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课堂互动中教师个人价值观的合理运用

2014-02-05

职教通讯 2014年24期
关键词:英语课堂价值观英语教学

张 明

课堂是引发教师行为、建立师生关系、进行师生互动的主要场所,英语教学的特点对师生互动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在英语课堂互动中教师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和品德,却是影响英语教学效果乃至学生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跟踪调查若干位英语教师的课堂,通过若干个具体案例,试图论述英语教师怎样更好地处理和把握在英语课堂教学互动中表现出来的个人价值观和品德意识,从而更加科学有效地实施英语课堂教学活动。

一、英语教学课堂中的规定和制度

在课堂教学中,每位教师都会有一些规定和制度,这些管理规定是课堂得以正常开展的必要手段,而且往往是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更加会有自己独特的课堂管理规定。[1]但是这些课堂管理规定,却往往在不经意间体现了教师个人价值观与师德。

案例一:苏州某大学一年级大学英语课堂,全班共有45位学生。新学期的第一次英语课,教师走进教室,向学生们介绍了学期教学计划,其中有一条有关“考勤”的课堂规定如下:

教师:Student input will be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and your attendance will be vital to your success in the course.THERE ARE NO EXCUSED ABSENCES UNLESS APPROVED BY THE INSTUCTOR.IF YOU ARE ABSENT MORE THAN 2 TIMES FOR THIS CLASS,YOU WILL BE GIVEN A “C” FOR THE COURSE.Each student will be assigned a seat in the classroom and he/she must sit in the given seat for attendance.If the student is not in his/her seat,he/she will be marked absent.

从上述有关“考勤”的课堂规定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信息。首先,最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这段话中体现出来的语气或多或少都流露出一种教师对于学生的强制意图,自然而然使自己处于了学生的敌对面。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似乎完全忽视了教师的角色应该是支持者。第二,这个规定实际上反映出教师对学生的一种“预先不信任”,而这种不信任是建立在教师以往教授的某一班级的严重缺勤的事实上——由于以往某一班级的缺勤,导致教师也认为这个新班级的学生也会缺勤,因而制定出了这个措施。但是这个新的班级学生毕竟不是以往班级的学生,这种预先否定的师生关系显然对教学的开展是非常不利的。第三,这个规定似乎把每个学生等同于不同的座位表,这一点显然是不尊重人性的一种体现。

当然,对于这位教师的做法也不能全盘否定,因为教师制定这个规定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尽量减少课堂上花在点名考勤上的时间,以便尽量增加学生学习的时间。同时,大多数教师都认为,考勤是一项重要的课堂纪律,尤其在语言学习中,课堂参与与互动是非常必要的,没有一定的考勤制度,学生往往不能按时上课。

从以上案例我们不难发现,英语教学课堂中的规定和制度使教师们面临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对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力运用,例如考勤制度和有关座位限制的规定,就有很多不妥的地方。但另一方面,这些“不妥”的课堂权力运用却完全有着充分的理由:教师希望给学生创造最好的教学环境,总的来说,教师在课堂中的权力运用构成了教师的师德行为,但对于权力运用的某些特定行为中所包含的价值却是复杂而相互矛盾的。所以教师在课堂规定和制度的制订时,能综合考虑个人价值观与整体课堂管理的内在关系,将会使课堂成为更加民主与高效的学习场地,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英语课堂互动中的教师用语

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是教学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英语课堂中教师作为一个教学的组织者(Organizer),在组织课堂的时候,如何通过教师用语,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和鲜活的教育情景,来有效实施师生互动,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案例二:在一节大学英语课堂,教师向学生提问:

教师:After reading this article,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author’s opinion? True or false?

学生A:False.

教师:False?Anybody else?A says false.Tell me what you think.Tell me what you think.Ok?

学生B:False.

教师:B says false.Only two of you are going to answer? Tell me what you think.I don’t care.You can be wrong.Or you can be right.Or it doesn’t matter.Just say something.

在如上对话中,教师想极力促使学生回答他的问题,但是教师对学生说的话语中所包含的复杂且互相矛盾的信息显而易见,教师的几句话似乎违背了语言教育的核心,那就是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角色应该是中心参与者。

一方面,英语教学不仅仅是一系列的词语和语法教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教授学生如何在现实社会中用英语传递信息。因此,语言传达的内容是最重要的。在如上描述的课堂中,就意味着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内容的准确性要比语法的准确性更为重要。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运用了如下语言来督促学生回答:“Tell me what you think.Tell me what you think.”教师在这些用语中传达的个人信息是:他希望跟学生有观点的交流,他认为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但是另一个方面,很多英语语言课堂中要运用一些游戏和主题讨论活动,似乎课堂中讨论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语言的运用。实际上,很多英语教育专家已经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英语的流利程度是可以仅仅通过口头反复练习获得的。这样,英语课堂上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多一点的练习机会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如上课堂中,教师说道:“Just say something.”就是他从教学法的角度考虑,尽量促使学生抓紧时间用英语回答他的问题,其中暗示的信息是,重要的是要把英语讲出来,而内容是什么并不重要。

