周岁以下,具有教师资格,在一线从事基础或临床教学工作。

2.比赛形式及评价标准。比赛分为教案和现场授课两部分,二者分别打分,累计算分。(1)教案部分。教案为1学时,占比赛成绩的20%,要求重在体现教学设计,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教学改革思路。(2)现场授课部分。占比赛成绩的80%,要求用PPT准备教案设计范围内的20分钟现场课堂教学。参赛选手出场顺序在赛前以抽签的方式确定。比赛成绩由专家和学生共同评价。专家评委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表达形式、教态、与教案的吻合度五个方面评分;学生评委从听、看、学三个方面评价,教学效果与技能考察相互对应。

二、参赛感悟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必需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是教师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教师的基本功已从传统的“三字一话”,发展成为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比拼[1]。但无论教学形式和方法如何变化,评判标准却始终只有一个,即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在此次比赛中,通过目睹优秀选手的精彩表演、聆听专家评委的中肯点评,笔者汲取了很多宝贵经验,对讲课比赛及课堂教学总结出一些心得体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通讯作者

1.精心选题。选题,也就是“讲什么”的问题,一个引人入胜的主题往往是决定成败的首要因素。由于讲课比赛与日常教学有一定区别,要在短短20分钟内展现最精彩的教学内容,实属不易。因此,参赛选题应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最好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具有进行教学设计和展示讲解技巧的余地。比如本次比赛中的“流感病毒”、“端粒酶”、“心脏骤停与急救”等选题,他们都未拘泥于教材限定,而是做了一个完整的小专题,从问题提出到分析直至结论应用,有头有尾,相对独立;内容剪裁得当,难度适中;且贴近生活,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和兴趣。

2.构思剧本——写好教案。一台好戏离不开好的剧本;一堂好课,首先要有一个精彩、缜密的脚本,即教案。教案(teaching plan)是教师落实教育思想、实施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计划的总体方案[2]。教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因此,教案的书写成为对教学基本功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此次参赛过程,实际上也是对教案重要性及如何书写规范教案的认识过程。几经改稿,笔者领悟到教案既不等同于讲稿,也不等同于教学提纲;它是教学的方案和策略,重在体现教学设计,要在“案”字上做文章。教案所承载的基本内容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而非知识信息;也就是说,教案涉及的是组织性项目,讲稿(或教学提纲)涉及的是知识性项目。因此,教案是导演手上的脚本,而不是台词;它与讲稿(或教学提纲)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编写教案需要处理好三个“W”的问题,即what(教什么——目标)、how(怎样教——策略)、why(为何这样教——原因)。“教什么”具体说是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等。“怎样教”,即根据教材、大纲和教学对象的情况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手段以及课堂教学的思路、组织形式、实施环节、课件(板书)设计、课时分配、评价与反馈等,尤其是重点和难点的解决办法。“为何这样教”是阐述以上述设计的理论依据,即“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旨在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科学教学法的原理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

3.登台入“戏”——重视导课。精彩的演出,开场亮相至关重要。因此,导课的设计往往成为大家重视的焦点之一。导课目的在于设疑、启兴、点题;用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其投入新问题的思考中。导课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采用趣味性的小故事、典型案例、提问或悬念导课、新旧知识联系导课、角色演练导课等。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重点在于把握住度,做到精、简、切题。

4.层层推进——巧妙组织教学内容。在教学这种创造性劳动中,教学内容的组织就好像排兵布阵一样,运用得好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应根据比赛规则,优化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得分点来组织教学内容,将评分标准的要求逐一落实、收入囊中,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第二,根据教学目的,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设计既要服务于教学目的,还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病理生理学的学科特点,笔者的办法是采用“比较病案分析式教学”来组织教学内容。先以病案问题的切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再通过对两个有内在联系的病案进行比较分析、利用层层推进的设问来引导学生掌握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然后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第三,重视细节,精雕细琢。参加讲课比赛的选手都是精英强手,大家水平差距一般不大,比分之间的差异往往也就体现在了细节上,正所谓是:“细节决定成败!”比如: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适当进行相关新进展和前沿知识的补充。同时,应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

5.合理利用教辅手段工具——多媒体、板书和教具。当前,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它以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将许多语言文字难以表达的内容,变得一目了然;将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泼。然而,作为经典的课堂教学手段——板书仍然具有多媒体无法替代的优势。提纲挈领的板书使教学过程层次清楚,并可保留至课堂结束,弥补了幻灯片一晃而过的缺点,利于课后总结强调,起到提示和强化知识的作用。同时,教具的合理运用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比如,有的选手用两股绳子代表双链DNA讲解DNA的复制过程;有的展示出各类川贝母的实物来进行中药鉴定学的讲授;还有的则通过人体模型亲自示范心肺复苏的抢救方法……教学辅助工具的使用成为课堂的一个亮点,使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容易接受。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有度、巧妙地运用教辅手段工具,是一个很值得思考及探索的问题,它是优化教学过程的有效途径,也体现了现代医学教学的新趋势、新风格。

6.激情表演,注意教态。讲台如舞台,演员的表演靠口、眼、身、手去感染观众,教师讲课也是如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在说的能力上下功夫。课堂教学语言讲究的是“信”、“达”、“雅”,尤其对医学教学而言,不仅要求科学严谨,还要形象生动[3]。而这些只有悉心钻研内容,反复锤炼语言才能做到。同时,在讲演过程中要把握语言技巧,注意声调的变化和情感的交流,重点、难点内容,放慢语速、重音强调,并通过眼神交流密切注意学生的接受程度,从而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有张有弛、抑扬顿挫,才能牵动听众之心。除了口头语言外,恰当运用手势、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可起到辅助讲解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和记忆效率。

三、结 语

教学基本功比赛虽然已落下了帷幕,但是它留给每一位青年教师的思考才刚刚开始。这场比武的擂台和教学的盛宴,告诉我们提高教学水平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不断积累和锤炼,是值得探究一生的事业。在享受比赛过程的同时,应该取长补短,将收获和经验融入日常工作中,服务于教学。

[1]刘淑春.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J].中国林业教育,2011,29(5):41-43.

[2]段文美,张剑声.对课堂教学基本功“讲”与“写”的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2):193-194.

[3]冯 蕾,刘 瑞.对高校讲课比赛的几点体会[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5(3):83-84.

猜你喜欢

教案基本功教学内容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立定跳远》教案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练好基本功,提升维修能力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半张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