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探索

2014-04-19何雄浪毕佳丽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建设

□何雄浪 毕佳丽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当前,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中之重,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分别形成了不同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其中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是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本身经济发展就不发达,再加上其特有的影响城镇化发展的因素,使本来城镇化发展就很落后的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面临重重难题。本文在探析国内外不同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提出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构想,显然这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模式简析

(一)国外城市化发展模式

由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状况等的不同,导致了各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互不相同,以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来分,城镇化发展模式大致可以分为美国模式、以西欧为代表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模式、拉丁美洲与非洲大部分国家模式和韩国模式等。

1.美国模式

美国的城镇化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目前已经达到了80%,美国城镇化的模式主要有两方面特点,一是完全以市场为主导,政府很少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干预,任凭市场供求决定城镇化发展;二是高城市化率和大都市群化,形成了三大都市群,分别是位于东北部大西洋海岸的波士顿—华盛顿都市群,五大湖南部沿岸的芝加哥—匹兹堡都市群,以及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地亚哥—旧金山都市群,其中波士顿—华盛顿都市群也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大都市带。由于政府较少对城镇化的发展进行引导,使美国城镇化的发展呈现自由放任的发展状态,导致了美国过度郊区化、城市无秩序向外蔓延,大量土地被浪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由此带来的其他社会问题[1]。

2.以西欧为代表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模式

西欧国家在城镇化进程中采用的发展模式主要是市场主导与政府调控共同作用,带动城镇化发展。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的建设过程中,以市场调节为主导,同时,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住房、环境等问题上,政府利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进行适当的调节。

3.拉丁美洲与非洲大部分国家模式

拉美与非洲大部分国家的城镇化模式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长期受西方国家的殖民统治,所以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主要依靠外来资本,大量农村居民向城镇聚集,从而促进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但是也产生了城镇化发展水平超过了地区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的问题,造成了过度的城镇化,造成了城镇的过度拥堵和一些环境问题。

4.韩国模式

韩国主要是以政府控制为主导的城镇化,韩国最初以“工业、大企业、大城市”为主,鼓励工业产业和人口向大城市集中,待少数大城市优先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为了缓解大城市的压力,将城市向周边郊区分散和扩展,进而形成大都市圈,待大中城市过度集中后再发展卫星城镇,政府采取有力措施诱导人口向周围扩散。韩国在重视城镇发展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大力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美化农村环境,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二)国内城镇化发展模式

我国由于各地区资源禀赋和实际情况不同,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下几种典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1.珠江三角洲模式

珠江三角洲大量乡镇企业的兴起,直接给大量农业人口转移提供了工商企业就业机会,使他们逐步摆脱原有落后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羁绊而融入到城镇生活体系之中。更为重要的是,它在体制创新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产业的积聚和扩散,创造了一种自我反馈推进的城市化模式。以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聚集的中心镇为发展点,通过产业集聚推动人口的聚集,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进而实现城市周边地区的快速崛起。工业化的发展不仅使更多乡村分享城市化成果,而且也“正反馈”式地促进了小城镇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大量兴起,形成了工业城镇与非工业城镇交错分布的城镇网络体系。[2]

2.苏州模式

在苏州的许多地方现在都呈现着“乡村里的都市,都市里的田园风光”这样的城乡一体化的繁荣新局面,率先打破了困扰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苏州进行城镇化的独特之处在于苏州不是城市吞并乡村,而是城乡之间优势互补,组成了一个互利共赢的生态共同体,在构筑城市文明和建设新型农村的双轮驱动机制下,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格局,从而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苏州尤为重视环境问题,吸取了西方社会从传统工业向生态工业转化的陷阱经验,创建生态文明,使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界限悄然消失。

3.温州模式

温州的城镇化是一种自发的、内在的、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模式,把一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交给了市场,政府只发挥引导作用,从而提高了市场效率。温州的城镇化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家庭工业为基础,以市场化为纽带,以购销员队伍为骨干,以小城镇为依托,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特色”[3]。温州鼓励农民进城自办企业,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来发展城镇化,打破了城乡分割的封闭体系,激发了农民向小城镇迁移的热情,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

4.成都模式

成都城镇化发展模式属于典型的大城市带动大郊区的发展模式,从城乡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例如成都双流县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初期是个人口农业大县,后来为了解决工业布局分散、农村公共配套欠缺等问题,探索出了工业集中于各发展区、农民集中于各新型社区、土地集中于适当规模经营的发展模式,从而快速的促进了双流县的经济发展。成都模式成功的推进了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市场体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六个方面的一体化。[4]

