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脑外伤患者的影响

2014-03-17况善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22期
关键词:脑外伤护理患者

况善华

(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宜春 336000)

颅脑损伤是指头颅受到外界暴力作用而出现的损伤,主要包括颅骨骨折、软组织损伤及脑损伤。近年来随着坠落伤、交通伤及砸压伤等间接或者直接暴力发生的增加,发病人数呈现出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脑外伤较为严重,患者常并发脑疝等症,进而出现中枢衰竭,引起患者死亡[1],因此尽早给予患者的血肿进行清除治疗,并解除脑组织压力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在患者康复期间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进而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笔者以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6例脑外伤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6例脑外伤患者作为对象,患者均经CT扫描及MRI诊断等,确诊为脑外伤,男46例,女40例,年龄25~80岁,平均(45.62±5.33) 岁;受伤至就诊时间2~24h,平均(13.26±2.15) h,脑外伤类型:硬膜外及硬膜下出血30例,脑内血肿及脑挫裂伤26例,颅脑骨折17例,颅脑损伤1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抢救且成功,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病房环境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具体如下。

1.2.1 病房环境护理 患者术后多需气管切开、气管插管,这就导致上呼吸道防御屏障缺乏,可引发下呼吸道感染等,因此干净整洁的病房环境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医院每天需要采用空气消毒机对病房内进行1次消毒,保证空气培养结果小于(等于) 200cfu/m2;严格限制探视人员,陪护人员亦需要控制;患者病情基本稳定,转为普通病房后,采用中药熏蒸方法消毒,艾叶、苍术各为500g,药物一起熏蒸,直至药物熏蒸完毕,病房内通风保持30分钟。

1.2.2 病情观察 加强对患者意识的观察,注意舌苔苔质、瞳孔光反射变化,将出现的异常及时告知医生,给予患者对症治疗。患者瞳孔光反射减弱或者消失时,抬高患者头部15~30°,并将冰袋放置在头部下方,缓解脑细胞代谢,减少耗氧量,从而有效降低颅内压;按照昏迷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患者呼吸道需要保持通畅,将其呼吸道内血污及分泌物及时清除。对于深昏迷患者可常规留置口咽通气道或者将下颌抬起,避免舌根后坠;患者头部需要略偏向一侧;床头抬高15~30°,帮助缓解脑水肿;对于深昏迷呕吐患者,还需要侧卧体位,促进排出口腔内分泌物,从而保证脊柱及头部处于同一直线上;眼睑不完全闭合患者,涂抹眼药膏,并对其瞳孔进行观察,采用纱布将上眼睑遮盖,或者对眼睑进行缝合,从而避免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患者情况允许下可进行机体功能训练,从而预防肢体畸形及挛缩;无人工气道患者,常规给氧,氧流量<6L/min。对于已经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可通过气管套管或者气管插管给氧,可同时给予患者鲜竹沥等清热化痰药物,每次100ml,每天2~3次,鼻饲喂药。

1.2.3 生活护理 每天用银荷漱口液对患者口部及咽喉部进行清洁,银荷漱口液内防风、金银花及虎杖等具有利咽生津、疏风清热功效,能够刺激患者食欲;采用香莲外阴洗液等涂抹会阴,从而有效抑菌止痒消炎,避免尿路感染等;尽早加强膀胱功能锻炼,早日拔管;对于出现便秘患者,可给予通腑醒神胶囊等通腑泻浊。

1.2.4 饮食护理 患者受伤后24h内禁食,在受伤3天内严格限制水钠摄入量;对于昏迷患者,可鼻饲匀浆、流质等,逐渐增加食量;必要时可给予患者静脉营养补充等;意识清醒患者可使用高蛋白、高热量、低盐、高维生素及易消化食物。饮食以寒热补泻为主,对于热性体质或者病症患者,主张使用寒性或者凉性食物,如冬瓜、白萝卜、茄子、鸭蛋等;对于体虚患者,禁止使用寒凉食物,尽量以温补类食物为主。

1.2.5心理护理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活动中,“心”均为中心,为最高主宰,因此在护理中,焦虑患者护理以松心畅气为主,易怒患者以养心调神为主,悲忧患者以安心安神为主,思虑患者以舒心静志为主。患者意识逐渐清醒后,给予其必要的心理护理对于病情的好转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关心同情患者,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倾听患者的意见,对其出现的问题要详细解释,并尽量满足其合理的要求,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可联合专业的心理学专家给予治疗。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深静脉血栓、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及心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通过精神、食欲、疲乏、睡眠、疼痛、同事理解与配合、家庭理解与配合、对治疗的态度、自身对疾病的认识、治疗副作用、日常生活和面部表情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共为5个等级。满分为60分,其中51~60分为良好,41~50分为较好,31~40分为一般,21~30分为差,20分以下为极差。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7%,其中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参考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25.6%,其中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3例,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泌尿系统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平均为(53.26±3.14) 分,参考组生活质量评分平均为(38.65±5.41) 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观察组与参考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分析 [n(%)]

3 讨论

患者出现脑外伤后,一般会出现暂时性昏迷,而苏醒过程中可出现清醒、昏睡等,部分患者甚至了出现冲动性暴力行为及混乱性兴奋,因此在治疗前加强对患者的严密观察,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无意识行为,减少其对自身的伤害。同时要立即对患者采用X线平片、CT、MRI等检查,明确病灶,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疾病的发生及发展与阴阳失调、邪正斗争有着重要作用,而内因在疾病的发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患者的康复中,医护人员除了需要观察患者体表变化,同时需要对其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外界环境对病人的影响、病人的体质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观察及护理,从而更好的促使患者康复。

患者病情发展较为复杂,同时患者治疗期间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可出现系列的并发症,患者患病期间,长期卧床,睡眠质量较差,饮食等受到控制,而气管切开、引流管留置等可导致其生理舒适度明显下降,因此给予患者必要的护理干预有着重要作用[2]。患者多对疾病的认识并不详细准确,多存在“脑震荡后遗症不能医治”等误解,患者心理多比较消极,部分患者甚至出现轻生、拒绝治疗等念头;部分患者由于担忧疾病为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出现烦躁、抗拒治疗等行为,因此医护人员给予患者必要的护理干预,并告知其多种手段减少经济负担。同时给予患者必要的对症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医护人员要熟练掌握药物的作用、使用剂量、用药禁忌等,从而减少药物使用不当引起的不良事件。在中医护理中,“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为主要原则,因此对患者疾病病变途径进行掌握,对于并发症的预防,病情复发的预防有着重要的作用。

院前急救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抢救,预后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此类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因此一旦发病,尽量立即送往有条件医院,转运期间保证患者处于平卧状态,及时将患者呼吸道内分泌物清除,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加强对患者的监护,一旦出现呕吐,则立即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时,需要观察其他部位是否出现损伤;患者头部出血较为凶猛,因此在治疗时,对于出血患者尽量快速包扎伤口,避免患者出血过多而出现休克。

患者康复过程中,通过早期活动能够促进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而配合中医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由此可知,在脑外伤患者护理中使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价值显著。

[1]韩结萍,凌杰.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急性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血清S100B蛋白和白介素-1 水平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1):72-74.

[2]许冬云,彭素萍,张家琼.重型脑外伤并发脑梗死患者亚低温治疗及护理效果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1):1236-1238.

猜你喜欢

脑外伤护理患者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甲减患者,您的药吃对了吗?
认知行为治疗在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治疗中的应用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针灸治疗轻型脑外伤康复期失眠46例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早期介入认知训练改善脑外伤后抑郁的观察
医改如何切实降低患者负担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