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评价改革中出现的几个问题
2014-02-02李光孝刘兆国
李光孝 刘兆国
摘 要:学生评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为培养什么样的人指明了方向。目前,我国学生评价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受到理论界与学校、社会、家庭的广泛关注,在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功能综合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教师更要关注初中生评价改革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为今后的改革指明前进的方向。
关键词:初中生;评价改革;问题
初中生评价改革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它关系着教师教书育人的方向,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关系着新课程改革推行与实施的程度,因此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综合来说,相比之前单一的、以分数为重心的学生评价模式,学生评价改革进步显著,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除此之外,面对其中的一些局限性,我们也应当正确认识,以有效对策加以调整。
一、初中生评价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主要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1)评价改革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初中生评价改革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然而在实际操作中,
仍然存在过分重视量化评价的现象。以学生成绩与名次为主要评价内容,使得评价改革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2)一些评价改革方式难以操作。初中学生评价改革理念先进,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但一些评价理念与方式难以操作,无法有效地付诸实践。如,学习日记、成长档案袋等,这些方式不易实施,因此有流于形式的危险。(3)教师评价观念落后、创新不足。新课程改革评价主体走向多元化,教师作为重要的评价主体之一,却存在着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对学生评价理解不深入,评价观念滞后;二是实施评价时缺乏创造性,评价趋于僵化死板。
二、提高初中生评价改革有效性的应对策略
面对初中生评价改革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鲜事物,肯定其进步、指出其局限,这两个方面并行不悖。面对着我国初中学生评价改革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一些评价改革理念难以操作以及教师评价观念落后、创新不足等局限性,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
1.社会、学校与家庭形成改革合力,保证评价改革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我国学生评价改革方向明确,内容科学,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
高。但改革需要落实,只追求形式上的改革、忽视内在改革,最终徒有改革之名。为此,社会、学校与家庭要形成改革合力,改变“唯分数”“唯名次”“唯书本”的现状,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重中之重。为此,教育管理部门要发挥社会舆论的积极作用,形成重视内部评价的社会风尚,既强调非选拔性评价,更加关注评价的多元性、发展性与过程性。学校作为改革重地,要切实响应改革号召,加大对评价改革的投入力度,使改革走向实际。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更新认识,不能把眼光局限在中考之上,与社会、学校相联手,起到积极的配合作用。
2.从学校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提高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
我国学生评价改革属于具有巨大潜力的新生事物,在习惯“量化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的传统影响下,“质化评价”存在着一定的难操作性。为此,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调整,以提高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1)倡导一線教师与教育专家参与改革,从本校及学生实践出发,制订出具体可行的操作程序。在这种“试点实行”成功之后,由教育部门进行推广,各地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一定的适应与调整。这样就能避免对评价改革理念的错误解读,使得正确理论放诸四海而皆准,提高实施的效率。(2)学校与教师应当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对于难以量化又对学生极其重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可以通过实践操作、互评、日常观察等方式实现。
3.重视教师作为重要评价主体的作用,提高教师的思想水平与创造力
在学生评价改革中,评价主体逐渐走向多元化,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教师作为重要的评价主体之一,其思想观念与实践活动直接影响着学生评价改革的顺利实现。面对一些教师未能深入理解评价改革的内涵、一些教师缺乏创造力等现状,
为提高初中学生评价改革的质量,首先要加强对教师的选拔与考查,重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教师准入的门槛,为实施评价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教师要立足实际,深化校本研究,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与创新能力。新型教师不再仅仅是教科书的执行者,也应该是研究与开发者。因此,教师要树立严谨的研究观念,在评价改革理论与实践方面发挥创造性。
初中生评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当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面对初中生评价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应当立足当下,以人为本,采用具体有效的应对策略。为此,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社会、学校与家庭形成改革合力,保证评价改革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其次,从学校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提高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再次,重视教师作为重要评价主体的作用,提高教师的思想水平与创造力。
参考文献:
吝粉鱼.浅谈初中学生评价改革中出现的几个问题[J].学周刊,2011(04).
编辑 薄跃华