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体育器材使用中的“缺德”现象
2014-02-02孙建顺
孙建顺
摘 要: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针对体育器材使用过程中四类常见“缺德”现象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一些改进对策,对提升体育器材使用实效和德育教育效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体育器材;德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10-0069-02
一、收发器材当作惩罚,忽视劳动教育
案例:实心球教学中,一位学生调皮捣蛋。下课结束前,教师就罚其回收器材。这位同学虽然心里极不愿意,但碍于教师权威,勉为其难地捡着实心球。为了发泄心中怒火,他趁教师不注意,把球重重地“砸”在水泥地上。
剖析:这是体育教学中的常见现象,收发器材是学生不太愿意干的差事,乃至于教师临时找人整理器材,就会出现“没有违反纪律,我不干”这样的反驳。把收发器材当作惩罚手段,实质是一种变相体罚,有辱学生的尊严与人格,同时也忽视了劳动教育。
对策:转换视角。教师应善于引导,使学生在意识态度上把收发器材当作光荣使命。如课堂练习中一位学生由于锻炼刻苦,教师当着全班同学表扬他,并奖励他收发器材的“特权”;在游戏比赛中,一组获得了优胜奖,教师奖励那组多捡一次器材;小张同学因为学练认真,教师奖励其做一周的“器材借还员”,专门负责器材的借还登记等。给予的角色不同,变器材收发的“惩罚”功能为“奖励”手段,就出现了截然相反的另一景象,收发器材的学生个个眉开眼笑、骄傲自豪,其他学生除了羡慕不已外,还会暗下决心,期待下次自己的更好表现。
二、分发器材挑三拣四,忽视礼让教育
案例:篮球借班上课,教师让第一排学生每人去拿一个篮球。只见学生一哄而上,挑挑这个,拣拣那个,拍拍这个,捻捻那个,生怕错失好球。竟然出现了三名学生争抢唯一的一个新篮球,三人抱成一团,谁也不肯松手。教师不得不上前调解,说明这是“教师用球”,学生才肯摆手。
剖析:当下,礼让被很多人忽视,甚至鄙视。在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教师在不断给学生灌输“竞争”理念的同时,却忽视了礼让教育,从而使学生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利他意识越来越淡,无形中扭曲了学生的品德修养。
对策:合理引导。分发器材,学生“挑三拣四”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有经验的教师,一般让学生排成队,逐个拿器材,或者提前布置好场地与搭配好器材,就“巧妙”地避免了争抢现象。但笔者想,如果让学生自由拿器材,估计可爱的学生“争夺”的本性又会暴露无遗。看来靠压制,并非是个好办法。从点滴的小事做起,潜移默化,才是礼让教育的正道。首先,教师应把德育放在第一位,引导学生崇尚“礼让是大家风范”,学习上讲竞争,追求“比、学、赶、帮、超”的风气,生活中则以讲礼让先、相互关心为重,团结友爱。其次,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手段,及时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点评,对于第一个争抢的学生要进行批评和惩戒,对于礼让看似“吃亏”的学生,要进行表扬和奖励,鼓励学生处处展现“绅士”风度,把好的器材礼让给同伴。长期坚持这样的表扬与批评,自会收获“正能量”。
三、扔踢器材随意摆放,忽视公物爱护
案例:前滚翻教学需要调整垫子间距,教师随意用脚把垫子一踢。只见全班学生纷纷效仿,对着垫子飞起一脚,“嗤——”的一声,垫子与水泥地之间的摩擦,发出求救的“哀鸣”。还有部分学生因用力过大又回补了一脚。瞬间,场地上尘埃四起,垫子被踢来踢去,你撞我、我碰你,反倒乱作一团。类似这样的案例有很多,捡球时用脚踢、移器材时用脚踢、摆放器材时随手扔。体育器材损耗成为“重灾区”,体育器材室成为“脏乱差”的代名词,器材无序摆放,更为严重的器材室“脚都无法迈进”。
剖析:器材添置本来就很不容易,更何况爱护公共财物,从小处讲,可以反映出公民道德素质的高低;从大处讲,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及民族素质的高低。一些教师在教学时不注意言行,举止不文雅,出手不“凡”。殊不知,正是在这种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之下,学生“有样学样”,暗暗效仿,便养成了不良习惯。
对策:言传身教。首先,正己。教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做好表率。在教学中收发、使用器材时,不拖不拉,器材轻拿轻放还不用脚踢、不随手乱扔,器材归还、整理有序……这些行为都似细雨一般潜入学生的心田深处。其次,评说。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珍惜体育设施设备,发现爱护珍惜器材的学生,就要及时给予表扬,对于损坏、摔扔器材的现象,更要及时批评制止,甚至抓住一些爱护公物、损害公物的典型案例,当众评一评、说一说,强化他们爱护公物的意识,唤醒他们的爱心。
四、自制器材随意丢弃,忽视资源节约
案例:轻物掷远教学教师利用自制小纸球,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玩纸球游戏,如向下摔听比声音大小、抛出美丽彩虹线、投掷比远、打雪仗等。学生为了使纸球漂亮,有的用彩纸包装、有的用水彩笔着色,还有的用胶带粘紧粘牢,五彩缤纷的纸球,煞是好看。然而,课后纸球却没有被回收再利用,纸球被小主人,或随手丢弃或撕毁,实在可惜。
剖析:新课改以来,出现了很多自制器材。这些自制器材在激发学练兴趣、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弥补原始器材不足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一些教师缺乏收回再利用的意识,致使很多“费神费力精心制作”的自制器材,成了“一次性耗材”,既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又不利于节约意识的培养。
对策:循环利用。回收自制器材,标上姓名,尊重物权。对于诸如纸球、纸板、奶箱、废弃球胆、羽毛球筒或矿泉水瓶等自制器材,回收难度不大。而对于一些如铁环、高跷等,制作成本高,回收确有难度。这时,教师就要转换思维视角,采取在自制器材上标明作者姓名与班级的方式进行回收,这样尊重了器材制作者,器材的小主人就会乐意支持了。笔者学校就有专门存放自制器材的“宝库”,里面的器材分门别类地有序摆放,每样器材上都贴有标签,标签上既有作者姓名,还有器材功能与用途。对于价值稍高的器材,学校还专门制作了“捐赠证书”,对其事迹给予表扬。当然有些昂贵器材,学生毕业离校时,也可以凭证取回。此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捐献自制器材的热情,同时又丰富了学校的体育器材资源,还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乐于奉献的好习惯,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