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三个供给与需求关系

2014-02-04王之泰

中国储运 2014年5期
关键词:需求者需求方运作

文/王之泰

物流:三个供给与需求关系

文/王之泰

物流是一个很复杂的体系,内部存在复杂的、相互制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笔者对于物流供给与需求形成了一些细分认识,归纳出三个大方面的关系:

第一个是物流平台作为供给方,物流企业作为需求方的供给与需求关系。这个关系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经常谈到的企业和社会对于供给方面的物流需求,常常把物流平台的物流资源供给和物流企业的物流运作供给两个层次的供给都包括在内而不加区别,所以很难得出有针对性的、全面的结论。原因在于,生产企业和社会的物流需求直接面对的都是物流企业,但是,实际上物流企业所提供的物流供给,又受到自己是否能够取得物流平台物流资源供给的制约。所以,物流平台和物流企业对于生产企业来讲都是物流“服务”的供给方,但是他们两者之间也存在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第二个是以物流企业为物流的供给方,以生产企业或商贸企业为物流的需求方的供给与需求关系。这是物流服务的供需关系,这个供给与需求关系是通过物流企业的物流运作来实现。这是国民经济运行中,市场上最为普遍的物流供给与需求关系,是物流业赖以建立和存在的基础关系。一般而言,社会上广泛关注的是这个供需关系,这个关系派生的物流运作是我们研究物流运作的主要领域。

第三个是物流企业作为物流供给方最终消费者作为物流需求方的供给与需求关系。这是和广大消费者联系最为紧密的物流供给与需求关系,很明显,这个供需关系处于整个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末端,常常是物流水平的最后体现。

从国民经济角度,从宏观经济角度,我们可以得出物流供给与物流需求之间关系的认识,这对于我们指导物流的全局运作和规划物流全局的发展当然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对物流产业进行细分研究的时候,在进行具体运作的时候,还必须了解和掌握物流服务供应链不同环节、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具体供给与需求关系,做出具体分析。上述三个大方面的供求关系反映了物流服务供应链复杂的供需关系,进一步细分研究,主体对象是不同的。有五个主要的主体对象:那就是物流平台、物流企业、商贸企业、以生产企业为代表的物流用户和最终消费者用户。他们之间的供需关系是这样的:

物流平台——提供物流运作物质条件的供给;

物流企业——提出对物流平台供给的需求,提供物流运作的供给;

生产企业为代表的物流用户——提出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商贸企业——提供物流配送运作的供给;

最终消费者用户——提出对末端物流服务的需求,也即配送的需求。

上述几个主要的主体对象,归纳起来就是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方面,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存在复杂和参差交错的关系,

政府的角色是社会物流主体物流基础平台的提供者:物流平台当然是按照物流的需求来打造的,但是受制于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又需要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公共性,不可能尽如人意。物流平台一旦形成就会决定物流运作。物流基础平台内涵复杂可以概括成几个方面:一是物流平台资源,包括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的线路和车站、港口、码头、空港等结点;二是与物流平台一体化的输送工具,或者虽然可以独立运行,但是在体制上仍然与物流平台一体的输送工具等装备,包括船舶、火车、飞机等工具装备及物流结点等公共设施;三是物流平台及相关工具装备的运行、服务以及管理。对于政府这个主要角色的要求是:按照国情及经济、技术发展阶段,构建高质量、低运作及使用成本的物流平台并实施有效的运行与管理。

最终消费者是物流服务的末端需求者:末端需求者太广泛、太复杂了。本文不可能全面探究,只从物流供给与需求角度提出一个看法。对于最终消费者这个主要角色的要求是:做理性的物流服务需求者。

企业在物流的供给与需求方面不像政府和个人那么单纯,扮演着双重甚至是多重角色:不但要作为物流平台构筑的补充者(例如现在的私人物流园区、企业物流平台以及某些社会物流平台),又要承担在物流平台上进行物流运作主要责任的责任者,还有就是物流服务的需求者,当然还是物流服务的提供者。

市场经济之中,需求方是主体,供给方必须满足这个主体的需求,“科学的物流平台供给、完美的物流服务供给和理性的物流需求”,这就是我对物流供给与需求这个问题的结论性看法。

猜你喜欢

需求者需求方运作
云制造环境下人力资源需求的评价与选择方法
面向软件外包平台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研究
基于信号博弈的我国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研究
中国体育保险市场化发展研究
共享单车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研究
从《朗读者》大热看纸媒读书版的运作
党春雄:我看“政府主导与专业运作”
PPP项目运作中的法律保障
让主诊医师负责制健康运作
实现公益慈善组织信息有效披露的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