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免疫病的理法方药探究
2014-02-05马文辉
马文辉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科,太原 030024)
1 从营卫角度讨论发病机理
人体的阴阳,合而为一,分而为三。从整体状态考察,生理情况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就三部而言,表部由营卫主导,营主营养,以奉生身,卫主防卫,以抗虚邪贼风。里部由水谷津液主导,也就是运化水谷,升清别浊;半表半里由气血主导,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也就是通过气机升降出入,血液的环周不休来完成自身的新陈代谢。
风湿免疫病起于表,病理改变重点在营卫。同时涉及半表半里气血和里部的水谷津液。《灵素·营卫生会》:营出中焦,卫出下焦,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而《灵素·五味》则说:“卫出上焦”。《太素》 《千金方》也有“卫出上焦”的记载。上焦就是胸腺,中焦就是脾脏,下焦就是骨髓,营卫全面参与上中下三焦机体的营养代谢和免疫调节。
讲到营卫,就会想到营养和防御。《灵枢·营卫生会》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营气、卫气都属于人体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脾胃运化产生的水谷精微,其“清者”,一昼一夜五十周次,营周不休,并能“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灵枢·邪客》)。其“浊者”,为“水谷之悍气也,其气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素问·痹论》)。故在外能“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灵枢·邪客》)。在脏腑能“熏于肓膜,散于胸腹”(《素问·痹论》)。
1.1“风为百病之长”,外因至关重要 《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历代医家认识痹证,多崇上说。
1.1.1 外感病因以“邪气”学说为代表 《黄帝内经》对“邪”主要分为:“虚邪”和“正邪”两大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黄帝曰:邪之中人,其病形何如?岐伯曰:虚邪之中身也,洒淅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素问·八正神明论》曰:“虚邪者,八正之虚,邪气也;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灵枢·刺节真邪》曰:“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可以互参。
由以上引文可以看出,《内经》划分“虚邪”和“正邪”的依据主要是说邪气的来源有别,机体的反应状态不同。“虚邪”是外来之邪,程度重,是一个急性反应过程,卫气奋起抗争,与邪气斗争剧烈,所以“洒淅动形”,具有恶寒战栗等比较明显的临床表现;“正邪”是内生之邪,程度轻,是一个慢性反应过程,卫气由“正气”变成“邪气”,发生自身免疫,所以“其中人也微”,“莫知其情,莫见其形”,病人自己甚至感觉不到“邪气”的存在,初期在外也看不到明显的临床表现。
1.1.2 “虚邪”是外感病的初发病因 如伤寒、温病等等。《内经》认为“风者,百病之始也”,很多疾病以“风”命名。这是后世六淫学说的源头。
(1)从文字起源上说,“风”的古体字为“風”,中间明显是个“虫”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从虫凡声。凡风之属皆从风。”,《孔子家语·执辔》曰:“风为虫”。可见,“风”并不是单单指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而是蕴含着古代医学家对与气候相关的微生物致病因素的朴素认识。“风”除了“虫”隐含的代指,它被借用到中医学,还取其“善行而数变”的特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邪风之至,疾如风雨”,可见把“邪”和“风”联系起来的,就是因为两者都有“疾”——变化迅速的特点,并不是说“邪”就是指自然界空气的流动“风”。否则,风如风雨,语法不通。
(2) 《内经》多“虚邪贼风”并称,此处的“贼”是“损伤、危害”的意思,之所以称之为“贼风”就是强调了这种特殊的“风”邪严重干扰和损害人体正气的特点。《灵枢·百病始生》也明确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强调风雨寒热等环境因素只是诱因,虚邪才是更重要的原因。
把六淫简单解释为“六种气候的异常变化”是非常不合理的。“虚邪”是种特殊的物质,发病与季节气候相关,能够循着一定的路径从外部侵入人体,附着在不同的部位导致不同的疾病,而且会对人体营卫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是卫气所防御对抗的主要对象。这些认识明显和现代病原微生物的理论和感染性疾病是相一致的。由此可见,风湿免疫病是一种与外邪感染以及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一种疾病。
