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宁波精神的高职学生价值观培养体系构建

2014-02-05张淑芳

职教通讯 2014年17期
关键词:宁波人宁波诚信

张淑芳

一、宁波精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一)信誉为本的诚信精神

诚信,既是人品的根基、人际和谐的基本要求,又是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对一个人的立身处世起着固本作用,对人际关系的协调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宁波人在商业活动中向来注重诚信的价值,凭借诚信在事业上获得发展,在道义上得到尊重。比如,宁波帮一直注重诚信经商,并总结出了不少诚信的谚语、名言,如“宁可做蚀,弗可做绝”,“信誉招千金”,“浇树浇根,交人交心”。这三句话,涉及我们当前所谓的双赢、品牌、诚信三大原则。中国保险公司的创始人宋汉章,起家时只有250万元资本,但却遇到了投保单位200万元的火灾赔付,宋汉章言必信、行必果,当即拿出了几乎是自己全副家当的赔付,但此举却为他赢得了“诚信”之名。这样的诚信第一例子,在宁波商人中比比皆是。

(二)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

宁波精神的务实特征也体现在学术思想上。王充提倡“学而后知”,认为“不学自知,不问自晓”的情况古往今来“未之有也”,认为认识客观事物的唯一途径就是感官的闻见,否则“不能尽知”。吕祖谦主张“明理躬行”,注重实用,趋向变革,认为史学要为现实服务,力求在史书中寻求救国救民之道。陈亮注重“事功”,反对空谈“义理”。王阳明倡导“知行合一”,认为“知”是指导“行”的,“行”是实现“知”的,两者是辩证统一的。黄宗羲提出,教育旨在培养能“建功立业”的人才,而非理学家所推崇的“醇儒”。这种注重事功的务实精神使宁波拥有了悠久的商业文化传统,绵延至当代,使宁波的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应运而生,并探索出了一条“以市场为目标,以市场求生存”的发展之路,涌现出了雅戈尔、杉杉、罗蒙、海天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三)博纳兼容的开放精神

宁波地处东南沿海,背山面海的地理环境使宁波人形成了一种开放的品格。自古以来,宁波就是一个得风气之先的对外商贸发达的口岸,宋元时期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之一。到了近代,“无宁不成市”已经成为人们对宁波人经商才能的一致赞誉。鸦片战争后,目光敏锐的宁波人凭借剪刀、剃刀、菜刀赶赴大上海打拼,从中接受了西方现代经营管理思想,从而善于用灵活的手段和方式来开拓市场。宁波人从不固守家园,而是敢于外出闯天地,勇于冲破陈腐观念的束缚,善于适应时代潮流,从而成就了一番陶朱事业。改革开放以后,宁波人更是致力于对外开放,以海纳百川之势闯出了一条符合宁波实际的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新路。宁波的很多企业家,跳出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竞争浪潮中干事创业。可以说,宁波精神之所以能够在当代得以迸发,就是得力于改革开放。

(四)勇立潮头的创新精神

宁波先民极具自由的个性,因而善于变革自己的观念形态。河姆渡人采用的干栏式建筑,既能防潮,又能隔热,其原理一直沿用至今,是世界上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同类遗址。明清时期,王阳明创建了心学体系、阐发了“良知”说、倡导“知行合一”论,重视发挥道德主体精神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时形成了一股新学风;黄宗羲所著《明儒学案》阐述了明代214名学者的学术思想,并将之分类立案,从而为中国史学开创了一个新史体——学案体。源远流长的创新精神作为文化基因流传给了后世,激活了宁波人善于接纳新事物、开拓新路径的头脑,从而创造出了38个上海乃至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第一”。

二、基于宁波精神的高职学生价值观培养体系

(一)理论教育体系

以理论教学为主导的课堂侧重于知识的学习和传授,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课、党课以及专业课中所蕴含的价值观教育内容。高职学生具有学习能力弱、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因此高职学生价值观教育要遵循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社会的原则,不断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的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避免以往“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坚持开展动态考核、形成性考核、理论和实践表现相结合的过程考核,从课堂考勤、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重点放在对学生日常学习情况的考查上,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结合宁波地方文化资源,开设“宁波精神”校本课程。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项目化教学,由教师围绕“宁波精神”设定若干选题,让学生独立或分组开展调研;(2)菜单式教学,由教师根据宁波地方文化内涵和个人专长开列讲座“菜单”,供学生选择,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点菜”上课;(3)实践性教学,依托校内学生社团和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遗址,指导学生开展以地方文化为主题的采风活动。在课堂内外调研和采风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成果,由各组组长和教师共同评定实践教学成绩。

(二)日常固化体系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融入宁波精神元素,既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又使校园文化凸显地域特色和高职特点。可以依托校园文化活动从“三个维度”培育高职学生的价值观:(1)以特定主题或节日为背景进行价值观教育,如依托宁波四明山革命老区开展红色主题活动、依托大运河申遗开展绿色主题活动;(2)以专业为依托进行价值观教育,如依托艺术设计专业开展廉政漫画大赛、公益广告设计大赛和宁波符号设计大赛等;(3)以社团为平台进行价值观教育,如在邓论协会、话剧社、读者协会等学生社团开展的社团活动中渗透宁波精神的教育。同时,在设置校园文化景观时,要注重彰显宁波人文特色。校园内主干道可以以宁波名人命名并附人物简介,校园文化广场可以设置王阳明、黄宗羲等宁波文化名人的石雕像,校史馆可以增设有关宁波文化的内容,有条件的还可以设立校园文化长廊、宁波文化陈列室等人文景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地方文化的熏陶。

(三)实践提升体系

社会实践是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服务于社会的重要途径。要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等建立多样化的社会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让学生在参观、考察、调研的过程中,使其思想观念、道德认知、行为实践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以弘扬地方文化为宗旨,开展“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可以设计、开展形式多样、为广大师生所喜闻乐见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尤其是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和节假日,以及大学生入党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举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和仪式,以此增强学生的感悟,树立刻苦学习、努力奋斗的理想和信念。

猜你喜欢

宁波人宁波诚信
一图读懂宁波
作品赏析(5)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Chinese Students’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English: from Phonology Perspective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宁波汤倌
宁波人:“中国犹太商人”的简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