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

2014-02-04岳文江倪宏亮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真菌性变应性鼻窦

岳文江 倪宏亮 曾 婷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

岳文江 倪宏亮 曾 婷

目的 探讨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某院32例患者,对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并给予抗菌类药液、口服激素类药物作为术后辅助治疗。结果 通过回访,32例患者手术痊愈27例,复发3例,联系不上2例。结论 手术治疗是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最好治疗方法,并附有抗真菌类溶液和口服激素类药物辅助术后治疗;医护人员定期对患者进行回访,对患者的痊愈有一定帮助,并可有效预防复发。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鼻窦内腔镜;手术治疗

窦是鼻腔周围含有多个气孔呈网状的骨腔,分布在头部,连接颅内颅外的血管,并充分提供头部的血液循环,因其有与鼻相通的部位称为鼻窦。鼻窦炎是指空腔内黏膜因受感染而引发的肿胀或化脓性炎症,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的原因很多,有遗传因素、体质或环境因素、病菌或病毒因素和变应性因素等[1]。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是由于过敏变态反应因素及真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免疫性鼻窦病,多发于具有免疫能力的青壮年或成年人。本文对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32例患者,男19例,女13例,年龄25~65岁,病程5个月~19年。所有患者分别具有鼻息肉、鼻塞、流脓涕、打喷嚏、鼻腔内有分泌物并有异味、头疼、中下鼻甲肥大等症状。

1.2 检查 32例患者均进行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CT显示窦腔内呈现絮状或肿块状阴影并有不规则斑点状钙化的阴影;MRI显示T1、T2成像均为下降趋势并有炎症性的黏膜影像围绕;并从患者鼻腔内取出的分泌物中检查出真菌菌丝的存在。

1.3 治疗方法

1.3.1 手术方法 32例患者均在鼻窦内窥镜下进行切除手术,将鼻腔内或鼻窦内的真菌块、变应性黏膜、坏死、息肉、肥大泡等病变组织切除掉,在术中可通过内窥镜明显看见病变组织上出现的黄、绿、灰褐色的脓状分泌物,通过病理实验结果分析其分泌物中均带有真菌菌丝或变应性黏蛋白。

1.3.2 恢复处理 手术后经过7 d愈合,为了防止鼻腔发炎或是鼻窦黏膜水肿、疼痛及防止鼻息肉的再生长,按医嘱给予每天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对鼻腔进行清洗,同时给予雷诺考特喷鼻剂喷鼻,口服一些激素类的药物(时间不宜太长)辅助治疗。定期到医院检查,通过鼻窦内窥镜将愈合后的痂皮去除,并可再次检查复发的病原体是否存在;并定期采用抗真菌类的氟康唑抗菌液冲洗鼻腔及鼻窦,手术后开始每周1次、后续每月1次、半年1次直至完全治愈。

2 结果

根据医护人员每半年1次回访的记录显示,32例患者中3年内通过手术痊愈的有27例(84.4%),复发的有3例(9.4%),联系不上的有2例(6.2%)。

3 讨论

现在医院将真菌性鼻窦炎分为侵袭型和非侵袭型鼻窦炎,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是指突发性的病菌侵入而引起的,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是指过敏性、真菌性鼻窦炎。侵袭型还分为急性和慢性真菌性鼻窦炎,属于突发型和隐藏无痛型;非侵袭型分为真菌球型和变应性过敏型真菌性鼻窦炎。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疼痛等症状,一般易患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人群多为成年人或青状年,多发于阴潮湿热的地区,并对空气中微粒及病菌过敏、伴有鼻息肉等症状并呈现多个鼻窦的状态。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判断标准很多[2],如检查中发现鼻窦内有过敏性鼻炎的病史;透过鼻窦内窥镜观察有息肉;术后病理实验结果中有真菌菌丝及变应性黏蛋白;并且CT与MRI拍片显示有多个鼻窦出现。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之所以可以有如上诊断依据,主要是CT及MRI检查的结果。CT检查可以观测到鼻窦的分类,是上颌窦、单侧发病还是筛窦等;并能观测其病变组织的钙化点或坏死部位的影像等。MRI磁共振影像,其主要检查炎症对其进行剖析。通过鼻腔内息肉或术中的黄、绿色脓肿分泌物进行切片可以观测到其病理组织上的真菌菌丝或黏蛋白。

传统治疗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方法是手术治疗,并且通过32例患者的痊愈情况也可看出手术效果非常明显,痊愈率为84.4%。其遵循着三步曲的原则,一是通过手术(鼻窦内腔镜手术),将鼻腔内的息肉、真菌块、病变黏膜、坏死组织去除,使鼻窦与鼻腔循环通畅;二是术后注意防菌感染及复发,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抗菌性药液、喷鼻剂和激素类口服药物(短期服用)进行辅助、安全的治疗直至痊愈[3];三是调节自身体质,提高免疫能力。鼻窦内窥镜技术在治疗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中举足轻重,其优势是不仅能治疗本病,还可以做术前的检查诊断;能彻底将鼻腔与鼻窦内的病变组织及病菌异物清除掉;还能对鼻腔、鼻窦的功能进行良好的保护,不破坏鼻腔黏膜。

总之,对于治疗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最有效的办法是手术治疗(鼻窦内腔镜手术),应该遵循最主要的治疗和保护原则。要重视术后的愈合期,做好防菌、防感染、防复发的措施;而医护人员有效的回访也能提高患者的信心并对其预防复发起到监督作用。

[1] 顾之燕.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 5(17):257-258.

[2] 梁建平.变应性霉菌性鼻窦炎的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2000, 22(1):179-179.

[3] 李华斌,韩德民,林子萍,等.变应性霉菌性鼻窦炎的综合治疗[J].中国耳鼻喉头颈外科,2004,11(5):316-316.

R765.4+1

A

1673-5846(2014)08-0249-02

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猜你喜欢

真菌性变应性鼻窦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全方位护理干预应用于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中的分析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经济型鼻窦球囊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探讨各型真菌性鼻窦炎的CT影像学表现
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肺部真菌性肺炎的临床治疗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