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探析

2014-02-03涂小雨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改革

□涂小雨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河南郑州 451000)

一、新时期改革环境的深刻变化

(一)风险时代理论是人们对现代化进程的批判性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文明造成的几近毁灭性破坏,促使人们对现代化状态下的人类文明发展进行了深刻反思,力求在不确定性的社会状态下,确定“风险社会”的根源,并寻找一条避免风险、通向未来光明社会的坦途。如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中提出“市场的自发秩序”加“适度的政府活动”的社会改革方案;奥地利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在《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中主张“社会重建的零星工程”的社会改革方案,倡导一种不改变“历史趋势”的“社会工艺学”的社会改造理论。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和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理论都受到了波普尔的理论影响。熟悉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1986年在德国出版了《风险社会》一书,首次提出“风险社会”这一概念。不确定性是风险社会的基本特征或内在品性。贝克认为:“现代性正从古典工业社会的轮廓中脱颖而出,正在形成一种崭新的形式——(工业的)风险社会。”[1]P2吉登斯认为,人类社会“由于现代性的到来而引入了一种新的风险景象”。[2]P96但由于新自由主义在欧美社会风头正健,影响不深。直到1992年该书在英国出版,才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随着英国首相布莱尔所代表的工党政府上台,为风险社会理论的流行奠定了政治和现实基础,具有西方马克思主义背景的、英国“风险社会理论”的代表人物安东尼·吉登斯被称为英国工党政府的精神领袖,是英国工党政府社会改革的“思想库”,他基于“制度主义的风险社会理论”所提出的“超越左与右”、“超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所谓“第三条道路”理论,成为英国工党政府的改革纲领。

从总体上看,乌尔里希·贝克把风险界定为系统地处理现代化自身引致的危险和不安全感的方式。吉登斯区分了传统的自然风险和现代的“人造风险”,认为现代的“人造风险”源于科学与技术不受限制的推进。斯科特·拉什从文化角度定义风险,主张用风险文化概念替代社会风险概念,认为前者是一种反思性的或非决定性的无序状态。尽管风险是不可预测的,但大多数学者都相信风险是可以控制的。吉登斯将风险比喻为一头猛兽,尽管无法预测它的方向,但人们仍然希望驾驭它。贝克认为风险特别是全球性风险是在政治层面爆发的,在应对这种风险,需要“再造政治”,即通过政治手段创造新内容、新形式和新联盟。其他学者还从市场、民间组织、专家系统等多方面提出了应对风险时代的可行性议案。

(二)中国正面临风险时代的挑战。贝克提出风险社会的概念之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改革发展稳定的过程中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尚未触及到,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观念的变化以及社会的阶层意识也还在缓慢的成长之中,远未到我们今天所谓的“风险时代”。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环境、利益格局、官民关系、腐败寻租、环境污染等方面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用传统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简单逻辑都无法真正辨明中国社会的真正境况。近些年来,关于中国社会发展态势的描述主要集中在改革时代、转型时期、新时期等关键词上,也有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角度来描述中国社会的变迁,如改革以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十六大以来、十八大以来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短期的风险(阶段性风险)和长期的风险(结构性风险)正在高速增长,在某些方面甚至呈现出相互交织、急剧膨胀的态势。用风险时代来描述中国社会更能准确地梳理当下需要处理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如政治风险、社会稳定风险,才能客观地分析中国共产党自身面临的各种风险的冲击与挑战,如各种各样的国际发展空间风险、廉政风险、社会心理风险、社会稳定风险、利益固化风险、思想观念障碍风险、政治安全风险等。从我国面临的国际发展空间风险来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一些国家往往采取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和关联度增强,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金融风险和经营风险。另外,从社会心理风险角度来看,在社会转型时期,人口与自然、资源与环境、效率与公平等社会矛盾比较突出,人们容易出现急躁、浮躁、暴躁等负面情绪,容易形成社会心理风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外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中国社会开始进入了快速的转型时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面临前所未有、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改革的不确定性增强。不确定性的现实内含着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领导力量,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没有现成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没有任何可以捷径可走,必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时代风险挑战的关键抉择,新时期的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共产党人走出历史周期率、全面提升执政科学化水平的重大战略谋划。

(三)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时代发展主旋律,当前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改革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改革环境就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环境。但两者并非完全一致,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改革环境即指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改革开放新道路以来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中国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历史节点。从包产到户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从姓社姓资到姓公姓私的争论,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五位一体的总体发展战略,从改革初期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一部分先富起来、摸着石头过河到改革攻坚阶段的更加注重统筹规划、顶层设计、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等,无不表明了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剧烈、深刻的时代变迁。

