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经方与情志病

2014-02-05钟道利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经方舌质牡蛎

钟道利

(山东省汶上县中医院脑病科,汶上 272500)

浅谈经方与情志病

钟道利

(山东省汶上县中医院脑病科,汶上 272500)

经方;情志病;中医药疗法

中医学历来重视情志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早在《内经》时期即对情志病证名、病因病机及治疗有初步的认识,汉代张仲景对于情志病的治疗就已经有着诸多论述,虽然张仲景对于情志病并没有一个专编,但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条文中我们已经知道张仲景所述的许多病证已经符合情志病。如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外感病引起的多寐、烦躁、不得眠等均有较为细致的观察,并提出药物和针刺的方法;《金匮要略》中记述了数种精神疾病,其中对奔豚、梅核气、脏躁、百合病、狐惑、产后各种精神障碍等都有详细的记载和相应的治疗方案,其代表方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半夏厚朴汤、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等,而今日应用张仲景之方治疗抑郁症更是验之有效而且备受肯定。

1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这条说的是伤寒误治,以火劫汗,伤亡心阳,使心神不得敛养;又因心胸阳气不足,水饮痰邪扰心,心被痰扰,而见惊狂、卧起不安。临床给予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以扶心阳、安心神、去痰邪。

病例1:朱某某,女,46岁。因“失眠,烦躁多年”在专科医院诊为“精神分裂症”,间断服药治疗,控制不理想。2013年10月23日来诊,自觉心烦,失眠,夜间卧起不安,经常下床走动,时噩梦惊扰,兼见神疲乏力,健忘,纳差,舌质淡胖,苔腻滑,脉濡。辨证属太阳郁证,为心阳虚损,水邪扰心。方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以扶心阳、安心神、去痰邪。方药:桂枝15g,清半夏10g,茯苓25g,陈皮10g,石菖蒲20g,龙骨25g,牡蛎25g,远志15g,龙齿20g,炒酸枣仁15g,甘草6g,生姜15g,大枣6枚。取5剂,一日一剂,两次水煎600ml,分早晚温服。5剂后来诊,夜间能睡眠4~5小时,卧起不安明显好转,噩梦消失。继服15剂而收工。

辨析: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治水饮痰邪扰心致惊狂、卧起不安证,由于蜀漆不常用,临床多遵从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的经验,用二陈汤代替以燥湿化痰,调水饮。烦躁、失眠、舌质淡、苔滑腻为本方应用要点。

2 栀子豉汤证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燥,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栀子厚朴汤主之。”这里主要说的是阳明病热扰胸膈证而见心中懊憹、心烦、卧起不安。

病例2:乔某某,女,23岁。因外感后与人生气出现胸闷、纳差、失眠,在本地卫生室治疗20余天无明显好转,于2013年5月11日来诊。患者自觉心烦、胸闷如窒、口苦、腹胀满、纳差、便干、夜间入睡困难,伴有乏力,精神不振,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辨证属阳明郁证,热扰胸膈。方用栀子厚朴汤以清热除烦,宽中消满。方药:栀子15g,豆豉10g,清半夏10g,陈皮10g,白术15g,茯苓15g,柴胡10g,黄芩10g,甘草6g。5剂,一日一剂,两次水煎600ml,分早晚温服。复诊,心烦、失眠、胸闷如窒明显减轻,仍觉腹胀、纳差,加厚朴20g,枳实15g,继续调理10剂诸症消失。

辨析:栀子豉汤为热扰胸膈专方,栀子苦寒,既可清透郁热,解郁除烦,又可导火以下行,清三焦热邪;豆豉气味俱轻,既能清表宣热,又能和胃降气。二药配伍,宣中有降,降中有宣。根据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经验,临床多配伍小柴胡汤应用,以和解枢机,解救缠绵难愈之疾。烦躁、胸闷如窒、舌质红,苔黄腻为本方应用要点。

3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二復下之,胸脋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本证主治少阳郁结兼脾虚水泛而见的心烦、胸胁满、大便不爽。

