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该怎样阅读

2014-02-05

职教通讯 2014年21期
关键词:外化周国平内化

张 健

高尔基说:“读书,实际是人的心灵和古今中外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周国平先生也说过:“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形式保存的,而读书的过程就是享用这些成果并把它们据为己有的过程。”据为己有的目的,“就是加入到人类精神文明的传统中去,做一个文明人”。教师的阅读似又多了一层培养人才的功利目的。正如高万祥校长所言:“优秀教师一辈子就做两件事:读书和教书。读书是利己的,教书是利人的,而教师这个职业的幸福就在于这两者是完全一致的。”但一个少读书或不读书的教师是很难体会到这种职业幸福的,更不必说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尤其是在当前充满诱惑、利益至上、浮躁浅薄的社会背景下,更应该倡导教师多读书,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汲取更多专业成长的正能量、培养人才的真本领,并为学生树立“学为人师”的典范。

那么,教师究竟应该怎样阅读呢?

1.好的阅读是有选择的阅读。2012年,刘芳菲主持的“文明之旅·读书之乐”节目中有这样一组统计数据:2011年,中国共出版图书37万种,按一年52周,每周读一本计算,这一年出的书就够一人读7115年。简直是骇人听闻。书籍之多,浩如烟海,读不胜读,“生也有涯”的个体只能取“一瓢饮”。然而,书籍一多,难免有混“珠”之“目”、低劣之作充斥其中,如毫无内涵的浅薄之作,粗制滥造的凡庸之作,粘贴复制的拼凑之作,追名逐利的低劣之作,装腔作势的炒作之作,急功近利的垃圾之作,多了去了。倘若我们不加选择,盲目轻信开卷有益,就会被那些低劣之作俘获。结果只能是败坏阅读“胃口”,浪费学习时间,亵渎学习热情,并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精神品位。所以,周国平先生告诫我们:“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尤其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他又说:“在所有的书中,从最好的书开始读起,一直去读那些最好的书,最后当然就没有时间去读比较差的书了,不过这就对了。”

2.好的阅读是观念不断开悟的阅读。于丹说:“什么是真正好的阅读呢?就是不断开悟的阅读。”所谓“不断开悟”,就是伴随着阅读而持续获得的精神上的开发、思想上的感悟和观念上的收益。真正的阅读不是为了猎奇、装饰门面,也不是为了获取新闻八卦的谈资,而是为了获取精神滋养、思想灌浆和素质提升。好的阅读是具有激活属性、发现特质和提升功能的阅读。激活是指通过阅读启动了“我的思维”按钮,使“我”对事物或现象产生某种联想和思考,对世界和人生的思索处在一种活泼的状态。反之,倘若一本书看后心如止水、无动于衷,这样的书读了有用吗?发现是指通过阅读,“我”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读书犹如“淘金”,好的阅读一定是读有所获、读有所得、探骊得珠的阅读,一定是历经淘漉而后得到“真金”的过程。这样的阅读使人沉醉、惊喜,并更加珍爱阅读。提升功能讲的是阅读对人的升华作用。真正的阅读不是消遣或浏览式的阅读,而是灵魂的参与、思想的介入和价值发现的阅读。是观念、思想、见解或境界获得启迪和升华的阅读。这样的阅读使人感到内在充盈而丰博,心灵平静而大气,充满智慧和底蕴,是真正的读书人才能品味和享受到的那种精神往复、思想浸没的幸福感受和境界。

3.好的阅读是“读以致用”的阅读。读书的目的是“致用”。它是多元的:读以致知、读以致思、读以长才、读以养德等,但最重要的是“读以致用”。“知”凭“用”以“活”,“思”凭“用”以“实”,“才”凭“用”以“显”,“德”凭“用”以“验”。“致用”彰显了读书的目标性价值和地位。所以,读书者一定要落到“致用”这个根上,才是好的阅读。其次,阅读的高境界是什么?不是为了采摘某一位大师的果实,而是为了结出你自己的果实。“结出自己的果实”,还是讲的要“读以致用”。只是,这里的“用”是着眼于写作的具体运用。写作是一个“内化—意化—外化”的双重转化过程。“内化”,即主动向内吸收获取材料的过程;意化,即理解和消化材料并将其组织成有意义思想的过程;“外化”是倾吐运用、文字定型的过程。读只是内化积累,是基础性工程,是手段性的存在,写才是目的性存在,是终极取向。就是说,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写作滋养,这种滋养可以是一个意念、一点启发、一缕感悟,甚或只是一个关键词等。虽然可能微不足道,但它触发了我们,赋予了我们灵感、启迪、创意,使我们抓住这种感觉,沿循这个思路一直想下去,想到深处。于是,沉睡的感受唤醒了,朦胧的思绪清晰了,完整的思路“现身”了。阅读者即可以铺纸援笔,定格自己的思想成果。好比在“自己灵魂园林中的细心的园丁,将自己所喜爱的植物赶在凋谢之前加以选择、培育、修剪、移植和保存”(周国平语),使之结出自己的果实。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阅读的终极境界、创造境界。

猜你喜欢

外化周国平内化
好梦何必成真
在水边
Clothing is what you are 衣如其人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语言接触视域下的汉语外化现象探微
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
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