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社团建设对农林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养的作用

2014-02-05波,苌

职教通讯 2014年11期
关键词:农林社员专业知识

杜 波,苌 建 菊

专业社团建设对农林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养的作用

杜 波,苌 建 菊

学生专业社团建设成为大学生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升专业素养和非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农林类高职院校学生普遍需要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素养的培养,专业社团建设不仅满足了培养需求,还很好的满足了他们的兴趣爱好,较好的起到了培养学生专业感情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是新时期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抓手和创新载体。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综合素养;专业社团;农林类

当前,就业竞争的加剧及职业发展规律的对人才的要求,这更加揭示出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对其职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学生专业社团是依托专业知识以兴趣自愿组成的学生组织,因其具有专业和社会服务两要素相结合的特点,以及教育教学外延的育人功能,近年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该类社团出发点在通过社会服务促进专业和非专业素质的学习和提升,落脚点是利用专业所长服务社会。实践也表明,通过有效的社会活动,此类社团能较好的将专业和社会服务对接起来,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成为一体,较好的实现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农林类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于其他院校表现有缺乏自信、专业情感不足等问题,但也具有心思简单、心存善良及对美好愿景的追求等诸多优点。笔者认为,在农林类高职院校内开展专业社团建设,对培养学生自信、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与长远价值。

一、农林类高职院校专业社团建设的定位与目标

发展学生专业社团建设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专业技能人才,是课堂教学的课外补充和延伸,是新的人才培养的社会实践模式,在建设中必须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学生兴趣为导向,以社会实践为载体,按照社团管理要求,结合实际开展各项建设工作。例如,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与动物医学专业结合的宠物之家社团(以下简称为宠物之家)及与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结合的绿色家园社团(以下简称为绿色家园)等,近年来均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效果。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在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心理调节能力和道德情操等综合素质方面均有显著的进步,从而实现全面综合素养教育。

二、学生专业社团对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

(一)强化动手能力、实践专业技能、丰富专业知识

专业社团活动的开展中,会通过开展主题研讨、集中学习和社会服务等活动的开展,提升社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以宠物之家社团为例,其社员主要是畜牧兽医类专业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成为社团成员后,通过定期参加专题讲座、校办动物医院的实践、亲自护理小动物及社会服务中现场解处理问题等活动,使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和锻炼。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中,社员不再是学生的身份,而是以主人或从业人员的角色,被动变主动的角色转变,则强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运用能力培养,激发了学生主动去实践、思考并主动去学习专业技能的内在动力,极大地调动了他们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和对专业知识学习的渴望,进而丰富了他们的专业知识。

(二)端正学习态度,增强专业学习的自觉性,提升行业职业素养

社员通过参加社团活动,既能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又能通过实践锻炼和提升专业技能,还能够亲身感受到专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价值所在,社会认同感和兴趣爱好的满足会为学生专业学习动力注入了强劲的能量,激发他们对专业学习的热爱和对行业发展美好愿景的向往,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提升行业职业素养、就业的信心与动力。

三、学生专业社团对提升非专业素养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探求精神、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学生专业社团的定位和目标要求社团的创建不仅在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和兴趣爱好等条件的同时,还需要结合社会的需求或社会的热点来开展活动,只有当社团满足了社员和社会等多方的需要,才有存在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要有清楚的认识和定位。因此,专业社团的建设和管理需要社团成员主动的去关注行业热点、去查阅或咨询相关的资料信息等,去获取、分析、归纳各种问题并制定和执行社团管理与发展的策略及方案等,这些均锻炼了他们对待问题的自学能力、探求精神和对待事情的创新能力、处理能力等,使他们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不断的得以充实知识与发展自己。

(二)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

专业社团通过走进居民社区、学校、企业等及暑期社会实践开展专业服务活动,参与社会实践,能够让社员实践专业所长,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得以锻炼和巩固,通过联系实际检查理论上遇到的问题和存在不足,从而纠正“光说不练,眼高手低”的陋习,养成踏实的作风,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提升实践能力。如绿色家园社团在2012年暑假开展的以环保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就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和社员的积极认可,不仅让社团看到了专业的社会价值所在,提升了专业感情,同时也使社会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成为专业社团建设中的一大亮点。

(三)丰富校园生活,提升内在信心

专业社团成员在课堂学习之余投入到社团活动中去,通过参加社团培训、讲座、技能比赛及各类别的校内外活动等,如宠物之家社团参加犬博会、亚洲宠物展等,不仅拓宽了知识面,培养了组织协调能力,丰富了社员的校园文化生活,社员还能通过活动的参与,个人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处理问题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均能得以施展和锻炼。此外,社员在活动中还能够对自我有较为的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在发挥特长弥补不足的同时,不断提升他们的自我认同感,积累信心的力量。

(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社团活动的开展需要社团成员的互相协助与配合,各尽其力,共同努力才能开展好社员活动,这就要求社员要有团队合作意识,有个体服从集体的集体观念,尤其是在社会服务活动中,活动的组织与协调更是需要社员的积极配合和努力,这对社员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为集体奉献的良好意识均能起到良好的培养作用。在社会实践的开展中,即是社员实践个人综合素养的过程,也是对他们社会适应能力的检验,包括与人相处的能力、理解与表达能力、处理危机的能力等,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专业社团的建设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对校园文化的需求,丰富了校园生活,还较好的起到了培养学生专业感情,增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提升综合素养就业竞争力等作用,也是较好的解决了非专业素养培养需求和课余时的有效利用等棘手问题,是新时期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抓手与创新载体。专业社团的发展与实践表明,在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使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成为相互促进的统一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社员在参与过程中,不仅能够实践专业技能,还能提升对专业的认同感,进而调动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和对行业就业的热情;(2)专业社团的建设不仅能够配合专业学习的要求,还能锻炼个人的团队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职业发展所需的非专业素质能力,使社员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高的人才,为一生的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农林类高职院校中开展专业社团建设既是教育教学所需又有广阔的开发空间,具有可期的现实价值和长远的教育意义,将成为学校发展的一大亮点。

[责任编辑 李 漪]

上海市特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特色专业建设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专业社团建设”(项目编号:D303)

杜波,男,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生管理;苌建菊,女,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学生管理。

G717

A

1674-7747(2014)11-0032-02

猜你喜欢

农林社员专业知识
西泠印社早期社员作品选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