病例3:马某某,女,54岁。因“腹痛,稀便,夜眠不安2年余”来诊。曾在济宁市某医院诊断为:胃炎,更年期综合征,给予归脾汤加减健脾安神治疗,未见好转。来诊时病人身体较瘦,精神差,畏寒,心烦多语,腹痛、稀便,遇冷加重,夜间明显,口干,失眠,舌体胖大,舌质淡、苔白滑,脉弦细。辨证为少阳郁结兼脾虚水泛,给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方药:柴胡25g,桂枝15g,干姜10g,煅牡蛎先煎25g,天花粉15g,白术10g,茯苓20g,吴茱萸10g,甘草6g。五剂后心烦、失眠、腹痛好转,仍畏寒、稀便、晨起明显,上方加制附片10g,肉桂10g,补骨脂15g,泽泻20g,继服15剂停药。

辨析:柴胡桂枝干姜汤为主治柴胡证兼津亏而痰饮内结者专方,无论有无外感,用之多效。临床遣方用药要抓住柴胡、桂枝、干姜、牡蛎、天花粉,缺一不可。根据郝万山教授经验,本方以心烦、口干、胁满痛、便溏为辨证要点,临床便溏明显者可配合猪苓汤应用。

4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本证主治脾虚气滞腹胀,虚中夹实证。

病例4:李某某,男,78岁。因“脑出血”在我院治疗,血肿吸收较好,但肢体一直不见好转。证见:心烦,少言语,极少与人沟通,进食较差,腹胀满,夜间胀痛明显,辗转不安,大便1周未行,舌质淡、苔滑腻,脉弦细。辨证为脾虚气滞,运化失司,拟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药:川朴30g,姜半夏15g,人参5g,枳实10g,陈皮10g,胡麻仁15g,大枣4枚,生姜5片,甘草6g。3剂后复诊,大便通,腹胀明显好转,能少量进食,夜间能睡眠3~4小时,原方加桂枝10g,茯苓20g,继服10剂出院。

辨析:本方厚朴、生姜用量半斤,重在散饮和胃,下气除湿,宽中消满;配合姜半夏、人参、甘草降逆开结,补而不滞,为消补兼施之剂,又称“补三消七”之法。临床以腹胀食少、悒悒不舒、下午或夜间明显为辨证要点。

5 黄连阿胶汤证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本证主治少阴病,阴虚阳亢证,真阴已虚,邪火复炽。应用要点:心烦、失眠、口干苦、热重于阴伤。

病例5:房某某,女性,46岁。因“口干渴,心烦,失眠半年”来诊,曾服镇静剂和养阴安神中药治疗不明显。证见:焦虑,易发脾气,面色发红,口干,口渴,口苦,夜间睡眠极差,睡后多梦,伴有大便干,皮肤干痒,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辨证为阴虚有热,方药:黄芩12g,黄连10g,白芍15g,阿胶15g烊化,生地黄15g,当归15g,知母15g,甘草6g。5剂后,失眠、口干、便干、焦虑明显好转,上方加葛根15g,蝉蜕10g,麦冬10g。继服20剂,基本恢复正常。

辨析:黄连阿胶汤的主要作用是清心火,滋肾阴。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把黄连阿胶汤的舌象描述为“绛赤如火”,日本汉方大家大冢敬节在《汉方诊疗三十年》中指出黄连阿胶汤为治疗皮肤瘙痒、干燥的良方。因此结合黄煌教授经验,本方临床以心烦、失眠、口干苦、皮肤干痒、舌红绛为辨证要点。本方证与栀子豉汤证虽然都有心烦不得卧,而病机不同,前者病在阴分,为心火炽盛,肾阴亏虚,不仅苔黄,舌质必红绛;后者为热扰胸膈,病在气分,阴液未伤,苔多薄腻微黄。同为真水不足,临床还要与大定风珠区别,本方清热作用大于滋阴,而后者重在滋补真水。

综观经方,治疗情志病可用之方不少,比如还有“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妇人咽中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等等。但在治疗情志病应该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审证求因,审因论治,力求紧抓应用要点,才能发挥经方的特色,才能体现经方治病的真谛。

Discussion on the Classical Prescriptions and Emotional Disease

Zhong Daoli
(Encephalopathy department ,Wenshang County Hospital, Shandong province, Wenshang,272500,China)

classical prescriptions; emotional disease; TCM therapy

10.3969/j.issn.1672-2779.2014.12.011

1672-2779(2014)-12-0018-02

苏 玲 本文校对:苏 玲

2014-02-10)

猜你喜欢

经方舌质牡蛎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法国培育出多口味牡蛎
冠心病患者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昙石山文化的牡蛎器
《如何煮狼》:煮狼的女人爱牡蛎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运用经方治疗疼痛验案举隅
牡蛎
经方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