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照兰教授治疗胆结石经验

2014-02-05许梓萌张照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方用肝气气滞

许梓萌 张照兰

张照兰教授治疗胆结石经验

许梓萌1张照兰2*

(1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0;2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郑州450008)

胆结石是痰瘀互结有形之实邪,多由情志不调、饮食不节、感受外邪、虫积等致脏腑功能失调,肝胆疏泄失职,肝胆湿热,气滞血瘀或酒食过度胆汁郁结而成。汉代《伤寒论》中结胸发黄近似本病,胆为“中精之腑”附于肝,与肝相表里,输胆汁而不传化水谷,它的机能以通降下行为顺。胆结石病位主要在胆,与肝脾密切相关,也可波及胃、肾、等脏腑。病理因素主要气滞、血瘀、湿热,因肝郁气滞、淤血停着、湿热蕴结所导致的多属实证,是为“不通则痛”,因阴血不足,肝络失养所导致的疼痛为虚证,属“不荣则痛”。基本病机为肝气瘀滞,肝络失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与辨病、辨症相结合,在临床上对胆结石疗效颇佳。介绍辨证治疗胆石的临床经验,主要包括其在病因、病机、分型、治疗、调护各方面的见解。

胆结石;中医药疗法;临床经验

胆结石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胆道疾病,指的是一组包括持续或间歇发作的胁痛、右上腹痛、恶心、口苦和呕吐的症候群。本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国内外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病可归属中医学“胆瘅”“胁痛”“腹痛”等病症范畴。导师张照兰教授,从事临床、科研、教学近30载,擅长治疗消化系统及某些内科疑难病,吾有幸随师临证,兹将其近年来临床治疗胆结石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胆结石病因涉及感受外邪、饮食不节、劳倦内伤等方面,其可导致肝气郁结,肝失调达;瘀血内停,痹阻胁络而发病。临床以胆汁疏泄失常为主,表现为右上腹痛、胃疼、恶心、呕吐。导师认为,右上腹疼痛与否,不仅与肝胆疏泄失职,湿热蕴结有关,更与脾主运化密切相关,“肝气瘀滞、湿热内蕴”是本病的基本病机。潘国良等[1]认为本病病因为湿热蕴结肝胆,肝失疏泄,气滞血瘀或洒食过度。辨证可分为湿热型、瘀滞型、血毒型。血毒型类似于胆石症合并急性胆囊炎、中毒性休克。徐人安[2]认为肝不条达而失疏泄,脾不健运而痰湿内生是胆石症病理基础。肝胆郁滞、木火上炎、湿热内蕴,胆火煎熬湿热成痰,痰浊凝聚成石是直接病因。故胆结石的病位虽在肝胆、脾、肾,但病机总属肝气瘀滞,肝络失养。

2 辨证施治

2.1湿热蕴结型临床上此类症候病人多嗜食厚味辛辣,兼之肝胃之火素盛,易化生湿热之邪,气郁则痰凝,故痰浊内生,郁结少阳,导致胁痛,表现为右胁持续胀痛,偶有阵发性加剧,口苦咽干,恶心呕吐,腹胀满,纳差,方用龙胆泻肝汤,可配伍金钱草,海金沙,枳壳,槟榔,香附。呕吐者加乌梅等。瘀血的发生则由于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不能行血,且病变反复,日久不愈,病及络脉,可致瘀血留滞,予失笑散,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

2.2肝郁脾虚型胆结石以肝脾两脏为中心,情志病变,和饮食失调可以相互影响,从而引起肝脾同病,肝脾不和,表现为焦虑抑郁,胁肋胀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又同时见有嗳气,口苦。正如叶桂所云,“肝病必犯土,是侮其所胜也,克脾则嗳气。方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应特别指出,应用疏肝理气应注意,肝体阴而用阳,主疏泄调达,肝木抑郁,失其畅达之机,宜疏泄条达,但勿要太过,以防伤及肝阴;而敛阴柔润药物也不应使用太过,以防影响肝气的升发;要根据病情程度斟酌应用疏肝理气药物和敛肝柔润药物。

2.3气滞血瘀型胆结石患者患病日久,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故气滞日久,血行不畅。常表现为右胁下刺痛,面色晦黯,入夜尤甚。舌质青紫或瘀斑等,宜用祛瘀通络的方法,方用血府逐瘀汤,常用药物有当归,桃仁,川芎,柴胡,香附,川楝子,郁金等。

2.4肝络失养型肝肾同源,精亏血少,命门肾火温煦脾阳,又赖后天精气滋养,肝脉失于濡养。一贯煎加减治疗。药物如:生地黄,枸杞子,黄精,麦冬,菊花,白芍,当归等。

3 生活调理

胆结石的发生与个体生活关系密切,往往与生活中七情所伤、寒温不适、饮食失节及和蛔虫内扰相关,而且病情的转化往往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是一典型的身心相关疾病。因此对于胆结石的相关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生活调理也是治疗中的重要部分,与胆结石的转归密切相关。首先告诉患者通过检查如彩超、CT而确诊为胆结石,是一种器质性疾病,经过治疗调理多数是可以缓解的,有些患者完全可以治愈,这样可以让一些患者减少手术之痛。但是有些患者结石过大或胆囊萎缩者根据病情需要还是需要手术切除的。其次应告诉患者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应寒温适宜,注意饮食。

4 典型病例

患者何某,男,55岁,2011年7月21日就诊。自述间断右上腹痛三年,为阵发性胀痛不适,查彩超示:胆囊结石,期间至北京,上海等医院口服利胆排石等药物治疗,疗效一般,只可暂时缓解症状,每遇情绪不佳或劳累时上述症状诱发加重,伴右上腹阵发性痛,口苦口黏,急躁易怒,嗳气少食,舌红苔白,脉弦细。其证属肝郁脾虚,土虚木乘。治当调和肝脾,祛湿止泻。方用逍遥散加减。组成:柴胡6g,炒白芍12g,炒白术10g,茯苓20g,金钱草10g,鸡骨草12g,川芎6g,川楝子,延胡索10g,甘草6 g。连服7剂后,自觉症状好转,右腹痛减轻,遂去鸡骨草后,继服7剂,无腹痛,右腹痛不适减轻,纳可,精神可,随访近两月来上述症状无明显发作,偶有右胁不适。嘱患者避免不良情绪刺激,保持心情舒畅,注意饮食起居规律。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情况下进行治疗,切不可盲目用药。

[1]潘国良,潘靖波.拟舒胆汤治疗胆石症75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1999,31(2):18-19.

[2]徐人安.浅谈胆石症从痰论治[J].江西中医药,2006,37(11):12-13.

[3]广州中医学院.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42.

[4]周仲瑛,金实.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4.017

:1672-2779(2014)-04-0033-02

张文娟 本文校对: 王 伟

2013-10-31)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方用肝气气滞
支气管哮喘基本用方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肝气郁结证”术语源流考❋
七制香附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