于是,当教师对学生说“I don’t care.You can be wrong.Or you can be right.Or it doesn’t matter.”的时候,教师个人意图表达的两难情境就出现了。尤其是“I don’t care.” 这句话显示了教师话语所传达的意图的混淆:这句话既可以表示“我接受任何答案”,也可以表示“我不关心你的说的是什么”,而这两种意思都是与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相对立的。

从上述两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英语课堂互动中的学生的参与环节,教师们往往要面临自身意图准确表达的两难困境,而这也是英语课堂实施中最基本和关键的教师个人价值观判断难题。把握好这个教师课堂用语中蕴含的师德因素,能有效地推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三、英语课堂中的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英语口语课堂中,鼓励课堂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口语训练中来,是每一位英语教师的基本职责。[2]但是,是否每一位教师都能非常成功地组织一个课堂,有效地开展课堂互动活动呢?

案例三:苏州某大学一个英语口语教学课堂,教师与学生们在商量接下来要讨论课本中的哪个主题:Friendship(友谊),还是Computer games (电脑游戏)。这个班级中只有一位学生是女学生,名叫Yang,来自于江苏北部比较偏僻的农村。

教师:Jack,I think is going with Computer games.[学生们笑了,都向四周看是否有其他人回答。有几秒钟教室内没有任何声音。]Louisa,which would you prefer to talk about,friendship or computer games?

Louisa:Computer games.

教师:Computer games.Yang ?[Yang没有抬起头来正视老师的目光,她看着她的课本。接下来有10秒的沉默。]If you had a choice,which would you talk about,friendship or computer games?[ 老师等了3秒钟,Yang还是没有回答。老师转向了另外一位学生]Tom?

Tom:Computer games.

教师:Computer games.Okay.Mary?

在这个课堂中,Yang是一个害羞的安静的女孩,她所在的班级其他同学都是来自于城市的大胆开朗的男孩子,非常善于表达。在大部分时间里,Yang是在努力想说点什么,但是对她来说不是那么容易,最后她还是没有及时回答老师的问题,而这时老师并没有继续等待Yang的回答,转而问起了下一位同学。

我们只能猜测Yang在课堂上沉默的原因以及在这十分艰难的10秒沉默里她所经历的感受,但是教师在这种处境下所面临的师德困境同样令人深思。

一方面,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由于个性害羞所引起沉默,学生有权在一个没有压力的舒服的环境中学习,教师也有责任保护每位学生在一个没有过度压力的课堂氛围中学习。[3]大多数教师都认为,过多的压力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允许学生有权选择其在不想说话或没有话可说的情况下保持沉默也是对学生个体的人格尊重。但另一方面,教师的个人价值观又促使他/她想极力促使Yang说点什么,教师认为此时,沉默是一种不好的课堂现象,所以企图通过让Yang回答问题使Yang能融入整个班集体,让她同样有权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其实,鼓励Yang在课堂上多讲话也是所有教师都会采取的举措,因为正如上面我们所提到的,英语课堂就是要鼓励学生多参与到语言训练过程中去。

笔者相信,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企图鼓励一位不太有意愿表达的学生多发言的时候,就会面临一种两难境界,因为在一个班级里,没有两个学生是一模一样的,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不同于其他人的特征。有些学生非常内向,不太愿意说话,而有的学生则说话太多,无形中会使其他的学生失去说话的机会,影响其他人表达的意愿。因此,即便是在同一课堂中,教师也必须要以一位组织者的身份,察觉同一课堂中两种类别学生的状态,正确做出决定选择哪一类别的学生发言,使课堂在良性和谐的氛围中开展和继续。[4]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正确决定其实是与教师本人的个人价值观和师德意识有必然联系的。

英语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师德实践的主要阵地,是教师德行修养水平及其教育效能集中显现的主要平台。以上3个案例远远不能概括英语课堂互动中教师所要面临的所有状况,但确实是非常基本和具有代表性的情况。英语教师只有在教学课堂互动中合理运用个人价值观和品德因素,才能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与教育效果,从而有效地开展英语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Thomas,A.M.Classroom Interac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2]Philip Jackson,Robert Boostrom,David Hansen.The Moral Life of Schools[M].Michigan:Michigan University,1993.

[3]王丽萍.外语教学如何进入交际互动课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0):44-46.

[4]黄雷.高职院校英语课堂互动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0(11):78-79.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价值观英语教学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