在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执政风险的持续增长,要求执政水平不断提升,如何在社会转型的同时实现执政党自身的现代转型,如何在奋力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重塑执政新形象,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国人民的荣辱祸福。当前的中国共产党正处在一个重大的历史关头。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各种离心力正在集聚,各种企图扰乱我党、分化我党、颠覆我党的政治力量、社会力量蠢蠢欲动。树欲静而风不止,表面的平静不能掩盖背后汹涌澎湃的暗流,表面的和谐不能代替各种社会深层次矛盾的堆积与膨胀,表面的经济社会繁荣发展不能代替长期粗放发展潜藏的巨大危机。全党必须认识到,党乱必国乱,国乱必民困。从社会稳定到经济发展到改善民生,从经济改革到政治社会层面的全面改革,都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努力扭转不利局面、着力巩固和增强执政地位的艰辛努力。全党上下必须保持高度的忧患意识,清醒认识我党的历史定位,准确把握我党的执政使命,进一步增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从严治党管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提升治国理政的前瞻性和可预见性。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是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面临的短期风险即阶段性风险和长期风险即结构性风险。

二、新时期改革意识的深刻提升

(一)改革意识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随着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和人民的期待,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坚持原则、为民负责、敢于担当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去,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斯大林曾经指出,我们共产党人是具有特种性格的人,我们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所谓特种性格、特殊材料,指的就是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毛泽东同志说过,“艰苦的工作就像担子,摆在我们的面前,看我们敢不敢承担。担子有轻有重。有的人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拣轻的挑。这就不是好的态度。”[3]P1161-116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面对风险时代的来临,要想进一步巩固执政地位、树立执政形象、完成执政使命,中国共产党必须具有清醒的改革意识,必须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自身需要不断改革、不断完善,必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自身也需要不断改革、不断实现现代转型。增强改革意识要求中国共产党能够清醒认识和深刻把握自身定位特别是在长期执政条件下领导改革开放的历史定位。做决策、下判断、定计划都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出发,从如何为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执好政、掌好权的大局出发,严于律己,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集思广益,善于倾听各种不同意见,多谋善断,坚持实事求是的要求。改革开放本身就是在不断的解放思想中才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大突破。坚持改革开放,最重要的就是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改善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在当今的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的风险时代,判断解放思想的程度和水平,关键看是否具有超前的改革意识,是否能够在实践发展中增强改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是否把改革意识的增强真正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社会生活各方面,使全体人民思想觉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升,创造热情空前高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二)深化改革要勇于面对风险、善于化解风险,但前提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早在苏区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那么,就得和群众在一起,“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4]P138-139。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同志深刻地指出:“群众生产,群众利益,群众经验,群众情绪,这些都是领导干部们应时刻注意的。”“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3]P1012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春的南方谈话中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么回事,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5]P372江泽民同志强调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科学化解改革风险,提出“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这是我们付出了代价才取得的共识。当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各方面利益关系变动较大,各种矛盾可能会比较突出,保持稳定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多么好的规划、方案都将难以实现。”[6]P461十六大以来,面对世纪之交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深刻变化,面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胡锦涛同志强调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向全党提出了“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能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7]的要求。

(三)深化改革必须进一步增强和提升改革意识,以更大的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坚持科学发展,锐意改革创新,面对时代风险挑战提出了一系列高瞻远瞩的重大战略决策,作出了切实可行的重大战略部署,使改革决策能够在党委、政府、党政领导干部的层面得到卓有成效的贯彻落实,从而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表明了风险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深刻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超前的执政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有三次提到“风险”,表明了习近平对于中国共产党当前面临的执政风险有着高度的清醒和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当前,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这是对中国改革开放面临的国际国内各种风险的总的判断和客观评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面对未来,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这是对中国继续走改革开放道路的庄严宣示和责任担当,中国绝不会再走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僵化的老路和回头路,也不会走改旗易帜,断送社会主义事业的邪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搞改革,现有的工作格局和体制运行不可能一点都不打破,不可能都是四平八稳、没有任何风险。只要经过了充分论证和评估,只要是符合实际、必须做的,该干的还是要大胆干。这是对全体共产党人的提出的要求和希望,共产党人必须具有敢为天下先、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敢于为民鼓与呼的担当精神。面对困难不后退,面对风险不惧怕,迎难而上,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才是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和政治本色。

三、新时期改革方略的深刻调整

(一)必须坚持全面改革。面对风险时代条件下改革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改革意识的普遍高涨,改革已经没有任何可以拖延和回避的理由。形势倒逼也好,还是由于简单易行的改革、外围的改革已经结束,没有继续拓展的余地也好,都说明深层次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让人民群众始终相信党、拥护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顺应社会呼声、社会诉求、社会期盼,凝聚全党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智慧,在改革方略上注重顶层设计,坚持以为人本的原则,取信于民,不断调整、修正、提升、完善改革方略,必须打攻坚战、啃硬骨头,敢于在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注意改革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创新性。