(三)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启示

国内外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对于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建设有许多可借鉴之处。由于我国西部地区特殊的地理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状况,将这些成功模式直接照搬照抄就严重的背离了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带动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所以,我们要充分了解这些地区的具体情况,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走出一条具有我国西部地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推动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前进。

我国的珠江三角洲模式、苏州模式和温州模式的共同特点就是大力发展小城镇和农村,这与沿海地区城市发展接近饱和有密切关系,为了缓解大城市、大中城市的压力,必须加快小城镇和农村的发展,促进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苏州的农民凭借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带动了小城镇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形成了农村和城市之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局面,而温州地区也鼓励农民进城自办企业,到集镇落户,这两种模式主要是靠发展乡镇企业来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在政府调控的同时,遵从市场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从而使市场更加活跃。国外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中,美国主要以市场为主导,以西欧为代表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则让政府和市场共同指导城镇化,拉丁美洲主要得益于其特殊的历史条件,韩国则主要以政府的调控为主,在重视建设大城市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农村的建设。

二、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其特有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导致了其整体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也正是由于西部地区自身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和生态脆弱性的特点,导致了其新型城镇化的难度在我国中东西三个地区中最为突出。

(一)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内部发展不平衡

从表1看出,我国西部地区的城镇化率与东部地区存在很大的差异,城镇化基础薄弱,我国2011年全国平均城镇化率为51.27%,西部地区中除了内蒙古城镇化率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其他省(区)均低于平均水平,其中贵州、云南、西藏和甘肃的城镇化水平不到40%,可见,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整体水平较低且极不平衡。

表1 2011年我国东西部地区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城镇化率

(二)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差,城镇化基础薄弱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总面积占全国面积的71%,总人口占全国人口28%,但是2011年西部地区GDP仅占全国GDP的21%,其中第一、二、三产业总值占全国各产业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7%、23%和18%,无论从生产总值的绝对值还是从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都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如下表2所示:

表2 2011年不同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及占全国的比重(绝对值单位:亿元)

表2反映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经济基础差。一个地区的城镇化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物质基础,用来构建基础设施、建设生活社区、发展交通运输、建设生态文明等等。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差导致西部地区的企业发展受限,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所以人才大量外流,造成了这些地区城镇化基础十分薄弱。

(三)西部地区身处内陆,地形复杂,城镇化速度缓慢

中国西部地区远离海洋、身处内陆,不具有区位优势,基本地势特征是“三元四盆”。三大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占据了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四大盆地——柴达木、塔里木、准噶尔和四川盆地占据了另外的大部分面积,复杂的地形和连绵的山脉使西部地区的交通极为落后,信息流通也不发达。这就阻碍了西部地区生产要素的流动,而城镇化本身是一种表现为“转移、集聚、辐射、渗透、转换”的动态变化过程,因此西部地区的城镇化速度缓慢。[5]

(四)西部地区环境恶劣,生态脆弱,农业发展滞后,城镇化受到阻碍

西部地区本身生态环境恶劣,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稀少,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和荒漠化越演越烈。西部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自然灾害频繁,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生存,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巨大,造成了农作物品种少,且生长缓慢。2011年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270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4.4%,许多农村牧区和穷困山区目前仍然处于非常落后的农牧业竞技状态,尚有20%人口的温饱问题亟待解决。总体来看,西部地区地质地貌复杂,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构成了西部区域贫困形成的主要原因。[6]P5-115

农业发展对城镇化进程具有推力作用,农业发展水平高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生产技术的进步,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使一部分农民有经济能力转移到城镇,从而促进劳动力人口的转移。所以说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落后也阻碍了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五)西部地区人口分布稀少,人口构成复杂,城镇化面临困境

在人口数量和分布上,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但是人口稀少,再加上很多人口的外流,使西藏、新疆、青海等地出现了大量无人区,造成了我国人口在地域上东密西疏的情况。在西部地区内部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内,人口的分布也是不平衡的,整个西部地区人口密度为51.4人/平方公里,但是西藏、青海的人口密度不足10人/平方公里,广西、四川和山西的人口密度均在170人/平方公里以上,可见西部地区内部的人口分布差异很大。并且,西部地区的不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西部,迁移到发达的东部城市,使西部地区的农村越来越荒凉。人口的稀少使西部地区缺少劳动力来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农村。另外,我国西部地区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拥有大量的不同少数民族人口,是少数民族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区,不同民族生活观念不一样。人口构成复杂,人口素质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7]