1.2卫为百病之母,营卫倾移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素问·离合真邪论》曰:“经言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荥输,余知之矣。此皆荣卫之倾移,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
1.2.1 营卫“倾移”的概念 倾,倾斜,强调态势的变化;移,移动,强调位置的改变。这句话分开了说就是营倾卫移。阴平阳秘是秤杆原理,有秤杆、秤砣、秤盘三者之间形成的稳态关系。秤杆的倾与不倾,是由秤砣的位置和秤盘的重量决定的。秤砣为阳,秤杆是阴,秤盘是外力的一方。倾移就是秤砣移动后,秤杆失衡倾斜了。阴平阳秘描述的是一种健康状态,是动态的稳态。
1.2.2 正邪是继发因素 正邪也叫正风,在特定的条件下,它就变成一种邪气,侵犯人体,初期虽然病证很轻,甚至于潜伏期很长,人体在不知不觉中出现病证。如《素问·痹论》所言:遇冬而成骨痹,遇春则为筋痹,遇夏发为脉痹,遇秋成为皮痹。进而影响五脏六腑,或寒、或热、或虚、或实。漫长延绵,经久难愈。
1.2.3 基于张仲景“桂枝汤类方”的治疗 中风体质,也就是卫强营弱的病理状态,是形成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体质因素。桂枝汤、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加白虎汤、葛根汤、当归四逆汤等等桂枝汤类方都是治疗风湿免疫病的经典方剂。桂枝汤是调和营卫的代表性方剂。因此阐明营卫与风湿免疫病的相互关系,有利于解析桂枝汤类方的作用机理。
2 调和营卫是治疗重要途径
2.1“虚邪”是一种外邪 “正邪”是一种内邪 风湿免疫病是由“正邪”和“虚邪”共同导致的疾病。免疫的紊乱是风湿免疫病的“根本”,调节免疫是风湿免疫病的大法。
从系统整体的角度讲,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联系的紊乱是形成风湿免疫病的根本,而三者在疾病发生过程中,免疫的紊乱是落脚点。神经相对于内分泌、免疫来说,神经是快反应的,内分泌、免疫的调节反应速度则要慢得多,现代的协同学指出,在诸变量中间,整体系统状态的变化并不取决于变化得快的因素,而更取决于变化得慢的因素,也就是说,变化得慢的因素对系统的状态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就是协同学的伺服原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风湿免疫病而言,内分泌、免疫就比神经更具有优势了。
中医是在对营卫——营养代谢和防御免疫的系统考察的基础上,把握住了正与邪、营与卫这两对系统变化的主要矛盾,以“卫气为百病母”为主线,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以此为突破口,可以实现中医语言的现代转换,从而使中医的那一套理论范式成为现代人容易理解的东西,并进一步提高中医理论的现代科学水平。
《黄帝内经》说:“卫气为百病母”。营卫的概念,要比免疫系统的概念大得多。免疫、出凝血、炎症三者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基本上由同一种干细胞发育而来,作用上相互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认为细胞之间的通讯都是通过这三大系统进行的,中医研究的方法和西医并不相同,它也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规律,“卫气为百病母”就是它的理论精华之一,是符合现代系统论的精神和人体客观的事实的。
2.2营养代谢的重要地位 营养代谢在内分泌风湿免疫病中的重要地位不可忽视,促进代谢是治疗风湿免疫病的重要途径。
风湿免疫病的治疗,激素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代谢功能紊乱紧随其后。积极改善和调节内分泌与代谢应该贯彻风湿免疫病的始终。调和营卫不仅仅是卫的问题,没有营的配合,卫是不可能完全正常的。中医的调和营卫为风湿免疫病的治疗打开了一扇大门,前途光明。
3 三部六病论治思路
风湿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包括风寒湿痹、历节病、顽痹、白虎病、白虎历节、鹤膝风等范畴。中医药治疗风湿免疫病具有良好疗效。
3.1初期从表论治 关于太阳伤寒的“表实”和太阳中风的“表虚”,一般认为其中的“虚”“实”指的是腠理的疏松和固密而言。
卫强营弱就是秤盘(外邪)稍微变化,秤砣(卫气) 前移过度(反应过度),秤杆(营气) 低垂(相对不足),机体处于亢奋过度,正气不足,张仲景称为中风,方用桂枝汤类;卫弱营强是秤盘(邪气)稍微有些变化,秤砣(卫) 后移(反应不足),营强是秤杆(营) 挑头(相对亢进),机体处于卫气无力抗争,营气郁闭于表,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类。卫强营强,是邪气强,正气盛,正邪交争,机体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张仲景称为伤寒,方用麻黄汤类。卫弱营弱是正气弱,邪气微,免疫低下的病理状态,张仲景使用甘草附子汤。
3.2三部六病论治思路 初期(发作期) 在表,分阴分阳,个体化治疗。越婢汤(越婢加术汤)、当归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葛根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麻黄汤、桂枝甘草汤、桂枝附子汤、乌头汤、桂枝汤等等。
中后期涉及三部,免疫调节贯穿始终,代谢(体液、营养)、内分泌兼备。三部六病的解肌汤堪当此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