关于改革的全面性,历来有不同观点。目前很多人认为,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经济基础薄弱,社会的主要矛盾尚未得到根本缓解,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生产力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其他各项改革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决不能以各种理由和借口来冲淡这个中心。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改善人民生活毫无疑问是实行改革开放的一个重大战略目标,是我们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但是从改革的全面性、协调性来看,如果不注意其他方面的改革同步进行,经济发展恐怕也会受影响。邓小平同志在改革之初就强调过,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地感觉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经济建设虽然是中心,但绝不能片面强调经济体制改革而忽视了其他各项改革。近些年来,社会改革、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创新又成为深化改革的关键词。经过这么多年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全党上下已经深刻认识到了社会改革的重要性,如果不尽快补上社会建设这一课,导致经济一条腿长、社会一条腿短的畸形结果,最终也会影响、拖累经济发展。实践在深化,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社会改革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重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也果断相继出台。但同时又产生了另一个问题,有人认为,经济改革、社会改革一个递进的过程,经过了这两个阶段的改革之后,才能进行政治层面的改革。这种观点目前也很有市场。如果改革只是这样一种简单的线性过程,那就说明我们的改革根本没有进一步深化的必要,只要按部就班的分阶段进行就可以了。全面改革是经济、政治、社会等各项改革的齐头并进,没有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层面改革的推进,经济改革也会失去动力和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同样地,如果没有经济改革和社会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往往也会事倍功半甚至胎死腹中。要想真正实现深化改革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坚持改革的全面性,绝不会因为问题复杂、矛盾集中、难度较大就产生畏惧心理,在原地打转,回避风险,都是极不可取的态度。

(二)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从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方略之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就开始实现重大转型——向法理型方式转变。一个现代政党,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如果不能按照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治理国家,不能用宪法和法律来约束本组织成员,不能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改革,就很难真正取信于民。尽管我们推进依法治国的理念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实践中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离真正的法治国家的要求还有差距。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这是现代国家对执政党及其领导的政府的基本要求,也可以说是一个底线的要求,越过了法的底线,执政的合法性就必然会受到合理的质疑,长此以往,必将严重损害执政党的政治声誉,消解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

法治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实依托。正确处理好党与法的关系,全党要切实做到真心相信法治、真心支持法治、真心维护法治、带头遵纪守法,把党的执政纳入到法治的轨道上,接受实践、人民和法治的检验。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合法执政地位不仅是历史形成的,并且在国家的宪法中也有明确的表述。在中国,还没有哪一种政治力量、哪一个政治派别和政治人物能够威胁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但是,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现在没有问题,不等于以后永远没有问题。作为执政党,必须有这样的忧患意识和执政意识,不断增强自身现代性,努力实现现代转型,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执政合法性不仅仅体现在宪法条文上,更应该写在人民的心中,人民的真正信服和充分信任才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根本源泉。自1997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依法治国以来,提升法治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成为全党全民的共识,用法律规范执政行为,在法律的框架内实施执政目标,坚持依法执政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统一,构建法理型执政模式,才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的真正保障。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中国梦的命题,准确阐释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法理视野,旗帜鲜明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追求法理型执政模式的决心和信心。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高度关注发扬完善民主,推进依法治国。习近平同志在2012年12月4日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2013年2月23日,在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三)以公平正义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导向。在改革的初期,我们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强调发展优先,公平处于其次甚至只是兼顾的地位。经过三十多年急流勇进的全面改革,贫富差距的急剧扩大已经背离了社会主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原则,利益的固化已经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团结、撕裂了改革的共识、损害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已经超越了部分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其实,公平正义决不能仅仅作为“兼顾”,恰恰相反,公平正义是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价值,离开了公平正义的发展,必须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任何打着发展的旗号来否定公平正义取向的改革都是极端错误的,任何企图把公平正义原则作为发展的附属物和改革的副产品的思想和行为都是经不起任何推敲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实现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之后,无不以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优越性为己任,孜孜以求,从未懈怠。在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从邓小平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到历届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公平正义价值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调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都能够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改善生活条件、改变人生命运的梦想,体现了公平正义原则已经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基本导向。

新一届党中央对当前执政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风险,对执政条件和环境的深刻变化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立党是不是能立得牢,执政是否能执得好,关键在于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能否提出适应新环境、新挑战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国梦的提出,恰逢其时,应势而生。西班牙中国问题专家胡利奥·里奥斯指出,”中国梦揭示出的是对不断创新的渴望,因为只有创新才能确保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使其领导地位在高度灵活和不断适应的过程中永葆活力。“[8]中国梦强调要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三个层次的目标,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体现在人民幸福上。没有全体人民的幸福生活,没有每一个具体的中国人的人生梦想的实现,也就谈不上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目标。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仅仅依靠经济的发展绩效并不能完全带来执政合法性的提升,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的视野要放宽,思路要进一步开阔,不能局限于在经济领域内做文章,还要考虑到社会层面的公平正义,政治层面的稳定和谐等。中国梦的命题涵盖了中国改革开放所要实现的各个领域的比较具体的奋斗目标,既包括传统的经济增长为提前的社会稳定与民生改善,也包括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提升,党的执政合法性和科学性的增强等。当前,中国旧的社会结构已被打破,但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格局还远未成型,达到“中间大、两头小”的比较合理的阶层结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旧的改革模式已不太适应当前新的形势和任务,但新的改革思路、理念、措施和方式方法还在探索之中。传统的执政方式需要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要求进行创新和改造,但新的、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的执政方式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理清思路,把公平正义作为深化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1]〔德〕贝克.风险社会[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2]〔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1.

[8]〔西班牙〕胡利奥·里奥斯.“中国梦”内涵丰富并非空话[N].参考消息,2013-08-12.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改革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改革之路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改革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