三、加快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对于我国西部地区来说,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政府宏观调控对城镇化的引导作用,但是也不能违背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要尊重市场,让市场也参与到城镇化进程中来。同时,在积极建设城市的同时,更要注重农村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

(一)以就地城镇化为主,促进西部地区的人口转移

我国前十年的西部大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西部城市的大开发,这进一步加剧了西部城市与广大西部地区之间的“亮窗与黑窗效应”,从而加剧了西部地区内部存在的城乡发展差距。我国未来的西部大开发不应再是点、极开发,促进城乡的统筹发展应该是未来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优先发展西部大城市及大中城市,会使更多的人口涌入这些城市,导致城市过度拥挤,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农业发展越来越不景气。我国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人口转移路径应该主要选择就地人口城镇化路径。这就要求大力发展新农村,提高农村生产力和农民的收入水平。这就需要大力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从根本上帮助农民摆脱贫困,实现生活水平上的城镇化。

(二)扎实推进产业化进程,通过产业聚集推动人口的聚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一些地区城镇化的发展都是靠产业发展带动起来的。比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通过产业聚集推动人口的聚集,从而实现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农村工业、非农产业和城镇化发展都很滞后,所以要扎实发展实体产业。

首先,在农业产业方面,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土地流转制度,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育。我们在鼓励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成为城市新市民的同时,也要鼓励有为的农村青壮年和城镇专业人才到农村经营农业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以实现城乡人才的统筹与双向流动。让“农民”成为一种职业,这样不但利于国家对整体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可以让农民获得较高收入,过上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其次,在工业发展方面,要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反哺农业。我国东部地区典型的城镇化模式——苏州模式、温州模式和浙江模式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都得益于乡镇企业的发展,我国西部地区可以借鉴这些经验,鼓励当地企业与外地企业的技术、市场合作,吸引外地资本的流入,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最后,我国西部地区有很多特色的风光和景观,发展旅游业也是这些地区加快发展的有力手段。外地人口前来旅游不但能够活跃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活动,给这些地区的人民带来更多的收入,还能吸引大量的相关产业前来聚集,从而促进城镇化发展。

(三)重视生活社区的建设,全面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在着重优先发展农村和小城镇的进程中,如何建设农村生活社区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农村城镇化要让农民过上城里人的日子,并不是只有到城市里才能享受城市生活的便利,建设新型的农村生活社区有利于实现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就地城镇化的目标。首先,建设新型农村生活社区并不是要大拆大建,相反,要尽量避免大拆大建,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要保护有限的耕地,节约建设用地,新建和扩建的工程尽可能少的占用耕地、林地、牧地。要少建独立式住宅,这样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增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情感,丰富居民的生活。其次,应该对生活社区建设加大财政支持,完善基础设施,比如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网络通信等;增加人们生活的配套设施,比如学校、超市、企业等,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给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在农村生活社区建设中,要注意防灾设施的建设,加强对西部地区农村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治理和其他地质灾害的应对,切实改变西部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四)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全面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我国西部地区环境恶劣、地形复杂,再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使本来脆弱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因此,只有大力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才能为居民的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是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要在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将生态发展作为解决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的突破口。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人工态模拟为条件,通过一定的生态技术、化学技术、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和经济技术等建立高效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不仅应具有维持人类生存的生态条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效用,而且还应有较高的经济产出,并伴随着经济产出的提高,对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和收入结构产生明显有利的变化,有利于特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从而达到充分的科学利用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以激活西部地区发展的自造血功能,[8]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绿色环保”的城镇化。

[1]杨仪青.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国外经验和模式及中国的路径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7).

[2]陈鸿宇.浅谈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EB/OL].http://www.chinacity.org.cn/csfz/fzzl/57725.html.

[3]任柏强.温州模式与温州城镇化之路[J].学习与探索,2005(1).

[4]庄栋.基于城乡统筹的山西省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B].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赵常兴.西部地区城镇化研究[B].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孟雷.从晏阳初到温铁军[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7]张丁.中国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B].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8]王颖晖,马维振等.生态视角下的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J].生态经济,2007(1).

猜你喜欢

城镇化农村建设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家乡的城镇化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