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心电监护临床观察

2014-03-17贺晓仔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22期
关键词:心电监护组间心电图

贺晓仔

(江西省吉安县人民医院功能科,吉安 343100)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心脏病类型。有调查显示,冠心病的发病人群呈现出年轻化趋势,给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现阶段常用的治疗方法仍以西医治疗为主,药物的副作用较严重。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对冠心病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患者的心电监护结果得到显著改善,疗效满意。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70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完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5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6.3±2.7) 岁;病程8个月至7年,平均病程(3.6±0.7) 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45~71岁,平均年龄(57.1±1.9) 岁;病程9个月至8年,平均病程 (4.1±0.9)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单一治疗,包括血管扩张剂、抗血小板凝聚及心肌营养等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包括口服汤剂治疗及针灸治疗。口服汤剂的药方成分包括:益母草18g,阿胶10g,炙甘草5g,黄芪15g,当归20g,丹参12g,麦冬15g,人参l5g。将所有药物加入到清水中进行煎煮,去渣取汤剂口服,每日口服2~3次,一日1剂。可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酌情添加或缩减药物剂量。同时采取针灸疗法,即确定穴位后,对皮肤表面进行常规消毒处理,使用30mm毫针刺入皮肤,并留针20~25min,常用的穴位有心俞、神门及内关穴等。

1.3心电图疗效标准[2]显效:治疗后患者的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状态,运动状态下心电图的变化情况无明显异常;有效:患者的静息心电图未完全恢复正常,但心电图的ST段有小幅上升,上升幅度<0.05mV;无效:静息心电图的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同时统计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均有明显改善为治疗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上述治疗后,观察组35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的患者数量为31例,治疗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患者为24例(68.6%)。治疗有效率的组间比较结果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90,P<0.05)。

心电图疗效的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中的显效、有效及无效患者分别为18例(51.4%)、12例(34.3%)及5例(14.3%),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患者中的显效及有效患者依次为13例(37.1%) 和10例(28.6%),无效患者12例(34.3%),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5.7%。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表1)。

表1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综合比较分析 [n(%)]

3 讨论

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为:由于遗传或生活习惯不良等因素,使患者机体的脂质代谢功能发生异常,引起脂质在动脉内膜表面的大量附着,使内膜表面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若未能得到及时处理,会使动脉腔的血液流动受阻,进而导致患者发生缺血性心绞痛;当斑块附着部位形成溃疡或发生破裂现象,便会在动脉管腔内形成血栓,引发急性心肌梗死[3]。心电监护能够对心脏电活动在特定两点间电位差的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从而清楚地反映出被监测者的心脏健康状态。冠心病患者由于心脏功能发生缺损,其心电监护情况与正常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在治疗过程中通过监测患者的心电监护情况,可直观地了解到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

常规西医疗法的主要治疗原则是通过阻滞钾离子外流、钠离子和钙离子的内流,使动作电位及不应期延长,并对相关受体产生作用抑制,从而达到控制心律的治疗目的[4]。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患者往往伴随有较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中医学认为,冠心病属“胸痹”“厥心痛”的范畴,其治疗原则以活血化瘀、通经为主。本次研究中使用的中药汤剂中,益母草、阿胶、炙甘草及丹参均具有良好的活血祛瘀、益气补血功效。实验室研究结果显示,麦冬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鼠对缺氧环境的耐受能力,还能有效降低由于冠心病而导致的心律失常现象[5]。据此可推断,麦冬在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率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当归不仅具有活血功效,还具有一定的止痛功效;黄芪则具有利水消肿及补气功效。而人参则可全面对人体机能进行调和,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免疫机能等一系列功能水平。针灸疗法通过刺激对应穴位,达到治疗效果,例如通过刺激心俞、神门及内关穴,可养心安神,尽可能地降低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将多种药物与针灸治疗共同使用,不仅可很好地促进患者的病情改善,还能对患者的机体功能恢复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冠心病患者的心电监护情况趋于正常。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心电监护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西医单一疗法。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心电图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优。

综上所述,应用中西医治疗冠心病,不仅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还有利于心电图的改善,进一步优化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周运璇.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3,9(12):137-138.

[2]严霞.中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39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1):28-29.

[3]刘永春.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9):286,291.

[4]杨春梅,李殿波,曹玉兰.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60例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1,24(4):362.

[5]刘江杰.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12,41(5):20-21.

猜你喜欢

心电监护组间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思考心电图之176》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心电监护仪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基于Andriod平台的心电监护系统设计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液体敷料对心电监护患者皮肤的保护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