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与不公:从某市允许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报考职业院校谈起
2014-02-05聂伟
聂 伟
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有效扩大了教育机会供给,成绩显著;与此同时,各种教育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尤其是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呼声越来越高。新一届政府已将其作为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和抓手,《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决定》提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部正在加紧制定《推进教育公平总体方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也设立了课题组予以支持和配合,开展相关研究和项目论证。
一、职业教育发展遭遇的不公平
受我国历史传统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在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职业教育遭遇的问题最为突出,公平问题也最为急迫。无论是在招生入学上,还是培养过程中,抑或是在就业竞争中,职业教育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偏见和歧视,以至于沦为“二流教育”,成为普通教育之下的教育层次,失去了应有的类型独立性、价值和尊严。且看一例:某市规定,2013年,具有相应资格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以参加中职学校的考试录取;自2014年起,可以报考高职院校。此举一出,引起社会各界极大争议和强烈反响,支持者有之,反对声更甚。
二、公平问题的复杂性和难断性
教育公平是个体根据选取的参照系,对某一教育现象做出的价值判断和主观感受。选取的参照系不同,对同一教育现象即使是同一主体也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具有不同的主观感受;同一参照系,针对同一教育现象,不同的主体根据自身经历和原有知识结构也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具有不同的主观感受。“主体”和“参照”这两个因素都可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所以造成教育公平的界说较为困难,公平结果的判断呈现出多元甚至相反。
(一)允许外来人员子女报考职业院校是教育公平的进步
允许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职业院校,支持者认为这是教育公平的进步。在该市,受户口影响和教育资源数量的限制,以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没有在该市升学就读的资格,升学考试需要回老家参加。现在政策允许他们在该市参加考试,进入中职和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学习,给这个群体开通了一条在该市入学学习的通道。换言之,以前没有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这个入学机会,现在给予了,就是教育公平的进步。这是以过去的教育政策为参照系,从时间线索上进行纵向考察,得出的评判结论。主张该观点的人士认为,教育改革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每一点滴的进步都需付出艰辛的努力,是社会各方利益充分博弈的结果,来之不易,我们不能责备求全,应该对每一个进步都要持支持和赞赏的态度。
(二)允许外来人员子女报考职业院校是教育不公的恶化
这个政策得到更多的是批评和反对。批评人士将横向上的普通教育作为参照系,质疑“为什么不开放相应的普通高中和本科院校”,他们认为这是对职业教育歧视的赤裸裸表现,是现有教育不公平的加剧和恶化,更有外地维权家长称这是给他们孩子的“施舍”,拒绝接受,强烈抗议。当前我国,接受职业教育的主体都来自于社会下层。北大几位学者对北京70多所高校做过抽样调查,发现高职院校中70%左右的生源都来自于农村家庭;同样的现象在中职学校更为严重,比例更高。虽然没有更全面的权威数据统计发布,但是职业院校中社会下层群体聚集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该市仅将职业院校作为向本就弱势的群体开放的唯一平台,无疑是将弱势叠加,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教育不公进一步导致了社会不公。
三、分析与评论
同一教育现象,出现截然相反的评判结论,既有上述“参照”和“主体”两个影响因素的原因,也存在公平程度的问题。由于主体感知的不同,在人类生活的繁杂社会中,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公平只有程度高低之分,没有绝对的公平与不公平之别。我们只能提高公平的程度和水平,使其无限接近于绝对公平,但却难以达到。正如哲学中的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关系,是同一个道理。上述案例出现的反对声音,认为该市允许外来人员子女报考职业院校“不公平”,其本质上是因为政策的公平程度低,没有达到人们心里预期,没有达到人们可以接受的程度,造成认为其“不公平”。这种“不公平”更准确地说,是层次较低的公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这个政策的出台褒贬不一,观点针锋相对,原因多种多样,我们很难判断政策设计者和制定者的价值取向中是否含有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但这至少反映出我们政府的执政理念还是局限于“管理”于事,而非“服务”于人。若是参照特长生或民族地区考生招生的做法,将本科院校和普通高中以适当的比例,向符合一定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开放;而不是全盘堵死,采取“一刀切”的简单粗暴做法,切实使政府职能由“管理”转向“服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也许不会存在这么大的争议,会是另外一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